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第五小学始建于1964年,与风景秀丽的清昭陵比邻,是一座具有40年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6578平方米,操场面积9000平方米。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68人。学校,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绿树成荫,是沈阳市首批花园式学校。这里是孩子们学习、活动的理想乐园。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84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市、区骨干教师32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具有本科学历34人,研究生学历4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57人,占教师总数的53℅。 雷虹校长是中学高级教师,是一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独具人格魅力的专家型校长。她从事学校领导工作已十五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秉承“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宗旨,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教育教学管理取得可喜成绩,使学校跻身于皇姑区名校的之列。学校重视学生特长和素养培养,科技小发明、足球、乐器、手语等优势项目,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亮点,是带动大面积学生走向创新的示范点和辐射源。 学校先后被区政府命名为政府级先进单位、皇姑区教学先进单位、区德育先进单位、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科技创新优胜单位、沈阳市假期工作优秀单位,沈阳市家长学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简介 沈阳市第一〇七中学,位于大东区滂江街,是一所管理手段规范、教学机制完善、校园环境优美的初级中学。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 19272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座、体育馆一座,总面积12500平方米及4300平方米塑胶操场。 教学设施 学校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标本室、电化教室。还设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及藏书五万七千余册的省级示范图书馆、阅览室,设有宽敞、明亮、环境整洁的 A级学生食堂。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个团结、民主、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具有一支业务精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292人,教职工120人,其中,高级教师34人,中级教师5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骨干教师1人,区首席教师3人,区明星教师10人,区骨干教师45人。 办学成果 学校确立了 "为每个学生创造充实、幸福、高尚的未来"的办学理念;"优质教育、优质服务、优秀师资、名牌学校"的办学目标;"基础扎实、品德良好、爱好显着、能力突出"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富有人文精神,扎实基本素质的质优生"的办学特色。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每年均有学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知识竞赛中获奖,并有多名学生在全国绘画、声乐、器乐等特长竞赛中获奖。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沈阳俱乐部理事单位、辽宁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沈阳市对外开放窗口学校、沈阳市德育示范校、沈阳市绿色学校、沈阳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沈阳市模范职工之家,连续多年被评为大东区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沈阳市大东区工农路第一小学始建于1988年,与沈阳东站为邻。学校原隶属于沈阳铁路分局教育中心,2004年10月实行属地化管理后,正式归属大东区教育局,是一所普通的小学。学校占地面积7507㎡,建筑面积2273㎡,操场面积3600㎡,绿化面积340.4㎡,现有17个教学班,573名学生,46名在岗教职员工。多年来,学校被评为沈阳市绿化先进单位,沈阳铁路局示范学校,大东区教育教学先进学校,大东区德育工作示范学校,大东区体育工作先进学校,大东区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同时,学校还被命名为辽宁省“4321”足球训练重点学校,辽宁省小作家教育基地,大东区小学思品评价教育实验基地。
沈阳市铁西区肇工街第三小学座落在沈阳市铁西区南 七西路17号建于1958年,占地4800平方米,是一所中国陶行知教育特色校。学校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的整体建筑环境优雅,朗朗书声与校园绿色画廊、文化展廊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学校成立了“行知”电视台、建立了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等现代教学设施,实现了教师电子备课和运用网络辅助教学。为师生营造了一个优美舒适、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学校领导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把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精髓,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用“爱满天下”的胸襟、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的教育思想和创造意识努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学校以二期课改和新基础教育为抓手,转变教师观念,规范教学行为。致力转变落后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合理的教学结构,低效率的课堂教学。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通过提要求、重培养、给机会、做调整等形式和途经,优化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700名学生、54名教职工。其中高级教师43人,市区优秀课教师10余人。 几年来,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特色,逐步建立“崇真尚文”的学校文化,不断探索、提升、进取是肇三人的信念。修师德、讲协作、展才华是肇三人的追求。学校先后获全国陶研先进单位、特色教育成果优秀奖、市花园式学校、铁西区特色学校、中国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先进集体等,学校在近年区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中连续评为A级。 根据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学校制订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加强”的办学思路基础上,努力形成“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肇三特色校园文化,创建学校管理特色和体育、艺术特色,实现“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的目标,把肇工三校建设成铁西区品牌学校。 求真向善,尚美创新 活泼有礼,善思好学 动口动脑,动眼动手
辽中县老大房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美丽富饶的辽河西岸,2005年11月将原老大房初级中学和老大房中心小学合并,现为一校两址,其中西校区占地面积16,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00平方米,操场面积8,000.00平方米;东校区占地面积22,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0.00平方米,操场面积8,800.00平方米。共有教学班28个,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99名,中学高级教师14人,小学高级教师32人,荣获国家级优秀课教师2人,省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优秀教师3人,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26人。学校是沈阳市绿色网吧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支教先进单位,省农村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现设有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卫生室、艺术室、微机室、学生体质测试室、最先进的双向视频多媒体教室等。幼儿园达到沈阳市二级园的标准,满足当地学前教育的需求。使农村学生同样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学校成为老大房的希望。 学校在县政府聘任的校长徐全洋的带领下,拉开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与形象的序幕。形成了: 办学理念:改变学生命运,改变家庭命运,改变家乡命运,承担社会责任。 办学模式:分段管理,层次教育,习惯养成,协调发展,素质全面。 培养目标:成长,成人,成材,成功。 学习目标:爱学习,会学习,终生学。 办学目标:办人民满意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特色目标:学生成长历程终身档案,争创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示范校。 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统领,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师生文化积淀。经过近百年的老大房学校以“厚德、健身、务实、创新”为校训,以学生“成长、成人、成材、成功”为目标,形成了 “明礼仪、养习惯、爱学习、求发展”的校风, “乐教、会教、擅教、教好”的教风和“求知、探索、思辨、创造”的学风。 在学校良好风气的感召下,全体教师竭力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习惯,乐观的生活态度,顽强的意志品质,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大胆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基础教育的成果中受益一生。从老大房学校升入高中、职业高中、步入社会的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潜能,2007年毕业于县一高的王亚奇同学以61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天津大学。 如今的老大房九年一贯制学校是老大房乡一道靓丽的风景,迎门的“书”字型艺术雕塑,以及四周的“四成”映衬这里,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绿化、亮化、美化、生态化使学校美不胜收,文化环境建设对孩子是耳濡目染,使孩子们陶醉在素质教育的海洋之中。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大房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定前景无限,面对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他将以高质量的办学效益接受知识经济的挑战,还老大房父老乡亲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民市大民屯学校座落在大民屯镇的南部,学校始建于1952年,历时53个春秋。历经新民中学大民屯分校、新民县第二初级中学、新民县大民屯完全中学、新民县大民屯高级中学、新民县大民屯镇初级中学,2005年3月1日合并了一所初中七所小学,改名为新民市大民屯学校,2006年9月1日又并入六所村小,是当地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任校长吴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207人,专任教师175人。在校生总计2900人,教学班59个。 学校占地面积58000平方米,学校有两栋教学楼栋,食堂楼、宿舍楼各一栋,总建筑面积15390平方米。教学楼内设有理、生、化、自然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一应俱全,满足学生课堂操作和演示的需要。学校图书储藏量满足师生学习需要;校园广播系统、“校校通”系统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资源输送到师生面前,实现了教学与管理的现代化。学生阅览室及实验室的全天开放,为个性化教学与发展学生特长提供了优越条件。
沈阳市和平区西塔朝鲜族小学创办于1920年,是一所国立全日制示范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57平方米。有900多名学生,78名教师,高级教师占70%。设有微机室、电教室、语言室、实验室、舞蹈室、器乐室等多功能教室还有学校礼堂。 西塔朝鲜族小学作为省级重点小学在改革创新的路上展现着日新月异的新形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多次获国家、省、市、区“朝鲜族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朝鲜语工作先进集体”、“韩国周”贡献单位、绿化单位、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继续教育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人本、发展”为思想核心的办学理念,即:“为学生发展而奠基,为教师发展而铺路,为学校发展而改革,为教育发展而创新”在这一办学理念引导下,学校以科研为先导,先后申请国家、省、市、区等各级教研课题二十项,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倡导自信、自爱、自强,“三自”创新人格培养模式,正在趋于完善。听觉教育和活动教学的有机结合、室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一般教学与愉快教学的有机结合、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为重点“四结合”教学方案的推进及教学中对普通性、主体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等原则的遵循追求,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迈进了一大步。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临近,学校高瞻远瞩,先后与国外十所学校结成姊妹学校。通过相互交流不断与国际化接轨。一所古老的学校焕出年轻的朝气。
黉舍坐落于沈阳市沈河区热烈路,周边环境温馨,交通畅畅,是一所培养人才的摇篮。黉舍前身始建于1907年,至今已有100年的悠长汗青,1952年之前,曾前后定名为指南中学,中法中学,新华中学。1952年9月,新华中学与原沈阳市第七男子中学归并,改名为沈阳市第七中学。颠末汗青浸礼的七中,现在已成为一所环境幽雅,讲授设施齐备,师资力量薄弱的初中名校黉舍占地3.034万平方米,修建面积1.3319万平方米,有面积600平方米摆布的室内体育馆,有可停止四场篮球赛和两场排球赛的柏油空中园地。全部校园绿树环抱,花香四溢,是一所绿化、静化、丑化的市花圃式黉舍。黉舍有三座当代化的讲授楼,讲授设施齐备。有标准的物理尝试室、化学尝试室、生物尝试室各二个,设施完美,尝试东西齐备,为门生供应了杰出的尝试前提。有标本室一个,存有各种动、植物标本140余种。计算机室二个,可包容60余人同时上机操纵。语音室二个,这里先进的设备,为进步门生英语的传闻才气才气纵横创作发明了及其有益的前提。我校的凸起上风是师资力量特别薄弱。有闻名全市的教诲专家、骨干西席、学科带头人、优良班主任。黉舍一贯以办理严、本质高享誉沈城,以经获得社会上的遍及首肯。近十年来,我校中考升学率、均匀分均居市内前茅,考取省尝试、二中的门生总数持续十年沈阳市第一。在七中的名誉榜上,不但有全市中考状元的殊荣,讲授质量一流的桂冠,也有着一项耐久以来走在全区前线的值得高傲的亮点:体育,我校自1990年起作为"4421"练习黉舍,男女篮球队是初中重点的练习基地,多年来,我校男女篮球队一向是全区第一名,并多次代表区里插手市里的比赛,获得佳绩,女篮保持全市第二名,男篮保持全市第三名,成绩的获得离不开体育组教员平常事情中做出的辛苦汗水。校队的练习、比赛、共同校教诲处团委停止播送操比赛、短绳、大绳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为七中营建了杰出的体育氛围。几年来,七中的名字不但闻名全市教诲线,也东风化雨般地走进沈阳市千家万户,因为这里出现出了一多量教诲战线骨干,还培养出了千万名德才兼备的优良门生,德育树模校,电化教诲树模校,艺术树模校,一个个殊荣定名在这里。比赛、汇演、比赛、活动,七中的各个方面都走到了全市的前线。现在七中正在以极新的面孔,驱逐新的应战。信赖七中必然会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尽力下,向着夸姣的将来展翅腾飞,一个个但愿的种子必然会在这里茁壮生长。
在辽北大地沈阳的后花园,有一栋橘黄色、造型别致、建筑面积 5318 平方米、漂亮整洁的四层楼房,这个坐落在东北瓷都法库县县城正北4公里、203国道东100米处的建筑物是2006年8月20日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学校----孟家九年一贯制学校孟家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在原孟家初级中学校址上扩建而成的。学校现有在岗教师156名,在校学生1550名(其中校部学生958名,教学班28个;分校3个,教学班18个)。校园占地356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5318平方米(尚有2300余平的三层食堂宿舍楼在建设中),其中多媒体教室1个、面积155平方米,2个网络教室、2个语音室、2个综合实验室,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校长室、书记室、副校长室、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各一个,其它办公室7个。新建的办公室整洁优美、教室宽敞明亮,校园绿树环抱,景色宜人,漫步校园,鲜花烂漫,曲径通幽,绿树点缀。这里是学生读书求知的净土,是教师工作的好场所、好地方。多年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对孩子进行的无声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相结合,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设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资源优势,使我校朝着正规化、整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在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探索中,我校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年,得到来自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奖励,近年来学校获得的荣誉主要有:法库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法库县"十五"期间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法库县文明学校、沈阳市"花园化"学校、2006年沈阳市中小学"歌满校园"艺术展二等奖、2006年度沈阳市平安校园、2007年沈阳市"手拉手"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以来,我校本着教育性、整体性、个性化、贴近性、学习性、开放性等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形成具有孟家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孟家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立,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孟家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也已经显现出来:基础学科成绩骄人,音美学科百花争春,校园环境整洁、学生礼貌待人、师生和谐相处、楼道内安静无声、学生学意浓浓、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 回首昨天我们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暴棚!看今朝光辉浪漫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本校师生的齐心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孟家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定会展翅高飞,再创辉煌。
铁西区齐贤一校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绣工西街5号,为区内一所中等规模学校,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始终以“一切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 在市、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坚持五育并举,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努力创设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宽松环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始终以“一切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新一任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新的教学思路。确立了“以国学魅力提升齐一魅力,以国学底蕴打造魅力齐一”的特色教育。通过国学教育课堂,把《三字经》、《论语》、《弟子规》中的美德篇融入到日常教学、德育中去,让学生在诵读中华民族经典著作的同时,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明的传统礼仪。为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和能力,学校开设了多种校本课程如:纸趣花艺、电脑设计、儿童绘画、健美操、跆拳道、笛子、铜管乐、表演等,每周三、周五中午的快乐英语角活动,吸引了所有爱说英语、想说英语、会所英语的学生,已成为学校午休时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