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四十三中学(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是创办于 1973 年的一所有着辉煌育人历史的教育局直属职普合一的学校。学校位于繁华的紫荆山路与东西大街交汇处,占地 28000 平方米 ,在校生 2700 多人, 150 多名教职员工。校园环境幽雅,四季鸟语花香。综合教学楼宽敞明亮,设有 48 个标准教室及微机室、画室、图书馆、阅览室等,每个教室均配有空调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规范化的室外运动场为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秉承严谨、勤勉、尚礼、求是的校风,是学生求学的理想之地。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才并举;一专多能,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发展,技能突出”的培养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形成了工艺美术、电于商务两大专业体系。学校坚持“理论以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实战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强化操作技能的训练,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坚持“为学生搭建升学平台,为社会造就使用人才”的办学宗旨,毕业生既可以参加对口升学,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外,学生也可以本着“立足郑州,面向河南、射全国”的就业安置方针,由学校就业办公室安排在宣传、策划、出版、广告、产品营销、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行业及中外企业就职。
龙王乡第一初级中学,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王乡蒲庄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郑韩时期的苑陵古城所在地,而我们龙王一中就处在苑陵古城的东隔壁。 龙王乡第一初级中学始建于1975年,位于龙王乡政府所在地龙王村北一公里处,新椿公路西侧。 学校建筑合理,区域分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龙王乡以北各村初中学生学习的场所,学校由开始建校时的高中建制,转变为初中建制。各任学校领导发展目标一致,那就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三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放松,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力度不大,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甚少,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诸类问题不同程度的限制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整体社会效益的提高。 广大教师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团结拼搏,创建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创建一流的管理水平,创建一流的学校,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教师们前赴后继,在各届领导的带领下,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祖国盛开的花朵,有多少个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出,进了高一级学府深造,最终成为才华横溢的中原娇子,走上了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重要岗位,但是,龙王一初中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困难和新问题,学校基本建设、办学条件得不到彻底改善,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年龄段出现断层,补充新教师较多,中青年教师寥寥无几。
郑州市第十四中学是一所创建于1954年市属完全中学,郑州市示范性高中。学校位于铭功路180号,占地1.94万㎡,建筑面积3.84万㎡,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其中高中部有20个教学班,学生1148人)。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高级职称64人,研究生进修结业11人,大学本科学历87人,省市骨干教师6人。校园错落有致,美丽如画,梧桐婆娑,白杨挺拔,青松苍翠,四季开花。带有地下活动室的现代化塑胶运动场功能齐全,高品位的体艺楼靓丽典雅。 学校有教学楼3座,每个教室都装配有多媒体设备及无线语音接收系统;实验室设备先进,被评为市先进实验室;图书馆为市甲级图书馆,藏书51700册,电子阅览室2个;电教信息楼1座,内设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厅、活动室等;综合楼1座,内有形体训练房、健身房、体操房等;办公楼1座,各处室和教研组都配有计算机,随时可上网查询和传送信息,每位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装有冷暖空调。300m塑胶操场和2000㎡地下活动室正在积极建设中,将于2006年6月前全部竣工。
洛阳第五十九中学(原中信重机中学)始建于1962年,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597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全市一流的综合运动场(覆草标准足球场地、塑胶标准400m跑道,塑胶标准篮球场地、横木、单双杠、横木、吊环等,另还建有一小型运动场(含标准篮球场1个、横木2个、露天乒乓球台20座。))等配套齐全的教育基础设施,现有4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16人。有高级教师71人,中级教师52人,教育硕士、在职研究生24人,学历达标率93%,112人被评为国家、省、市、公司级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班主任,96人在国家、省、市级教学大赛中获奖, 87人被授予省、市学科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历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向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3000多名优秀人才。向国家、省、市等体育文艺专业团体和高等体育艺术院校输送了超过400名高水平文体专业人才。
鹤壁市第一中学位于鹤壁市鹤山区中山街35号,一九五五年建校,原名汤阴县三中,一九五七年成立鹤壁后,改名为鹤壁市第一中学。 鹤壁市第一中学占地面积4066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76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90人,教师45%以上具有中学一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千名。学校拥有先进的网络计算机室、语音室、电教室、图书室、美术活动室、音乐活动室、舞蹈活动室、标准理化生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学校的每个班级配备了电视机、录像机、VCD机。学校还有高标准的封闭式学生寝室、澡塘、多功能餐厅等方便、舒适的生活设施,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鹤壁市第一中学在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了各种荣誉,学校先后被中共鹤壁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被市教委命名为“管理规范化学校”,被市绿化委员会命名为“花园式单位”,被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自1995年起,连续几年在市教育局组织的综合督导评估中获得优秀名次。1997年,由于在“争创文明学校,争创文明班级,争当文明教师,争当文明学生”的“两创两争”活动中成绩突出,被中共河南省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级文明学校”。2001年3月,被鹤壁市委宣传部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始建于1955年的郑州市第十六中学,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友爱路26号。初名为“郑州市第十一初级中学”,1958年改为“郑州市第十六初级中学”,1968年更名为“郑州市第十六中学革命委员会”。几经易名后,1978年定名为“郑州市第十六中学”,至今。2002年被评为“郑州市标准化高中”,2005年被评为“郑州市示范性高中”。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十六中,一校两部,占地共160080平方米,建筑面积28755平方米。2004年建成的综合楼气势恢宏,布局合理的地下停车场,有效地拓展了使用空间;标准的运动场,新铺设的塑胶跑道,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宽敞明亮的多功能教室,窗明几净的校阅览室、实验室、报告厅、餐厅等成为师生共同的乐园;校园环境幽雅,林木蓊郁,芳草芊芊,富有浓郁的人文内涵。
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是清丰县最高学府,由清丰县原来的第一中学和清丰县第二中学一起组成的。现在清丰一高分为南校区、北校区和分校区共三个校区。 1993年以来,清丰一高在濮阳市9所高中的综合评比中,连续14年被评为“教 学质量先进校”、“教育管理先进校”,荣获河南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2005年又评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清丰一高是濮阳市示范性高级中学,在历次重点中学建设中均被列为重中之重的建设序列。清丰一高是河南省杰出的学校之一,也是中原重要的中学之一。 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建于1951年,位于清丰县文化路东段。1993年以来,清丰一高在濮阳市9所高中的综合评比中,连续14年被评为“教学质量先进校”、“教育管理先进校”,荣获河南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2005年又评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内黄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54年。它地居城区东南,东傍硝河,北濒朝阳路,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可谓钟灵毓秀之地。学校占地198亩,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大门庄重典雅,群楼错落有致,花木秀美宜人,面貌常见常新。实验室、语音室设施完善,微机室、计算机备课室、多媒体室设备精良。图书馆3万册藏书,内容丰富,阅览室200多种报刊,资料充足。目前,学校共有46个教学班,3685名在校学生,教职工224人,其中专职教师175人,全国、省、市优秀教师35人,高级教师19人,中级教师35人,省市骨干教师35人。 实验室、语音室设施完善,微机室、计算机备课室、多媒体室设备精良。图书馆3万册藏书,内容丰富,阅览室200多种报刊,资料充足。目前,学校共有46个教学班,8000名在校学生,教职工224人,其中专职教师175人,全国、省、市优秀教师35人,高级教师19人,中级教师35人,省市骨干教师35人。 内黄县第一中学作为一所市属示范性高中,一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尤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深化教改,大胆探索,为办出自身特色,科学建构了一整套创新管理机制,严格实践了“强固两个思想根基”、“弘扬两个‘三苦’精神”、“狠抓两个‘三位一体’”、“调动两个积极性”、“打好两个团战”、“实现两个转变”的教育教学“六法”治校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清丰县瓦屋头镇第二初级中学位于河南濮阳市清丰县。是一所公办的中学,学校地址位于河南省清丰县瓦屋头镇大街村委会, 是一所从事教育教学,自建校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 学校现有职工人数82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