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青少年宫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创建于1982年。现拥有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教学活动场所,是市区唯一集艺术、文化、科技、体育于一体的青少年校外综合性教育机构,是全市从事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龙头基地。设有培训中心、少儿艺术团、少儿棋院、艺术幼儿园等教学活动阵地,下辖4个分部,职工206人。面向全市青少年及幼儿开设书画、器乐、舞蹈、声乐、棋类、武术、电 脑、文化等8大类40余种培训项目。二十多年来,有数千名学员在国际交流竞赛、全国、华东地 区及省比赛中获奖,近200名学员凭借优异的艺术专业成绩被高等院校录取,每年还接待市委、市政府安 排的大批外宾来访。2001年,市青少年宫被团中央、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青少年宫”称号。2004年,被 省九家相关主管部门联合命名为“江苏省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等等。
我园创办于2003年,位于涟水县一建公司院内,是江苏省涟水县示范性幼儿园。 幼儿园总占地面积约 1400㎡,建筑面积400㎡。园内设有资料室、图书室、,配有多台数码相机、、影碟机、MPC影视互动仪。各班配备、电子琴、KTV点歌系统、录音机、空调、开放式玩具橱、消毒柜、等,现代化保教设备齐全。 师资队伍: 幼儿园拥有一支高师德、高水平、高学历的专职教工队伍,100% 教师都是专业的幼师毕业,90%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我园定期组织到市示范性幼儿园学习,教学与市示范性幼儿园接轨。办园特色:运用MPC影视互动仪教学英语,今年6月份又荣获山东省淄博市颁发的“电脑多媒体教学示范园”的光荣称号。并聘请金宝贝珠心算协会老师来园教学珠心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受家长好评。 办园宗旨:一切以儿童发展为本,教育使孩子终生受益。 培养目标: 健康聪明 活泼自信 探索创新 自主自律 辉煌业绩: 多年以来,我园坚持科学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净化美化育人环境,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淮安市新安小学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于1929年6月6日创办的一所实验性学校,是著名的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多年以来,学校坚持走“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之路,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稳步提高,60年出席全国教育群英会,79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小学,81年改为实验小学,92年被认定为全国名校。学校占地20000平方米,有东、西两个校区,学校建有设施一流的教学大楼、设备齐全的“新旅少儿活动中心”和童话世界般的幼儿综合楼,拥有校园办公网、多媒体教学网、Internet网、小好汉电视台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不含幼儿园11个班),近4000名学生和230名教职工。“敬业争奉献,务实创一流”是新安教师的群体形象,他们中现有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受国家级表彰的28人,在省级赛课中获奖12人,淮阴市骨干教师21人,有90%的老师取得了大专学历。新时期以来,新安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高举教育现代化的伟大旗帜,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进行“构建自主发展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实施“主动发展、优化过程、单班复式”三大策略,坚持“强化目标、注重过程、突出双基、开发智能”的四项原则。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全面发展、全员发展、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智德双全、身心两健、富有创造精神”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受到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学校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先进单位”,确定为“江苏省合格实验小学”“江苏省教育科研基地”,并连续五次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目前,新安人正抢抓机遇,奋发进取,为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而努力奋斗!
淮安市第一中学位于市区解放西路166号,前身是受到毛泽东同志赞誉的著名爱国教育家李更生先生创办的私立成志中学,已风雨兼程八十年,虽历经坎坷,但面向广大民众、为国家培养基础性实用人才的目标不变。99年学校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以来,更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足开齐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为学生今后的多元发展打下必备的基础。 目前学校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200余人,学校占地32000M2,图书资料,实验仪器,电教设施,校园网络,田径场地等教学装备已经步入先进学校行列,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超过90%,中高级教师比例达到80%,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正在形成。学校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示范初中”等荣誉称号,还被确定为“江苏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心理健康实验学校”。 李更生先生,名荃,1883年一月(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十五日)生于江苏淮安。曾就学于江北高等学堂,参加过武昌起义。历任江北师范附属小学主事、淮阴县教育科长、江苏省第一届省会议议员、第六师范(淮阴中学前身)学监、江苏省第八中学(扬州中学前身)校长、第六师范附属小学校主事、成志中学校长和江苏省第九中学校长。1927年4月不幸遇刺逝世。先生认为“兴邦必先兴教育”,乃以毕生精力献身于教育事业。他以爱国主义为宗旨,重视师资质量,锐意追求革新,积极改进教学体制内容和方法,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科学民主,主张男女平等,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并热心公益。他认为言教不如身教,自订:“八不箴”,身体力行,终身不渝。其主持过的学校,均成绩显著。1923年当刚成立的私立成志中学倒闭之际,先生接管此校舍,不领分文津贴,捐产集资,为成志垫立良好基础,受到毛主席的赞扬。 学校先后投资数千万元,新建了科教楼、教学楼、综合楼,扩建了体育场,改建了学生宿舍。学生餐厅,添置了高标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形成了以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校园网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格局。今昔相比,古老校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教师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他们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材而辛勤地耕作着;我们将继续弘扬更生精神,保持优良的办学传统,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负责。淮安市第一中学热忱欢迎莘莘学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