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都镇中学座落在修水县素有“桃花源”之称的省级风景名胜“南崖—清水岩”风景区内,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园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校舍整齐。学校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配置标准的理化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宽敞舒适的学生宿舍。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多人。有教职工49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本科学历32人;专科学历100%;市级学科骨干6人。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健康人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2007年中考综合评估荣获全县第一名,近两年来,我校还分别获得:九江市“2007年度政风行风先进单位”;修水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考评优胜单位”、“和谐校园”、“先进基层党支部”;四都镇“2007年度综合先进工作单位”、“群众最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安全教育为重点,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着力构建家长放心、学生舒心的育人环境。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开设了第二课堂,成立美术、音乐、体育、书法等兴趣小组,经常举行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深化课堂改革,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探究教育教学理论,向教研要质量,增强教师互助合作意识。积极推荐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教育部门举办的讲课、说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世纪,四都镇中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正沿着“严管理,强素质,重服务,创品牌”的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全县农村品牌初级中学。
何市镇中学座落于四面环山、绿色掩映的何市镇,后枕雄奇灵秀的大板尖山麓,前抚修江之源胜利河,地处集镇中心。她的前身系始建于清代的“宾兴祠”,先后开设过公馆,办过学馆和私塾学堂等,一直是奉乡政治文化中心,因此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44年“宾兴祠”改办为国立学校,即民国修水八小,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何市中心完小;1961年戴帽办中学,1971年小学迁出,增设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1978年起停办高中,延续至今。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0多人,教职工28名,其中高级教师6名,本科以上学历22名。 在各级党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原“宾兴祠”逐渐拆除或改建,目前校园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又建设了一流的多媒体电脑室、标准篮球场、新校门,还添置了学生床,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但办学条件仍然较差,目前还有三栋砖瓦结构的平房,且没有学生膳厅和礼堂,师生住宿条件较差。 尽管如此,但何中人不畏艰难,勤奋工作,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团结、自强、创新、奉献”为校训,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办学宗旨。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创立一套完整的教师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围绕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加强学生日常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在班级中开展“三星”创评,在学生中评选“八星”。严格的管理赢得卓著成绩,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中考成绩逐年大步前进,已挤进了全县上游。 挚着追求,锐意创新,有着大家的共同努力,何市镇中学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