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的前身是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1930年,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决定成立“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简称“二乡师”), 1934年2月,改校名为“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学校停办。1938年春,我党决定在黄县中学校址上建立“胶东公学”。从1940年冬开始,胶东公学举办过短期师范班,后来先后设有师范科、师范班及师范部。1946年9月,胶东行署决定以胶东公学师范部为基础,迁到老根据地建立“胶东师范学校”。1947年秋,因国民党发动内战,疯狂进攻胶东,学生被迫疏散,学校于1948年1月停办。1948年11月,省教育厅在益都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后,决定胶东师范在莱阳复校,12月6日正式开学。学校占地面积仅为18.5亩,有校舍104间,另外租用民房20余间。学生宿舍无床铺,全部打草铺。教学设备仅有图书2042册,少量简单仪器和挂图。 1950年12月,经省教育厅批准,胶东师范改名为“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是年3月,在莱阳城西关建立了附属小学。至1957年学校规模发展到在校生22个班,923人,教职工103人,其中教师56人。附小规模发展到20多个班。 1958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8月,地委将莱阳师范学校改为“山东省莱阳师范专科学校”。原莱阳县小学教师进修学校划归莱阳师专,成立函授部。 1960年8月,专科班迁到烟台,成立了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中师部和函授部留驻莱阳,恢复“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名称。1966年,学校共13个班,学生550人,教职工72人,其中教师42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6年未招收中师班。附属小学于1968年下放大队,成为民办小学。1972年,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培养初中教师,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于彬。1975年,学校下放莱阳县教育局领导,学校将地面20亩、房屋110间移交给莱阳县教育局办招待所和教师进修学校。1976年,在校学生343人,另有中学教师短训班3个,112人,教职工63人,其中教师27人。 “文革”结束后,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教育领域经过拨乱反正和初步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开始走上正规。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学校同全国其它各条战线一样,教育教学工作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1979年学校重归烟台地区教育局领导。1980年开始,学校根据全国第四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山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几点意见》的要求,就管理体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治理和规范,1981年,根据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教师队伍、领导班子、学校历史等方面的情况,山东省教育厅把莱阳师范学校列为省重点师范学校,在山东省第一次中师结构布局调整中被保留下来。1986年,学校成为正县级单位.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教委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及基础教育发展的情况,在全省师范教育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师范教育“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省级规范化——中师教师现代化”。在“三步走”战略思想指导下,学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办学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1997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00年4月,学校在全省中等师范学校由53所调减为29所规模较大的布局结构调整中保留下来。从2000年开始,改为五年制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大专学历的小学师资。
牟平区第六中学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学校确立了“以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坚持“育德于心灵交融,育人于个性张扬,育师于科研反思创新,育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办学思路。坚持百学德为先的原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苦与乐、美与丑、是与非。德育工作经常化、细致化。在学校管理上,追求严、实、细、精、新、快的工作效率。使得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稳定有序,从而也带来了教育教学的全面丰收。
烟台培英学校创立于一九九七年,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学校设有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2003年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烟台培英外语专修学院。几年来,培英人求实勤奋,超越创新,拼搏进取,敢为人先,为烟台打造出了民办教育的品牌学校。我校连续八年被评为一类学校。 2002年6月,培英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政府外事办评为“第二届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先进单位”,成为当时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私立学校。 2004年7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全国各大网站先后发表消息,7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培英学校董事长兼校长全怀凡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一名民办学校校长,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全怀凡董事长近半个小时的经验交流博得了阵阵掌声。她带领全体培英人在创建培英品牌的同时,打造出一个培英精神,几年来,培英人硬是以自己的真诚朴实、勤奋执着的公众形象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培英是公众最信任最放心的学校。 培英学校办学以来,一直得到区、市、省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翟延东司长、山东教育厅吕可英厅长、烟台市副市长张心骥、烟台市教育局刘连基局长多次听取全校长汇报并多次亲临培英学校视察。 培英学校狠抓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重视素质教育。培英以超前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温馨的情感管理以及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赞誉,被公认为“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学校,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烟台日报、烟台电视台先后报道了培英学校的素质教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