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州中学校创办于2003年6月,2006年4月通过二星级高中验收。它是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中学高级教师王业科,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满足泗阳地区广大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经宿迁市教育局正式批准,按省三星级高中规划建设的正规民办高中。 我校共有高中32个班,学生共计1714人。其中高一10个班,学生536人;高二10个班,学生534人;高三12个班,学生644人。 我校濒临风光秀丽的京杭大运河,位于泗阳城区的主干道众兴东路78号,有多路公交班车直达学校门口,交通十分方便。 我校校园独立,校园面积39750㎡,绿化面积3700㎡,校舍建设面积23333㎡,学生宿舍面积12175㎡。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周边环境良好,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教书育人的理想之地。 我校师资的组成:1、泗阳多所知名中学的优秀教师;2、面向全国聘用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高级、一级教师;3、毕业于正规师范院校的优秀青年教师。我校现有教师12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有119人,学历达标率为94%。县(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2人,中学高级职称16人,中学一级职称53人。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 2、全面提高学生群体基本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以管理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始终如一把“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作为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4、彻底改变传统观念,把学生、家长作为服务对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和家长对高中优质教育的需求。5、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中学历教育,向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我校的办学特色是: 我校创办以后,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方针,经过几年办学实践,根据学校所处的区域环境、师资结构、教育资源等情况,总结、反思并认真进行研究,确定并形成了“学科带头人”教学质量负责制、学生安全管理、体育教育、与省名校启东中学合作办学的四大特色。 我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校风:自砺 自强 和谐 奋进 教风:爱心 耐心 严谨 创新学风:勤学 善思 明辨 笃行 我校的发展目标是: 通过三星级高中验收以后,全校师生员工将进一步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奋力拼搏,力争在3-5年内通过国家四星级高中验收,成为宿迁地区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校园环境,一流教育教学质量的民办高中,在江苏省有较高的知名度。 办学八年来,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常规管理、后勤服务,都已达到一定水平,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在校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非常满意,已毕业的学生纷纷写信给母校的老师,或在校园网上留言,表达对母校的留恋。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或学校组织的家长意见调查中对学校有很高的满意度,他们还在孩子的素质报告书上表达对桃州的感激之情。每逢学校教学开放日,教育同行都会对授课教师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经常给学校写信或打电话赞扬桃州。经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满意度均在92%以上,家长对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 我校高考成绩每年一大步,二类以上本科达线率, 07年15.74%,08年提升到23%,09年25%,91%的学生被各类高等院校录取,我校以三等生源书写出一流业绩。如今的桃州中学,已成为泗阳广大中学生放飞理想的首选校园之一。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民办学校”、“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宿迁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宿迁市青年文明号”、“宿迁市诚信单位”,获宿迁市教育局07、08、09学年度“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泗阳县人民政府 “高中教学先进单位”、泗阳县教育局 “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以及泗阳县“五四红旗团委”、“魏书生教育艺术先进实验学校”、宿迁市和泗阳县“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泗阳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泗阳县文明单位”、等称号。
泗阳县致远中学创办于2001年9月,民营企业家张恕生与原省重点中学38位教师联合投资,是泗阳县第一所民办完全中学,学校成为徐州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江苏省新课程改革试点学校,也是宿迁市发展速度最快和规模最大民办学校。 学校占地224亩,总投资已逾4000万元,新学期在校生将超过5000人。H型教学楼、行政楼、科技楼、学生公寓与多功能餐厅连成一体,极具现代气息,建筑总面积达49000平方米。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电脑网络中心、实验中心、多媒体教室,艺术活动中心、乒乓球馆、篮排球场、400米标准跑道塑胶运动场等,为莘莘学子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阵容强大。中、高级教师占86%,本科学历占90%,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9人,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优秀辅导员52人,省市骨干教师25人,省考试研究学会会员3人,理事1名,市、县统考命题组成员16人,市高中学科中心备课组成员8人,受县政府以上表彰的教师96人。 2002年高考本科达线302人,班均50人,2003高考本科达线406人。 泗阳致远中学成为迅速升起的一颗闪亮的星,在宿迁市乃至全省产生影响,《新华日报》《成才导报》等多家媒体给予报道。 用科研引领教学 江苏省“中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会课活动在致远中学举行。致远中学是该课题的实验研究基地之一。校课题组成员卜玉龙、马爱民、王建功、曹霞等用生动的课例立体地展示了致远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会专家给予充分肯定,称赞致远中学在素质教育上所做出的探索性的实践。 在致远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无不得到体现,教师是教材内容的加工者,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是师生情感的沟通者,是学生品格的塑造者,教师引领学生去发现、交流、质疑、讨论、总结。 致远中学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现代课堂教学结构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把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为目标,努力构建起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体系。 “静心、动脑、实践、创新”,拓展知识,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创造力———致远中学的每一位教师都是课程的开发者。董事长张恕生说:“一个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教育家。”高级教师、校长王小川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育是一门艺术,一位教师可以是普通的,但你的某一点发现和创造性的工作可能是教育家般的成果。 在探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英语每天的“值日报告”,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政治“今日要闻”等新的课堂活动丰富并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努力构建学生自动参与、自主管理的机制,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建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明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现代的生活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主体人格,从而面对未来社会日益凸现的高变化性、高竞争性、高创新性、高合作性。 强化英语教学特色 致远中学坚持素质教育,突出英语教学,走特色办学之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重视课堂实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课堂交际训练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用,大胆地说,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变英语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各班级每星期增开一堂口语课,配有专门的口语老师,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小口语测试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听是别人的,说是自己的,向课堂要成绩,向课后要能力”,这是致远中学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学校广泛开展英语听说读写活动,从英语角,英语沙龙,到演讲比赛,小品大赛,从优秀学法评选,到手抄报展览等等举措,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是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要交际就要具备听说读写能力,因此他们精心选择教材,扩大容量。在教材的选用上,选用了体系更为完善,更富有权威性的人教版英语教材,初中为了适应宿迁地区的英语考试的需要,学校还征订了苏教版教材作为补充材料,鼓励学生通过字典词典阅读原版英文小说,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了阅读能力,在写作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项训练,既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注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办学两年,英语教学成果显著,口语达标率100%,先后50多人在各级中学生英语知识读写大赛中获奖。在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致远中学有近百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建构创新教育的课堂 致远中学着力构建创新教育的课堂,以课堂为主阵地,教师 以创新教育为抓手,形成致远的创新教育特色。 宿迁市政治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利群老师,让思想政治课的“掌声响起来”。掌声是为学生的精彩课前演讲,是为课堂中学生的热烈讨论,是为老师讲解的精辟与生动。她的政治课可以是一场“我们应不应该穿校服”的辩论会,还可以是看一次焦点访谈后的讨论,也可以是一次走出校门的社会调查。 生物教师居正宇要求学生为校园建设设计绿化方案。学生通过勘察、调查、搜集资料等完成设计,并在课堂上演讲、辩论,评选最佳方案。在教育部初中生物凤凰版教材南京春季研讨会上,作为宿迁市教师代表居正宇的发言和交流案例获得广泛赞誉。 新课堂应该是整合信息技术的创新平台。教育信息化,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和充分的现实可能。 致远中学教师全部能熟练地制作和使用课件,大大地延伸了课堂,拓展了课堂。一到两年内,致远将超越多媒体课件教学,由可供师生自由选择加工的教学素材课的建设和运用,到网上资源的直接开发和利用,并把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 搞好创新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应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的良师,更应是与学生平等对待,教学相长的密友;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禀赋和潜能,“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发现和保护学生的探索兴趣、创新思维,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可持续发展。”王小川校长如是说。 让校园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 致远中学的教师群体是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教师进取心强,理念先进,富于创新精神牶 张向东,南京师范大学在读英语教育硕士; 韩广军,省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市政治骨干教师; 谢友谊,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计算机“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 胡兴平,国家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级教练员,高级教师。 宿迁市高中学科中心备课组语文教师陈振生、物理教师吉绪成、历史教师张先留、生物教师葛广才、地理教师张云超、英语教师吴琦。 江苏省优秀班主任吴奇友、房立阳、张绍忠、陈业文等。 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是一所学校获得发展的动力资源和根本支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是造就人的场所,学校要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也就要造就出锐意进取、教艺精湛、底蕴深厚的优秀教师。 致远中学在教师培训中提出“发展你自己”的理念。教师职业特点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继续教育实际上就是使教师能够不断地“发展自己”,只有不断发展,才能“燃烧”得更亮丽,才能更好地“照亮”别人。在教师的继续教育过程中,致远力求在时间上给足,条件上创优,机制上求活,奖励上提高,使老师们既能感受到继续教育是工作生存的必需,又能体验到学习的魅力,和学成后的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成就感。 培训内容多样。有学年初、学期初、学期中的师德培训,有解读名校衡水中学所谓“衡水现象”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有省市教育专家学者讲座式的教育科研培训,有寒假组织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开发校本教材。组织人员选编《教育艺术·管理篇》、《教育艺术·教学篇》,让教师学有所依。 组织高中部教师赴江苏省常州中学、江苏省金陵中学等名校听课学习;组织初中部教师赴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无锡参观取经。 学校计划今年选派三名外语教师出国培训。在致远这样的团队中,工作已不再是人们单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目的,工作的意义在于追求自己的内在价值,通过工作,人们体会人生,不断学习,自我否定,自我创新,探求生命的真正意义。 教育是伟大的事业,教育是崇高的事业。致远像一位英姿勃发的少年,挺胸抬头,无所畏惧,坚定地向远方行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