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位于洪楼西路11——3号,座落在古迹洪楼教堂以西,与山东大学东校区毗邻。学校始建于1953年,隶属于山东农学院,校名为山东农学院附属小学。1958年由山东大学接管,更名为山东大学附属小学。1967年易名鲁迅小学;1970年复名山东大学附属小学。1976年划归历城,定名为历城县洪楼学校;1980年划归济南市郊区,定名为济南市郊区洪楼学校,同时带初中班,1982年定名为济南市郊区洪楼小学;1987年重归历城区,定名为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至今。1998年经市教委批准挂牌济南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承担二师师生见习、实习任务。济南二师撤消后即摘牌。
历城区实验小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山东大学新老校之间,历城区政府西侧,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17人,其中女教工101人,男教工1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12人。有37个教学班,在校生2100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在学校管理、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校园环境的建设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区乃至全市的前列,赢得了社会、家长及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学校环境优美,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和设备日益完善,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蝴蝶馆、红领巾广播室、科技活动室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与创新的舞台,学校还建起了航模池、宣传窗、展示栏、开放式温馨书屋,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开辟了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一批省市级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其中胡晓婷、王霞、江莉、彭滨等老师多次在全国执教观摩课或优质课获一等奖。朱翠荣老师获省级优秀教师称号;邢生珍、张洁、康静、巩锋、彭滨等20余名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区教学能手;邢生珍老师被评为中央教科所科研先进个人;郭辉等老师被评为区优秀教师,有40余人次获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学校拥有一批市区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区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带动、辐射作用。 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学校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格局,充分利用各科教学、少先队活动等渠道进行品德教育及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积极开辟校外德育基地,与72212部队、区武装部建立共建关系,与西营龙湾小学、巨野中楼小学结为"手拉手"互助学校,设立"五育节"、"活动月",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采的体验教育活动,变灌输说教的德育为润物细无声的"无痕"的德育,学校还确定了"学会关心"德育实验课题,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素质教育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人才的需要,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特长, 学校在大面积提高艺术课质量的基础上,成立了"春笋艺术团",下设管乐队、民乐队、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社等艺术团队,每年"六·一"、"元旦"组织丰富多采的节目进行汇演,在各级各类艺术活动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校被评为"济南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济南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还与高校篮协合作成立了篮球少训基地,成立了网页制作、棋类、手工制作、航模建模等15类30余个兴趣班,为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为拓宽创新教育的渠道,营造教育创新的大环境,学校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每学期都聘请专家为全体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专题报告,组织"千家关注创新教育——家长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课堂,共谋教育大计,以"实小通讯"、"学生成长手册"等形式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近年来,历城区实验小学在"教育创新"的大旗指引下,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被授予“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中央教科所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济南市德育规范化学校"、 "济南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级重大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山东省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 建设新实小、实现新跨越。历城区实验小学将继续沿着"创新"之路,不断进取,努力创建实验性、示范性、开放性的省市知名学校,打造精品、创出特色,为推进历城教育城市化进程,实现和、乐、精、强的办学目标而奋斗!
桑梓店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49年,座落于黄河北岸,是镇、村和办的完全小学。学校占地4300平方米。现有六个教学班,在校生167人,教师1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荣获市级模范教师1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模范班主任3人,区百佳教师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2.8%。学校入学率、毕业率、巩固率均保持在100%。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达到省级二类标准。学校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后有6名教师参加市、区举办的教学比赛,分获二等奖。学生多次在市、区举办的小红花征文比赛、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学校获得市义务教育先进单位,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区教学质量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济南市天桥区药山实验小学,前身天桥区大魏小学,始建于1938年,2001年改用现名。占地1.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25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附设两个幼儿班,在校学生532人,教职工3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8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 2000年办事处联合大魏、新徐、东沙、大鲁、太平、丁庄6个居集资300多万元,在大魏居村建成新校,设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由办事处出资增添多媒体器材、钢琴等,电教手段深入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 2002年由大魏、张庄、洋涓、安乐、卢庄5居集资110万建成综合功能楼,功能楼有美术、劳动、音乐、舞蹈、语言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实验室、及仪器室、微机室及271平方米阶梯教室,达到市类学校标准。 1999年、2002年分别获得“可口可乐”杯女足济南市第一名。2001年男子足球队获济南市第三名。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制定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2000年度获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度获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王炉小学始建于1944年,1953年为济南师范附小分校,1955年独立办学。1986年迁入村西北新校址,1997年改称现名。学校占地9999平方米,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326人,教职工20人,其中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10人,中专4人,小学高级教师10人,中共党员5人。附设幼儿园,外聘教师8名,学生156名。 学校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名教师获国家级论文三等奖,市级论文一等奖,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1名教师获区级教学能手称号,2名教师获区百佳称号,多人次获区级公开课、新苗课一等奖。学校多次获区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济南市天桥区药山黄岗小学创建于1923年2月,坐落在无影山中路以北,小清河以南的黄岗村,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黄岗小学现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5人,教师1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1人,近两年曾荣获市、区及荣誉奖励的教师有8人,每年都有大量青年教师的论文、优质课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表彰奖励。2001年王秀芳被评为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张丽娟被评为天桥区优秀班主任,他们的班级分别荣获济南市优秀班集体、区优秀班集体。2002年徐延春荣获天桥区教学质量先进个人,郑老师获天桥区优秀班主任;王秀芳、陈春玲的论文获济南市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张丽娟的公开课受到市教研员的一致好评,获天桥区公开演示课一等奖,她的论文获区一等奖;李明被评为天桥区优秀教练员。
济南市天桥区泺口李庄小学现有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大专学历9人。在校生210人。有可容纳12个教学班的教学楼一座,各种功能室齐全。 学校落实“以教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教”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全体教师均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获奖,并一举夺得教育办的“教研质量”奖。有的教师获得全国奖励,有的教师仅一人就获得40多项教科研荣誉。2003年获区级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学校开设了古诗词朗诵、书法绘画、作文、微机、手工制作、英语、实验教学、艺术、绳毽、小足球11种兴趣小组。特长学生曾获得区级书法二等奖5人次,3等奖7人次,市小红花征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数人次,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3人次。
金牛小学座落在金牛公园西邻,小清 河北岸,始建于194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 的学校。占地面积4221.05平方米。1998年袁庄、金牛、北闸子、田庄、崔庙5个村居投资百万元,在学校原址建起高标准教学楼。学校投入20余万元建成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室、图书室、阅览室、音美器材室等,仪器配套已达省颁二类标准。 学校现有六个教学班,在校生300余人。教师1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1人,大专毕业11人,正在进修大本学历4人,学历全部达标。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学校管理,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教师公开课、论文等多次获全国、省市区一二等奖。学生参加小红花征文、各级竞赛活动、少先队活动多次获奖。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