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实验中学原名泰安市御碑楼中学,一九八二年春季批准建校,一九八三年六月招生,一九九三年被山东省教委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二00三年四月更名为泰安泰山实验中学 ,现有32个初中班,20个职业中专班,在校生2500多人,在岗教职工199人。 建校二十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锐意改革创新,形成了“文明守纪,勤学健美”的校风,“学高身正,教书育人”的教风,“勤奋主动,踏实创新”的学风。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开放教育,适应未来”的办学理念,引领师生面向未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树立“人本加规范,民主加法制”的管理理念,实现了管理的规范、科学、高效。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超过65%,研究生8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8人,省优秀教师5人,市区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72人。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在内设配套达省定I类标准基础上,陆续投资400余万元建成了泰山区首家高标准的塑胶操场和十一个多媒体教室、两个微机室。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区直中学前茅,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省优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市初中教学先进单位、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5年获泰山区教育督导评估一等奖。
凤林,相传古为凤凰来仪之乡,是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神奇地方,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就在此地建成。凤林学校的前身为凤林小学,2008年7月,根据区管委的布局调整,老集小学与凤林小学和并成立了凤林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2007年动工,2008年6月1日投入使用,占地7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16000余平方米。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00余人,教职工114人。回顾奋斗历程,原凤林小学的师生用辛勤耕耘的汗水和拼搏创新的精神创造了辉煌成果。时至今日,凤林学校的领导和广大教职工依然继续奋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树立学校的崭新形象。 凤林学校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全面发展、尊重个性、突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崇德敬业、团结守纪、勤奋进取、勇于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追求办学特色,实施教育创新,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工作紧紧围绕“打造快乐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这一核心,重点抓好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风建设两个板块的工作,以常规教学的精细化管理为保障,以建设教师学、帮、带共同体为具体抓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开展以“打造快乐课堂”为主题的校本研训活动,构建教师学、帮、带共同体,实施由局部带动教师整体的专业化发展战略。我校针对当前教师的现状,提出点状发展――块状发展――整体发展梯次推进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上,学校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快乐成长,和谐发展:在学校建立了生命安全教育基地,带领全体师生参观学习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防震减灾、红十字会紧急自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加深了安全意识,同时让每一位学生把学习的安全内容带回家,让家庭和全社会都受益;在凤林老年公寓建立了德育基地,组织学生进行慰问老人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尊老爱老精神;学校坚持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各种主题的演讲比赛,法制、安全讲座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也促进了团结合作、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现在学校形成了一支年轻、专业、爱校爱生、开拓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受到区级以上表彰的教师近74人次,教师在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中获奖40余人次,全区基本功比武10余人次,发表及获奖论文100多篇。同样,我校的乒乓球队取得市级团体冠军3个,单项冠军6个;区级团体冠军7个,单项冠军10个的好成绩,为学校和开发区争夺了荣誉。同时在区管委、区教育局领导下,凤林学校2008年11月获得威海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2008年12月获得威海市红领巾学校,2009年6月获得威海市红十字会优秀基层组织,2009年10月获得威海市交通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凤林学校正以跨越式的速度迈向历史进程。 凤林学校的领导和全体师生正在为学校的优质快速发展而努力拼搏,我们相信凤林学校的明天会更加辉煌,凤林学校将会成为广大师生向往的校园。
在巍峨的泰山脚下,秀丽的肥桃之乡,座落着一所建校二十余年的学校,她就是被誉为我市初等教育龙头单位的肥城市实验中学。 肥城市实验中学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首批教学示范学校;占地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3800余人,教职工270余人。乘着新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实验中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育理念,严格教育管理,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辉煌之路。 学校以“塑造人格完美高尚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现代的人”为宗旨,以“全面抓好基础,发展爱好特长、培养时代精神、提高学生素质”为指导,确立了“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师生素质优良化、办学条件标准化”的办学目标,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理念,实施“级部管理与学科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师德建设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严谨治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发展特色”的校风和“严肃认真、善教善导、博学多采、务实高效”的教风,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学校以“名师工程”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产生了山东省特级教师3人,省优质课奖12人,泰安市功勋教师1人,泰山名师5人,泰安市“教坛英才”、“教学新星”各1人,泰安市学科带头人2人,泰安市教学能手10人,肥城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40人,国家级、省市级骨干教师46人;每年有数百篇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或在评选中获奖;学校的“创建齐鲁名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分层主题式校本培训研究”等十六项课题被确立为国家及省级重点课题,学校曾被确立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合作学习’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实验基地”等。 先进的办学思想,科学的管理方法,优美的校园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骄人的教学质量,如磁石般吸引着社会各界的目光,吸引着八方学子。肥城市历届高考文、理科状元,大多毕业于实验中学。20年来,培养合格毕业生15000余人,其中98%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深造。 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重点实验学校”、“山东省二五、三五普法先进单位”、“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泰安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泰安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学校”、“泰安市文明单位”、“泰安市校园文化建设AAA级单位”、“泰安市英语、地理学科研究基地”、“泰安市教育条件装备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年年被评为“肥城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肥城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
学校始建于1995年9月,原名为烟台希望学校,1997年11月7日由烟台市教委正式批文准许成立,更名为烟台崇文学校,隶属芝罘区教体局主管. 学校办学性质为社会力量办学,招生权限为幼儿教育、1-9年级九年义务教育,招生对象重点为外来入烟务工从业家庭子女,是烟台市唯一一所无条件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特殊民办学校。目前,在校学生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学校办学宗旨为“面向整个社会、面向普通百姓、面向子孙后代、面向祖国未来”.学校实行“低收费、严管理”的办学原则,以“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为校训,严谨治学,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学校现占地9000余平方米,校舍面积3800余平方米,活动场地6000余平方米,幼儿园4个教学班、中小学25个教学班,学生1400余人,学校一直坚持教学硬件的不断投入、教育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不断配备.2005年投资近300余万兴建主教学楼、副教学楼、配备学生餐厅、后勤用房各一栋.配有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室、实验室、图书室、美术室、体育室、德育室等一系列教学设施,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学校配备了三辆学生班车、餐厅,为远途学生解决了上放学交通不便的问题,同时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学校经过长期严格的筛选,目前已经组成了一支德才兼备、高素质、高水准的教师队伍.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0%,30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70%,平均教龄在10年以上的中、小学高级教师占教师总体比例的30%。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一直把“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做为德育工作的重点,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人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运兴衰,教育为本”。办学十五年来,先后为家庭贫困学生减免学费20余万元,学校著重把人文——化成精神——化成作为,把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践行文化融为一体,着实渗透真正意义上的崇文文化。 正是由于学校的办学方向明确、定位准确、宗旨鲜明、治学严谨,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现已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多次获得民办教育区级“一类学校”、“民办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力量办学工作先进单位“、诚信办学示范校”、“市级一类学校”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正在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根据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性质,发扬独特的崇文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地走向辉煌的崇文之路.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把我校办成“环境优美、管理优化、秩序优良、质量优秀、效益优异”的五优+特色学校,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农科教相结合上。德育工作自成体系,学校树校训为“敬业、务实、开拓、进取”,确校魂为“培育英才、奉献社会”,并形成了“严谨治学、勤奋好学”的校风,“学会做人、掌握技能”的学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 学校自实施“校长负责制”以来,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方位引进竞争机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全员职工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和规范的量化措施,增强了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学校短期内校容校貌有了明显改观,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职业教育有了新的突破,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艰苦努力。 现在,我校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更大的挑战,我们全体观水一中人将本着上水平、办特色、创一流的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力争把我校办成实验型、示范型的农科教综合中学。 让我们拭目以待!
房镇中学--是一所镇办农村初级中学,地处张店西郊的绿野阡陌之中,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安静,济青、滨博两条高速公路分列北西。学校四周树木环抱,是一个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区花园式单位。学校占地面积为62660.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359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生数学生700多人,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学校在编教职工数为73人.
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港沟中学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 是一所从事教育教学,自建校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 学校现有职工人数202名。
学校始建于1964年, 建校初为黄岛中学,1978年更名为黄岛一中,1993年更名为开发区一中,2001年与原开发区实验中学和并,2005年成为中国石油大学附属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主动、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 “高、新、严、细、实”的教风,确立了“做一个主动发展的站直了的中国人”的校训,以主体教育为办学理念,承担了国家级“十五”课题《以优质的学校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主体性人才》,并被确定为国家级科研基地。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德育先进学校、山东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 学校现占地210亩,除图书办公楼、教学楼外,还建有实验楼、科技综合楼各一栋。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共21个,电子备课室1个,学生阅览室2个及多媒体网络教学互动点播系统,4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琴房、音乐和美术专用室等。4个标准塑胶篮球场、2个塑胶排球场和1个人工草地足球场正在筹建中。学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特别是成为石油大学附中后,石油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无偿为附中学生开放,使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跃升为省内学校前列。校园环境幽雅,楼群雕像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突出环境与人文的交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近几年通过“内培外引”,面向全国招聘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近200人。现有专职教师300余名,其中高级教师84人,一级教师106人,市以上优秀教师68 人,市以上专业技术人才26人。
青岛六十一中创建于1991年,位于李沧区东山三路3号,始称山东省崂山第四中学。1994年青岛市行政区域调整,划归青岛市李沧区,更名为青岛市李沧第一中学。1997年9月,学校隶属青岛市教委,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一中学,现隶属李沧区教体局。 学校靠近李村公园、利客来广场和308国道,交通便利,可乘坐3路、9路、103路、105路、106路、109路、111路、112路、128路、129路、130路、207路、306路、318路、363路、368路、371路、372路、606路、801路、123路、216路车到李村公园站下车。 学校占地24亩,建筑面积6878 平米, 32个教学班,1686名学生。 学校有教职工126人,其中专任教师111人,中学高级职称人员22人,中级职称人员43人,初级职称人员40人。学校坚持开展“名师工程”,在扎实开展校本培训的基础上,每年派出一大批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现有省级劳动模范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1人,市优秀教师3人,市教学能手6人,市德育先进工作者7人,市级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7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形成了“合作、崇本、务实、求新”的教风,“勤学、主动、多思、善问”的学风和“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勇于探究,追求卓越”的校风。在此基础上,学校确定了“明志、尚德、笃学、健体”的校训,作为全校师生的行动指南。 学校按照青岛市规范化学校的标准,配齐了专用教室和各类实验室,仪器设备按照标准配备齐全,还自筹款项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大屏幕投影设备。学校建有200米标准塑胶操场,配有各类体育建设器材,是青岛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岛市教学示范校”、“青岛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160多项市级以上光荣称号。学校办学经验曾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和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登和播放。 2000年,学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热点学校和对外开放学校。 青岛六十一中“三段五环式”集备特色 集备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近年来,学校一直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以团队的力量促教师的进步和发展。学校重视集体智慧,加强教研集备管理,让教师们在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形成了民主、开放、有效的教学研究机制。集体备课已成为学校开拓创新、和谐发展具有特色的重要一环。 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推进“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工作,切实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我们的教师能够精诚合作,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团结合作取得了共赢。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