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育红小学校,座落在黑龙江省军区院内,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比邻,始建于1950年,占地面积为7985平方米,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子弟校,至今已有58年的历史,是一所公办小学校。目前,学校拥有33个教学班,近1500多名学生,在职教师105人,男女比例为1:24,其中国家、省、市、区各级骨干教师45人,占一线教师总数的58%。学校环境幽雅、古朴、温馨,是求知育人的好地方。 学校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努力促进教师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为名牌学校”的办学目标,本着“树立先进理念,用先进理念指导教育科研,在教育科研中创新,在教育创新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思路,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 近年来,“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于快板中体现说唱艺术,促进德育教育”的校本特色被学生、家长和社会所传颂,“八荣八耻”“文明礼仪”在声声快板中谙熟于师生心间。已坚持了十八年与贫困学校“手拉手”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爱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孩子们的心田。育红不仅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在与兄弟学校的“手拉手”结对子帮扶活动中发挥了名校的辐射作用。学习型团队的建立更是为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平台,通过“校本研修、团队互助、共同成长”促进了育红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攀升。 五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校领导班子与全体教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校貌,并以“教师队伍素质高和教学质量水平高”在社会上赢得了盛誉。学校被评定为全国重点课题实验研究优秀学校、黑龙江省规范化标准小学和黑龙江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标兵,曾获得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哈尔滨市职业道德先进集体标兵和南岗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等百余项殊荣。 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因为学校拥有一个团结、进取、创新、务实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奋发向上、互助成长的教师群体,拥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脚踏实地和开拓
哈尔滨市桥南小学创建于1964年,新建于1992年,是一所全日制、现代化、管理严谨、师资雄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公办小学。 学校现有学生874人,教职工80人,一线教师51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名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骨干教师23人,随着师资力量的不断流动和更新,骨干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比例以达到了50%以上。全校五个年级共有23个教学班,另建有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多功能室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辅助室。 桥南小学有一支团结协作,高效廉洁,扎实过硬的领导班子队伍,在韩淑梅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实施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而奠基,为教师的发展而铺路,为学校的发展而创新”的治校方略。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打造开放式学校;通过启动“名师工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通过创建 “中华五名研究院”的特色德育体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桥南小学正在逐步向着“创设一所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有效益、有底蕴的品牌学校”的办学总体目标稳步迈进。 “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思想的核心,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建立创新管理的“四种机制”即:目标管理机制、整体优化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分类提高、分期达标机制。同时倡导六种精神即:倡导人文精神、法制精神、敬业精神、科学精神、协作精神、自律精神。科学的管理机制注重了时代性与人文性,给学校营造了宽松、祥和的人际环境。使管理运行有序、畅通、高效。 为了促进家校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地结合,谋求双赢,学校每学期都有一段时间将课堂教学向家长集中开放,欢迎全校各班家长走进教室,走进课堂,更多的是感受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另外我们还组织了家庭式运动会、亲子游活动等等。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比,使家长们更快地找到了家庭教育的切入点。让家长们更加了解桥南,更加走近老师,从而理解老师。家校联手,在这种开放的氛围中,开创桥南美好的明天。 我校于2005年12月建立“桥南小学名师工作室”,以省级语文学科最佳教师、市优秀教师赵家财为核心,带领一、二年级十位班主任教师开展团队合作学习和交流活动。以“名师主持——课题引领——实践反思”为基本研修模式,以省级规划办“赵家财识字写字”为重点课题“小学语文低年级‘情趣识写’教学研究”为研修主题,在“学习管理化、管理学习化”的过程中将教师理论的提升、教学智慧的开发与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积淀教师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迅速地实现自我成长。名师工作室建立的过程中,我校还与慕名而来的学校创建了友好交流单位,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采用了网上直播,网上现场交流的形式,打破了校际之间地域的界限,也同时扩大了名师辐射作用的范围。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