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暨阳中学紧邻文庙,是一所既具深厚文化底蕴又显蓬勃青春朝气的特色精品学校。这块沃土曾经作为具有270多年历史的“暨阳书院”原址而钟灵毓秀,浓厚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社会栋梁。自1993年独立建校以来,学校一贯以其校风好、学风正、质量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逐步铸就了江阴初中教育的“暨阳”品牌:先后建成省首批示范初中、省德育先进学校、市AAA级特色学校、中央教科所科研教改“先进实验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1400名。学校一贯秉承“对国家民族负责,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宗旨,以促进学生“学做人、会学习、有特色、善生活”为育人理念,勇于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新路,在“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之路上执著前行。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育人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子的未来发展奠基,让每一位暨阳学子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如2007年《江阴日报》在“热点新闻”栏目中整版重点报道的张晓梦同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成为2006年清华大学收到世界顶级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最多的学生之一,并最终选择美国斯坦福大学读研,被北京高校学子称为“国内生物医学工程申请第一人”。在近年的教育实践中,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校本课程,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以“回归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为主题,走出了一条回归生活、自然清新、充满智 慧和灵性的新路。2005年秋,学校在全市率先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以其班额小和新颖的教育组织形式,更好地促进学校个性形成和素质全面发展。2006年暨阳继续领先一步,将教育探索的视角延伸,积极与国际接轨,开始实施“双语教育实验”试点。学校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依靠品牌和地理优势吸引优师,依靠竞争和激励机制留住优师,依靠加强师资专业化建设打造优师。学校在职教职工120余人中,拥有文学博士1人,在读教育硕士12人,有22位教师研究生课程结业,教师本科率达97%;有各类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新秀45人,在省市课堂教学比赛中先后有10多人获一等奖;涌现了省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在无锡市红专青年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18人。“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目前,学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员工正同心同德,大力弘扬“团结、爱校、拼搏、奉献”的暨阳精神,意气风发,与时俱进,倾心打造初中教育的“暨阳”品牌,传承传统文化,引领特色教育,不断谱写新世纪的华章,为江阴的义务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无锡市雪浪中学,地处无锡太湖新城,隶属山水城管委会,紧邻江南大学蠡湖校区,是滨湖区教育局主管的十二所初中之一,顾文权同志任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2009年9月,学校搬入第二次易地新建的新学校。新校占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4万2干多平方米,可容纳60个班级。新校环境幽雅,设施一流,文化气息浓郁,有独立的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宿舍楼。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93名在编教职工。 雪浪中学前身是雪浪山麓创办于1939年的私立敦睦商业初级中学,上世纪50年代中期转为公办更名为雪浪中学。雪浪中学是无锡市率先通过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验收的学校之一,1996年又首批通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省级验收。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加倍努力于2006年创建成了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2009年10月,又挂牌成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 七十多年薪火相传,七十多年发展积淀,“敦品育人,睦风兴校”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做负责任的现代敦睦人”的目标庄严明确,“精细化教学”和“趣味环保课堂”特色彰显。“敦睦”的校训,“敦朴温良”的校风,“敦品笃爱”的教风,“敦勉精诚”的学风,已成为全体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江苏省教科院实验学校”,雪中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致力校本提升,促进内涵发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德艺双馨的教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品学兼优的学子。在由一所农村初中向城市学校转型发展的新时代中,雪浪中学将立足小班化教育的平台再谱敦睦教育的新篇章。
无锡市水秀中学创建于1989年,属水秀新村、稻香新村与之配套的公办初级中学,是滨湖区教育局直属学校之一。学校位于湖滨路与太湖大道交汇处,交通便捷。 学校占地29亩,设有21个教学班,学生700余人。学校有教职工79人,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22人,占27.8%,教师硕士学历2人,本科学历65人,专任教师学历本科达标率89.3% 。学校现有高级教师23人,占30.67%,一级教师27人,占36%,其中区教学能手1名,市教学新秀3名,市教学能手1名,市班主任能手1名,滨湖区“五四”教育奖章获得者1名。 学校以 “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引领,在建校2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育人目标,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学校每年有一大批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学生考入四星级以上高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学校声誉良好。 学校坚持“让学生进步、家长放心、社区满意”的办学宗旨,坚持让学生接受公平教育的服务理念和不歧视借读生、不放弃差生的师德要求,促进各类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教的道路,实施以科研促教改的策略,把探索、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科研的原则,省教育学会《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研究与实践》课题、中陶会的《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课题已经结题。 无锡市水秀中学是无锡市首批 “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先后获得“无锡市课改示范点学校”、 “无锡市常规管理优良学校”、“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基地”、省、市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基地”、无锡市“先进教工之家”、“五四红旗团委”、市“优秀少先队集体”无锡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红领巾手拉手助残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无锡市“绿色网吧”学校、“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滨湖区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滨湖区五星级单位”、“无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和中国陶研会“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中学教育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五严”规定,致力于学校制度文化的完善和重建,扎扎实实有效推进“525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努力打造具有师生参与、风格多样、内容丰富特色的“班级文化墙”, 精心组织“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家校联合教育活动,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有团结进取、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校将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育实践,为办领导放心、人民满意、社会称赞的学校而不断努力!
无锡市河埒中学由人民教育家胡通祥女士创办于1944年,原名化新中学,位于河埒口蠡溪路31号。1999年,与桃园中学合并。2007年,迁入新校区,位于梁清路999号。 多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河埓中学已成为滨湖区对外展示的窗口学校之一。近年来,学校逐步从规范管理走向文化管理。在“上善”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河埓中学形成了“有容润新”的教风,“勤勉敏行”的学风, “仁爱和融”的校风。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家园示范点”“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优质诚信办学机构”、“江苏省教育装备先进单位”、 “ 江苏省绿色学校”、“无锡市学校管理规范先进单位”、“无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滨湖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学校拥有先进的现代教育设施,是“江苏省教育装备先进单位”。有理、化、生实验室20个;数字化实验室,信息化实验室6个;数字化实验室、比特实验室、网球场等设施省内一流;图书馆达省一级标准,藏书近10万册,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1人,其中高级教师47人,获“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骨干教师有18人,近年来获得“区优秀工作者”等以上荣誉称号的先进教师有30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 有8人,兼职教研员有2人,师资雄厚。历年来,教师在省、市、区各级教育教学比赛中,屡获大奖; 近两年,河埒学子在全国语文读写大赛、全国英语口语大赛、全国中小学绘画比赛、省级英语口语大赛、省市科技模型比赛、书法比赛中获奖达170多人次。在省、市科技模型比赛中,多次获省、市团体奖,多位同学获省、市各级单项奖。2009年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8门中考科目,四门的平均分名列滨湖区第一名。总分列滨湖区前列;2010年中考成绩总均分566.3分、高分人数名列滨湖区第一;2011年中考,8门中考科目,5门的平均分名列滨湖区第一名,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与此同时,学校先后接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日本、新加坡、欧洲诸国等代表团来访,进行多种交流活动。先后多批次选派教师和学生去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进行修学访问,与国外教育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师生视野开阔。 回眸过往,河埓师生汲取文化积淀的养分;驻足脚下,他们践行着“上善”的至真之路……
一所位于无锡市蠡湖新城之中的美丽的学校,西临“太湖佳绝处,美比西子湖”的蠡湖,东靠无锡市新体育中心——堪称无锡市地理位置最好的学校; 一所办学历史五十年,在校师生千余人,占地面积二十亩,生源质量、师资水平没有特别优势,颇具典型意义的区属公办初中; 一所以“建设积极情态,追求高效学习”为育人核心理念,以让全体师生“高高兴兴上学,充充实实回家”为教改信念,以“蠡中教育”为教育品牌的学校; 一所正以“助生自助”为教学核心理念的“六助”高效学习方略引领师生在根本上重建“教”“学”逻辑的学校; 一所以“无痕有恒”为德育教育显著特点,并正起步构建“五动”积极情态方略的学校; 一所教学质量在市内名列前茅、近7年来中考成绩不断攀升、并已较显著地凸显“中负担,高质量”教学特征的学校; 一所十分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校园网当作教师精神寄居地,并在引领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上作出独特贡献的学校; 一所以自己的理念和实践与全体家长一起践行“咱们的孩子、咱们的学校、咱们携手共进!”这一家校合育口号的学校; 一所管理中特别注重以“协同”、“系统”为主要特征的“顶层设计”,并以“思想第一,制度第二,校长第三”为管理核心理念,不断追求“有点压力,但不压抑;有些忙碌,但不盲目”这一管理境界的学校; 一所近年来先后被授予“江苏省示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无锡市素质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并以“政府支持,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学术支持,师生快乐”为教育愿景的学校; 一所不断虚心学习兄弟学校教育改革先进办学经验,并倾情接纳、培育教育改革者的学校; 蠡园中学—— 一所有点办学个性的学校; 一所在智慧与执着中不断“追寻理想中的教育”的学校;
典雅厚重的后宅中学,创办于1950年8月,校址坐落于无锡市新区鸿山镇。目前,学校拥有21个教学班。学生数979人。学校拥有一支理念先进、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在他们当中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2名,高级教师职称人数29名,本科学历以上人数达到75%。近年来,在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下,加大了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设施齐全先进。在“发展是主题,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品牌”的办学理念关照下,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社会美誉度得以提升。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示范初中”、“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课改实验示范点学校”、“无锡市实验教学标准化学校”、“无锡市绿色学校”、“无锡市校园网吧合格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放眼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注重内涵发展,努力打造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不动摇,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为宗旨,为打造“绿色生态校园、温馨书香校园、现代数字校园”,为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