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建于1996年,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学校位于碧云路18号,占地40亩,建筑面积1.8万㎡,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中高级职称60余人,研究生10余人,省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30余人。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硬件设备一流。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标准化 实验室,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塑胶跑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突出英语特色, 2001年6月被郑州市教育局定为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与郑州外国语联合办学,共同举办“寄宿制外语班”。2002年5月又成功加入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2010年2月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圣马克中学签定友好学校协议,实现国际交流。我校“寄宿制外语班”依托现代化教育手段实施个性化特色教学,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不断突出英语特色。 学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氛围和谐,科学发展,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家长学校,郑州市标准化学校,郑州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学成绩优异, 2011年被省示范性高中录取242人,其中南开中学录取1人,郑州一中录取26人,外语学校录取11人,省实验高中录取7人,优秀率在市直学校位居第六名。优异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今天的六十二中已步入科学发展轨道,我们将在教育局党委、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途径,力创名校,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郑州五十七中座落于郑州市西部兴华北街10号,她南依滨河公园、北邻绿城广场,青草依依,鲜花满地,学习环境幽静。学校面积虽然只有18亩,但合理的规划设计,完备的教学设施,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处处彰显着精华。 发展历史 学校筹建于1974年,原设计为一所完全中学。当时由于学校面积小,条件差,加之毗邻的老牌学校强劲的竞争,鉴于生源问题1992年申请停办高中;1993年7月经郑州市教委批准,成立了"郑州市初中奥林匹克数学分校",经过数学组老师们的努力拼搏,数学竞赛成绩喜人,捷报频频,先后有6人进入国家理科实验班,从此数学学科成为被社会认可的办学特色。尽管从95年起国家教委规定撤销奥林匹克数学分校,但五十七中数学特色一直未变,先后经历过小班教学模式,采用国家实验教材教学等创新方式,数学特色不断发扬光大,继而带动了物理、化学、政治等学科特色的形成,尤其在就近入学政策实施以后,不仅生源素质得到全面改观,教育教学质量更是突飞猛进。多年来学校坚持把"以服务树形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打品牌、以创新显活力"为工作方向,坚持"通过科研来发展教师,通过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通过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严格的管理打造了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完全从一所薄弱学校成为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 "热点"名校。 师资力量 五十七中现有40个教学班(含分校14个班),在校学生近2700人,教职工145人,其中高级教师4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学科技术带头人十多人,师资力量雄厚。多人次先后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文明教师、新长征突击手、"劳动模范","十佳园丁"等称号。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向教育科研要教学质量,向教育科研要教育水平"是广大教师的共识,尤其是实施新课标以来,教师投入科研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在课堂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研究、学生情感、学习兴趣、能力研究、学生创新研究、学生品德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研究以及学生心理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正是在教育科研工作的引领指导下,推动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多年来,五十七中在中招考试升入省、市重点高中的人数始终位于全市前列,并稳步上升。2002年全市中招成绩总分第一、二名的姜鹏、胡楠两位同学均出自该校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发展目标 五十七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发展+个性特长"为培养目标,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1、走出封闭的教育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校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生动学习,社会调查、参观学习、公益劳动......等等,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该校的"五十七中义务服务队(双休日文明交通岗执勤已坚持十几年)"走上街头、走进滨河公园、绿城广场,走向社区,拣一片纸,护一棵树,扫一块地,维护交通文明,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城市的文明建设做着贡献。 2、多彩的文化校园,让学生乐于学习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喜学乐学,学校及各教研组集思广益,开展了符合学科特点,适于学生参与的多彩活动。如学校举办的大型艺术节,同学们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才华,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像语文组开展的"冬之韵"诗歌朗诵比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使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得以升华;生物组开展了"生物园"、"爱鸟周"等活动,在乐学中将学生的道德建设与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联系起来;地理组让同学编写的 "旅游手册",政治组开展的课前3分钟《今天我演讲》活动等等,既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习性趣,又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动手实践,让个性特长充分发挥 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校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实践,崭露才华。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一项作品获省二等奖,两项获市二、三等奖。在"六一"表演赛中,上百名学生获省奖,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多人设计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自办"小记者报"获得郑州市(初级中学唯一一个)十佳学生报。 4、学科竞赛,让学生能力得到彰显 学校在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同时,更重视各学科竞赛活动。近两年更是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省级奖30余人;在全国化学素质和能力竞赛中17人获国家一等奖1人,41人获省市级奖;省初中数学竞赛中有14人获一等奖、22人获二等奖。在其他竞赛中,如英语口语大赛,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知识竞赛、"时事政治知识竞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多年来,郑州五十七中以正确的办学方向,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自2003年来,学校先后获河南省德育先进学校、省文明学校,市"五爱"教育先进单位、绿色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文明标兵学校、"五好"基层党组织、先进教科研单位、创建先进单位、道德规范进万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以及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教育收费规范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集体等近百项荣誉称号,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创人民满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她们奋进的动力。五十七中全体师生将以追求卓越、锐意进取的精神,为创办一流的精品学校继续奋进,努力谱写五十七中新的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