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平第一中学新校区位于广平县城曲魏路南段 西侧是广平县中央公园,东侧是广平县东湖公园,环境十分优雅。 老校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城勤政路3号。 广平一中始建于1952年7月,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光辉历史。系河北省师范高中。学校总投资1.1亿元,占地350亩,可容纳60个教学班,3200余名师生。学校现有教职工400名,专任教师180名。学校拥有图书室,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各项教学设备,教学条件较为完善。近5年时间里,学校领导班子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办法模式,确立了“宏观控制,条块管理”的总体管理模式,制定了“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工作要细、效果要好”的工作标准,以“五抓”(抓宣传,树形象;抓学习,强素质;抓教学,上质量;抓管理,树校风;抓职责,促落实)为措施,以教学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扎实工作,创造了新业绩,铸就了新辉煌。 近年来,广平一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中心,强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狠抓科研攻关,培育师资队伍,坚持开放办学,优化学校环境,高标准,严要求。在2007年高考中,二本上线96人,比去年增长10.6%,本科上线421人,比去年增长22.4%,专科以上上线107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0%。在2012年高考中,二本上线首次突破百人大关,三本上线总人数达357人,本科上线率达到57.3%。在2013年高考中,一本上线160人,比去年增加87人,同比增长119.18%;二本以上上线179人,比去年增加79人,同比增长79%,创历史最高水平。
邢台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市教育局直属全日制完全中学,始建于1958年。1999年3月,经河北省教委批准,加挂 "河北邢台外国语学校"校牌,是邢台市唯一一所省级外国语特色学校。2008年,市二十一中并入河北邢台外国语学校。目前,学校有特级教师1人,国家、省级骨干教师28人,河北省模范教师2人,青年社科专家2人,省、市名师3人、优秀教师5人,中学高级教师116人。拥有教学班110个,在校生6600余人,教职工495人,是邢台市规模较大的热点学校之一。 多年来,学校全体教职工立足本职工作,以人为本,严格管理,潜心教学,屡创辉煌,中考连续14年名列全市第一,培养出10名中考状元;高考亦取得突破性发展,一年一个台阶,正朝着邢台市一流高中迈进。 近年来,学校为学生未来发展着想,从学校长远发展出发,转变观念,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首家人大附中"全国教育联盟"核心校,与人大附中及全国一千多所名校进行资源共享;建立河北省首家数字课堂;与英国剑桥大学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开设日俄小语种班和国际高中班,开展出国游学、国际交换生、国外夏令营和缔结国际姊妹学校等项目,外语特色日益凸显。 目前,学校在新领导班子带领下,正朝着"初中争创省级名校,高中三年内力争全市一流,打造优质教育,创建品牌学校"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00多人,专任教师427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16人、中学一级教师140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28名。所有专任教师都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师资水平位于全省前列。
遵化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古校,前身为“ 汇文中学 ”,始建于1886年,距今已跨越三个世纪,122 年的发展历史。100 多年来,遵化二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学校有6100多名在校生,428名教职工 ,是唐山市乃至河北省较大的一所初级中学。遵化市第二中学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区域。校园内鲜花盛开,草木葱茏,教学楼、实验楼、宿 舍 楼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装备了多媒体微机室、校园调频广播系统和校园网;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劳专用教室和器材室;学校图书馆面积达500平方米,藏书达12 万册,并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图书阅览系统,为学生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和优美的育人环境。 遵化市第二中学有一个求突破,谋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和一支业务精湛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紧紧扭住管理这一重心,秉承 “严、勤、礼、毅” 的校训,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实现了稳定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中考成绩连续十二年雄居遵化市榜首,连续多年被评为“遵化市初中目标考核优胜单位”。同时学校以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规范化广播操为突破口,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遵化市第二中学数千人广播操,以动作规范 、整齐划一 、气势宏伟而被《 德育报 》盛赞为“中华第一操”,《体育报》、《德育报》等多家媒体的记者及有关领导、省内外兄弟学校多次前来采访、观摩、学习。 学校先后三次承担了唐山市、河北省以及国家级体卫工作现场会,得到了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杨司长及与会各级领导高度评价。2001年 1 月,学生舞蹈“山丫丫”赴京参加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和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憧憬新世纪——首届全国德育实验校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舞蹈“花潮涌人间”参加了2004年文化部主办的全国舞蹈大赛并获得国际分级舞蹈大赛三等奖;体育工作先后被唐山市教育局、体委命名为“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被河北省体委命名为“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大课间活动“特殊贡献奖”。2004 年 5月,学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已成为全市初等教育的龙头学校和窗口示范校,并朝着省级示范校迈进。
南和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52年,是河北省重点中学,现已申报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现有高中教学班50个,在校生4000余名,教师198名,职工12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156人,在读研究生4人,中学高级教师42人,中学一级教师79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邢台市教育局教研室兼职教研员10人,河北省教育学会会员16人。学校具有辉煌的办学历史,有一大批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向北大,清华、南开、复旦、同济等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河北省文科状元韩志锋就出自该校。 2004年,新的领导班子组建后,明确了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根本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以有效的管理为保证,以改革为动力,凸显学校特色。努力营造以"校园之美、校园之真、校园之善、校园之乐"为价值取向和精神培养的校园文化。高站位、高起点,在三到五年内实现"全市一流、全省名校"的奋斗目标。 近两年来,我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极大的关怀和重视,连续三年招聘全日制本科大学毕业生近80余人,充实了我校的教师队伍,现在我们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有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和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有严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奋发向上的学习风气。 2004年7月份动工兴建的新校区日前已全部竣工,8月21日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上课,新校区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新校区投资7000万元,占地200余亩,位于南和县城西高新开发区,邢台市区东15公里,南临邢清公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新校区包括一座面积15000平米的综合办公楼,一座面积1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阶梯教室2500平方米,50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四栋面积达15212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以及一-条400米国家级跑道,另有花园、绿地、广场。新的学校将以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管理模式,成为全省一流的学校。 新的学校将全部采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教学。学校共有80个教室,其中的60个教室配有大屏幕彩电,其余20个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可同时容纳20 位教师利用联网微机进行电化教学。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等名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山东名校昌乐二中、新泰一中、寿光中学等建立了互帮协作关系。 教学成绩有了较大提高,2004届、2005届高中学生在全市调研质量检测中名列前茅。高考成绩连续两年创历史最好成绩。 南和县第一中学是河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始建于1952年。位于南和县城西高新开发区、宋璟大街北侧,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新校区占地200亩,主体建筑包括综合办公楼,高标准教学楼,现代化食堂,学生公寓楼四栋和400米跑道高标准操场,花园、绿地、广场、喷泉等必备设施应有尽有,是一所美丽的花园式学校。 南和一中现有教职工22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0人,中学一级教师86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教学标兵21人。学校现有5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00人。 一中自建校以来,共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外语学院和北京外语学院等一批名牌大学及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优秀学子10000多人。1985年,韩志峰夺得河北省高考文科状元。 2004年-2006年,南和一中经历了二次创业。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新的领导班子确立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根本发展"的办学理念,并提出了"用三到五年把一中建设成全市一流、全省知名学校"的宏伟目标。两年来,学校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制定了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谱写了校歌,建立了网站,创刊了校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同时,学校制定了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向管理要效益,向教研要质量,高考成绩连年提高。2004年,学校本科上线620人,其中本二上线144人;2005年,本科上线人数达到636人,本二上线119人;2006年,本科上线697人,本一上线40人,本二上线145人,又创新记录;2007年,本科上线743人,其中本一45人,本二138人。此外,近几年来学校还获得了多项荣誉。有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省级实验室达标单位"、"河北省一级图书馆"、"高考先进工作单位"、"文明校园"、"安全文明校园"、"五四红旗团委"、"巾帼建功先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等称号。 为把南和教育做大做强,2005年,县委、县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英明决策,确立了南和一中整体搬迁的宏伟构想。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新学校在和阳大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的环境、新的机遇为南和一中的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创办于1974年,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校舍位于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19号,校园内环境幽雅,布局合理,教育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是一所极具发展潜力的完全中学。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现有54个,在校生3000余人,十九中学现有初、高中教学楼各一座,实验楼、电教楼各一座,音体楼一座,有250米跑道和篮球场、足球场组成的全塑胶运动场一个,公用多媒体教室两个,音乐、美术、史地专用教室、体育活动室、荣誉室和综合性多功能阶梯教室各一个,实验和电教楼内设置有市内一流的理、化实验室和电教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计算机机房。 学校自创办以来,逐步形成了“立志、修身、勤学、守纪”的校风,“敬业、守德、勤教、爱生”的教风和“自信、自爱、自立、自强”的学风,尤其是近几年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为办学理念,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已连续9年囊括桥西区高考理科状元,连续五年包揽桥西区高考文科状元。 由于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办学模式不断拓展并逐步形成特色,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并逐步科学化,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并逐步精细化,教育教学设施不断改善并趋近于现代化,学校各方面的业绩蒸蒸日上,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先后荣获了“国家教育部规划项目‘中小学英语动态真实原则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多媒体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石家庄市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石家庄市德育示范学校”、“石家庄市国防教育先进学校”、“石家庄市文明单位”、“石家庄市桥西区实绩突出单位”、“石家庄市教学工作受表彰单位”等三十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1992年9月正式招生,隶属于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地处市区西南工农路468号,现任校长黄庆梅,党总支书记殷国齐。现有初中教学班64个,学生3794名,接收教育局就近入学划拨的小学毕业生入学,年巩固率100%,辍学率为零。高中教学班18个,学生861名,是一所完全中学。 传承41中“团结、拼搏、求实、奋进”的校训精神,坚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融入“民主、开放、自主、创新”的文化管理生态,发展学校,推动素质教育。 学校占地面积58809平方米,建筑面积15463平方米。2011年翻新了300米环形跑道和两组百米直道的全塑胶操场,改造了原高中楼外楼梯,新增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近四年共更新改造教师办公室41个,新增教师办公室17个,教师教研活动室5个,现学校有多媒体教室95个,教师用机每人一台笔记本。学校花费44万余元更新化学实验室1个,物理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2个,各科准备室3个,仪器室2个。信息技术是我校特色,现有微机室4个,通用技术实验室1个,机器人实验室1个,新增设备15万元;2011年学校心理咨询室扩展为“心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筑面积120平米。地理活动室、医务室、美术活动室、美术教室各1个,音乐教室、体育器材室2个;新建电子阅览室和纸质书籍阅览室350平米,配备电脑66台,现学校图书馆有阅览室4个,藏书室6个,馆藏图书19万余册。 41中专任教师296名,其中初中227名、高中69名,本科以上学历占98%,其中高中段教师100%,学历达标率100%。研究生学历9.8%,较2008年相比提高了4.6%,初中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189人,普通话达标率100%。
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1992年9月正式招生,隶属于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地处市区西南工农路468号,现任校长黄庆梅,党总支书记殷国齐。现有初中教学班64个,学生3794名,接收教育局就近入学划拨的小学毕业生入学,年巩固率100%,辍学率为零。高中教学班18个,学生861名,是一所完全中学。 传承41中“团结、拼搏、求实、奋进”的校训精神,坚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融入“民主、开放、自主、创新”的文化管理生态,发展学校,推动素质教育。 学校占地面积58809平方米,建筑面积15463平方米。2011年翻新了300米环形跑道和两组百米直道的全塑胶操场,改造了原高中楼外楼梯,新增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近四年共更新改造教师办公室41个,新增教师办公室17个,教师教研活动室5个,现学校有多媒体教室95个,教师用机每人一台笔记本。学校花费44万余元更新化学实验室1个,物理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2个,各科准备室3个,仪器室2个。信息技术是我校特色,现有微机室4个,通用技术实验室1个,机器人实验室1个,新增设备15万元;2011年学校心理咨询室扩展为“心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筑面积120平米。地理活动室、医务室、美术活动室、美术教室各1个,音乐教室、体育器材室2个;新建电子阅览室和纸质书籍阅览室350平米,配备电脑66台,现学校图书馆有阅览室4个,藏书室6个,馆藏图书19万余册。 41中专任教师296名,其中初中227名、高中69名,本科以上学历占98%,其中高中段教师100%,学历达标率100%。研究生学历9.8%,较2008年相比提高了4.6%,初中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189人,普通话达标率100%。
井陉县第一中学,是井陉县唯一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学校占地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694平方米。 现有199名教师,44个教学班,近2900名学生。教师队伍中,有高级教师38名,中级教师65名;有33位教师研究生进修结业,2位教师获硕士学位;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市级优秀教师29名,省市级骨干教师18名;有13名教师获石家庄市"学科教学能手"称号。 井陉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55年9月。学校初建时为初级中学,名称为"河北井陉第二初级中学"。1959年,学校增设高中班,更名为"河北井陉微水中学",并被确定为县属国办中学。1967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8月更名为"新微中"。1968年11月,学校下放为微水公社与长岗公社的联办高中。1969年3月,"新微中"与"井陉县农业技术学校"合并,称"井陉县工农兵‘五·七"学校"简称"‘五·七"学校"。1972年3月,学校恢复原名"河北井陉微水中学",并恢复县属国办中学性质。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学校被定为石家庄地区重点中学。1978年重新增设初中班,恢复完中性质。1980年,学校被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1996年,学校停招初中生;1998年9月,学校再次成为完全高级中学。2000年10月1日,学校更名为"井陉县第一中学"。 1985年学校电化教学起步,学校建成电教室一个,购置电教设备一套,并被市教委确定为电教试点单位,被河北省评为电教先进单位。1990年,学校装备了高标准的电教室与语音室。1998年,建成两个计算机教室。1999年,实现了"四机一幕进课堂";同年建成一个教学课件制作室。2000年以后,逐年加大电教设备投资力度。现在,学校建起了非线性编辑系统、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有线广播系统;装备了微机室2个、多媒体教室22个、电子阅览室2个。学校还建有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课件和试题资料等教学资源达到300G以上, 8M专线和千兆校园信息网覆盖所有教室、办公室,实现了网上办公、资源共享,提高了办公效率。 近年来,学校荣获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荣获 "石家庄市教学工作示范学校""石家庄市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石家庄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石家庄市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荣获 "石家庄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石家庄市基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石家庄市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石家庄市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石家庄市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石家庄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等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成绩突出单位",被县教育局授予"高考特殊贡献奖",连年被评为 "井陉县文明单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