南宁市江南区杨村小学创建于1930年,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沙井街道办杨村。校园面积2881平方米,是全日制公办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17人,教职工8人。近年来,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学校积极倡导“爱国、勤奋、团结、进取”的校风,“爱生、敬业、严谨、求实”的教风,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在学校新领导班子带领下,广大师生员工发扬勤劳奋进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力争将杨村小学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那才小学位于中和乡东面,距离乡政府3公里。学校创建于一九五二年九月,属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设有一所完小和一个教学点,历经几十年的沧桑变化,如今学校初具规模:开设一至六年级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8人;附设学前班二个班,学前儿童35人;现有专任教师6人,专任教师均为中师毕业以上学历,合格率100%;校长1人,已取得《校长岗位培训证书》,合格率100%。1997年以来,学校办学条件以及技术装备不断得到改善。现在学校总建筑面积为1068平方米,生均7.9平方米;图书700册,生均5册;各种教学仪器配备达到农村三类标准。2004年11月,该校(包括大林教学点)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2006年3月,那才完小将北面的危房推倒,建起了一幢两层八间共600平方米的教学楼,并于2006年9月进入教学楼上课。2004~2006年度,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学生辍学率为零;小学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100%;初中入学率为100%,辍学率零;15周岁完成初等教育均达100%; 17周岁受完初等教育分别为94%、93%、95%;小学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小学生犯罪率为零。现在学校环境优雅,绿树成荫,是学生学习的好去处。
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六村小学是一所公办山区学校,位于三塘镇的东面。学校始建于1933年,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095平方米。现有奇琅、宝盖两个教学点,全校学生51人,老师8人,其中大专毕业5人,中师3人。几年来,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巩固率100%。现在学校有教学设备价值2.62万元,其中电脑1台,电视机、DVD、打印机、卫星接收机1台,图书750册,各种教学设备达到三类学校标准。学校严格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课程,保证课时,让每一个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几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南宁市昆仑镇富兴小学位于昆仑镇的东部,毗邻宾阳县,于1965年创建,学校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0平方米,内有一幢教学楼共有8间教室,“五室一场”俱全,实验基地4亩。全校现有教职工9人,其中女教职工3人,专任教师9人;大专学历7人,中师学历2人;具有中级(小高)职称1人,小一职称7人,小二职称1人。学校有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人。学校有电脑2台,模式一彩电、VCD一套,模式二远程教育接收机一套以及教学仪器一批;有图书800多册,生均8册。学校“五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学校管理规范化,始终以“求真务本,拼搏争先”为学校师生奋斗的准绳,以“和谐发展”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加强学校内涵的发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教学突出“民族化”的特色,校园规划凸显拼搏是学校永恒饿一面旗帜,求真与争先是师生理想的一种追求,务本是学校行动的指南。教育教学在不断改革,学校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当独特、自我的新型学校。
良勇小学位于蒲庙镇东面距城区约10公里,交通方便,全校总面积为6004.08平方米,全校共有6个教学点(含完小),是一个校点较多而且分散的学校,学校服务范围是整个良勇村,全村总人口共6200人。该校教师编制人数31人共有学生365人。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使每位学生学有所成,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几年来,在广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的教学成绩显著,多次荣获镇级开展的各种奖励。日前,良勇小学的全体教职工正努力向“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阔步前进。
永宁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创建于1932年。学校面积6785平方米。距五塘镇6公里,校园宽阔平整,环境宜人。目前,学校有8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1个幼儿班,人数318人,小学教师15人,合格率100%。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立足于为了学生的一切负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为宗旨。 学校的校训是:尊重、好学、诚实、文明、守纪。教风:爱生、严谨、求实、奉献。学风:文明、勤奋、活泼、向上。学校的口号是:给孩子的是成功,给家长的是放心。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2005、2006两年获“南宁市兴宁区青少年爱科学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总之,在学校让教师在教学中成长,在教学中提高,在教学中获得成功。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镇前茅。并且逐年稳步提高。
苏卢小学是南宁市西乡塘区直属的全日制公办学校。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安吉大道苏卢村一路东15号。学校占地面积约13亩,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现有教师32人,学生589人,学前儿童98人,共12个教学班,2个学前班。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走创名校,求发展的办学线路。恪守“爱国、团结、勤奋、进取”的校训,以学会做人为主线,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新型人才。学校已形成“以人为本,励志成材”的风格,并获得城区“文明单位”、“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先进集体”、“无毒学校”等荣誉称号,是一所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合格学校。学校常年绿树成荫,四季花香,催人奋发向上,真正做到绿化、美化、净化是同学健康成长的乐园。
南宁市文华学校公办学校,创办于1960年,现设有小学部和初中部。有21个教学班,900多名学生,46名教职工,学校占地面积22亩。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加大了投资力度,2004年新建的教学楼,设施一流,配套齐全、规范、标准。配备有能容纳160人的多媒体大电教室,还有电脑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等功能室,以及投资40万元安装的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使每个教室都能共享网络资源,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四十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科研兴校为宗旨。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毕业生,他们 当中不少人成了国家栋梁之才,在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各学科比赛中频频获奖,荣获市级以上奖励累计360多人次;教师队伍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勇于开拓,素质良好,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论文或教学比赛累记获奖44人次。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全体教职工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个个闪光的荣誉,学校先后被评为四率达标学校,市教育局初中毕业生成绩评估一、二等奖、进步奖,自治区、南宁市爱科学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南宁市文明学校等。创建南宁市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品牌学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相信,文华学校的明天更美好!
亭子小学位于南宁市亭子东三街3号,始建于1915年,1950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装甲兵团政委、广西军区副政委、南宁市第一任市长莫文骅将军筹款在现址建。亭子小学位于南宁市亭子东三街3号,始建于1915年,1950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装甲兵团政委、广西军区副政委、南宁市第一任市长莫文骅将军筹款在现址建。 因江南堤路园建设的需要,学校的教学楼和综合楼被拆除,于2005年3月28日搬迁至亭洪路南二里38号过渡校区。 过渡校区面积5.6亩,教室20间,只能装备电脑室、实验室、多媒体、图书室各一间(每间面积与同教室),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680人,现在编教职工37人。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目标,围绕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创新意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强化名项常规管理,做好学校回建的前期工作,使学校工作继续上新的台阶。 在过渡校区里,学校坚持“教育没有临时”的理念,全体教职工以新校区为新的起点,创出了新的业绩:在2006年里,荣获江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江南区先进单位,江南区基础教育课改革先进单位,江南区综治模范单位,江南区文艺节目表演获一等奖……。
南宁市江北小学是一所组建时间不久的全日制公办小学,2008年10月由原南宁市永红街小学和南宁市江滨路学校小学部合并而成。 两校合并之初,学校面临着硬件设施短缺,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强劲的竞争力等制约学校发展的诸多问题。该以怎样的方式鼓舞师生的士气?该如何打造出一条独具江北特色的发展之道? 在南宁市西乡塘区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江北小学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带领全校师生深入调研,最终确立了“鼓韵励志,书香致远”的办学特色——以腰鼓的大气雄浑来激发师生们的工作、学习热情,以腰鼓激昂向上的精神内蕴来激励师生们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努力前行;鼓舞、激励师生形成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团队精神,从而铸就江北小学文化的特色品牌。 组鼓队 2010年初,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自主投入资金倾力打造鼓文化。 学校建设了鼓韵廊,介绍腰鼓的发展历史、腰鼓的种类以及腰鼓的乐趣。校园里,一批腰鼓扎上黄丝带悬挂在围墙、廊柱及树木上作为装饰,每位教师的办公桌上都各摆放着一个腰鼓,每间教室的后墙上都整齐地挂满了腰鼓……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腰鼓文化气息。 学校着手腰鼓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腰鼓培训机构专门聘请专家到校进行指导,音乐、舞蹈几位腰鼓学习骨干教师先期接受技能培训。 在针对学生的全员培训阶段,刚开始,不少家长有顾虑:打腰鼓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会不会累着,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邀请家长来校参观围绕鼓文化设计的校园新环境、学生的腰鼓表演。同时,班主任、任课教师采用电话访问、家访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认识到打腰鼓的积极意义。 渐渐地,许多家长的观念都发生了改变,他们为孩子配腰鼓,陪孩子练习,训练时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待……当家长再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鼓乐喧天的操场上挥棰成舞,潇洒展示着矫健风采的时候,他们会心地笑了。 有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看到孩子会打腰鼓了,有了自己的特长,我心里很高兴。更让我高兴的是,自从他参加腰鼓队之后,学习态度也改变了,现在学习的劲头很足,做事也比以前认真了。” 铸鼓魂 为了将腰鼓文化更好地在全校推广,江北小学将腰鼓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潜心探究鼓乐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自编了一套1-6年级的腰鼓校本教材。将腰鼓特色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实施,同德育、艺术等教育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昂扬的斗志,不断让学生受到陶冶,从而达到“鼓韵励志”的初衷。 在腰鼓课程进入课堂之后,学校又紧锣密鼓地组建起“江北小学腰鼓队”。2010年3月,南宁市江北小学腰鼓队正式成立。每天利用课间活动时间,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编排、训练,一支精心打造的校级精英队新鲜出炉。 如今,南宁市江北小学基本达到了“人人有腰鼓,人人会腰鼓”的普及目标。江北小学腰鼓一路鼓来,飞歌猛进,火红的旋律,欢快的鼓点,舞动了孩子们的自信,敲出了江北的风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