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附中(原洛阳轴一中)位于涧西区九都西路6号,现有教学班68个,学生3600余人,教职工230人,其中高级教师70人,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共8人,省级骨干教师14人,洛阳市优秀专家2人,市名师3人,河南省教研室兼职教研员2人,市学科中心组成员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3人。 洛阳理工学院附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教育教学与学生未来发展相对接、教育教学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相对接、教育教学与高考相对接"的指导思想。多年来,我校秉承"博学、明辨、善思、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敬业,崇尚卓越"的教风,"业精于勤,水滴石穿"的学风。2010年8月,以特级教师杨康义为校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深化管理,落实细节,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全体教职工正以饱满的激情,辛勤的努力,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培养着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98年以来,本科上线人数一直位居市区第二。98年上省线140人,同年考入清华2人,北大1人,全市800分以上13人,我校占7人,被市教育局领导赞誉为"明星学校"。99年再创辉煌,上省线186人,同年保送重点高校8人。2000年上省线204人,其中李萌同学夺得全省理工类第一名,同时李萌同学还获得化学单科省第一名,孔璞同学获得政治单科省第一名,为全市人民争了光,学校受到市政府的嘉奖,同年保送到重点大学18人。2001年上省线418人,上重点线152人,上本科线253人,11人达到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02年上省线577人(报考582人),上重点线146人,上本科线305人,600分以上32人。2003年上省线684人(报考689人),上重点线146人,上本科线331人。洛阳市前20名(646分以上)我校占6名,4人考入清华、北大。2004年上一本线158人,上二本线378人,上三本线501人,3人考入清华、北大。2005年高考又取得了大面积丰收,一本上线126人,二本上线449人,三本上线587人,文科一本、二本、三本上线人数均居市区第一,理科一本、二本、三本上线人数均居市区第二。理科英语郭培培同学146分居洛阳市单科第一,文科数学刘艳萍同学143分居洛阳市单科第一。2006年高考我校成绩突出,应届毕业生陈曦同学夺取洛阳市文科状元,考取北京大学;尚言同学获河南省数学奥赛一等奖、省物理奥赛二等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马明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杨丽佳、张瑾英语143分并列全市理科英语第一,一本上线128人,二本上线429人,三本上线516人。2007年高考再创佳绩,文科本科上线居市区第一,理科本科上线居市区第二,一本上线145人,二本上线372人,三本上线537人。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721人,全市理科前六名我校占三人,安硕明同学以692分摘取全市理科状元,河南省第三名。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826人,全市理科前3名,我校占2名,前10名,占4人。文科全市前10名,我校占2人。叶亚乐(伊川籍)以678分获洛阳市理科状元;李佩玄获文科英语单科市状元;冯志成获文科数学单科市状元。清华北大全市录取8人,我校占4人。2010年高考,我校本科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普通类报考1373人,本科上线1022人;体艺类报考323人,本科上线175人。全市理科前10名,我校占3人。应届生一、二、三本均大幅超市定指标。我校应届生翟上、杨泽源、张泽华被清华大学录取,张璟昭、庞恩泽、王迪菲、杨泽源分别获得理科数学、理科英语、文科英语、理科综合单科全市第一名。
河南省伊川高中系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是一所历史悠久、教学成就突出的高级中学,成立于1948年。1979年被列为洛阳市属重点高中,2000年9月定名为“河南省伊川高中”,2005年跻身河南省示范性高中行列。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单位以及洛阳市文明学校、教改先进单位、洛阳市高考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还荣获洛阳市集体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健身周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分为东西两个校区,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13余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阅览楼、科技实验楼、礼堂、餐厅、学术报告厅、体育场馆、师生公寓等建筑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绿化面积近5万平方米。高规格的体育馆可容纳观众2800人,曾承办过河南省第二、第三届农民篮球邀请赛和全国男篮甲A联赛等省级以上体育赛事。学校还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建成了校园网,实现了办公备课电子化。 全校现拥有教学班114个,在校学生7300余名,教职工500多名,其中研究生学历和在职研究生75名,特级老师4名,高级教师71名,还有国家奥林匹克数学一级教练员1人,河南省学术带头人3人,省骨干教师11人。 2007年高考上本科线突破千人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上本科线1156人,比上年净增97人,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高考我校在2007年、2008年连续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再创辉煌——各类本科共上线1569人,比2008年高考多413人。其中,一本上线220人,比2008年多97人;二本上线804人,比2008年多244人。600分以上共有37人,叶亚乐同学以678分荣登洛阳市理科状元,付逸冬同学以663分获第四名,二人均被清华大学录取。另有40余名同学被南开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录取。
原名:原轴二中洛阳理工学院附中位于涧西区九都西路与珠江路交叉口,现有教学班60个,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231人,其中高级教师61人,特级教师4人,省学科及学术带头人6人,省级骨干教师20人,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0人,洛阳市高中学科中心组成员11人。洛阳理工学院附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教育教学与学生未来发展相对接、教育教学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相对接、教育教学与高考相对接”的指导思想。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敬业,崇尚卓越”的教风,“业精于勤,水滴石穿”的学风,全体教职工以十倍的激情,百倍的努力,无私的爱心,培养着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94年以来,学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98年上省线140人,升居全市第二,同年考入清华2人,北大1人,全市800分以上13人,我校占7人,被市教育局领导赞誉为“明星学校”。99年再创辉煌,上省线186人,位居全市第二,同年保送重点高校8人。2000年上省线204人,其中李萌同学夺得全省理工类第一名,同时李萌同学还获得化学单科省第一名,孔璞同学获得政治单科省第一名,为全市人民争了光,学校受到市政府的贺信嘉奖,同年保送到重点大学18人。2001年上省线418人,上重点线152人,上本科线253人,11人达到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02年上省线577人(报考582人),上重点线146人,上本科线305人,600分以上32人。2003年上省线684人(报考689人),上重点线146人,上本科线331人。洛阳市前20名(646分以上)我校占6名,4人考入清华、北大。2004年上一本线158人,上二本线378人,上三本线501人, 3人考入清华、北大。2005年高考又取得了大面积丰收,一本上线126人,二本上线449人,三本上线587人,文科一本、二本、三本上线人数均居市区第一,理科一本、二本、三本上线人数均居市区第二。理科英语郭培培同学146分居洛阳市单科第一,文科数学刘艳萍同学143分居洛阳市单科第一。2006年高考我校成绩突出,应届毕业生陈曦同学夺取洛阳市文科状元,考取北京大学;尚言同学,获河南省数学奥赛一等奖、省物理奥赛二等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马明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杨丽佳、张瑾英语143分并列全市理科英语第一名。本科上线516人,文化课本科上线仍居市区第二位。2007年高考又创佳绩,本科上线718人,理科本科上线市区第二,文科本科上线市区第一。2007年在小语种招生考试中,我校沈亚楠同学考入武汉大学,杨文、杨孟岩同学考入山东大学,张兆瑞、李倩同学考入四川外国语学院,姜玉成同学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张旭阳同学考入中国传媒大学.9年来,我校共夺得全省理科状元一人次,全省单科状元两人次,洛阳市状元四人次,洛阳市单科第一名25人次,语文、英语、综合单科平均分多次位居全市第一名,其他学科均名列前茅,考上清华、北大学生总数居全市第二名。99年经原省教委评估,学校获得向全国重点大学推荐保送生的资格,99年以来,通过省学科竞赛一等奖,省级优秀学生等方式,共向重点大学保送优秀毕业生36名。在培养特长生方面,也屡创佳绩。九年来,有520人次获市级一等奖以上奖励。其中数学学科两次获全国数学联赛河南省团体第一名.英语学科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试中特等奖和一等奖人数均居洛阳市第一,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一等奖人数在洛阳市名列前茅。校体育运动队在洛阳市“晨光杯”体育竞赛中战绩辉煌,获45项奖励。在河南省晨光体育活动中,我校女子软式排球队获省团体第四名,女子乒乓球队获得省团体第五名。三年来,体音美特长生李佟巍、崔娴娴、黄朔菲、张静霓、王佳佳等300多位同学分别考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著名高校。硬件设施配置一流。多媒体教室、电教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音美教室、形体训练室、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医务室等设施齐全。各教室、功能室、办公室、学生宿舍全部安装了冷暖空调。
1981年建校:现有教职工118人.学生2080人。校长:孙美龙 学校秉承“明德、博学、健体、持恒”的校训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训,高扬“永远追求,永争第一”的轴三中精神,倡导“自己快乐,使人快乐”的人文思想,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 洛阳市首批规范化学校之一,是洛阳市实验性示范性试点学校、洛阳市初中教育教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1998——2008的河南省中招考试中,过省示范性高中分数线人数八次居全市第一,连续9届摘取洛阳市中招状元桂冠,在全国数学物理等竞赛及“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是洛阳市最好的初中之一。
河南省偃师高中,已有81年的办学历程。系河南省首批命名的省级重点高中,也是河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素有"豫西明珠"和"偃师清华园"之美称。如今,学校占地2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环境恬静幽雅,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学校现有8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6000人,教职工345人。其中专任教师286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78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0余人,毕业或在读研究性21人。 81年春风化雨,桃李竞秀,名播河洛,81年沧桑砺洗,人才辈出,享誉中原。尤其是近年来,偃师高中秉持"继承和创新并举,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日渐扩大,办学效益逐年提高。高考上线稳居洛阳榜首,学科竞赛位列全省前茅。体育竞赛领跑豫西地区,课程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为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全国高校输送了一大批新生,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有110多名学生获河南赛区一等奖。其中李念真、耿俊强、赵卫涛、郝帅鹏等曾摘取省市高考状元桂冠;韦立祥、王琦等勇夺河南省奥赛第一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标兵学校、省级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学校等光彩夺目的荣誉,昭示着偃高正朝着全国名校的目标迈进。
洛阳市第三十三中学位于洛阳市九都路洛阳电视台西200米处,东方建材大市场对面。洛阳第三十三中学东临芳林南路,西临王城大道。交通便利(校门口设有2、7、8、20、69路公交车站) 洛阳市第三十三中学是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3亩,现有教学楼两座,办公楼一幢,实验楼一幢,教职工家属楼三幢。 学校拥有高标准的语音室,计算机及卫星接收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学校图书馆藏书4万册。学校有标准教室27个。在校学生一千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共有在职教工73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5人,高级教师28人,中级教师29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在职研究生3人。 该校创建于1976年6月,历经几代园丁的辛勤努力,英才辈出,已为国家培养出了众多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市教育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该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秉承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积极实施全员德育战略、以质兴校战略,以人为本,从严治校,科学管理,巩固和发展了“小班级、严管理”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五育德为先、质量论英雄”的工作氛围,学校变化巨大,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的台阶。该校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河南省学校管理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学校”、“争先创优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在全国初中物理、数学、化学及实验能力大赛中,该校程璐、宋璐等同学在几千名考生中,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学校有102名学生在省、市级学科竞争中获奖。2005年,该校刘颖等168名学生考入了市级以上重点高中。该校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特长,有百余名学生在省、市级体育、音乐、美术、劳技、书法比赛中获奖。该校突出的办学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目前,该校政通人和,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全体师生正以昂扬的斗志,奋力拼搏,去迎接新的挑战,续写新的辉煌。
洛阳市第二十四中学位于瀍河之滨、老子故居,是市教育局所属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1 300余人,在职教职工96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43人,90%以上的教师拥有本科学历。教师中有国家级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研员1人,国家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5人,市级优秀教师9人,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优秀辅导教师20余人。近年来全校教师共发表及获奖论文200余篇。学校在全国、省、市各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300余人次,其中包括第四届全国初中化学竞赛洛阳赛区第一名,河南省初中数学竞赛洛阳赛区一等奖。初中部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生被洛一高、孟津高中、拖一中等重点高中录取,现在仅就读于洛一高的原二十四中毕业生就多达60余人。学校拥有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4个,语音教室、电脑教室各一个,并建有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洛阳市第二十四中学位于瀍河之滨、老子故居,是市教育局所属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1 300余人,在职教职工96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23人,90%以上的教师拥有本科学历。教师中有国家级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研员1人,国家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5人,市级优秀教师9人,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优秀辅导教师20余人。近年来全校教师共发表及获奖论文200余篇。学校在全国、省、市各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300余人次,其中包括第四届全国初中化学竞赛洛阳赛区第一名,河南省初中数学竞赛洛阳赛区一等奖。初中部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生被洛一高、孟津高中、拖一中等重点高中录取,现在仅就读于洛一高的原二十四中毕业生就多达60余人。学校拥有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4个,语音教室、电脑教室各一个,并建有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洛阳市第二十四中学位于瀍河之滨、老子故居,是市教育局所属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1 300余人,在职教职工96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23人,90%以上的教师拥有本科学历。教师中有国家级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研员1人,国家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5人,市级优秀教师9人,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优秀辅导教师20余人。近年来全校教师共发表及获奖论文200余篇。学校在全国、省、市各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300余人次,其中包括第四届全国初中化学竞赛洛阳赛区第一名,河南省初中数学竞赛洛阳赛区一等奖。初中部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生被洛一高、孟津高中、拖一中等重点高中录取,现在仅就读于洛一高的原二十四中毕业生就多达60余人。学校拥有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4个,语音教室、电脑教室各一个,并建有闭路电视教学系统。
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始创于1957年,当时名为洛阳市涧西区联合中学, 是为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及其他国营厂矿子女提供基础教育而创办的一所中学。1958年归属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更名为第一拖拉机厂职工子弟中学(简称拖中)。20世纪70年代随着拖二中的成立更名为拖一中。2002年7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申报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的要求,与拖二中高中部整合,成立拖一高。2005年2月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5月31日学校与一拖公司剥离,移交洛阳市政府,2006年9月更名为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简称:东方高中),2010年9月我校新扩周山校区,占地170多亩,一校两院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是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是新安人才的摇篮、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位于新城区东段,东接举世闻名的汉函谷关,南接贯穿东中西部的大动脉310国道,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象两条巨大的臂膀簇拥着新安一高这颗豫西教苑的明珠。 学校占地206亩,总投资5200万元,总建筑面积60000余平方米。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住宅区。拥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科技实验楼、礼堂、餐厅、学生公寓等建筑。学校开通了千兆校园网,建立和配置了电教资源库、闭路电视系统等先进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平台装备到所有教室,各种教学需用的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卫生室等一应俱全,均达省一类高中标准。 学校现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600余名,教职工300余名,其中特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58名,一级教师64名,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洛阳市名师1人,洛阳市骨干教师20人,县科技拔尖人才12人,研究生及在读研究生150余人。 新安一高是国家级绿色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省模范教工之家,洛阳市双文明十佳单位,获市五一劳动奖状。校园种植树木花草200余种,绿化系数为50%,绿化面积达42000平方米,奇花异草与茵茵草坪相间,啾啾鸟语与琅琅书声相伴。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环境幽雅,和谐自然。学校运动场占地50亩,1998年曾成功承办全国第十三届十城市"飞跃杯"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为了加强学校的外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促进中外教育思想交流,2001年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取得了国际交流资格,近年来,先后引进15名外籍教师到校任教, 2002年学校又同英国莱斯特郡比切姆中学结为友好学校。 近年来,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大台阶,上线人数逐年增加,高考成绩、教学质量稳居洛阳市84所高中第四名。2008年高考上本科线人数再次突破千人大关,上线1157人。2009年,本科上线达1215人。2010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一上线337人,本二上线996人,本三上线1496人,一本上线数在全市所有高中名列第一,二本上线数在全市所有高中名列第二;我校跻身全市文科、理科总分前十名各两人,全县理科总分前10名均在我校,李冰冰同学荣获理科状元(洛阳市第三名,清华大学录取。),程正雪、樊川同学荣获县理科第二、第三名(分别被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录取);文科前10名我校占8人,徐小晴、裴坤荣获县文科第二、第三名(分别被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录取);全县应届一本上线200人,我校入围166人;体育、艺术考生也硕果累累,共上体育艺术本科线46人。 如今,新安一高正以优美的育人环境,良好的校风,优异的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和高校的好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构想正在实现。有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新安一高一定会办成人民满意的河南省名牌学校!
宜阳一中是位于豫西的一所著名高中,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城以北的开发区的香泉村,背靠香鹿山,面朝悠悠洛河水。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34年,其前身为"县立师范",1937年,附设初中部;1946年,中学教育初具规模,遂更名为"宜阳县初级中学"。解放后,再改为"宜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增设高中部,转制为完中。1969-1977年,校址先后为县师训班和城关高中居用。恢复高考制度后,正式定名为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原校址不堪适应,遂于2004年9月迁至新址,2005年被河南省授予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 现在,新校业已建成投用。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教研楼、科技实验楼、学术报告厅、学生公寓等十余栋建筑鳞次栉比,校园面貌一新,内部设施一流。学校现有教学班68个,在校生5000多人。教职工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级教师39人,一级教师4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省级优秀教师及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市优秀专家1人,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1人。学校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合理,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优势明显。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