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所农村初级中学,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善人桥金家山麓,东连灵岩山,北连天池山,西南与穹隆山相对。校园环境优雅,景色怡人,是读书的好地方。她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现有初中三个年级班级19个,学生约836名。学校占地24565.3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 8568平方米,绿化面积11640平方米。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学校面貌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保持领先水平,2002年通过江苏省示范初中验收。学校有一支精干、纯朴富有爱心的师资队伍,有一套严格而又灵活的管理经验和现代化教育设备。学校连年被区教育局评为“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吴中区文明单位”,“吴中区德育先进学校”,“吴中区模范校园”等荣誉称号,2006年6月,被授予“苏州市教科文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坚持以德育为先导。学校始终以德育为首,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致力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成为一大亮点。宏观上:全面把握,积极引导,强化做人;创设环境,文化熏陶,努力构建观念文化、校本文化、班级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微观上:细化常规管理,强化养成教育;优化课程的德育功能;加强法制教育;精化后进生管理;扎实开展“看清远方的理想,走好脚下的路”为主课题的德育教育活动,至今学校已开展了十二个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他们的思想教育在无声中得到实施学校强力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时刻高奏“三步曲”: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提升教师各方面素质,有效保障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我校现有专任教师78人,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57人,是一支年轻而又精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优秀的政治素养。专任教师中,中共党员27人,近三年获得区级以上荣誉42人。(二)优秀的业务素养。专任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36人,苏州市学术带头人1名,吴中区学科、学术带头人3名,吴中区学科片长3人,吴中区学科骨干教师19人,近三年在区级以上评课选优、基本功竞赛获奖达19人次,论文获奖105人次。(三)优秀的敬业态度。学校教师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积极进取,敢于争先。学校长期以科研为抓手。藏书中学依托教育科研发“家”致富,目前在吴中区乃至苏州市形成辐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市立项课题“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研究”顺应新课程的需要,学校较早编撰、使用了校本教材,其成果也在《苏州教育》杂志上介绍。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叶圣陶养成良好习惯思想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集《农村初中的养成教育》0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十五”以来,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700篇(含获奖),一批教师脱颖而出。学校曾被苏州市教育局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科室被区局评为先进教科室。2006年,苏州市农村中小学教科现场会在藏书中学召开,所作介绍入编市《教育科研手册》一书。学校坚持贯彻素质教育。学校着眼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引导开发学生潜能,鼓励张扬学生个性,确立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最优发展”的理念。近年来,学校在每年举办的省市区各学科竞赛中成绩显著。其中获得省、市、区一等奖80多人次,二等奖达200多人次。2003年2名学生获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2名学生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大赛一等奖。学校开设体育特色项目——摔跤运动,已有8年历史,其间参加省、市、区比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有31人次,二等奖46人次,2002年江苏省运动会中,1名学生获得铜牌。2007年12月,学校将接受苏州市教育现代化验收,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不断向教育现代化迈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我校创办于1958年,开办初,校舍一时不及建起,经乡政府安排,暂租民房为教室,地点在邢旺大队邢庄村顾姓农家,借生产队晒谷场为操场,租五间民房,其中三间民房为教室,一间为教师办公室和宿舍,一间为学生宿舍。 1959年春,学校迁至秀峰山秀峰寺院内。不久在寺旁建造教室六间。后选定寺桥街东一片荒地为校址。1960年秋,新校舍落成,并启用。1961年学生宿舍竣工。1968年设立镇湖中学市岸分校。不久,中小学合并,按行政区划分设三个片。中片为五七学校,南片为上山五七学校和西京五七学校,北片为石帆五七学校和市岸五七学校。1972年中小学分开,镇湖中学下设四所片中。即上山中学、西京中学、石帆中学、市岸中学。历经发展,到1984年学校拥有教室10只,生活用房22间,行政用房5间。全部为平房。1985年起政府加大投入,建成二层教学大楼一幢,共20间。1986年建成学生宿舍楼,二层共10间。1987年新建教学大楼三层,共30间。1989年秋,小学搬迁,原小学校舍归并中学。同年校办厂二层共12间落成。1992年建成实验楼15间。1993年新建综合楼三层共36间。 1995年11月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达标验收。1998年通过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验收。同年通过“苏州市中学实验室合格学校”验收。2008年12月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及省绿色学校验收。 1999年根据学校新建设规划,开始扩建。校园占地面积达30亩。目前,学校拥有实验室、电脑房、语音室、图书室、音乐室、广播系统等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有富有特色的劳技室。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至此,学校占地面积11.39亩。
通安中学校位于阳山之麓,太湖之滨,创办于1958年9月,是一所有着近50多年办学历史的初级中学。通安中学校从红烛初燃的简朴校舍,经过岁月的磨炼,一路风尘,走到了今天的辉煌,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于2002年9月区划调整后并入高新区。随着苏州高新区“北扩西进,二次创业”步伐的加快,2005年,高新区管委会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决定易地新建通安中学。新校园总投资8000万元,全校师生于2006年9月顺利搬进新校园。2010年9月,学校顺利升级为高新区直属初级中学。校园占地84亩,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绿化覆盖率达41.4%,拥有400m标准塑胶跑道,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艺体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微机室、800座报告厅、多功能教室、能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的A级食堂等一应俱全。学校设施精良,整个校园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现代气息与文化氛围和谐统一。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4人。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科研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发挥教师整体合力。经过不断的调整优化,学校现有一支师资结构较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目前已有研究生学历9人,中高级职称比例达67%,拥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区教学能手26人,获区级以上各类荣誉42人,160多人次在区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5个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师群体,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获奖论文近400 多篇。学校先后通过了“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教育收费规范学校”、“苏州市合格心理咨询室”、“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的验收,学校还获得了“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教科研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NOC教育创新实验学校”、“全国心理教育百校工程科研基地”、“苏州市首批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改革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办学宗旨,以“励志、崇德、和谐、求真”为校风,坚持“闪光的教育—让教育成为发现与创造的艺术”的教育理念,坚持“共享国际化背景下的教育智慧,品牌强校,特色亮校”的办学策略,以“培养追求卓越的新区人、培养充满睿智的现代人、培养放眼世界的国际人”为育人目标,不断强化办学特色:“强化英语,实践双语,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开发,重视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实现通安中学的教育愿景:让每一位学生身心舒展的生活着,言无畏惧地尝试着,充满幻想地期待着;让每一位教师具有职业追求的自豪感,事业发展的成就感和生活品质提升的满足感;让我们的学校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共性与个性相互融合的和谐校园;崇尚文化与开拓创新、自主发展与个性张扬的活力校园;面向世界、高品质、现代化、精品化、人文化的魅力校园。通安中学校将依托苏州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追随苏州高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节拍,秉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的教育理想,为每一位莘莘学子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让我们携手共进,一同成长,共创通安中学美好的明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