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46年,是哈尔滨解放初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在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历届四中人薪火相传,团结奋斗,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办学实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四中学子,遍及华夏,有如灿烂的群星,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他们之中,有共和国省部级高级领导者,有在“两弹一星”研制和发射过程中卓有建树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功勋的战斗英雄和公安战线一级英模,有享誉海内外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四中在培养人才成长的事业中所做出的卓有成效的贡献,得到社会各界普遍的认可,前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同志曾赞誉哈四中是“颇负盛名的重点中学”。 近年来,哈四中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紧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脚步,继续腾飞,连续12年荣获哈尔滨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称号。逐步实现李鹏同志“把哈四中办成培养新世纪人才基地”的愿望。 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经过增建新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扩建校舍,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生均占校舍面积要求,专业馆室达28个,实施行业规划后,学校重新调整布局,合理安排使用区域,实施教育资源优化配量,更新教学设施,建校园网站,办学水平达到现代化、信息化标准,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校重视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师德教育,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形成了以特级教师,省骨干教师,省会考命题员、审题员,省、市兼职教研员和市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虹桥学校成立于1997年8月,是哈尔滨市第一所中小学一体九年一贯制学校。她在上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南岗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发展非常顺畅,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均取得优秀成绩,成为哈市一所深受百姓喜爱的新兴学校。 学校第一处校园位于红旗示范新区(现为虹桥学校红旗小学部),2002年8月建成的第二处校园位于哈市会展体育中心对面的泰海花园小区(现为黄河路校部)。2005年8月,原131中学、新春小学与虹桥学校合并,并建成第三处校园,位于南直路285号信恒现代城旁边(现为信恒中学部和信恒小学部)。学校总占地面积约为340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学校现有127个教学班,6600多名学生,350名教职员工。 虹桥学校在11年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起步、发展、完善、提高的艰苦创业过程。建校初期,学校就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德立校、民主治校、以质强校的发展策略。在南岗区整体改革协作体的引领下,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基于问题的研究活动,鼓励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专业技能,研究课堂,研究学生,提高教学实效。在工作中不急于要成绩、要效果,而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学生性格、心态、情感的引导与培养。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自2003年起,学校管理、队伍培训、文化建设等都成效卓著,升学成绩名列哈市前茅。近年来,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标兵、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一类学校、区大面积提高办学质量先进学校。 虹桥,是虹桥人人生旅途中的一座彩虹桥,它通向健康、快乐、自由成长,它通向师生家长所向往的理想之地。虹桥正以不断的自我完善,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哈尔滨市第三十七中学始建于1960年,办学历史悠久,是南岗区唯一的一所规范化完全中学,现有教师139人,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0多名。 学校育人环境优美。校园红墙环抱,绿树掩映,花香四溢,空气清新,书声朗朗,校风文明,是一所适于读书学习、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现有两座教学大楼,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设有6个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2个微机室、语音室、学生阅览室、通用技术室、多媒体教室,并配有大屏幕投影、实物展台、多功能阶梯会议室、体育馆。学校占地面积三万六千多平方米,2007年市教育局投资新建了九千六百多平方米新教学楼和一万五千多平方米的操场,可划400米环形跑道,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校园宽带网可满足师生区域及远程学习需要,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校教师队伍优良,我校有一支师德好、业务精、业绩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现有高、中级教师67人,省、市、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9人。教学行为规范、教学秩序井然,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德、智、体、美全面成长,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领导班子务实。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办学思想端正,教育理念先进,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真抓实干。以新的思维和举措,确立和实施了“质量立校、师资强校”的办学方针;“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创建区域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质量是生命线”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强化学校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主动发展,办学层次和社会声誉逐年提升。2007年10月顺利通过省级一类学校评估验收,实现了学校跨越式新发展,受到了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学校各项工作先进。多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市一类学校、哈市规范化合格学校、黑龙江省一类学校、省级创新实验学校、省“百姓口碑最佳单位”、“学生、家长、社会放心满意学校、哈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教师职业道德先进集体、哈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哈市“三育人”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 市级绿色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哈市安全保卫标兵单位、市平安文明示范单位、南岗区“行风评议最佳单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学校”、教学“百花奖”先进集体。 哈三十七中学在市、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正奋力拼搏,满怀信心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去创造新的辉煌。
2001年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一个好听的名字“奔赛”在这里诞生了!“奔赛”寓意着一定要“奔出风格、赛出水平”!奔赛高中是经哈尔滨市教委批准,由哈尔滨春天教育集团投资于2001年高起点创建的一所全日制、封闭式、规划合理、设施先进、独具教学和管理特色的高级中学。学校坐落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机场路上,这里远离喧哗闹市,交通便捷顺畅,环境幽雅别致,空气清新宜人,是哈尔滨市屈指可数、不可多得的标准化教育园区之一,是来自于全省各地的莘莘学子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场所。奔赛高中建校九年来,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校园内花坛、甬道、绿地、亭榭、雕塑点缀其间;教工公寓、男女学生公寓、塑胶运动场、饮食服务中心和教学大楼交相辉映,令莘莘学子流连忘返。 奔赛高中理智地远离传统教育误区,适时地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始终如一地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具有可贵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作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竞争中赖以生存和谋求发展的前提。目前,学校拥有教学班35个,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人。到2009年6月,学校已有六届高三学子顺利毕业,高考成绩连年创新高,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本科升学率均达到46%以上,专本科升学率98%以上,学校创建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新晚报》、《生活报》等媒体对学校进行了报道。 建校九年来,学校基本建设和办学规模成功地实现了五次超常规的跨越。办学思想、教学设施和教学成果等,经省、市教学督导初评和复检,2006年就跨入了“省级一类学校”行列。九年的风风雨雨,九年的执着追求,九年的诲人不倦,九年的开拓创新,奔赛高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奔赛高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教育理念和独有的办学特色,奔赛高中已经成为学子向往、家长满意、社会欢迎的理想教育园地。 选择奔赛,就选择了希望,选择了成长。英才从这里起步,栋梁在这里成长。我深信,这里将是你们一生的荣耀,这里将成为你们迈向未来、步入高校的新起点。
哈尔滨第七十三中学始建于1963年,其前身是哈尔滨市第一女子中学。1967年男女合校,并改校名为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1978年被定为区重点学校。1986年初高中分设,被定为高级中学。1987年被市政府批准为处级普通高中。2000年七十三中学异地搬迁到现在的现代化校舍,揭开了自身发展的新篇章。2001年被评为市级重点中学。2002年通过了省示范高中预评审。2004年4月正式挂牌成为省示范性高中。
哈尔滨市第五中学校创建于1946年,有着60年的辉煌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黑龙江省课程改革先进学校。2003年学校当选为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主席单位,2005年申办省示范性高中,2006年3月《哈尔滨市第五中学申办省示范性高中论证报告》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2008年11月将进行省级示范性高中验评。哈五中在探索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其中高中部23个班(含三个篮球特长班),初中部4个篮球特长班。在校生1346名;教师128人,其中高级教师33人、一级教师36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能手2人、市级骨干教师14人,获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教师14人。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室内篮球馆、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学校占地面积 11,219 m2,建筑面积15,470 m2。理、化、生实验室配置齐全;36个标准教室、4个选修课教室均装备了作为互联网终端的数字化系统;学校配置了电子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两个标准计算机教室、一个语音室、一个阶梯教室、两个报告厅、一个音乐欣赏室、一个美术活动室,1000平方米食堂和学生活动厅、学生宿舍,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保障,三个标准体育馆;同时配置健身室、心理调试室、器材室、医疗室等,为进一步锻造我们的篮球特色品牌和创办示范性高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以“为了人一生的幸福,发掘每个生命的潜能”为办学理念,日益形成了“自信、尊重、合作、创造”的校风,“博学、关爱、启智、协作”的教风和“勤学、善问、体验、感悟”的学风。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探索开展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取得累累硕果。近几年高考升学率都在100%,学校先后获国家级体育、卫生、艺术先进集体,教育部高中英语“一体三重”科研实验优秀学校,黑龙江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哈尔滨市信息技术示范学校,连续十余年哈尔滨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等诸多殊荣。 哈五中作为“篮球明星的摇篮”、“雄鹰腾飞的基石”,始终以“品德高尚、学习合格、特长突出”为篮球特长生的培养目标,营造了以“体育为舟、载德促智”为标志的校园文化氛围。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打造,学校历练出一支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篮球特长队伍。女篮多次获得市、省、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冠军,两获亚洲中学生篮球赛冠军,两获世界中学生比赛第三名。男篮连续六年获得省市中学生篮球赛冠军,2004年代表中国参加亚洲中学生运动会,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学校培养了国家女篮现任队长苗立杰、原国家女篮队员现任北大女篮主教练马宗青、国家青年男篮队员遇俊凯等一大批拔尖人才。100余人考取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10余人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前教育部副部长邹时炎同志来我校视察时为学校题词:“树优良校风,办特色学校。” 2002年学校获准成立“育英”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3年,经过激烈角逐,教育部专家组论证,并由民政部批准,哈尔滨市第五中学校被推选为“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主席单位”,五中特色办学的成功为哈尔滨市、黑龙江省中学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赢得了荣誉。 五中人会更好地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携手共创五中的美好未来。
松雷中学是1995年6月经市教委批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南岗区。由松雷集团投资与南岗区教育局共同创办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总面积3万5千平方米。校舍1万8千平方米,体育场地2万2千平方米.有七个高标准实验室,现代化语音室和拥有两套多媒体的微机室,建立了教育网,校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可容纳300多人的阶梯教室、阅览室、标本室,有600个座位8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学校有42台大客车定点接送师生,安全、快捷、方便,通勤网络遍及城区各个角落。学校有标准化的学生食堂,按成本价供应师生营养午餐,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条件。学校现有62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6个班,初中36个班,学生总数近3000人。为全日制初、高中办学形式。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00人,一线教师146人。教师队伍逐步年轻化,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师队伍稳定,每年只进行微调,保持了教学秩序的常规化。一线教师中本科学历122人,专科学历24人。省级骨干5人,地市级骨干17人,区局级骨干15人。高级教师77人,中级教师38人。学校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师德水平及敬业奉献的精神较强,绝大多数教师业务功底较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较强。学校部分中青年教师属于国家正式公办编制,由南岗区教育局统一管理。 松雷中学办学13年来,坚持“自主德育、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内涵发展、创立品牌”的20字方针,努力把学校办成“爱”字当头,宽严相济,实施人本管理,兼容个性发展。让“三类苗”结出“二类果”,让“二类苗”结出“一类果”,全面呵护学生,决不轻言放弃。为此,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信赖,成为让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积极推行道德养成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实行封闭式、细胞化管理,把养成教育深入到学生一言一行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三相”(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课堂上落实“五个起来”(眼睛瞪起来、耳朵竖起来、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师生互动起来),收到了显著效果。该校的德育实验课题《细胞化管理让德育鲜活起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以展板形式展出,该校2006年度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实验”先进学校。 学校坚持贯彻新课改的方针,努力打造激情活力的课堂教学。把校本培训、教育科研、教学改革和“基于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入贯彻教学常规和倡导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哈尔滨市第十八中学校是一所市级重点高级中学,位于道里区新阳路道里教育园区内,学校创建于1954年,素有“三六一十八,北大和清华,教授与专家”的盛誉,形成了“校风正,教风实,学风浓”的校园文化特色。行知中学是十八中学分校,由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特级教师程晓莉担任校长。学校占地20000余平方米,拥有现代化体育场、完善的理化生实验室、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校园宽带网;每个教室都配有投影仪、电视及电脑网络终端,教学设备齐全,教育环境优良。现有教学班38个,学生1800余人。 在“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先进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实现了“低进高出,低进优出”的教育目标。学校特色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有多人考入、刘威葳、薛佳凝等正活跃在中国表演艺术前沿,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学校的高考成绩也连创佳绩。张一雷同学以最低配额成绩考入我校,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最终考入北京大学。2005年600份以上8人,文科重点率居市重点校第二,理科本科率较入学成绩位次提高四名。2006年语文单科高考成绩居全区第一,全市第二(与同级学校比较)。 学校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校训,着眼于时代的需要与发展,珍爱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成为我校教育永远的价值追求。多年来学校努力倡导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平等、拼搏、向上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积极倡导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成功,已成为十八中广大教师的追求。庄立勋等近三十名学生荣获省级三好学生和市级三好学生光荣称号。
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始建于1963年,是普通教育兼特长教育全日制公办高中,是“黑龙江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是“黑龙江省培养优秀体育、艺术后备人才基点校”,是国家运动队、高等院校高水平篮球、田径运动员生源基地,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生源基地。自1995年先后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复旦大学艺术学院、哈尔滨华龙俱乐部合作办学,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学有特长、德厚艺精”的优秀人才。 普高班学生和特长班学生高考重点本科升学率逐年攀升,自2000年至今学校已有20余名学生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国专业课状元”,自1998年至今已有1000余名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
哈尔滨市第八中学校,位于道外区北新街71号,这是一所和共和国同龄、历史悠久的学校。八中自建校开始,就以负责的精神,严谨的教风,优异的成绩,成为令人瞩目的教育战线上的一朵奇葩。1955年八中送走了首届毕业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考取了名牌大学,其中有六人考取了出国留学生。接连多年,八中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由此,八中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恢复高考后,八中以它高质量的教学成绩和不断提高的升学率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近几年八连续受到市教委颁发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奖励。 八中的教师学历高,基础好,八中现有一线教师9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83人,老教师占一线教师14%,中年教师占48%,青年教师占37%,老中青的合理配置,极大地发挥了教师们的才干,优势互补,各展所长,教学成绩稳步提高。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