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万盛高级中学是经天津市教委审核、天津市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的高级中学,学校被定为天津市首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示范性高中校。该校由民盟天津市委会与香港万盛集团合作兴办,民盟中央名誉主席费孝通为学校题写校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任名誉校长。万盛高级中学是中央实施素质教育实验基地,被天津市政协科教委员会命名为“教育改革实验学校”。学校位于天津站后广场附近的华龙道和平村,在河东区与河北区交界处,距和平区、河西区都较近,交通十分方便和快捷。万盛高级中学设有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室内游泳馆、礼堂、餐厅,校园处于繁华路段的幽静处。学校拥有一支精良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这是万盛高级中学的重要特色,富有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是主体,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他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教学生做人、成人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生学会、会学,使学生成才、成功上,取得良好效果。
临沂实验中学是一所市教育局直属中学,创办于1996年,占地19595㎡,建筑面积25810㎡。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楼宽敞明亮,科学探究室、微机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多功能室设施完备。建起了多媒体教学网,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0人。教职工177人,其中高级教师60人,一级教师70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劳动模范1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市优秀教师11人,省教学能手1人,沂蒙名师4人,市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7人,市教学能手、教学新秀41人。 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凝心聚力,思路明确,坚持“以责立人”的核心办学理念,以“敦品励学,完善自我”为校训,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足于实验中学的实验性和示范性特色,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形势下文化育人的新举措、新路子,坚持走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办学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学校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跨越,发生了新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先后获“临沂市优秀学校”、“临沂市初中教学示范学校”、“市教育科学研究示范学校”、“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临沂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0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临沂实验中学进行全面校舍安全改造,计划投资7256万元,新建校舍建筑面积23735㎡,2013年6月将全部改造完成。改造后的学校将是校舍最为安全、设施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校园。今后,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把实验中学建设成“理念领先、设施先进、管理科学、师资优秀、质量一流”的人民满意的学校。 (2013年3月)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共有1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0多人,五百余名教职工。 学校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始建,沂州府于考棚成立沂州中学堂。百年沧桑,几易其名,先后称山东省第十中学校、山东省立五中学校、山东省立第五中学、山东省临沂中学、临沂红旗中学。当年山东省立第五中学规章完善,事业日上,堪称鲁南一颗教育明珠。全面抗战爆发,学校撤往大后方,部分师生奔赴延安。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初中招生,暂设临沂师范学校内,时称中学部,翌年春迁回考棚校址。1953年新校落成,师生迁入,初高中同时招生,仍沿用山东省临沂中学校名。一九五六年确定为省属重点,改称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1960年国务院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教育之春天才真正到来,1979年重被确认为省重点中学。1988年始实施素质教育,闻名遐迩,1993年荣膺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1999年现任领导班子就职,强化品牌优势,创新办学理念。“智圆行方,厚积薄发”之校训得以确立,“科学民主、勤奋果敢、致远包容、正气大气”之精神发扬光大。2003年的百年校庆,吹响了新世纪扬帆远航的号角,百年老校重新焕发了青春,2013年,临沂一中又将迎来她的一百一十年华诞。 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学校认识到又面临着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机会难得,必须紧紧抓住,抢占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制高点。让课程内涵更丰富,让育人理念更前沿,让引领人的文化更厚重,让学生的发展更多元,用更先进、更贴近教育本质的教育理念,用更丰富、更多元的教学和德育课程内容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创建“优质、高效、生态名校”,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在110年的风风雨雨里,在一代代一中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中已从沂蒙人民熟悉的百年老校,到如今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百年名校。历经百年沧桑,文化传承深厚。代代园丁,潜心执教,莘莘学子,才俊辈出。一代代临沂一中人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向着我们创“优质、高效、生态名校”的目标,在迈向更大辉煌的道路上继续阔步行进!
临沂第三中学是临沂市重点高中,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临沂市首批教学示范学校。占地168余亩,学生4000人,在职教师260人,学历达标率在95%以上。 近年来,兰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建设,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按省级标准建成了教学大楼、办公室、图书楼、办公楼、科技楼、体育馆、学生公寓楼、多功能餐厅、标准田径场等主体建筑,总建筑面积接近5万平方米。 临沂三中自1971年建校至今,四十余载风雨历程积淀下丰厚的文化底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中人凝神聚气、慎思笃行、务实求真、成绩卓越。 学校配套建设了功能先进的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天文观测台、图书室和阅览室等;学校图书室藏书10万余册,利用电子智能系统进行管理,实行“超市”自选式开架借书;开通了千兆校园教育网,宽带高速,实现了学校管理和教科研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安装了校园监控,实现了学校安全电子管理。学校于2002年1月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多年来,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遵循“全面育人,狠抓质量,讲究规范,办出特色”的工作方针,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临沂市第九中学,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现有75个教学班,4125名学生,326位教职工。学校位于风景秀美的金雀山下、沂蒙湖边,乘武圣之风韵,接蒙山沂水之灵气,是融现代科学和人文精神于一体的育人摇篮。临沂九中建校二十年来,走过了风雨兼程、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以高著福、焦世荣、李长青、朱孔利为首的四届领导集体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遵照党的教育方针,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抱着“涵养化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薪火相传,教泽绵绵,蔚然而为今日的临沂九中。 临沂第九中学,是新世纪中国特色学校,首批省教学示范学校,省规范化学校样板学校。创办于1982年10月,现有68个教学班,4980名在校学生, 332位在职教师。占地74.26亩。其中原占地34亩,经市区两级政府研究,学校西原国营八0七二厂40.26亩土地已划拨九中作为教育用地,现正在规划建设中;九中南校区(三十六中)建设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 伴随着大美临沂的建设,九中也实现了从“自主成功教育”走向“教育成功”的完美演变。目前,学校已建有教学楼、办公楼、教研楼、图书科技楼、艺体馆。阅览室、语音室、微机室、实验室、书法室、美术室、舞蹈室、劳技室、多媒体教室、乒乓球馆、报告厅等特种教室设备齐全,高速校园网覆盖全校,藏书室存书10万余册。特别是艺体馆的投入使用使国球教育进入课堂,九中用特色项目带动了学校整个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曰不能,心向往之。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在校三年,为学生谋划三十年”的全员育人工作思路,遵循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深入解读了“自主成功教育”内涵,在继承基础上又有突破创新,继续秉承“崇德重智,自主成功”办学理念,依照“学高身正,执着包容”的教师要求,以“明志笃学,求真向善;自主合作,身心两健”的育人目标,把德、智、体、美等培养目标进行细致分解,形成了“主动乐学、深思善问、日有所进、持之以恒”的学风。学校在原来高平台基础上,新学期提出了“三个强化”、“一个突破口”的发展思路:强化文化提升,强化校本研究,强化制度完善;突破环境建设,课堂改革,师生面貌三方面的转变,从细从严治校,勤奋博爱执教,以严谨的系列活动真正落实了“三年三步走”的德育工程,形成了“文明、和悦、自信、阳光”的良好校风。学校管理更加民主科学,教育教学全程更为优化。学校基本实现了学生成才,教师发展,学校提升,社会满意“四方共赢”的工作目标。下一步,学校将会借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东风,借学校扩大建设的契机,进一步谋划改革、创新提升,树立良好的区域教育品牌形象。
山东临沂美澳学校创建于1999年5月18日,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出国培训于一体的大型民办学校,2004年被评定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占地300亩,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包括3.6万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教学楼1座、学生公寓6幢、教师公寓1座、大型多功能厅1座、省级示范幼儿园1座,建有高标准的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现拥有固定资产3亿余元。 近年来,学校按照“科研兴校”与“德育兴校”并举的方针,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科研兴校方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全面落实“四项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作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来抓;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打造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当作课堂教学的关键任务来抓;把学生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情感)培养,当作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把教会学生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当作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来抓。德育兴校方面,遵循“做人第一,学习第二”的指导思想,实施德育创新,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说教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感悟代替说教”,把德育工作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会,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感悟做人的道理。教师用“尊重、热爱、欣赏、宽容”为学生构筑一个关怀的人生,用“爱心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用自己真诚的热情、满腔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 学校实行小班额授课制,每班不超过36人,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有利于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与特长,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六年的实践,各个学段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幼儿园全面推行蒙特梭利教学法;小学推行文化课+英语课(9节)+古诗文诵读+写字模式;初中部开展了“结对帮扶,培优补差”实验,从初一到初三各科均成立了帮扶小组;高中部开展“小课题组教学”实验,美术部尝试“小班额互助”实验,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牢牢把握住了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学校历年高考成绩优异,已有十几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名牌大学。 为了唤起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学校于2002年8月创办了山东省“希望之星”班,每年从全省希望工程受助生中选招36名品学兼优者来校免费读高中。 一流的办学业绩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新华社在一篇报道中说,山东临沂美澳学校“堪称全国一流的民办学校”。
山东临沂双月园学校,是山东双月园发展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7年投资创办的一所寄宿制民营学校。学校占地560亩,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学校于2000年10月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成为山东省民办学校中第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2005年6月通过美国国际与跨地区认证委员会(CITA)认证。学校学段设置分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15年一贯制。 学校景色宜人,环境幽雅,文化气息浓郁,是省级花园式单位;硬件设施完备,除基本教学设施外,图书馆、音乐馆、美术馆、科技馆、实验楼、国际标准的塑胶跑道、乒乓球馆、舞蹈房等专业馆所一应俱全,并且配备良好,如音乐馆,配有钢琴110多架,设有数码钢琴教室、古筝教室、扬琴教室、手风琴教室等专业教室,管乐、民乐齐全(拥有管乐队和民乐队);教学辅助设施完备,如现代远程教育卫星信息网、高性能千兆校园网、少年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少年气象站等。所有教学楼和学生公寓均配有中央空调。教学资源充足、完备,能够保证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而且能够充分利用,以保证学生的成长以及老师的进步发展需要,从而形成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此外,学校还设有保健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保证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24小时保卫,科学营养配餐,生活老师的精心呵护……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安全、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十分注重人文环境建设,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思路渐渐清晰,学校文化的构建得以实质性的推进,学校文化的内涵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进一步的提炼和思考,得以逐步的丰富。目前,双月园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体系,得到了专家学者和教育同行的认可与好评。双月园学校的学校文化已经成为双月园学校的无形资产。 “人营造环境,环境改造人”,徜徉在优雅的校园,处处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木石花草,因为有了文化而有了感染力,我们用教育的情怀为孩子心灵营造了一方洁净的天空和精神的乐土。在教育和教学上,学校坚持多元智能观,采用小班制(每班20—36人)授课,实行分层次教学,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学校坚持“特生特教,特苗特育”的育人原则,坚持以差异化的教育,促进全体同学的差异化进步与发展,我们将其概括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重视特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学校除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开足选修课外,在俄语、法语、钢琴、小提琴、古筝、扬琴、二胡、舞蹈、表演、绘画、健美、健美操等特色选修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丰富的选修课资源,基本满足了全体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的需求。 师资是教育教学的关键。为此,学校摈弃“人事”观,坚持“人力资源”观,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并积极开发人力资源。经过近10年的积累,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师资源优势。为强化英语教学,学校聘请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外籍教师(一般为5—8名),原汁原味的英语口语教学让学生的英语更胜一筹;暑假国际语言村和短期出国留学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英语教学。 借助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并屡创佳绩。对学生的考评,早在2001年级纳入当地教育系统,参加市、区两级教育局组织的统考。小学除参加统考外,我们主动与临沂市实验二小、沂水实验小学等结成友好关系,不定期组织联合考试;初中与临沂9中、罗庄初中等结成友好关系,不定期组织联合考试。这些措施和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学。 高中部的教学质量最直接的是用高考成绩来衡量。我校已连续6年参加高考,六年来,共有2352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本科总录取率达70%以上。先后有361人考入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先后有郭小帆、高蒙、孙清华、赵新光、李振亚、胡顺涛、李杰、徐小娟、王文、陈为芬、南楠等11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其中,郭小帆同学获得2003年高考山东省文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还有刘秋军、李宗贵、赵士栋、刘金涛、侯猛等100多名同学被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院等中国名牌大学(全国排名前10位大学)录取。 学校自创办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先后被认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民办教育理论·政策·实践研究与实验》国家级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山东省教育厅临沂师范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试验基地、省级规范化学校、美国CITA资格学校、省级示范幼儿园、中国音乐学院校外考级培训基地;200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民办中小学。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前后有朱镕基、吴官正、姜春云、周铁农、钱正英、曹志、李铁映、张高丽、李春亭、张瑞凤、吴爱英、陈建国、宋法棠等国家和省领导到我校视察指导,对我校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我校的发展寄寓了殷切希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