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第十二中学目前位于张家口市城区南部,占地面积6318平方米,建筑面积4548平方米,学校操场面积3668平方米,有250米环形跑道2组,100米直跑道4组。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学校现有教学班14个,在籍学生740人。 学校始建于1965年,初名为张家口市第二职业学校,1967年改建为全日制完中,更名为延安中学。1968年再次更名为张家口市第十二中学,延用至今。学校于1981年裁减高中,只办初中,并于1986年转为区办中学。 学校领导班子树立"团结、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在班子的带领下,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师德修养高尚,"德高、业精、博学、善教"。现任的67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研究生学历1人,并有本科学历29人。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3人,一级教师37人。此两项占专任教师的64.2%。 十二中秉承"团结、拼搏、勤奋、健美"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本着"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开拓创新,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园内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办学宗旨和营造"清洁宁静的环境、文明礼貌的语言、尊师爱生的风尚、勤奋学习的气氛、严肃自觉的纪律、拼搏向上的精神"的办学理念,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形成了严谨博学敬业爱生的教风,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信任老师.拥戴教师在我校已蔚然成风。师生们的行动处处体现着团结进取勤奋健美的校训精神。"今天我以十二中为荣,明天十二中以我为荣"已成为十二中学子奋进的方向。最近几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和推行素质教育,把传统的办学模式和新型的教育理念融为一体,不断创新,勇于改革,形成了一整套具有特色的初中办学新路子。 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本教研工作,进一步确立科研兴校的思想,增强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能力,加快教师向专家型转化的步伐。在教学上我们提出了"教科研是现代教学的生命之源"的理念,在全区率先成立了校级教科研中心,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教科研活动,加快了我校向现代化教学迈进的步伐。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外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开拓办学思路,谋求学校的特色发展,逐步形成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有出路"的办学局面。
张家口市第七中学地处东山脚下,陵园路旁,始建于一九六二年,至今已有40余年的办学历史了。40年来,七中领导教师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拼搏,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跻身于五中、九中等全市初中大校的行列。特别近几年来,七中以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严格的管理,良好的校风享誉山城,成为众多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随着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学校的办学规模空前壮大,现在全校已拥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余名,教职工160余名。 一、搭建现代教育平台,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从二00一年以来,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全新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以占领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连续三年投资123万余元先后新建并配置现代一流主控设备及大屏幕液晶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新购TCL和"七喜"牌电脑125台,新建2个网络教室,并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实现了与省远程教育网和北京四中网校的联通。学校还为教师新建了微机备课室及课件制作室,配置了两台便携式液晶投影仪和笔记本电脑,购置了大量的教学光盘,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改革,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2003年10月,七中顺利通过了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验收,使七中在教育现代化方面跻身于全省的先进行列。 此外,七中从2001年以来,用了三年时间,投资191万元进行学校改造,先后更新了理、化、生实验室和语音室,并配置了现代一流的仪器设备,新建了标准化教室和水冲式厕所,教学楼内粉刷整修一新,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培养名师,打造名校。 七中一届又一届的领导班子十分注重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名师队伍的培养,这几年来,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每周的理论学习,教研组集体备课,全校性新课标、新教学理念,多媒体教学讲座,中青年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公开课,说评课,新教师汇报课,拜师会,新老教师结对子,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七中可谓标新立异,想尽了一切办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在的七中不仅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而且有一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有参加全国青年教师优质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李国荣老师,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获得者白志云老师,河北省生物观摩课一等奖获得者张淑萍老师,有河北省优秀教师李贵轩,张家口市五一奖章获得者郝凤兰老师,市巾帼英雄奖的康绍荣老师。此外,我们学校的高燕、颉海军、王继英、牛永军、王琦伟、付亚萍等15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三、创造教育教学的高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的方略,以抓教与学的效率为重点,认真落实新课改,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现代化教学,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从2001年以来,学校每年为市重点中输出尖子学生四五十名,今年再创七中新的记录,74名同学考上一中,四名同学分别摘取了全市中考总分第一,语文、英语、文综、理综四科状元之桂冠。《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对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进行了整版报道。 四、学校的社会声誉越来越好。 学校优秀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校风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良好赞誉。从2000年以来,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桥东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2003年学校被评为全国读写训练研究先进实验基地、河北省优秀家长学校、河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河北省安全达标单位,多次荣获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4月我校以高票荣获张家口市"群众最满意学校"。2005年5月又被评为张家口市五星级群众最满意学校。
张家口市第五中学,始建于1953年,原名“张家口私立建设中学”,原址在堡子里万字会大院,1956年改为国办,正式更名为“张家口市第五中学”。是一所具有50年光荣历史的区属普通初级中学。坐落在张家口市桥东区建设东大街37号,隶属于桥东区教育局。学校1953年建校,1959年迁入现址,1993年开始整体改建,1995年落成教学大楼。学校占地面积29907平方米,全校现有52个教学班,学生3500人。学校有普通教室50间,专用教室18间。全校教职工228人,一线教师201人。一线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17人,占一线教师的58.2%,大专学历81人,占一线教师的44.3%,正在进修大学本科的教师34人。一线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36人,一级教师102人,二级教师45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一线教师的91.1%。一线教师中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13人,区级骨干教师共计42人。近几年来,为满足五中日渐高扬的社会声誉及办学所需,校领导班子把“做桥东‘窗口’,建设明星学校”,作为办学的一个大目标,狠抓学校的硬件建设,并卓见成效。1、新建及改造项目投入:2000年图书楼、实验楼开始改建、装修,2001年投入150万元建成8个平房教室及综合楼,2003年初投入15万元再次修缮了实验楼,投入40万元把教学楼、实验楼年久失修的钢窗更换为塑钢窗户;按国家ⅰ类标准,投入10万元装备了理化生实验室,使其在功能上更具现代化。2004年筹资490余万元兴建综合体育馆,进一步改善师生体育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同年投入70余万元更换了采暖锅炉及管道。2006年投资60万元对教学楼进行改造、粉刷。2、现代教育技术投入:我校在装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方面累计投资近800余万元。拥有计算机教室2个(计算机120台),多功能教室2个,教师电子备课室45个(可上网),语音教室1个,各类型微机259台及其他设备若干。另有网络管理中心、声像阅览室、软件制作室、硬件库、软件库等。现在,我校是全市第一批河北省远程教育建网学校,实现了电脑、电视进班,校园网校内通。我校与北大附中联办“北大附中网校示范学校”,2003年底,又将10兆光纤接入校园网并与宿舍区贯通,使教职工实现家庭办公信息化。2006年学校自筹资金40万元建成第五中学电视台,学校配备专职编辑人员,通过电视台进行信息交流,拓展德育教育渠道,宣传学校办学成果。投入近15万元更换学校电子备课室内的低端电脑。投入近5万元安装校园监控系统,改造校园广播系统。在软件方面先后投入21余万元购置扩充软件,并投资13万元购置复印机、速印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还购进了K12教学资源库、Photoshop、Flash5.0、Office2000、武大华软、中教育星多媒体备课系统等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使教育教学资源日益丰富,为全方位、大面积开展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奠定了基础。从而保证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等工作的需要。3、教学用房及图书、实验仪器等投入:自2000年省“普九”复查以来,投入十六万余元,新增器材总件数730余件,各类仪器良好达99%以上,利用率达95%以上,达到了实用、够用的要求,演出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100%。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40977册,生均12.7册,每年投入1.8万元,订阅各类报刊16种,各种杂志67种,3年中购买新书投入8万元,计划今年年底成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试验学校。五十年砥砺,五十载拼搏,五十年桃李芬芳,第五中学已办成张家口市一所初级中学明星校、义务教育窗口校。面对新时代人才对教育的全新要求,面对家长对教育期望值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更新办学理念,夯实学校发展的生命基础,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教学成绩新的飞跃。我校先后两届被评为“群众最满意的学校”、市级“年度先进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创新教育实验校”、“电化教育先进单位”、“中语会读写训练基地”、“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市文明单位”、“多媒体综合应用实验学校”、“信息技术示范校”、“先进党支部”、“学生保险工作先进学校”、“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青少年法律援助示范校”、“团市委爱心工程示范校”、“市卫生工作示范校”、“区文明学校”、“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及其教学条件 怀来县沙城第三中学,环境优雅僻静,是一所市级示范性初级中学,地处沙城火车站南、交通便利(一路公交车从校门口路过)。学校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近三年共投资40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实验办公楼,装备了国家一类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室。安装了全市最先进的双控闭路教学系统,所有教室安装了接收装置,34英寸的彩电和实物投影仪,实现了班班通校园网络教育模式,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 学校实行封闭管理,从早到晚,没有教师的假条学生不准离开校园。凡要求住宿的学生均可安置住宿,住宿环境安全、舒适、方便,集中供暖,住宿生由学校宿管处专人负责管理,老师就是家长,每一个宿舍就象一个小家庭,团结和睦,为您解除孩子年龄小、不放心的顾虑。学校设有两个学生餐厅,干净卫生,饭菜多样,价格便宜,一般生活费用每月只需100~120元,另餐厅备有小炒,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提供方便。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生1200余人。现有教师102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85人,学历达标率100%;中级以上职称70人,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精力充沛、教学水平高的全县一流教师队伍,30余名教师获得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德育先进个人、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有20多名教师成为市县级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撰写发表国家级、省市级论文300余篇。学校概况 从1996年建校至今,学校连续八年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学成绩突出单位、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领导班子实绩突出单位。中考成绩优秀率、升学率连续数年居同类学校之首,03、04连续两年夺得中考状元,受到社会各届的好评和关注。外乡镇、外县区的学子纷纷涌入三中。外县区学生在该校就读,初中毕业升入沙中待遇同我县学生,不收借读费。2000年该校被张家口市评为教育系统唯一安全文明达标单位;2001年被中央教科所、中语会确定为实验基地,同年被县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达标单位;2002年被县教育局命名为办学规范化学校;2004年被张家口市教育局评为电化教育技术先进集体,同年被县教育局确定为基础课程实验校;2005年被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科研兴校、追求卓越的战略构想正在得以实现。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