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42年7月,学校现设41个教学班,在籍学生2700人,教职工172人,专任教师16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152人,中高级教师91人,市级学科代头人3人,县级骨干教师16人,是宜昌市名牌学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5万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配置达到国家一类标准,配有语言室、电教室、艺术课教室和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先后被评为:“远安县十佳单位”、“宜昌市示范学校”、“宜昌市名牌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目前,学校正进一步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争创省级示范学校。
马井中学创建于一九七五年秋,一九八0年春,撤消高中改办为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学校地处红安县县南口子镇太平桥镇境内,交通便利,信息畅通,西紧连省道阳福公路,东邻麻城市,南接武汉市新洲区、黄陂区,北靠武合高速铁路、京九联络线。校内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布局合理。 学校校园面积52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藏书2.1万册,装备了39台微机,仪器总价值达40多万元,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八室配套齐备,功能齐全。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87人。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大专以上学历64人,本科18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45人,66名专任教师全部取得教师资格证,并均已获得计算机和普通话合格等级证。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7人,16人次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51篇。 马井中学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两全"的办学宗旨,依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践行"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实现了学校管理民主化、队伍建设系列化、学生行为自律化、教学改革整体化、后勤服务人本化,全体学生在全面的、生动的、主动的发展过程中张扬个性,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有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学校多次被县教育局、教研室评为"常规教学示范学校"、"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学科竞赛先进单位"和"教学改革先进单位"。一九九九年被县政府授予"先进甲等初级中学",二00一年被市教委评为 "黄冈市实验教学合格学校"。同年,又被县政府评估为"县级示范初级中学"。二00一至二00三年,连续两年被授予"县级文明单位"。自一九九六年以来中考成绩连续六年位居全县乡镇初中之首,近十年来共为重点高中输送品学兼优的学生298人,其中黄高18人,成为全县乡镇中学一颗璀璨的明珠。
华英学校的前身是麻城一中初中部,成立于1993年,1998年改制为民办初中,开麻城民办学校之先河,2003年再度改制为股份制民办学校,2004年取得高中办学资格,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华英人经过六年的奋进,学校现已成为麻城民办学校的示范窗口,麻城基础教育的龙头,黄冈市“优秀民办学校”、黄冈市“十强学校”,跻身于鄂东名校行列,赢得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了民主决策、科学管理、高校运作的管理机制。学校弘扬人文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有序、民主科学”的办学模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初三中考屡创佳绩:改制后的华英学校,中考一中正线升学率连续三年居麻城市第一,过黄冈中学线人数年年名列前茅。华英学生进入高中后发展的潜力大,从原初中部升入高中后,有不少学生走进了清华、北大,甚至出国深造,其中在麻城一中就读的洪光明勇夺2001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在黄冈中学就读的袁鹏辉获国际数学竞赛金奖,杨宗长考取北大后公费留学美国深造,他们只是其中优秀的代表,现在黄冈中学、麻城一中在校生各年级的佼佼者有不少是来自华英学校。?学科竞赛捷报频传:近年来获地市级以上奖励212人次,其中国家级奖61人次,全国一等奖达21人之多。唐迪同学参加2003年全国物理竞赛勇夺一等奖,在黄冈市全国六个一等奖中名列前茅。在黄冈市第十九届(2003年)初三语、数、外三科联赛中,华英学校18人参赛,16人获综合奖励,其中一等奖10人,二、三等奖6人,充分展示了华英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竞赛水平。?特色教育,特长突出:华英学校聘请了专职教师开设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建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设立“悄悄话”信箱,把对学生的关爱落到实处。校报《华英学园》成了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文化阵地。此外,华英学生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论文和文学作品50余篇,其中王梦瑶同学在国家级杂志《写作》上发表作文两篇,熊筱熙同学作文在报刊发表后,作为范文收进中学生课外读本。在艺术方面,谢小雪同学在湖北省校园歌手擂台赛中获金奖,在湖北省十佳优秀艺术人才大赛中,谢小雪同学再次获省一等奖,节目在省电台播出。继袁昊同学的书法获省书法美术大赛金奖之后,在2004年全国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中,李彦君同学荣获金奖,同时获银奖3名,铜奖2名。?华英人在1998年抓住历史机遇创办了民办公助性质的华英中学,使学校得以飞速发展,2003年华英再次抓住机遇,彻底地实行改革,成立股份制民办华英学校,今又喜逢《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华英人一定会凭借民办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凭着独有的人文资源优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武汉市钢城第十四中学(简称钢城十四中)原名一冶四中。该校原隶属于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属企业办学的单设重点高中。1993年被武汉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为市重点中学。2008年,一冶实行主辅剥离时移交青山区政府管理,统一更名为武汉市钢城第十四中学。校园占地面积近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 000余平方米。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各类实验室、功能室齐全,是武汉市第一所北大附中共建网校,计算机设备先进。学生公寓、食堂等后勤设施完善。整体环境幽雅,整洁静谧,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关系和谐。钢城十四中以廉洁的党风、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坚持构建“差异共进、自信自强、科学态度、人文情怀”的办学理念,以将学生培养为“修品行、长才智、健体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和“培养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为已任, 实现“低进高出”的办学区域优势,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坚持优化管理,完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的轨道,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每年为高等院校输送200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为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知名大学输送了一批优秀学子。
江夏区四中位于八分山下,纸坊城北,创建于1988年。学校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11670m2,校园辟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景点遍布,花树相间。该校是一所区教育局直属的单设初中,创办于1988年,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150人,在132名专任教师中,中级以上职称76人,高级职称38人。学校班子由党、政、工、团四部门负责人组成,平均年龄刚好40 岁,是一届年力强的战斗集体。江夏区第四中学是一所区教育局直属的单设初中,现有教学班35个,学生2309人,教职工167人,党员教职工61人。在155名专任教师中,大专学历 3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2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中学高级教师33人,中学一级教师88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5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其师资力量雄厚。
麻城市第一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也是黄冈市首所示范高中。2002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湖北省省级示范学校评估验收,正式跨入了湖北省省级示范学校行列。学校创建于1905年,是鄂豫皖大别山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地方名校。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董必武曾在此执教,原国防部副部长王树声大将及“黄麻起义”著名英烈蔡济璜、刘文蔚等曾在此求学。 学校位于市区建设大道北侧,距京九铁路麻城站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占地面积178亩,校舍面积7.2万平方米,建有教学大楼两栋、逸夫科技楼一栋、图书馆一座、大礼堂一座、行政楼一座、学生食堂三座、学生公寓楼七栋、教工宿舍楼七栋。此外,还建有医务室、校园商店、师生澡堂、校办印刷厂、植物园等。校园环境优美,园林绿化呈“一带”、“七区”、“四林”、“十园”格局,20余处景点星罗,四季鸟语花香,绿化率达100%。学校教育教学装备设施设备一流。理、化、生、劳技实验室全部按部颁标准一级实验 室配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自办有校园电视台、广播台,建有千兆 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并专线接入互联网,建有3个微机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语言实验室和网络中心。图书馆拥有图书10万册,全部实行微机管理。建有400m跑道标准田径场,拥有足够的球类运动场地设施及器械,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求。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是葛洲坝集团于1981年创办的一所重点高中。1993年被湖北省教委批准升格为省直属重点中学;2000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省示范高中”。2010年3月,市委编办同意学校增挂“宜昌市葛洲坝中学”校牌。2010年5月4日“宜昌市葛洲坝中学”正式揭牌。宜昌市葛洲坝中学最早前身为葛洲坝第六中学。1977年恢复高考时,集团公司已办5所中学。由于学生多以就近入学为主,初中与高中混编,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师资力量分散,不能适应精英教育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考制度下的教育,集团公司为了使职工子女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在1980年就酝酿筹办一所重点高中,即葛洲坝第六中学,1981正式招生3个班,156名学生。
武汉市南湖中学是一所隶属于武昌区教育局的单设公办学校,地处国家级示范小区——南湖花园城内。学校分设机场路校区、都市桃源校区两个校区,校园规划合理,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幽静、雅致的校园文化氛围。按照国家I类标准配建的各类实验室、功能室,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目前学校拥有4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多人,教职工141人,是武昌区公办初中窗口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高举“自省教育”旗帜,坚持以“让自省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办学理念,秉承“对内以省、对外以恩、对人以和、对事以真”的校训,遵循“办质量上乘之学校,办人民满意之教育”的办学宗旨,以培养“自强身心、自省德行、自励人生”的校风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南湖学校的“体育精神”和“三视精神”,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南湖特色的合校情、有实效的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办学水平跻身武昌区一流,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2005年5月被武汉市政府认定为“武汉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2005年至2012年连续八年被评为“武昌区最佳文明单位”;2007年至2012年连续六年被评为“武昌区教育工作绩效考核先进单位”;2005至2012年连续八年获得“武昌区教学质量奖“2008年高标准通过“武汉市初中标准化验收”;2018年被评为武汉市名校,湖北省示范初中。学校近几年分别被有关部门授予“武汉市校本研修学校”、“武汉市师德先进学校”、“武汉市家长示范学校”、“武汉市绿色学校”、 “武汉市体育特色学校”等关荣称号
蔡甸区第五中学坐落在蔡甸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蔡甸街,是一所公办普通完全中学,面向全区各初中学校招生,同时也是全区唯一具有招收艺体特长生资格的学校。我校属市级文明单位,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景观宜人,交通便利。 五中与新世纪同步,于2000年由原汉阳师范与秦府岭中学高中部合并而成,2004年又将秦府岭中学合进来,成为完全中学。学校教学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教研气氛浓郁,办学成绩显著,社会反映良好。五中教学设施齐备。学校有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钢琴房、美术室,有篮球场、足球场,有管理严格的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学生在校就读安全、方便。五中师资力量雄厚。目前高中部有教职工150人,其中高级教师5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5人,市级优秀班主任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1人。五中教研之风浓郁,区教育学会英语分会和体育分会均设在我校,学校语文、数学、政治等学科承接市、区级多项研究课题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五中建校以来,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近几年高考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认可。2006年高考中,我校上一批重点线达11人,完成教育局目标率为183.3%。其中三(2)班叶飞同学被中国航空大学录取,实现我校空军招飞历史性的突破,三(8)班汪芬同学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艺体生也不甘示弱,三(5)班唐邈同学、三(12)班杨茜同学双双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我校二、三批完成目标率也为全区一般高中第一,上本科线总人数246人。区教育局所设的一般高中高考文理班级名次奖和单科名次奖我校一举囊括。五中正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实行优秀学生奖励和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创导“挚爱和谐、严谨创新”的教风,“乐学、勤思、力行”的学风,秉承“以德树人,依法治校;以严兴教,质量强校;以生为本,环境美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简称武汉开发区一中)是由开发区管委会1996年投资兴建的寄宿制公办学校,坐落在风光秀丽的三角湖畔,开发区教育园区的中心地带,毗邻江汉大学和东风汽车公司总部,是一所高起点的现代化省级示范高中。 学校新校区于2002年8月落成,占地20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设计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校园按教学、生活、体育运动三类功能分区布局。教学楼结构科学,实验楼设施齐全,科艺楼功能完备,公寓楼条件优越,学生食堂环境舒适,体育馆、游泳池可承办省级体育比赛。校医务室、汽车教学实验基地等均达到一类标准。图书馆藏书近8万册,教师和学生阅览室可阅读期刊数百种。宽带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班级网络系统、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标准化考场监控系统、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校园智能广播系统等都已全面投入使用,校园四周围墙还配备了安监网。教学设备齐全,安全设施完善,育人环境优良,为莘莘学子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提供了一流的平台。二次绿化后,校园满目生机、四季飘香,学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 在赵群山校长的领导下,学校获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批批像邹慕晨同学(提前保送武汉大学)那样获得省、市及全国各类竞赛奖励的学子不断涌现,高考升学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2007年高考,高二学生胡微子以640分的优异成绩喜中武汉市高考“少年状元”,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近年来,学校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法国INSA等重点名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新生。2009年在全国重点大学小语种单独招生中,学校首届法语特色实验班有二十多名同学分别被武汉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等提前录取。省市主流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2010年学校高考成绩再创新高,重点大学升学人数连续5年取得历史性突破。事实表明,学校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