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中学位于保定市东南35公里,紧邻235省道,是一所国办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占地150亩,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00余人,教学班72个,学生5300余人,为全封闭寄宿学校。我校以"德育为首,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崇尚道德修养,倡导人文教育,尊重学生自主,重视环境熏陶。科学的管理,雄厚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办学理念,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伴着新世纪的春风,走进百中,漫步"绿荫长廊"怡人的校园环境,两旁花草芬芳,体育场上碧绿的草坪,充满着肃静、恬美的空气。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完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先进的媒体教育与双向闭路教学系统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百中的发展,百中人的不懈努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赞同,2002年先后有副省长刘建生同志、副厅长韩清林、副市长贾体新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在教学方面我校还从保定师专英语系,聘请讲师詹姆期先生为外教。 德育工作是教育的一个基础方面,在德育工作中,我校被市评为德育示范基地,教师以身示范,深入学生生活学习中去,以知心朋友取代了师生关系,创造了文明校园,文明师生。 丰富多彩的校园,各学科成立的兴趣小组,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展,如:武术队、歌咏队、舞蹈队、篮球队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百中人的不懈努力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国家级"德育课题研究试验校"、省级"信息技术教育示范校"、 "校园管理先进学校"、2001年被市教委评为"德育示范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保定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1999-2001年度"保定市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规范化学校"、"保定市艺术教学十佳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百中人以严谨、朴实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创造着百中新的辉煌。
高阳三利中学位于高阳县城内育才街,与县委政府和人民公园毗邻,环境幽雅,交通便利。 三利中学是一所民办公助的寄宿制初级中学,占地面积100亩,于1999年初动工兴建,1999年8月第一期工程完工,当年招收新生240名。后逐年扩轨,到2006年,增至36个教学班,2007年在校生人数达到250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8人,专任教师19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3人,中学一级教师85人;具有本科学历的91人,学历达标率100%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学校已初具规模,学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分步实施校园建设,到第三期工程竣工,已完成高标准教学楼、综合楼、学生餐厅、学生公寓、浴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万元、建筑面积6929平方米的科学楼,功能齐全,设备一流。学校建筑面积37557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5000万元,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教学仪器及器材配备达到一类标准,建有功能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一流的语音室、计算机教室,音、体、美、劳专用教室。学校图书馆藏书55680册,2004年被评为"省一级图书馆"。宽带网连接世界,局域网遍布校园。36个多媒体教室,458台计算机、网络中心、电子备课室多功能教室,闭路电视及远程教学系统等,国内领先水平的设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学校以"砺志、笃学、博爱、创新"为校训,以"开放发展"为办学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的把"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为奋斗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自觉更新育人观念。努力培养具有"高度的民族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学习能力、高层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突出"做真人、求真知"的原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初步形成了"校以育人为本的校风,师以敬业为乐的教风,生以成才为志的学风"。建校几年来,三利中学学生优秀率达到90%,在校生巩固率100% 2002年中考,学校首届毕业生,升入高阳中学139人,2003年中考,升入高阳中学217人;2004年中考,一中总上线人数242人,全县前十名,我校占7人;2006年中考一中公助生上线260人,占一中招生总数的40%。全县前10名我校占9人。并实现了中考状元四连冠。2007年中考,三利中学创建校以来最好成绩。赵伟同学以卷面总分626分获全县中考状元,实现了三利中学中考状元五连冠。囊括中考全县前10名,前50名三利中学占44名;前100名,三利中学占79名;前500名,三利中学占305名;占一中招生总数的61%。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初中"、 "市级民办教育示范学校" 、"市级规范化学校"、"市级绿色环保学校""市级艺术教育示范校"、"市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市级五星级安全文明校园"、"河北省心理教育先进示范学校"、"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北省民办教育明星初级中学"、省级现代技术教育示范校"、"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中央教科所"个性化作文发展研究试点校"、"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高阳三利中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独特的姿态为世人瞩目,并逐渐成为教育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她团结奋进、严谨砺志,延伸着三利人自强不息的信念,努力打造全新的教育品牌。
窦妪镇第一中学,简称:窦妪镇一中,位于河北省栾城县窦妪镇,该学校始建于1958年,占地总面积3534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645.6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被评为一级花园式学校。 截至2010年10月,该学校初中部有14个教学班;小学部设有3---6年级,7个教学班,实行寄宿制管理。教职工93人:其中本科学历59人,大专学历34人,学历达标率100%。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30人,小学高级教师11人。 该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截至2010年10月,设有标准化物理、化学、生物仪器室,实验室;开架式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音美器材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远程教育播放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室等。学校建立了网络中心,各班配备多媒体,实现局域网资源共享,为教育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图书馆藏书总量2.9万册,2008年通过了省一级图书馆达标验收。2009年学校顺利通过河北省教育督导评估。
蔚县城第二中学是一所具有普通初中和职业高中的国办完全中学。始建于1978年8月。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学校坐落在县城四街、蔚州名胜玉皇阁前,占地面积36515平方米,建筑面积7836.6平方米。校内有办公楼, 理、化、生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微机室,图书室藏书24850余册,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微机室有微机30台。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教职工156人。其中高中级教师21人,助级77人,在校生1142人。学校设有音、体、美课外活动小组,并对全体学生开设微机课。建校历任校长康堂、赵俊铭、牛玉珠、孙峰。20多年来学校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合格人才,为中师培养了优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素质教育已结出累累硕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石家庄市第二十一中学建于1975年,石家庄市重点中学,位于石家庄市胜利北街265号,隶属于长安区教育局,运河立交桥东侧,创建于1975年。是一所完全中学,目前学校有教学班56个,其中初中班32个,高中班24个。教职工有204人,在校生2948名。是长安区办学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完全中学,学校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23566.98平方米,生均占地8.38平方米/生,建筑面积12654.67平方米,生均占4.4平方米/生。拥有教学楼、实验楼、教师办公楼、食堂 等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还拥有全封闭的塑胶跑道和全塑胶的篮球场。校图书馆藏书29000册。为了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学校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凸显网络教学特色.率先提出了"高中以计算机网络实验班为突破口办网络特色教学"的思路,并成为石家庄市唯一一所由市教委批复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班,网络班学生"人手一机,网络联通,学习自主,资源共享",2004年,首届网络班高考本科率100%,19名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分获一、二等奖。现有网络教育实验班9个,多媒体实验班32个。学校具有一个团结专业向上的领导班子,校长范卡林,副校长王锡、薛均波、张勇、党委副书记何平均,该校是一所完全中学,现有52个教学班,2584名学生,其中初中有28个教学班,1421名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我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04人,本科学历179人,教学学历合格率达到100%,有高级教师48人,中级教师86人,46名教师荣获省、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他们为人师表,恪尽职守,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材。
自2002年12月9日建立以来,黉舍持续获得定兴县高考优良单位、教诲讲授事情先进单位、民主评断优良单位、先进基层党构造、优良工会构造、德育事情先进黉舍、县运会第一名,保定市生态园林式校园、合格中等黉舍门生团校、安然文明先进单位、五星级安然校园、中门生篮球赛女篮第一名、卫生事情先进单位、优良科研型黉舍、招生测验优良考点、“全面实施本质教诲,进步教诲讲授质量”先进单位和“培养拔尖优良高中毕业生”先进单位,河北省中小黉舍一级藏书楼、五四红旗团委、推普事情先进校、当代教诲技术尝试校,中国西部教诲参谋单位、国度级课题“教诲讲授案例研讨”一等奖等名誉称呼。
张北一中始建于1952年,是坝上地区建校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学,2005年9月经验收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190亩,现有教学实验楼一幢、科教楼一幢、学生宿舍楼两幢、图书楼一幢、学生食堂6个,总建筑面积34177平方米。 现有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人。现有在编教职工238人,其中校级领导6人,专任教师194人。在专任教师中,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180人,学历达标率93%。专任教师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中学一级教师76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张北一中始建于1952年,是坝上地区建校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一所全日制重点中学。 2005年通过验收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2009年9月经张家口建院安全鉴定,张北一中大部分校舍分别为B、C、D级危房,需加固改 造,经过与设计院反复沟通协商、与建设部门多次咨询论证,加固改造所需资金6000多万元,但改造后的学校因受占地面积限制,校园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且位于主城区中心,周边商业密集,教学环境嘈杂,不利于学生上课以及放学交通疏导。为彻底消除校舍安全隐患,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普及高中教育,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张北一中。
世恩中学是于1996年8月为适应普九"划片招生、规模办学"的需要,新建的一所以寄宿制为主的初级中学,面向县城周围24个行政村招生,服务半径近15公里。学校占地6.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695平方米,主要由教学区、实验区、生活区、田径运动场、学农基地等5部分组成,校舍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基本符合办学规定标准。2005年10月由原怀安县柴沟堡第三中学更名为"世恩中学"。 据当地政府网站资料显示:2007年,学校有27个教学班,在校生1500名,教职工13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生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5.65%,阶段入学率103.7%。17周岁完成率为94.53%,辍学率控制在1.53%以内,合格率、毕业率均为100%。坚持办一流教学。一是采取教学大比武,岗位大练兵,骨干教师示范课,普通教师互听课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特别是每周五的教研活动,校领导要亲自包科包组,参与到互评课、互说课的活动中,使全校教师掀起了互比互学的教学新高潮。二是制定月查(任课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月考教学检查制度,促进常规教学的巩固提高。三是依据该校特点编写了校本校研教材《坐标》(怀安县先进人物事迹)一书,并让政治教师利用每周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是开展了"了解怀安热爱家乡"知识竞赛、"歌唱祖国热爱祖国"歌咏比赛、参观康世恩广场、康世恩展室、李健生展室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坚持创一流管理。一是加强对教师管理,完善考勤制度,对无故缺勤、不到岗的教职工,取消评优选先的资格,同时采取每日签到制度,把教师的考勤列入年终评估项目中。二是对学生严格管理,对初犯学校纪律的学生要批评教育,屡犯学校纪律不改的学生要劝其退学,切实保证学校教学环境的良好秩序。三是加强对校园环境绿化建设,新建了两块草坪,种植玫瑰、苜蓿、松柏、柳树等植物,绿化美化校园。四是后勤管理上引进竞争机制,让两家伙食团承包学校餐厅,降低伙食价格,提高饭菜质量,让学生吃得高兴,买得舒心。同时加强宿舍管理,采取专人负责制,昼夜有人值班,使学生睡得安全,学得放心。 学生住宿生活条件优越,学校有男、女住宿楼各一栋,并有专人负责进行管理,每间宿舍内均为上、下铺四张,可容纳八人住宿,为解决住校生吃饭问题,2006年新建高标准、多功能学生餐厅一座,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均达一类标准,为发展学生兴趣特长,配置了美术、音乐教室、体育活动室、劳动技能培训室等专用教室,有帮助学生充电,开拓学生视野的图书阅览室,另外,有高标准微机室两个,配有微机100台,多媒体教室3个,语音室2个,可供几个班级同时授课。同时,学校还引入了河北远程教育网、互联网等教育教学网络,开辟了拥有30台计算机的教师电子备课室,同时配置各年级、各学科教育教学光盘,教师可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更新教育观念,借鉴教学方法。学生可利用课余时上网学习,大大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学校在县委、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坚持义务教育的办学方向,遵循"根本任务是育人"的办学思想,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前三名,学校被评为省"绿色学校"、"业余少年军校先进单位""法制示范学校"、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图书管理先进单位"、县"学校管理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的在校学生一万多人,教职员工近八百人。学校现有标准400m塑胶跑道田径场一个、标准400米煤渣跑道田径场三个、50m的标准游泳池及儿童涉水池、有篮球场十四个、排球场八个、力量训练房两个以及达到重点中学1类标准的教学训练的各类体育器材。 学校现在体育教师26人,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其中4位高级教师,6位一级教师。有两面三刀人受教育部表彰,两人受省级表彰。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