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回族区东关小学位于商城东路19号,创办于1958年,至今已经有53年的历史了。学校目前拥有26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教职工68人。其中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2名。学校环境优美,气氛温馨,设施先进,师资队伍优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家长满意,使社会放心,是我们的追求”。“办出品牌,办出特色”是我们的目标。用爱心、诚心、细心和耐心换取学生快乐童年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用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师技、博大的德胸襟换取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每一位教师永恒的追求。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创办“全面+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以“创新、协作、谦和、进取”的校风为指导,办优质教育,创特色名校;以“秉德、爱生、慎思、勤耕”的教风,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塑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诚信、励志、 勤学、实践”的学风,强化学生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郑州市二七区邱砦小学始建于1924年北伐革命时期。北伐军中有一名张连长带领士兵扒掉佛岗村大庙,在邱砦村中央位置建起邱砦小学,当时只有三个教师、三间教室和一个办公室,占地面积不过二亩,第一任校长是臧立民先生,学生也只来源于郑州城南的富家子弟。解放后,邱砦小学在党的领导下,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增建校舍,扩大面积。邱砦小学迅猛发展,成为方圆十里左右的唯一一所完全小学。一至四年级为单班,五、六年级是双班,教师十五人左右,学生近四百名,名震一时。当时校长是陈经五、孟宪瑞、缘振业三位。1958年集体合并刘砦村一年,1959年刘砦撤回这时只有三位教师和一、二年级不足百名学生,在冯庄村东头一所农家小院度过了两个春秋,1961年又撤回原校址恢复了完全小学。1979年扩建了初中班,1985年时任书记的张魁斌积极发动群众,千方筹措资金,在冯庄村的适中位置建立起了面积为2750平方米,占地15亩,总投资50万元,在当时是农村一流的学校。1988年中学并轨到高砦,只剩下小学。在邓小平伟大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冯庄村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先后建起了以华中食品城为龙头的几个大市场,由一个不足二千村民的小村庄,一跃成为居住万人以上的都市村庄,学生来源丰富,由300名学生发展成24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的大规模小学。建筑面积达到近五千平方米,建起了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农村一流的学校。八十年风风雨雨,八十年奋勇前进,哪一个阶段的发展前进不是党的领导,群众的大力支持,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八十年来邱砦小学培养出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党政干部,科技人才,模范英雄。现任校长李英宜率领全体师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实现师资强、班子硬、条件好、环境美、校风正、质量高、特色精的现代化小学而努力奋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