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位于河北省易县城内中心地带,坐落在狼牙山下、易水河畔、燕下都旁,西接紫荆关、清西陵、荆轲塔,北傍112国道,人杰地灵,交通便利。校园门庭气派大方,求知花园和生态园树木葱茏、花草茂美、凳架相连、环境优雅。校容校貌 校区占地150亩,分三院八区(南院学生生活区,北院教学区、办公区、阅览区、电教实验区、体育运动区、教工住宅区,西院艺术教育小区)。校舍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有教学楼2栋,可容纳100个教学班;有电教实验楼2栋、图书馆楼1栋、影剧院1座、综合办公楼1栋、总务办公楼1栋、学生公 寓楼4栋、餐厅1座、学生浴池1座、教师住宅楼3栋。学校为全日制20轨制,现有高中三个年级64个教学班,在校生4700余人。历史沿革 易州中学教育始于清末,清光绪二十四年(1903年),由易州州学改为州立中学,招易州、涞水、广昌(涞源)三县学生。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省立八中。 原河北省立易县第八中学的前身为清末易州州立中学。据史料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命各府厅和直隶州均设中学堂,作为直隶州之一的易州,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在易州城内办起了州立中学。这是易县的第一所中学校。该校招收的学生,以易、涞(涞水县)、广(今涞源县)三县为主,同时也来自附近各县。因学校经费由易、涞、广三县筹集,故对本州学生的学费有所优待,凡易、涞、广三县的学生,每月缴大洋一元,凡外县的客籍学生,则每月缴大洋二元。民国三年(1914年),该校改为省立第八中学,由直隶省教育厅直辖。由于办学经费不再由本地筹措,学生学费才一律改为大洋一元。州立中学改为八中后,学生的招收范围进一步扩大,除附近的定兴、新城、徐水、满城、完县、曲阳等县外,远离易县的房山、涿县、束鹿、安平、新安、定县等县也进有学生前来投学,学生范围前后共涉及十五、六个县份。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管理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7名,学历达标率100%,中高级教师占60%,有外籍教师2名、特级教师2名,有国家、省、市三级骨干教师18名,有省市名师、模范班主任和先进德育工作者。县高中九科兼职教研员全在我校,学校教学设施先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学校建有独立网站和千兆数据校园网、校园闭路电视网,达到处室有电脑,教室有电视。有学生微机教室和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语音教室,有容纳2300人的学术报告厅1个、容纳400人的多媒体报告厅1个,有电子备课室3个、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10个、多媒体教室35个,图书馆藏书15万册。学校还出版校刊两种(《易中教改》和《易中团报》),为学生构建了现代化的发展平台。 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从严治校、以德育人”的原则,对住校生实行“封闭式”管理,早出操、午自习、晚辅导,班主任全天候陪同学生,检查午休晚休,指导卫生纪律,学生一月集中休息一次,有迅捷良好的交通工具接送他们离返校;对高一新生实行“军训”制度和“军事化”管理,走正步、练军姿,锤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假期给新生补课,弥补他们的知识缺陷;执行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负责制,在教室前钉挂班主任名牌,便于师生互相监督和学生的自我鞭策;开办学生业余党校,发展学生党员,为学生的思想进步提供动力;实行学生“值周”制度,组织学生检查食堂卫生、检查校门出入人员、检查宿舍卫生区况,进行班级评比,评议先进宿舍和模范班集体,定期公布挂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真正实现“全员管理”和“全员育人”。 学校十分注重学习优秀学校先进经验,曾到邯郸市第一中学、衡水中学访问,也曾到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11中学等重点初中学习先进经验。 奖励机制 学校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教学成绩逐年提高,科研兴校初见成效。近几年,学校的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17个,省级37个,市级17个;辅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级奖励27个,省级10个,市级20个;学校申报省市教科研课题15个,结题1个,预备结题2个。高考上线率2004年达99%,本科上线率81%。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数万名合格毕业生,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天大学等名牌重点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 学校设有完备的奖学助学制度,有优秀学生奖学金、特困学生助学金、校友基金,有英才特别奖、校长特别奖,受奖助面高达45%。学校还努力做到为特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并帮助他们联系希望工程救助和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校园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易县中学提出“整体规划、率先发展”新理念,挺立时代潮头,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迅猛发展。学校投资、引资数千万元,购买油库、饲料公司、粮食加工厂、影剧院,校园面积由78亩扩大到150亩,建成综合楼、电教实验楼、学生公寓楼、教工住宅,荣膺县长1号工程称号、容纳80个教学班的全市最大教学楼即将竣工投入使用,社会投资的建筑面积超过8000平米的双层学生餐厅洽商完毕立项在即。短短几年,易县中学的三院八区规划(南院学生生活区,北院教学区、办公区、阅览区、电教实验区、体育运动区、教工住宅氏,西院艺术教育小区),便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学校大办现代教育,狠抓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学校建有独立网站和千兆数据校园网、校园闭路电视网,有学生微机教室和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语间教室、多媒体报告厅。学校三个年级老师人手一台微机,每班都是多媒体教室,均与国际互联网联接。学校的理化生教学实验设施齐全,体间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建设的“四角形”塑胶操场有9个高标准篮球场、4个排球场、10个羽毛球场以及8道400米竞赛场。另一块半圆形标准运动场正在筹建中。学校的乒乓球厅、台球厅、棋牌室、健身房更为师生健身提供了保证。 教育成果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从严治校、以德育人”原则,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教学成绩逐年提高,科研兴校初见成效。学校有即将到任的外教2名,国家、省、市三级骨干教师20名,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近30名,省级模范班主任4人,市级先进德育工作者5人,县各科教研员均出在本校,出版物两种(《易中教改》和《易中团报》)。近几年,教学科研成果国家级奖励17个,省级37个,市级17个;辅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级奖励23,省级9个,市级20个,学校申报省市教科研课题10个,结题1个,预备结题2个。高考上线率连年超过90%,2003年达93.8%。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数万我合格毕业生,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名牌重点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为奖励和救助莘莘学子完成学业早日成材,学校设有完备的奖学助学制度,有优秀学生奖学金、特困学生助学金、校友基金,有英才特别奖、校长特别奖,受奖助面高达45%。学校还努力做到为特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并帮助他们联系希望工程救助和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社会评价 河北易县中学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爱。杨成武老将军和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视察著名书法家、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书法第一人的庞中华先生高兴地受聘为学校名誉校长,并亲笔题写了“勤奋、严谨、务实、创新”的校训。每年都有许多专家来校讲学。著名探险家王迈来校考察讲学后挥毫写下“燕赵多壮士,易中育英才”。易县父老称誉易中为:“栋梁的基地,人才的摇篮”。 河北易县中学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爱。杨成武老将军和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视察。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为我校学生亲笔题写了“向科学进军”的匾额,并题写了校名;著名书法家、被国内外人士誉为硬笔书法第一人的庞中华先生高兴地受聘为学校名誉校长,并亲笔题写了“勤奋、严谨、务实、创新”的校训。每年都有许多专家来校讲学。著名探险家王迈来校考察讲学后挥毫写下:“燕赵多壮士,易中育英才。”易县的父老乡亲也称誉易中为:“栋梁的基地,人才的摇篮。” 学校向社会各界郑重承诺:全校教职员工坚决以罗元发老将军题写的“办好千秋万代事,赢得天下父母心”为宗旨,教不忘民倾心教,学不忘国奋发学,勤奋、严谨、务实、创新地开展“成人教育”和“成材教育”。只要人民相信我们,我们就不会辜负父老的期望;只要学生遵守纪律,刻苦学习,我们就保证让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徐水县巩固庄中学位于徐水县城西侧,距县城5公里,交通便利。学校始建于1952年,为我县创办的第一所国办中学。悠悠岁月,漫漫长河,五十五年来,巩中人在这里播种理想、耕耘希望、胸怀蓝天,换的芳华永驻。 一、优美的校园环境 如今的巩中人文气息与自然风光融合,高楼与绿树相映,鲜花与绿地相伴,学校环境幽雅,花园式的校园环境处处散发着文化气息,是莘莘学子们做学问的好地方。在县委、县政府的的大力支持和教育局正确指导下,秉承"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质量为本" 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团结友爱,遵守纪律,艰苦朴素,刻苦学习"优良校风,学校以素质教育为主,以新课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二、优秀的教师群体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治校思想,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爱相济的管理原则,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和措施。 有一个"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和一支"团结守纪,勤勉敬业,治学严谨,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师恩如山,爱生如子"的师生情意在巩中真正得到了体现。巩中的老师像大海,以博爱的胸怀容纳了万千学子;巩中的老师像大地,以慈祥的态度哺育了棵棵桃李;信心坚定,意志坚强,创造了人文的精神家园。 巩中现有高级教师46人,90人担任过高三毕业班并获得了保定市高考学科优胜奖。先后12人次荣获保定优质课一等奖。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52人次在市论文评比中获奖。五年来有163人次获保定市高考学科优胜奖,并且每年都有部分学科超过重点中学。 三、鲜明的办学特色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奉献;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真谛在于创新。自1996年至2001年连续6年荣获保定市教育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奖,徐水县县委、政府颁发的"高考立功奖"。特别是2002年高考,以"让生命活出亮点,巩中因你而精彩"。为信念,努力拼搏,勇于进步,高考成绩创历史最好水平,545名考生本科上线320人,专科上线505人,总上线率达93%,为徐水教育再次做出了巨大贡献。再次获保定市教育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奖,徐水县县委、政府"高考立功奖"。近年来,巩中坚持注重文化生教学, 突出体育、音乐、美术教学的办学方针,大力发展特色教育。2005年高考体育本科上线19人,2006年体育本科上线17人,2006年保定市中学生排球赛,巩中女队代表徐水县获得第三名,2007年徐水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高中组第三名的好成绩。2006年高考艺术本科上线2人,2006年徐水县第二届艺术节上有三项荣获一等奖,九项荣获二、三等奖。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