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张三营中学于1956年建校,历经50余载的艰苦奋斗,已发展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一流、教育质量优异的县级示范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拥有17个教学班,学生800多人!教职工80人。始终坚持“铸师魂、重修养、强素质”的德育工作方针,狠抓素质教育,注重师德修养,使全校的德育工作,取得明显实效。该校先后被评为承德市绿色学校,隆化县和谐校园、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县平安创建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师德教育到位。该校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应语忌语、应行忌行》、《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使教师们牢固树立了“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通过采取措施,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存瑞中学是河北省首批重点中学。为铭记“舍身炸碉堡”的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牺牲精神,1948年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决定,并经中央军委批准,隆化中学更名为存瑞中学。几十来,学校得到程子华、陆定一、扬成武等老一辈革命家无限厚爱,备受国家、社会关注,发展业绩斐然。已率先通过国家示范高中省级验收。多年的文化积淀和管理促动,学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严格要求和情感感染并重,双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辅相成。城镇经济区域的低廉教育成本却酝酿造就出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丰硕的教学实绩。 存瑞中学占地130亩,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崇宏轩昂的校门,庄严肃穆的董存瑞烈士塑像,历寒冬而不凋的苍松翠柏,营造出典雅、高贵、庄重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学楼、办公楼、科技馆、图书馆构建起的求知大厦美轮美奂,校园三网(广播电视网、校园网、因特网)为广大师生提供着充足的精神文化养料。宿舍楼、快餐厅、食堂、水房、浴室组成了一条龙的生活服务区。400米环行运动场、各种体育锻炼设施为师生强健体魄提供了良好条件。 存瑞中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几十年不动摇,以“存瑞精神“为校魂,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势,整治出”依法治校,以德施教,规范管理,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近期的办学目标是:努力建设高效能的领导班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学生群体,高品位的育人环境,高品牌的办学声誉。“存中人”的人才特色深入人心,深入社会,“农村孩子不土,城市孩子不骄,干部孩子不傲。”建校以来,培养高中毕业生两万多名,入高校深造8000多人,有300多人取得硕士以上学位,100余人到国外留学或讲学。学校有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82人、一级教师86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将近3000人,为满足莘莘学子求学之愿,今年暑期预计招收1000余新生。
承德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50年,地处市中心,座落在避暑山庄东侧。是河北省首批办好的24所重点中学之一,1998年3月加挂河北省第三外国语高中校牌(2002年2月改名为河北省承德外国语学校)。 2007年12月29日我校通过了河北省普通高中示范校评估验收,成为示范校高中。学校占地6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理化生、实验、电教等设施达到部颁一类标准。 学校现有51个教学班,在校生3200多人。教职工225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7人,一级教师55人。建校58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合格毕业生两万多人。先后培养了文科状元李胜楠、理科状元王雅男等许多优秀毕业生。 近年来,学校围绕承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调整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希望工程”塑造校园文化,以特色教育拉动基础教学,以对外开放创新教育理念,形成二中所特有的管理优势、师资优势、特色优势、生源优势、区位优势等五大优势,培养了大批合格加特长的创新人才。 管理优势:2003年12月,曾荣获河北省优秀校长称号并创造承德 “高考六连冠”神话的原平泉一中校长韩景瑞调任承德二中校长,开创了学校管理的新局面。学生管理实行“千分竞赛”,教师管理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现在的承德二中抓得紧,管理严,校风好,社会美誉度高。 师资优势:学校现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骨干教师外流现象。近年来,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大赛中,5人次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9人次荣获省级一等奖。二中教师在全市高中教师专业素质考试中成绩优异。现在的二中教师成手多,名师多,素质高,队伍稳定。 特色优势:学校从1996年创办高中“希望班”,招收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学校每年为每名“希望生”提供各种费用4000余元。“希望班”高考成绩,始终位居全市各中学之首。现在“希望班”已成为尖子生成才的摇篮。1998年以后承德二中作为河北省承德外国语学校,多次选派教师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进行学术交流,选派多名学生到日本、韩国进行文化交流,有10名学生先后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名校。外语高考成绩始终位居全市各中学前列。 效率优势: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管理,优秀的师资队伍,使二中教学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本届毕业生高一入学时,高分段人数不足市区的四分之一,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高考应届二本一次上线人数占有市区的“半壁江山”,达到“高分进高分出、低分进高分出”的教学效果。 区位优势:承德二中是承德市教育局直属重点高中,地理位置优越,前临武烈河,背靠皇家园林。2007年随着市政府中小学布局的整体调整,扩建后的承德二中办学条件更加优越,教育资源更加优化。将成为市区唯一一所全日制重点高中,将成为市区学生就近入学的首选高中,成为全市优秀学子放飞理想的摇篮。 扎实开展“千分竞赛”活动。由政教处具体组织实施,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带头落实,各部门积极配合。对学生课堂听课、间操、住宿、自习、就餐等状况及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的行为举止实行量化管理,触角伸向所有的空间和时间。把全校所有班级分为“希望班”、“外语班”和普通班三个竞赛平台,日统计,周汇总,每月评比,学期兑现奖罚。千分竞赛从最基础抓起,从小事抓起,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浓厚了课堂学习氛围,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有力地促进了校风建设。“希望班”是我们学校的品牌。多年来,学校注重加强“希望班”学生以“回报社会”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努力培养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懂关爱,特别守纪律,特别有礼貌”的“希望班”精神,并以此带动全校学生的道德建设。“希望生”已成为学校校风建设的排头兵,全体“希望生”都参加了学校青年业余党校学习,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30余名“希望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近几年,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在2007年高考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应届二本以上一次上线人数占有市区“半壁江山”。文科应届二本以上一次上线率位居八县三区第2,理科应届二本以上一次上线率位居八县三区第3,3人进入八县三区文、理科前10名,徐盛同学获理科第3名。今年高考,我校有很多毕业生被国内外名牌大学录取,其中徐盛同学被浙江大学录取;于宏然同学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杨昭慧同学被南开大学录取;贾江超同学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张小雪同学、杨超同学、李青云同学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高丽媚同学被重庆大学录取,姜艳阳同学被兰州大学录取,杨俊君同学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王朝、孙昌飞、宋海超3名同学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还有很多同学被名牌大学录取。 我校今后的奋斗目标或者说努力方向。力争拿到三块牌子,第一块牌子,是拿到国家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牌子。第二块牌子,是拿到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的牌子,第三块牌子,是拿到承德市高中教学优胜奖的牌子。创办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力争今年10月底前完成达标验收工作,力争2008年高考二本以上一次上线人数赶上或超过承德一中。 在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市政府决定把旅游学院划给我校,使我校校园面积符合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标准。艾市长、于市长非常重视这项工作,非常关心二中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我校校园扩建工程已经开始,我校与旅游学院之间的隔离墙已经拆除。我校建造的塑胶跑道、人造草坪,丙烯酸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工程,已经全部竣工,学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决定,今年10月份,向河北省教育厅提出申请:对我校的示范性高中校的创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学校将划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办公区、实验区和图书阅览区等,使整个校园分区明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凸显承德二中的办学规模,营造出承德二中浓浓的学府氛围。 二中校园环境优美,与风景宜人的避暑山庄相映成辉。宽阔的甬路两旁,柳丝拂地,布置新颖的地理园、生物园,显示着二中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假山、喷泉、绿草、鲜花点缀着二中美丽的校园。全校实现“八无”,达到净化、绿化、硬化、美化和亮化等综合标准,校园整洁优美,处处体现教育性、示范性和艺术性,校园、花园、乐园、学园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电化教育先进集体、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10月学校第四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2007年9月7日上午10点,在第二十三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座谈会安排在承德二中,全市高中学校仅此一家,承德市市长艾文礼、副市长于素伟带领市政府秘书长张建国、副秘书长甄毓敏,市教育局局长徐树清、教育工委书记胡德利、副局长肖振东等领导同志。来我校亲切看望慰问教职员工,并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们合影。 在我校,艾市长等领导认真听取了校长韩景瑞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汇报。对我校学校建设和近两年高考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在会议室举行教师座谈会。我校教师刘秋红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艾市长的到来使全校师生备受鼓舞。 9月15日下午5点半,河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现正厅级巡视员韩清林在市教育局局长徐树清、教育工委书记、副局长胡德利、副局长肖振东等领导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工作,对我校的办学成绩、学校建设和近两年高考取得的优异成绩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二中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二中人有决心在市委、市政府、艾市长、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承德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坚持大力打造全省名牌学校。
承德八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八中前身是全国第三大文庙-热河文庙,从此走出160多位进士和举人,是承德地区教育主要的发祥地。校区占地面积100亩,学校有教职工170人,学艺术的学生1200多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计37人。承德八中命名于1971年,2002年命名为“承德市艺术高中”,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特色教育成功校”, 2007年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和省级艺术特色高中。承德八中是河北省七所省级艺术高中理事校、承德市重点办好的10所中小学之一、承德市高中美术教育培训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校本教研基地。八中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承认差异,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注重健全人格塑造”。办学方针是“苦练内功,科学管理,强化特色,打造品牌”走特色育人的发展之路。八中积极走科研兴校之路。08年,由八中校长、教师和省兄弟艺术高中合编的《河北省艺术特色高中教育丛书》(高三共计九册),由河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全省艺术学校使用;2009年5月“十一五”省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论语”校本课课题研究》通过结题鉴定,具有八中特色的《论语》教材定稿出版。 “河北省艺术特色高中教育丛书” 于09年被国家规划办立项、成为国家级课题。这是承德市基础教育历年来承担的最高层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承德八中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的培养,2009年派两位教师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培训,选派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到中央美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进修学习。八中连续六年高考成绩居本地区前列。09年再创佳绩,孟群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目前八中学子遍布八大美院和清华、人大、吉大、北航等名校。艺术之路、特色办学成就了八中,也成就了一批考不上大学、考不上一流大学的学生,让他们实现了上大学、上一流大学的理想!八中师生继续努力,拼搏进取,正向河北省艺术强校、全国知名的艺术特色高中的目标迈进。
赤城县第三中学位于赤城县龙关镇西门外,创办于1952年。 黉舍创办50余年来,已招收初中,高中,师范班180余个.培养合格毕业生近万名.向我县各占线运送了多量的力量和优良人才,为黉舍博得了较高的社会名誉. 赤城三中原有占地60余亩,修建面积6000多平方米,2005年赤城三中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一期工程投资700万元,新征地盘50亩,制作5层讲授楼,2006年启动家眷楼扶植工程,共建三幢家眷楼,目前黉舍占地110余亩,具有两个微机室,两个语音室,多媒体课堂,多服从室,理化生尝试室,图书阅览室,门生食堂,门生浴室一体化的办事设施. 赤城三中是一所国办完整中学现在初中讲授班12个,在校生560人,高中讲授班12个,在线生480人,共有在校生1150余人,住校生800人.教职工130余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