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各庄小学始建于解放前,1998年迁建至现址。现有19名教师,学生132 人,共有一至六6个班级。 学校以育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教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环境育人,并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机构设置:校长室:1个办公室:2个班级设置: 班级:6个教师情况:教师数量:19人职称:中学高级:1人中学一级:1人中学二级:2人小学高级:11人;小学一级4人入学服务指南:报名时间:每年7、8月份报名地点:唐山市高新区宋各庄小学报名所需提交材料:户口本报名流程:查看户口本。联系方式:5501089招收范围:本村课程设置: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学、思品、品社、劳动、音乐、美术、健康杂费:免费取暖费:免费书费国家减免:一年级:28二年级:29.5三年级:42四年级:51.5五年级:51六年级:5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玉田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系河北省示范性重点高中。学校地理位置优越(西距北京120公里,南距天津125公里,东距唐山60公里),交通方便。为争创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县政府投资5000万元,迁址新建玉田一中,已投入使用。 多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连续四年被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高中工作先进校”称号。教科研方面起步早,承担了原国家教委关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重点课题,成为素质教育实验校。1992年接待省电化教育现场会,被省教委命名为“电化教育示范校”。承办过唐山市中小学学生运动会,是河北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条例先进单位。全国“金融卫士”王玉一,青年歌唱家于文华,世界赛艇锦标赛金牌获得者景艳华曾就读于玉田一中。学校多次被省市评为“文明学校”、院洁景美的“花园单位”。原国家教委领导人朱开轩、王明达、何东昌、张文松等同志多次来校视察,并为学校题词。 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00余人,教职工213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78人。校园现址占地165亩,有标准化操场。教学设备齐全,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2个,语音教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影视厅1个,各种仪器设备32000多件(台),图书馆藏书55000多册。电教系统先进,从采编、制作、演播、投影、卫星地面站、音像阅览全部配套,教学音像资料3000多小时。现有586微机126台,各教研组均配有微机。1998年3月开通校园网,并接入因特网。教学仪器及体育器材的配备都达到了一类标准。 多年来,高考成绩一直列唐山市前茅,连续四年被评为唐山市高考强校,学校有较高的声望和知名度,为了教师进修研究生学历,学校将承担80%的学费。且学校所在地有研究生辅导站。
河北省遵化市第一中学是河北省重点中学,始建于1902年,是我国清末首批公立学堂之一。一百多年的文化积淀、厚重的人文底蕴、浓厚的学术氛围,使遵化一中享誉四方。 遵化一中现有88个教学班,在校生5616人,教职工近400人。专职教师242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67人,一级教师113人。县、市级学科带头人30余人,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2002年,正值建校百年之际,遵化一中迁入新校。新校占地260亩,总建筑面积达80000平方米,分教学、运动、生活三个功能区。遵化一中环境优雅、设施齐全,校园内高楼林立,建筑布局合理,形成了"朴素而不失高雅、宏伟而不显局促"的建筑风格。 多年来,遵化一中始终以"从严治校,从严执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发挥重点中学优势,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一流校风,创一流成绩,力争进入全国一千强"为治校思想,以"爱国、守纪、勤奋、创新"为校训;以"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团队精神"为遵化一中精神;以"找准路子、抓住弱点、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为教学模式;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育人理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路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学校管理工作上,制定了多项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走上了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在教学工作中,以培养精良的师资队伍为突破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强化德育工作,我们以中学生业余党校为龙头,以板报、广播、主题班会、主题报告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网络化思想政治工作。 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遵化一中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考成绩自1996年在唐山市一举夺冠后,连续八年不败,六年第一。1999年高考成绩位居河北省同级同类学校第一名;2001、2003年分别培养出河北省文理状元;2004年本科二批上线首破900大关,居唐山市同类学校第一名;自1984年以来,连续二十年十次获"河北省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多次被授予"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唐山市德育工作示范校""唐山市高考工作强校"等荣誉称号;创建中学生业余党校的成功经验,曾在中组部和国家教委联合召开的"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以课外科技活动、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受到社会和学生的广泛赞誉,取得了优异成绩。仅1999年至2004年,遵化一中学生就有32人获省级以上奖励、3人获国家级以上奖励。 遵化一中为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实现教育跨跃式发展,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体制、先进的教学设备、精良的师资队伍、优雅的教学环境树形象、创品牌,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努力跻身全国一千强。
唐山市路北区西缸窑第二小学是一所办学水平比较先进的现代化学校,创建于1986年8月,座落在路北区5#小区境内。学校占地面积10071.7平方米,建筑面积4483平方米。教师情况:数量:23人、职称:小学高级教师17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职称待定1人、荣誉:2009年教师获区级嘉奖2-3人,优秀教师1人,优秀共产党员1人,优秀中队辅导员1人等。
唐山市开滦一中即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 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和厚重文化底蕴的学校,创建于1927年,原名为“开滦中学”,1944年创办高中,1956年成为河北省重点中学,目前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原为企业办学,名称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中学”。 2004年1月,学校整体划归唐山市教育局直管,更名为“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学校现有高中16轨,初中4轨,在校生总数达到3,600人。教职工总数为325人,其中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136名,研究生学历58人。是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建筑专家王天锡的母校。校长张丽钧系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作协会员、著名散文作家,结集出版《畏惧美丽》(中国青年出版社)、《依偎那座雪峰》(漓江出版社)、《看见阳光就微笑》(海天出版社)、《孩子施舍的天堂》(中国青年出版社)、《花海铭香》(湖南文艺出版社)等11本散文集。 开滦一中创建时校址在开平马家沟。1987年6月迁至唐山市中心区(凤凰山公园北侧),分初、高中两个校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备。2000年以来,建成省内独有的2000㎡高架篮球场和唐山市第一座地下艺术中心(1000 ㎡),并在唐山市中学中第一个铺设全塑胶操场,使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迈入现代化行列。学校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改新路,开通千兆校园网,拥有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60个(高中全部是多媒体教室),拥有性能优良的微机300多台,每位高中主科教师均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学校生活设施齐备,宿舍整洁规范,新生每年都进行历时一周的军训,每个宿舍配备能拨打国内长途的程控电话。学校已经建成“有美感、有品位、有情调、有色彩”的绿色校园。 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赏识教育、创新教育,努力培养“体健、脑健、心健”的“三健”牌人才。学校适时开办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女生课堂、人文课堂、文学课堂,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青春期教育。校园艺术节、合唱节、元旦联欢会等丰富多彩的课余艺术活动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陶冶情操的重要舞台。为高校输送合格特长生是开滦一中的办学特色之一,逐步摸索出一整套培养音美特长生的成功经验。仅近10年当中,开滦一中就有460名美术和音乐特长生考入全国知名高等美术和音乐院校。其中考入全国顶尖级的学府-----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就有34人。开滦一中已经成为唐山市公认的为著名艺术院校输送特长生人数最多、档次最高的学校,学校获得“全国2005年度艺术教育十佳单位”称号。目前,开滦一中与唐山北方篮球俱乐部合办的“河北省篮球学校”面向全省招生。现在,开滦一中每年为普通高等院校输送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2000年以来,学校高考升学率每年均达到95%以上。学校多次被市政府命名为“高中工作先进校”。 开滦一中拥有一支具有开一特色的“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学校树立“胜任本职工作是人才,超越自我是优秀人才”的人才观,实行“教师能级制”,坚持不懈地从师德、教学与科研工作三个方面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青蓝工程“,对青年教师加以培养,学校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三留人”政策。目前已有30%以上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取得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使一批教师成为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名师。 在78年的风风雨雨中,学校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学校遵循“公毅勤实”的校训,秉承“关注内心世界,提升人生价值”的办学理念,以自己的努力向世人展示了学校的风采,成为“数字的校园、立体的校园、向上的校园”。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30多项,已经成为唐山市高中名校。 学校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强化开滦一中核心价值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继续着力打造“和谐校园”,努力营造“校园之真、校园之善、校园之美、校园之序、校园之健”。 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轨制趋于规范。1998年学校高中达到10轨,初中达到6轨,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3000人。2002年高中15轨,初中6轨,学生总数达到4000人,成为全市学生人数最多的完全中学。目前,学校共有62个教学班,高中达到16轨,初中4轨,在校生总数达到3600多人。 凤凰山下的菁菁校园,正以“高雅的文化氛围、浓郁的书卷气息、优质的教学质量、和谐的人际关系、优美的校园环境”吸引着立志在这里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教师和学生,师生员工正在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现代化,高质量”的、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示范性高中而不懈努力。
我校一贯重视艺术教育,以硬笔书法、葫芦丝吹奏等为特色,在书画特色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后,又进一步拓宽艺术教育领域,向艺术体操、综合实践、美术创新活动和器乐演奏方面发展,同时聘请校内外名师指导。为了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检验艺术教育成果,学校举行了“艺华杯”首届少儿器乐比赛,学校彩虹电视台进行电视直播。听,笛曲婉约流畅、轻盈飘逸,饱含江南丝竹曲风;琵琶的悠扬欢快与钢琴的低沉婉转相结合, 二胡的古朴幽雅和小号的热情奔放成对比。一支支优美的曲子时而激动,时而抒情,让人一会儿犹如来到了碧绿的草原,看到了骏马奔腾;一会儿好似飞翔在无边的海洋,倾听海浪的歌唱。这些热爱艺术的小选手们有的已经学了五、六年之久,有的才刚刚上一年级,他们刻苦学艺,习得了真本领,在学校为他们提供的艺术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能,让人恍如进入音乐会专场。
唐山市第二中学建于1945年,始称唐山市立中学,1955年启用现名至今,是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学校坐落在陡河之畔,居市孔庙旧址,占地近百亩,有3300余名在校生,256名教职工。历六十余载薪火相传,而今唐山二中钟灵毓秀!近几年来,唐山二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在科学管理、人本师训、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学生中形成了尚德崇实、自强不息的求学思想,在教师中形成了敬业、爱生、精益求精的教学理念。目前,唐山二中已经成为唐山市基础教育的杰出代表之一。从办学至今,这所学校已经培养出了众多的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以及业绩卓著的党政领导、实业巨擘;培养出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江海才俊。2001年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先后荣获全国群众性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学校卫生工作先进校、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河北省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红旗团委、河北省优秀职工之家等称号。此外,三次被评为振兴唐山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获得高中工作先进校的荣誉称号。 多年来,几代二中人恪守着“尚德、崇实、勤奋、进取”的八字校训,凝心聚力,使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稳步提升。近年来,校长张志军继承二中光荣传统,率领团队勇于创新,敢树一帜站潮头,以改革为原动力,大胆进行前瞻性谋划,坚持高目标、高定位、高视点,确定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我们确立了“立德树人,以人育人,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具体办学思路;提出了唐山二中教师精神境界目标:全校干部、教师都要争做一名白求恩式的人民教师。一要做有理想、有责任的二中人;二要做甘于奉献的二中人;三要做维护团结的二中人;四要做争先创优的二中人。对全体学生的总体要求凝练为12字格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科学的理论指导极大提高了教学实践的效益,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中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185名。其中特、高级教师87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55人,市级各学科理事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6人,硕士研究生7人。近三年有近百人次创出省、市级一流教学成绩,有3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有百余篇教学论文公开发表。目前来自北京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首都师大、东北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加盟为二中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正在学校“青蓝工程”的推进下茁壮成长。 在具体工作中,二中教师对学生实行的是全程式服务,全员育人。学生的学习时间就是二中教师的工作时间。随着唐山二中教育教学管理的日益严谨规范,高考成绩的逐年攀升。2009年高考二批本科上线566人,上线率51.76%,连续稳居全市第二,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一大批二中学子升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哈工大等全国重点“211”或“985”高校。 2005年我校魏杰彪同学夺取了市文科高考状元,进一步凸显了唐山二中文科教学的强势地位。“唐山二中文科好”已经成为唐山百姓的共识。在保持文理科教学强势进步的同时,为发挥文科的优势,学校依托中国教育学会高效阅读课题组科研成果组建了“文科实验班”,大力推进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模式,全力构建河北领先的文科群体英才培养范式。唐山二中为有志学子提供了走向成功的绝佳平台。 唐山二中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经过河北省外事办批准,学校每年聘请外籍专业教师到校教授口语,并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 国内外著名学府进修学习。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引进其国家“十一五”科研课题项目“核心爆破英语”;与北京新东方教育集团接洽,引进其先进的学科培训理念等等。开放办学,激发了老师们的业务动能和创造精神,激励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和刻苦精神。在2007学年末全市统考中,我校紧随一中,仅英语一科就超出全市其他省重点中学11分。开放办学,效果显著。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先后建成了五楼(两栋教学楼、三栋学生公寓楼)、三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两场(塑胶草坪运动场、塑胶篮球运动场)、一中心(大型餐饮中心),建筑面积达37000平方米。二中教学设备全市一流。学校理化生实验室是唐山市级示范实验室,装备有含200余台微机的三套高标准计算机网络教室,建立了运作成熟的多功能的演播厅、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站,建有天文台和英语有线发射台等。现在所有学生教室都有四大网络覆盖,即智能广播网、多媒体教学网、微机校园网和国际互联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液晶显示屏电脑。一个现代化、人性化、数字化的绿色校园已经建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目前的校舍已经显得很拥挤,处于超负符状态运行。根据市政府决定,预计今年暑假我校将迁入唐山一中现址,届时,交通环境将更加便利,校园面积进一步扩大,校舍和办学条件将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这一切将为唐山二中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契机。 多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质量强校工程。学校以科学的管理、精良的师资、优异的成绩,现代化的设备、赢得了广泛赞誉,在党建工作、德育创新、科学管理、高考质量、群众性体育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唐山二中不断提高的教学业绩,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唐山二中已成为唐山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仅次于唐山一中的高一新生录取分数线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社会认可,人民满意是唐山二中人追求的最高褒奖,也是二中人谋求更大发展的巨大动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与期望,我们将继续不懈奋斗,为更多的二中学子考入更理想的大学贡献我们的力量。将来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唐山二中最大的贡献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最宝贵的财富是遍布海内外的莘莘学子!
马驹桥小学创办于1917年,座落在青龙河畔,占地16884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9人,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57人。附属幼儿园大、中、小班3个,幼儿70名,是果园乡一所中心小学。学校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对学生进行德、 智、体、美、劳个性全方位的培养,构建“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和谐发展、特殊发展”的良好育人氛围。“诲人不倦,爱生如子”的教风,“踏实勤奋,博学创新”的学风,“团结、勤奋、守纪、向上”的校风等优良风格在这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学校虽地处农村,但一直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生命线。管理到位,操作规范,团结协作,争优创新是学校几十年来的优良传统。教师潜心钻研、努力探索;学生学得扎实、活泼、生动,得到家长和对口中学的好评。近几年,学校有那么多教师在市、区比赛课、研究课、活动课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李海波、王媛、刘敬梅、张春玲几位老师曾获区级语文、数学优质课一、二等奖;张春美老师英语课曾获区级二等奖;么永久老师、范艳玲老师的体育课曾获市级二等奖,区级一等奖;崔素芳老师的幼儿活动课获区级一等奖。特别是张春玲老师、刘敬梅老师几年来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她们的活动课分别获区一等奖。更让人欣喜的是,学校又先后投资近十万元,建成了语音教室、自然实验室、卫生室、美术活动室和微机室,并花费近三万元实现的校园学生区域硬化,为儿童强健体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这次“普九”迎省检工作中,我们又配备了更先进了微机房、多媒体教室,充实了图书室,为这所农村小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荣誉和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依然任重道远。为了今后的每一个新台阶,马驹桥小学的全体师生还将付出不懈的努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