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县第二中学于1976年建校,1996年创办职业高中,三十一年办学历程,十一年职教之路,发展成一所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型学校,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文化东街1号。2005年跻身为自治区重点职业高中,现正朝着全国名校的行列阔步前进。 学校占地面积5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建有1800平方米的实验楼,6400平方米的教学办公综合大楼,3800平方米的逸夫职教楼,92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500平方米的建筑实习(实训)基地,3800平方米的幼儿园,语音室、微机室、阅览室、绘图室、测量室、多媒体教室应有尽有,设备齐全;同时开通校园网与远程教育网,教育教学设施十分完善。学校现有在校生2300余名,教学班49个。教职工222名,其中高级教师86名,一级教师63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48人,研究生1人,可谓生源充足,师资雄厚。 学校职业高中开设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幼师等专业,拟开设汽驾与维修专业,其中建筑专业为全区精品专业;同时设有综合班与五年制高职班。初中有教学班30个,全部小班教学,配备资深教师与优秀教师任教,全力打造全国名校。2005年学校开始承担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现已完成各类培训近4000人。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是该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创新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渠道,是一所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校采用灵活办学的方式,多方寻求合作伙伴,与呼和浩特精良商贸公司,内蒙古昭华建筑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校企合作;与青岛出口加工区环海职专,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学院实行联合办学;同时又与多家企业签订用人合同与订单培养协议,真正实现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的培养目标。
呼铁一中由呼铁局创建于1958年,2004年1月1日起,划归回民区政府管理,揭开了学校专业化管理的崭新一页。2009年被命名为自治区语言文字示范校,2010年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11年9月又喜获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厚德博学、励志健体”的校训,“敬业求实,开拓求新;明理求真,笃行求是”的校风,“爱教、教会、会教、教好”的教风,“爱学、学会、会学、学好”的学风,形成了呼铁一中颇具人文内涵的校园精神。 学校有一个积极进取、团结拼搏、能抓会管的领导集体。自2008年以来,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特色办学,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融注到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品牌中,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奏响发展的最强音,谱写出特色教育的华美篇章。 我校现有35个教学班, 2000多名学生,有教职员工142名,其中高级教师71名,一级教师37名,在这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勤教、乐教、善教,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中,有内蒙古自治区级教学能手、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40余人。 今天的呼铁一中,既充满现代学校的勃勃生机,又饱含历史文化底蕴。教学楼、实验艺术楼、图书科技楼、综合楼、体育馆、学生公寓、食堂和标准化塑胶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一应俱全,舞蹈排练厅、乐器排练室、美术活动室、社团活动室、网络中心、微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功能齐全,为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是内蒙古、呼市两级重点中学,首批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她的前身是“奋斗中学”。1942年傅作义先生在巴盟陕坝创办了私立奋斗学校的中学部,1950年定址于归绥市,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归绥市第二中学,1954年改为现称。办学前辈们的辛勤耕耘,铸就了二中勇担使命、奋进图强的创业本色;无数园丁的无私奉献,凝成了二中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育人形象。二中以最豪迈的姿态砥砺前行,一路高歌。 科学的管理打造基础教育的优质品牌。学校坚持走以质量为根本、以素质为基础、以特色为亮点、以绩效为形象、以优秀为承诺的发展之路,不断优化民主透明、和谐高效、科学务实的管理机制,整合内外资源,实现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开创了办学的新局面,并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全国体卫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教育部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全国外语教研示范校”、“全国绿色学校”、“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内蒙古自治区科研实验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德育先进学校”、“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内蕴文化敦实了学校发展的力道。学校的“严谨、求实、团结、奋进” 的校风,“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个性优良”的育人目标, “依靠一流的师资、实施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学生、办成一流的学校”的奋斗理念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凝聚着伟力,“为公”、“至善”、“明德”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已在学校科学发展的推动下愈益浓厚,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育人环境的构筑,将时代信息、时代精神、时代理念融铸其中,使二中的教育始终站在“立足时代、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的发展高度。 一流的师资不断开创学校的新业绩。师强则校强、师优则生优。在学校的“爱岗敬业、观念先进、博学善教、和睦协作”教师总体发展目标的推进下,谦和明德、至善仁爱、钻研智慧、创新为公的教师团队已然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现有教职员工291人,百分之二十多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近一半的教职员工是共产党员。学校有特级教师3 名,高级教师103 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名,自治区优秀教师2名,自治区级教学能手9名(市级26名),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 10名(市级15名),近三年荣获国家级奖励的教师有 名。年轻教师在集体备课制、“3、6、9”培养工程和“导师制”的导引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近几年,学校高考升学率始终名列自治区前茅,输送到清华、北大的学生平均每年有18人,重点率达到90%以上,保送生人数名列自治区首位,各类优秀特长生人数逐年上升。自1985年以来,共有14名学生取得自治区高考文、理科状元。在每年的全国各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的获奖人数都名列自治区榜首。全校上下呈现出一派崇尚奋斗、拒绝平庸的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机,推动着学校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冲刺。 两校区多元化跨越式发展模式是我校实现“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全国名校”的全新动力。08年正式启动的东校区和校本部遥空相望,为城市的基础教育打造了两只慧眼,“东西合璧、文理双赢”的全新的二中形象就此矗立青城。两校区占地面积共256亩,建筑面积共 104358平方米,有72个教学班,4280名在校学生。多媒体教室,校园电视台,计算机网络中心,三层开放式图书馆,机器人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美术展览室,舞蹈教室,乒乓球室,三层多功能体育馆,千人报告厅等现代化设施为实现学校的全方位育人、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内促外引,交流突进的学术研究思想是我校与时俱进的汩汩活源。学校特色发展中的亮点“聚焦课堂”已经举办了5届。聚焦教学实际,凸现问题困境,尝试突破创新,辅以外援新例,虚心接受质疑,求真务实诊断,反复考证归因,强化反思提高的学术交流研究系列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有力的支持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研究的深入进行。学校先后与国外60多所中学建立了校际联系,与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的学校结为友好学校,与美国俄亥俄州玛瑞埃塔、密苏里大学、英国女王大学、普利茅斯等大学签订了友好协议,与日本埼玉县立不动冈高等学校、横滨国际高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Macquaric Fields高中结为姊妹学校,与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南方新罕布什尔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院也达成了合作意向。目前我校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 承载了太多的光荣与梦想,面对时代巨大的挑战,我们全体二中人会用激情充盈灵魂的工程,用仁智启领时代的骄子,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创新管理,发展内涵,创优成绩,彰显追求卓越的勇气和魄力,打造全国名校,担负起弘扬传统和与时俱进互促的教育发展的历史重任。
内蒙古电力中学又称内蒙古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学校有内蒙古自治区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先后被国家教委、团中央等部委表彰为先进单位;被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自治区教育厅命名为两级示范校;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级实验学校;被内蒙古党委、政府、军区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教育部中小幼科技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基地学校;被内蒙古总工会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职工读书自学活动先进集体;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评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2000年度先进实验校;被内蒙古教育厅命名为自治区级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
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 即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是呼和浩特市最早成立的一所私立中学,1994年成立,现有新旧两个校区,旧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金岁大酒店对门),新校区位于攸攸板村北,学校设有小学初中高中部,附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校成立以来初中部已多年蝉联本市中考成绩第一,同时高中部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秋实中学是一所由社会力量兴办的,实行科学管理,实施先进的课程教学与全面素质教育的完全中学,成立于1994年,现已发展为具有55个教学班,2800余名在校生的规模。 学校于2006年在回民区攸攸板镇置地150亩,开始兴建西校区,现已完成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等多项建筑共计约2.5万平方米。西校区于2009年开始招收初、高中新生,现已有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共22个教学班,1100余名在校生。学校利用西校区远离喧嚣闹市的地理位置与宽裕的办学场地,依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一批作风正派、工作踏实而有能力的管理干部,积极营造优雅宁静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杜绝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干扰和影响,全面培育学生文明高雅的情操,遵章守纪的素质和专心学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秋实中学的校训是“敦品励学,格物致知”。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纪律严明,品行优良,热爱学习,追求进步的优秀人材。因此,学校在开足各类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文体比赛和知识讲座,以激发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位于石西路通达南站东南,始建于1956年。目前是玉泉区市区内最好的完全中学,自治区示范高中,和呼和浩特市内的一中,二中,附中,土中,十八中,铁一中,十四中并列为呼和浩特市八大自治区示范高中。 呼市六中现有55个教学班,3300多名学生,156名教职工,130名专职教师。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31名,一级教师58名,初级教师40名;在读研究生15名、本科以上学历71人、专科学历5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20人。 2000年获“内蒙古普通高中管理先进校”;2001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命名为“内蒙古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同年被命名为“内蒙古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呼和浩特市先进单位”;2002年加入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委员会”;2003年被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为“优质高中建设发展校”。2014年1月8日,被内蒙古教育厅授予“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称号”。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区两级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团结、务实、创新、进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在前几年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大幅提高,已成为能让家长和学生慕名选择的学校。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获悉,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等7所学校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根据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标准,经盟市申报,获得此次命名的7所学校分别是: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集宁师院附属中学、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一中学、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二中学、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第三中学、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和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第一中学。 7所学校的重点示范内容涉及专项教育、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学校管理等,在示范期内要模范执行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规章,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示范期自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为期3年。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1885年设立的古丰书院,后历经绥远省立第一中学,到1954年定名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1960年被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78年自治区政府重新确定一中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2000年被评为首批“普通中学示范性高中”。至2013年,该学校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班72个,在校学生4300多人。与呼和浩特附中,土中,十八中,铁一中,十四中,六中等并列为八大自治区示范高中。 据史料记载,现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建校历史,可追溯至距今120余年前。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朝第41位任归绥道道员安祥创建“古丰书院”,因呼和浩特地区古时称丰州而得名。光绪二十年(1903年)清朝第四十六任归绥兵备道道员朴寿根据清朝学务大臣令和《奏定学堂章程》改古丰书院为“归绥中学堂”(呼和浩特第一中学的百年建校历史从此时开始)。1912年,绥远城将军贻谷创建了“绥远中学堂”,同年,绥远城将军裁撤,“绥远中学堂”并入“归绥中学堂”, 后“归绥中学堂”更名为“归绥中学校”,张璞出任归绥中学校长,结束了呼市地区满、汉、蒙分教的历史,归绥中学校成为呼市地区的最高学府。1925年“归绥中学校”改名为“绥远区立第一中学”,赵允义(国民党绥远省执委)任校长。1929年因绥远特别行政区改为绥远省,绥远区立第一中学改为绥远省立第一中学 ,库耆隽任校长。 在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局势所迫学校解散,学校被日军占领。1939年流亡到后套(今巴盟杭锦后旗)的绥远省政府成立了“国立绥远中学”(绥中),由当时绥远省教育厅长闫伟筹办兼作校长,后绥中流亡宁夏,后又回到巴盟梅令庙,1949年“国立绥远中学”正式改名为“绥远省立绥远中学”。1946年春,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几个月后,绥远省教育厅决定恢复归绥中学,由闫秉乾筹办 并任校长。1947年校长为刘佐儒。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是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市两级重点中学。创建于1942年,学校有教职工219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完善,开通了校园闭路电视,配备了摄、录、制、放一整套的现代化专用设备,成立了呼市二中电视台。2000年建成了自治区第一个“千兆以太校园网”并成立了计算机教育网络中心,学校被授予“科利华校园网示范学校”的称号,并被国际教育资源网接纳为成员校。近年来呼市二中先后荣获“全国体卫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国家教育部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内蒙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现代化教育先进学校’、“内蒙德育试点学校”、“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学校”、自治区和呼市两级“绿色学校”等光荣称号。今年又首批跨入了“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