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小学位于五一西路一号富宁新兴苑小区边缘。于2008年年1月动工建设,10月底建成。学校占地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53平方米,设计容纳18个教学班,可接纳近900名学生入学。2008年12月2日,南宁市富宁新兴苑小学移交给南宁市江南区政府,并正式命名为富宁小学。富宁小学于2009年2月16日正式开学。当时有教师6人,学生23人(小学一年级一个班)。到了2012年春季开学已发展到498名学生。现有教学班10个。其中一年级3个班,二年级3个班,三年级2个班,四、五年级各一个班。学生有一半是本小区业主的孩子,另外,还有富德村的部分孩子,所以,富宁小学不仅满足了富宁新兴苑业主孩子就近入学,也将大大满足周边低端适龄儿童入学。 江南区人民政府和江南区教育局非常关心富宁小学的发展,下决心将富宁小学建成江南区品牌学校。江南区政府、江南区教育局给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教学设备,还从本城区各校抽调骨干教师组成精干的教师队伍,目前到位的20位教师中中共党员7名,小学高级教师7名,其中有:广西二十一世纪园丁工程学员,南宁市骨干教师,中科院心理协会会员,小学高级教师钱佩芳校长;南宁市骨干教师,广西小学数学竞赛指导特等奖获得者闭瑞雪副校长;南宁市骨干教师,南宁市特级教师工作坊的黄平老师;南宁市骨干教师,曾获南宁市优秀教师的周晓玲老师;南宁市数学骨干教师韦淑利;曾获南宁市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叶长虹老师;曾获南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南区课改品牌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黄彩芬老师;曾获广西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江南区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获得者黄永嵩老师。 领导的关怀和期望,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老师们信心倍增,干劲十足:每逢周一,在附近居民惊讶的目光中,全校师生在操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每天放学,在行人们赞许的注视下,老师带领学生们排着整齐的路队回家,风雨无阻;每当课间,老师带领着学生们做着快乐的游戏,笑声在校园回荡。地板脏了,老师们自己打扫,偌大的校园干净整洁;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的成绩喜人。不断有家长来询问学校招生情况,想把自己的孩子转来富宁小学就读。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许,成了老师们最大的快乐。 富宁小学从成立至今,虽只走过短短三年的办学之路,但熟悉富宁小学的人都知道,富宁小学的发展变化,可称得上日新月异。如今,当您步入富宁小学校园,看着充满中国风情的校园文化,看着风华正茂的教师队伍,看着文明守纪的学生们,您一定会由衷感叹:富宁小学,真是一所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学校。创业艰难,苦中有乐 富宁小学位于五一西路一号富宁新兴苑小区边缘。于2008年年1月动工建设,10月底建成。学校占地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53平方米,设计容纳18个教学班,可接纳近900名学生入学。2008年12月2日,南宁市富宁新兴苑小学移交给南宁市江南区政府,并正式命名为富宁小学。富宁小学于2009年2月16日正式开学。当时有教师6人,学生23人(小学一年级一个班)。到了2012年春季开学已发展到498名学生。现有教学班10个。其中一年级3个班,二年级3个班,三年级2个班,四、五年级各一个班。学生有一半是本小区业主的孩子,另外,还有富德村的部分孩子,所以,富宁小学不仅满足了富宁新兴苑业主孩子就近入学,也将大大满足周边低端适龄儿童入学。 江南区人民政府和江南区教育局非常关心富宁小学的发展,下决心将富宁小学建成江南区品牌学校。江南区政府、江南区教育局给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教学设备,还从本城区各校抽调骨干教师组成精干的教师队伍,目前到位的20位教师中中共党员7名,小学高级教师7名,其中有:广西二十一世纪园丁工程学员,南宁市骨干教师,中科院心理协会会员,小学高级教师钱佩芳校长;南宁市骨干教师,广西小学数学竞赛指导特等奖获得者闭瑞雪副校长;南宁市骨干教师,南宁市特级教师工作坊的黄平老师;南宁市骨干教师,曾获南宁市优秀教师的周晓玲老师;南宁市数学骨干教师韦淑利;曾获南宁市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叶长虹老师;曾获南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南区课改品牌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黄彩芬老师;曾获广西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江南区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获得者黄永嵩老师。领导的关怀和期望,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老师们信心倍增,干劲十足:每逢周一,在附近居民惊讶的目光中,全校师生在操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每天放学,在行人们赞许的注视下,老师带领学生们排着整齐的路队回家,风雨无阻;每当课间,老师带领着学生们做着快乐的游戏,笑声在校园回荡。地板脏了,老师们自己打扫,偌大的校园干净整洁;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的成绩喜人。不断有家长来询问学校招生情况,想把自己的孩子转来富宁小学就读。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许,成了老师们最大的快乐。活动育人,润物无声 建校以来,富宁小学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充分凸显德育的效能。三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感恩教育“献给妈妈一个吻”、 “我是清洁小卫士”社区保洁活动、“做遵纪守法的好孩子”法制教育活动、动画宝贝庆六一活动、“传承经典——我爱中国结”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喜迎建国60华诞活动——吉祥献给伟大祖国、“为祖国献歌”校园文艺进社区活动、 “和谐富宁”一周年校庆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基本保持每月都有主题活动,每学期都有亮点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受到了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活动中,都安排有学生家长的参与,使家校合作能真正落到实处。而每一次相关活动,也得到社区的鼎力支持,从而使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已初步形成。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富宁小学始终将宣传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显著位置。根据学校实际,采用内外结合、双管齐下的策略,通过对学校工作及时、到位的宣传,实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学校知名度以及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目的。三年来,富宁小学开展的活动除了在江南区教育局网站上及时报道,“传承经典——我爱中国结”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感恩教育“献给妈妈一个吻”、 动画宝贝庆六一活动、喜迎建国60华诞活动——吉祥献给伟大祖国、“和谐富宁”一周年校庆等校园文化活动还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南宁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南宁电视台校园在线、《南宁晚报》、《当代生活报》、《广西少年报》、南宁未成年人网络家园等等主流媒体播出或登载,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我校作为新建学校的崭新面貌与勃勃生机,也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此外,还利用板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全体师生以及学生家长通报学校办学思路、主要工作进展情况、校内好人好事等,并及时宣传重大流行疾病预防方法。让奋发昂扬的气势,团结和谐的氛围、科学严谨的态度成为校园精神的主流。优化环境,积淀文化 办学以来,学校一直将环境育人放在重要位置,依托“新教育”和五一路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一条街的区域优势,全力打造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自筹资金,修建了中庭中国结和花圃,建设了校园宣传长廊、壮锦长廊、艺术长廊,还安装了电子屏幕。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以“传承经典,我爱中国结”做为主题文化,围绕“我爱中国结”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父母,爱学校”的大爱教育,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动手技艺,使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内功,提高素质。在硬件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将中庭作为重点建设内容。将中庭建设成校园文化的中心。在中庭四周铺满了红花绿叶,在红花绿叶的衬托下,占满中庭的红红的中国结更显得硕壮、美丽。环绕中庭,你会惊讶墙上的壁画,总长为36米的画卷凸显民族的特点,上面记载着传统文化的技艺以及人类与自然界、动物的和谐相处。另两边的墙上悬挂着带有中国结的古代名言警句,这样的设计,既加强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又尊重了教育的规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在二楼的艺术长廊,把富有个性的学生作品统一装裱,挂在教室外走廊里。这些一幅幅充满稚嫩童趣、极富想像力的图画,有的宣扬着文明习惯,有的体现了活动气息,有的凸显了自然景观,有的展现了古代文化……雪白的墙壁转眼间就鲜活起来,吸引着来往师生的目光。师生们每天穿梭来回,置身其中,仿佛人在画中游,画在身边飘。富宁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融艺术性与文化性为一体,既有传统的文化底蕴,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漫步中庭,可以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与世界交流;可以聆听古今良训,欣赏中外名言;可以咀嚼名人佳作,感悟人生哲理。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使整个校园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为学校师生创造了优美的艺术环境,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让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心情,陶冶了情操,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才干,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强化内功,提高素质 富宁小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他们原来所在学校的骨干,有的甚至是城区中心组成员,教育教学也小有成绩。但是,学校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着眼于未来,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每一位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基本功:集体备课,校外听课,听课评课,形成常规。外出听课之后,老师还要集中谈听课心得;三笔字、简笔画的训练常抓不懈。每个星期,老师们都要上交一幅粉笔字和一幅简笔画,并摆在走廊上,大家一起点评。上级领导到学校视察时,对富宁小学能坚持抓好教师基本功训练给与高度赞扬。辛勤耕耘结硕果,三年来,富宁小学的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上屡创佳绩:黄平、黄永嵩老师荣获广西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周晓玲老师获2012广西第三届教师教科书美文诵读一等奖;闭瑞雪老师指导别校老师参加南宁市数学课堂教学比赛获二等奖;黄永嵩老师获城区数学说课比赛三等奖。老师们的论文也纷纷获奖;老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富宁小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家长的赞誉,换来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先后获得常规管理检查小组、合格学校评估小组的好评。富宁小学的奇迹,得到领导们的一致称赞。虽然富宁小学还很年轻,但老师们有冲劲,有信念,有决心,他们胸怀祖国,忠诚教育。他们的每一步,都在书写着富宁小学的历史。展望未来,老师们没有豪言壮语,心中理想也许正如这句话:春芽才露尖尖角,绿争江南第一枝!
富德小学系南宁市江南区一所公办小学,位于南宁市邕江二桥南岸西侧,学校创办于1956年。学校现有一幢四层高的教学楼,一栋教工宿舍楼。校园总面积8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剩均面积4.1平方米。富德小学现有在校教职工3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1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9人,所有在职教师学历合格100%,并均具备教师资格。现有1-6年级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02人。1996年被评为郊区文明学校,1996、1997年分别通过市、自治区“两基”验收,自实施“两基”以来,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
南宁市九曲湾小学创建于1978年9月,位于南宁市东北面南梧大道九曲湾温泉渡假村路口,九曲湾农场总场所在地,属于市镇Ⅱ类学校规模。南宁市九曲湾小学占地面积12376平方米,人均1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53平方米,人均2.9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654人,教职工32人。多年来,学校以“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为校训,努力探索企业办学新思路,把我校办成“家长满意,学生喜欢,领导放心,同行佩服”的学校。南宁市九曲湾小学是第一批国家级课改的实验学校。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先后被评为“南宁市先进集体”,“文明学校”,和农垦系统“文明学校”,年年评为农场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学校以集体舞、手抄报为特色,曾获得自治区农垦系统中心小学校长和南宁市部分学校校长的好评。2004年—2006年间南宁市九曲湾小学师生经过不断地努力取得不少的荣誉,教师先后有20人次获得自治区农垦局、南宁市教育局、兴宁区教育局的嘉奖;学生表演的3个节目分别获得南宁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三等奖;2006年南宁市九曲湾小学3名学生获得第五届“写作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二等奖,7名学生获三等奖,6人获优秀奖。
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黄宣小学位于举世闻名的古战场昆仑关东南面,是全村20个自然坡的中心。创办于1965年秋,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校园面积4725平方米。校园内水泥硬化,建有花圃,四周种有绿树,环境清洁,优美。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学校有9个教学班,学生290人,另有学前班50人。教职工17人,其中大专11人,中师5人,高中1人,学历合格率100%。获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2人,小学一级的10人,小学二级5人。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重,育人为本,质量创优”的办学理念,把传统美德、礼仪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把德育渗透在各教学之中,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构建“德育实效性强,文体成果显著,育人环境优美”的和谐校园。
南宁市新秀学校是西乡塘区教育局直管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规模33个班,1500多名学生,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以科技教育为特色,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学校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和细节的积累,追求人性和制度的融合等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学校先后荣获南宁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十佳”单位 、南宁市课程改革先进集体 、南宁市先进集体 、南宁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南宁市教育科研达标单位、南宁市语言文字先进单位,科技项目“空调安装学问大”荣获全国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奖(广西唯一奖项)、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一等奖等65项殊荣。
西园路小学是由江南区教育局直接管辖的一所公办学校,位于星光大道36号南宁制糖造纸厂西园生活区内。学校开办于1973年秋季学期,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校史。学校占地总面积为2497㎡,生均校园面积为9.5㎡,校舍总建筑面积为1208㎡,生均建筑面积4.6㎡,学校有教学楼一栋,学校学制为六年制小学,现有教学班6个(一个年级一个班),并办有学前班一个班,共有小学生二百多名,十几名教职工。学校有七间普通教室,七间功能室。装备有语音教学系统,配备了钢琴、无线电广播系统、校园局域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校风纯朴、人文气息浓郁,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摇篮和基地。
学校创建于1960年,原为南宁罐头厂职工子弟学校,2000年移交为政府办学。现有学前班1个班,小学10个班,初中10个班,学生总数1014人。学校人员编制60人,现在编47人(代课教师11人),其中中级职称21人。办学宗旨是:严格要求、提高素质、高质量地完成“九义”教育任务。1992年来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完成率100%,辍学率为0。学校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培训,在时间上予以保证,经费上予以保障,促使他们提高学历和能力,教师合格率达95%。几年来,初中毕业生98%以上升入高一级学校,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升入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其中2005年中考重点率列城区第四),学校的管理也从企业办学模式成功地向政府办学、现代化办学的方向转型。学校现有面积5022㎡,校舍使用面积2987㎡.但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学校的教学用房极度紧缺,已经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目前学校20个班级只有25间教室,其中电脑室占1间,化学实验室占1间,仪器存放室占2间,教师、学生午休占2间,个别年级只能压缩编班,以致班额近70人。其余九年义务教育应配备的图书室、电教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自然实验室、多媒体室等功能教室均因缺教学用房而无法配置。
万兴小学是市教育局于98年批准创办的一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现归江南教育局管辖。学校位于江南区五一路五一南四里,区域内有王中压力容器厂、邕洲油脂化工厂,江南精细化工厂等多个厂家,有很多的农民工在这里安家落户;学校的创建,极为方便农民工子女就学,确保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普及,也稳定了学校的生源。学校占地三千多平方米,校内环境幽雅,舒适、安全,管理上采用半封闭式,教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纪律严明,学校拥有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上能大胆尝试改革,提倡以人为本,以成才为目的,紧跟江南区教育局教研课改步伐,结合本校学生生活及学习特点,充分参考家长建议,因材施教,多年的办学经验得到家长的认可与好评。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