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第五中学创建于1956年,现为一所初级中学。学校拥有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师风和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荣获全国、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奖励的教师达三分之一以上。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积淀了深厚的学校文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秉承优良传统,充分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德育工作”、“教师培养”、“学校管理”、“教育环境”等方面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五中特色。 学校占地面积23334平方米,拥有功能齐全的教学楼一座,配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主控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等;拥有近800平米的文体活动中心一个;拥有153平米多功能阶梯教室一座,运动场馆器材齐全,有300米塑胶跑道,文体活动有生有色。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后勤服务管理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化教育技术优秀学校”、“内蒙古电教课题重点实验学校”、“内蒙古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学校”、“包头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包头市文明单位”、“包头市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包头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今天的五中,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美好的明天。 校训:端正 教风:身正 学高 艺精 校风:严谨 和谐 奋进 学风:博学 笃志 力行
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位于石西路通达南站东南,始建于1956年。目前是玉泉区市区内最好的完全中学,自治区示范高中,和呼和浩特市内的一中,二中,附中,土中,十八中,铁一中,十四中并列为呼和浩特市八大自治区示范高中。 呼市六中现有55个教学班,3300多名学生,156名教职工,130名专职教师。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31名,一级教师58名,初级教师40名;在读研究生15名、本科以上学历71人、专科学历5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20人。 2000年获“内蒙古普通高中管理先进校”;2001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命名为“内蒙古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同年被命名为“内蒙古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呼和浩特市先进单位”;2002年加入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委员会”;2003年被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为“优质高中建设发展校”。2014年1月8日,被内蒙古教育厅授予“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称号”。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区两级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团结、务实、创新、进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在前几年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大幅提高,已成为能让家长和学生慕名选择的学校。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获悉,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等7所学校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根据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标准,经盟市申报,获得此次命名的7所学校分别是: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集宁师院附属中学、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一中学、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二中学、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第三中学、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和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第一中学。 7所学校的重点示范内容涉及专项教育、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学校管理等,在示范期内要模范执行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规章,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示范期自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为期3年。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1885年设立的古丰书院,后历经绥远省立第一中学,到1954年定名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1960年被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78年自治区政府重新确定一中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2000年被评为首批“普通中学示范性高中”。至2013年,该学校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班72个,在校学生4300多人。与呼和浩特附中,土中,十八中,铁一中,十四中,六中等并列为八大自治区示范高中。 据史料记载,现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建校历史,可追溯至距今120余年前。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朝第41位任归绥道道员安祥创建“古丰书院”,因呼和浩特地区古时称丰州而得名。光绪二十年(1903年)清朝第四十六任归绥兵备道道员朴寿根据清朝学务大臣令和《奏定学堂章程》改古丰书院为“归绥中学堂”(呼和浩特第一中学的百年建校历史从此时开始)。1912年,绥远城将军贻谷创建了“绥远中学堂”,同年,绥远城将军裁撤,“绥远中学堂”并入“归绥中学堂”, 后“归绥中学堂”更名为“归绥中学校”,张璞出任归绥中学校长,结束了呼市地区满、汉、蒙分教的历史,归绥中学校成为呼市地区的最高学府。1925年“归绥中学校”改名为“绥远区立第一中学”,赵允义(国民党绥远省执委)任校长。1929年因绥远特别行政区改为绥远省,绥远区立第一中学改为绥远省立第一中学 ,库耆隽任校长。 在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局势所迫学校解散,学校被日军占领。1939年流亡到后套(今巴盟杭锦后旗)的绥远省政府成立了“国立绥远中学”(绥中),由当时绥远省教育厅长闫伟筹办兼作校长,后绥中流亡宁夏,后又回到巴盟梅令庙,1949年“国立绥远中学”正式改名为“绥远省立绥远中学”。1946年春,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几个月后,绥远省教育厅决定恢复归绥中学,由闫秉乾筹办 并任校长。1947年校长为刘佐儒。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是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市两级重点中学。创建于1942年,学校有教职工219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完善,开通了校园闭路电视,配备了摄、录、制、放一整套的现代化专用设备,成立了呼市二中电视台。2000年建成了自治区第一个“千兆以太校园网”并成立了计算机教育网络中心,学校被授予“科利华校园网示范学校”的称号,并被国际教育资源网接纳为成员校。近年来呼市二中先后荣获“全国体卫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国家教育部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内蒙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现代化教育先进学校’、“内蒙德育试点学校”、“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学校”、自治区和呼市两级“绿色学校”等光荣称号。今年又首批跨入了“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