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中学位于黄梅县城东南五公里处,前眺大源湖北倚马鞍山,校园丛林掩映,景色清幽,环境宜人. 马鞍中学建于1958年,历经五十年风雨沧桑,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的历程.几十年来,我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受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的青年科学家桂建芳博土、青年科学家陈建柱、黎路林等.还有99年考取清华大学的全县理科状元刘冲、2005年全县文科状元宛辉也都是我校毕业生......他们都是祖国的栋梁之材,也是我校的殊荣.
黄梅县俊豪学校位于黄梅县城北11公里处的五祖镇。是一所新型的民办学校,学校座落在佛教圣地五祖寺凤凰山下,学校北临五祖寺,西邻龙坪水库,南望百里沃野,东面城关至五祖的二级公路从学校门前经过,城柳公路、黄梅县北部山区的横山公路在这里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校内青山环抱,绿树掩映,果树飘香,环境幽雅,确为读书求学灵秀之地。连续几年来,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获得了黄冈市先进办学单位,黄冈市安全文明校园,黄梅县民办教育先进单位。
柳林乡中心心学校地处黄梅县北部山区,是全县办学规模最小、自然风光最秀、人文环境最和谐的一所学校。学校下辖1所初级中学,4所完全小学,6个教学点,在校学生1600人,在岗教职工95人。多年来,柳林教育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在艰苦的条件下、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学校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如今的柳林教育人,激情凝聚、人气更旺,正以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质量求生存的办学宗旨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铁门岗乡蔡大学校,原名江河中学,创建于1970年,多年以来,办学条件简陋,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1989年秋,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将管理区内的另一所中学---周铁中学合并在一起,改为蔡大中学,学校经过布局调整后,于2007年秋将服务范围内的九个村的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定为蔡大学校。
双凤坳中学创建于1943年,学校占地面积588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95人,其中省市级骨干教师8人,县级骨干教师20人,本科学历48人,学历达标率100%。 由于河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学校基础建设起步较迟,发展较为缓慢。直到2000年,学校仍然只有一栋向各方求援,多渠道筹资援建的教学楼,一栋实验楼和一栋女生宿舍楼。其余的全部是濒于危房的瓦房,既满足不了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教育公平,改造薄弱学校,创办人民满意教育,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对双凤坳中学大力关怀和扶持。2002年教育局投入专项资金40万元,新建学生食堂。2005年安排专项经费75万元建起男生宿舍楼。2006年调拔资金11万元扩建校园3.5亩,25万元用于教学楼的加层和翻修。2007年6月又安排配套资金130万元兴建女生宿舍楼,并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校园封闭。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规范化建设,2008年县政府批准了双凤坳中学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征地18亩,投资100万元的科技大楼正在兴建,投资80万元的教师周转房和400M标准田径场即将动工。这些项目完成后,一所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校园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为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人民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学校领导班子确立了“以人为本,弘扬高尚,尊重个性,关注发展”的办学理念,“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争创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和“为学生一生奠基,对学生终生负责,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办学宗旨。全体教职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各项竞赛获国家级奖30多人次,省级奖70多人次,市级奖200多人次;教师发表论文达200余篇,在国家、省级刊物的有30余篇,教师优质课获省、市、县奖26人次;学校还承担国家级课题《校园文学是素质教育的平台》已顺利结题,省级课题《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研究》、市级课题《学困生的成因、转化及对策的研究》即将结题,这些研究成果服务于教育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近十年来为黄高输送学生21人,为县一中输送501人。近年来,学校多次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省“素质教育课题实验基地”、市“实验教学合格学校”、市“远程教育合格学校”、市“示范家长学校”、县“教学教研先进单位”、县“教学常规管理四星学校”、县“合格学校”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荣誉与挑战,学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先进理念,科学管理,正朝追求卓越、形成特色、开拓进取、争创名校的目标迈进。
校园环境优雅。位于刘佐乡段窑街北面,距离刘佐乡政府东面200米处,始建于五十年代,其前身是新大小学,七十年代更名为段窑村小学,2000年秋,全乡学校布局调整,撤校并校,服务段窑村、滨江村、梅中湾村及周边企事业单位的学生。二0一0年秋,刘佐乡中小学进行了新一轮布局调整,该校由一所完小变成一所初小,但是,在创建合格学校工作中,该校遵从县教育局“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并没有因为学校由完小变成现在的初小而放松合格学校创建工作;而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建筑面积 7500 平方米,生均面积 38 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建筑面积756平方米。设有仪器室、阅览室、远程教育室等。环境优美,窗明几净。发展中的段窑小学,近年投资约2万元,建有 60米跑道,面积 2400 平方米的运动区,教学仪器装备齐全,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分设,教学质量在全乡首屈一指。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学校以文明、勤学、健美、创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校训,强化管理,初步实现了管理制度系列化、规范化,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稳定、发展迅猛。
黄梅县八角亭中学前身为明嘉靖年间(1555年)黄梅知县张九一创建的调梅书院, 四百多年来一直为黄梅传承着“担乾坤重任,舍我其谁”的优良文化,底蕴深厚。自1992年兴建以来,在各级党委的关怀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黄梅县大规模的全日制寄宿式初中,学校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合148亩),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5个,近三千名学生,176名教职员工,专任教师131名,获大学本科学历127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89人,黄冈市骨干教师48人,体音美专任艺术教师8人,微机专任教师2人,专职实验员3人,学校配备有规范的理、化、生实验室,借阅方便、资料丰富的图书室,宽带上网的电脑室,两个多媒体教室与目前最先进的“模式三”卫星接收式远程教育网络电脑教室,各教室都将要装备校园闭路电视广播系统。承担了国家级实验课题1个,省级实验课题1个,市级实验课题3个,以及县教育局、教仪站、教研室主办的初中英语网上同步课堂。 理念:以人为本、创新决策、民主管理、依法治校 . 宗旨: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培养新世纪的三好学生――家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 社会的好公民。 目标:创一流水平,担乾坤重任。 校风:团结、进取、求实、创新。 教风:敬业、爱生、求索、严谨。 学风:尊师、守纪、好学、上进。 管理:以学论教,首席激励、末位淘汰。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