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岳中学是经潍坊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以东镇沂山之古称“海岳”命名,融入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智慧,突出“灵气所钟、山水临朐”之特色,蕴含“父爱如山、母爱似海”之深义。学校以“山之魂、水之韵”凝炼学校文化,塑“山”之德,启“水”之智——“山”之德:仁厚、诚实,“水”之智:深远、广阔;树“山”之志,育“水”之情——“山”之志:厚重、高大;“水”之情:悠长、纯净;立“山”之言,育“水”之行——“山”之言:豪迈、坚实;“水”之行:细节、坚韧;登“山”之巅,知“水”之源——“山”之巅:顶峰、前沿;“水”之源:探究、真知。 选聘全县名优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师为原高考补习学校教师,年龄搭配适中,学科结构合理,均有8年以上工作经历,4年以上高三教学经历。37人为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质课比赛获奖者,68人为县优秀教师、学科骨干教师、教学能手。 海岳中学设在综合高中,2010年新建一座学生宿舍楼和一座学生餐厅,2011年对两座教学楼进行了改造,教室全部配备“班班通”多媒体设施;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012年8月底前,完成塑胶操场建设,近期拟新建一座综合艺体楼。
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是2003年经威海市教育局批准建立的全寄宿制基础教育学校,也是威海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国际留学生学校。学校占地213亩,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学校现有学生在校学生近800名,专职教师102人,其中外籍教师6人,教师与学生的比为1:8,居威海第一位。学校现设有小学部、中学部、高中部和国际部。 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35人。每班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学器材(电脑音箱、实物展台、投影仪、电视机等),每台电脑都与教师的备课电脑相连接,全校已实现网络化教学。教师全天办公,便于学生随时找到教师提出问题,也便于教师找到学生进行面批面改或谈心,每间办公室的电话都在开学时向家长公布,以便家校沟通交流。每天有早自习一节、晚自习三节、正课七节、课外兴趣活动和培优补差一节。全校学生参加威海市统一组织的统一考试。高中学生每月放假一次,周五上午放假,周日下午返校,由学校负责接送。如果有家长自接的必须到班主任那儿开出门证,否则门卫不让出校门。学生在校非常安全。我们的教师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人均年龄是34.2岁,年轻力壮,精力充沛,学历都在大学本科以上,教龄都是一般在6-8年以上,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得到了在校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这些老师进到我们学校要经过考试、试讲、面试、试用等四个阶段,才被学生接受,才能留在大光华任教,学校现有外籍教师6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韩国。 高中学生公寓每层配有开水间、洗衣间、洗澡间、洗漱间和卫生间。每间宿舍安排4-6名学生,每名学生配备一个衣橱,学生的被子都由学生自己整理,学生的口杯、脸盆、毛巾、牙刷、拖鞋都由学生自己按照规定的位置摆放整齐,像军人一样要求;学生的这些生活用品每学期由学校发放,其中牙膏、手纸每月由学校定量发放一次。每单元安排军事教官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如果学生生病了,则由班主任和军事教官送到学校医务室诊断治疗,特殊情况送到市立医院就诊;生病的学生由厨师定做“病号餐”。宿舍每天都有热水供应,学生的个人卫生都得到军事教官的督促、指导。学校鼓励学生的内衣袜子自己洗涤,培养独立自理能力。 学校现分为四个餐厅,即小学、中学、韩国、教职工等四个餐厅。学生每天实行三餐两点(早点和晚点),早餐有牛奶、豆浆等,中餐和晚餐都实行“三菜一汤”,按营养配餐,提前一周出食谱,让学生吃好吃饱,早点为水果或奶制品,晚点为面包糕点类。今年我校被评为威海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学校现有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实验室10间。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器材均按国家教育规定的一级中学标准配备,达到威海市乃至全山东一流水准。我校刘迪同学在科学实验室钻研取得的发明成果,荣获山东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金奖和全国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银奖。 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近三万册,学生人均占有图书30余册,占全国一流标准,现设有小学、中学两个阅览室,学部还配有电子阅览室,便于学生上网随时查阅资料。每个班级学生都发有《借阅卡》,图书馆无论节假日,全天候向师生开放。学校为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设有专用美术教室6间,是选报美术特长爱好的学生学习国画、书法、素描、油画等专长的专用教室。这里每天由专职美术教师辅导,学生在开学报到时只要向班主任报名选修美术特长培养,就可以参加辅导。我们培养的美术特长生多次获得全国美术竞赛大奖。 学校有专供同学们练习健身操或舞蹈的专业性形体房,还有专供参加音乐特长培养学生用的钢琴房、古筝室、民乐室、吉他室、电声乐器室等10余间,每天中午和下午第八节课有专职音乐和舞蹈老师辅导,其中有些同学经我们培养,已取得钢琴八级和古筝六级证书。 学校设有电子计算机房6间,每一台电脑均与互联网连接。它们是全校学生上微机课的专用教室,也是周末学生进行网上冲浪的理想去处。学生在这儿学习不象社会上的网吧,会随时得到计算机老师的指导。学校还有室内高尔夫球训练场和跆拳道训练馆,每天下午第八节课或放假时间,由高尔夫球或跆拳道教练指导训练参加训练小组的学生。学校有一流的室内体育训练馆和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雨雪天学生可在室内体育训练馆进行体育课,体育特长生可在这里进行专业训练,威海市教研中心的第二十个教师节篮球赛也是在这里举行的。学校还建有其他学校没有的25米四泳道恒温游泳馆,每天中午或下午由游泳教练和安全监督员负责指导学生练习游泳。学校还有塑胶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旱冰场、乒乓球训练室等体育活动场所10余个。 学校建造了一个能容纳1200余人的一流大型学术报告厅。在这里学生可以聆听专家的讲座,参加演讲或辩论会,还可以举行师生联欢会,周末经常放放电影。中央电视台2004年暑假青少年才艺选拔赛烟威赛区的比赛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学校坚持“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的全部”,始终坚信“决定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是师生关系”。学校强调教师要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经常交换彼此的看法和意见;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相互信任,努力追求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和谐积极关系。学校以“我最棒,我要第一”为校训,以“我是大光华的学生,我要会自治、会选择、会关心、会健体、会学习、会创造;我要最棒,永争第一,爱我中华,创造美好未来”作为学生誓词,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精神,既要学会做人,也要最终成才,达到学习知识和人生修炼的完美统一。 学校在充分发挥中国中国基础教育优势的同时,在国际上也建立了广泛的教学交流和合作关系。美国(ILP)语言组织、英国(EF)国际语言学校、加拿大(IEA)教育协会、澳大利亚(APS)国际应用教育协会、汉城瑞二初等学校、龙马初等学校、泳薰高等学校等知名院校和学术团体已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
利津县利津镇二中坐落在山东省东营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枣庄市市中区中学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枣庄市张范二中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是青岛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完全中学。荣获过省艺术教育示范校、市规范化学校、市精神文明单位、市教学示范学校、市特色学校、市平安校园、市绿色学校、市德育先进集体、市工会先进集体、市五四红旗团委、市优秀家长学校等一系列荣誉。学校是省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市帆船运动特色学校、中国音乐学院生源基地、山东教育电视台影视人才培训基地、青岛华文教育基地成员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学校。学校地处青岛市市南区中部,北依青岛山,毗邻中国海洋大学。占地面积1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共有教职员工215人,其中教师170人,有教学班50个(初中36个、高中14个),学生2700余人。学校创建于1952年,时为"山东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先后命名为"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山东海洋学院附属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2003年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意见,青岛市教育局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青岛三十九中,并加挂"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校牌。建校近六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人才,涌现出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青岛市副市长张惠,青岛市人大副主任徐航、上海交大副校长张文军、国防科技大研究生院院长曾淳,美国迈阿密大学语言学院院长卢鹏,英国剑桥大学院长助理袁博平,著名演员唐国强、倪萍、陈好等一大批优秀校友,成为在岛城甚至全国享有盛名的普通中学。学校有一支敬业爱生、有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其中省特级教师3人,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31人,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23人。从专业职称方面看,中学高级教师占60余人。秉承优良的传统,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近年来,学校不断丰富并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德育观。建设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富有现代特征的学校文化,围绕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大力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学校每年一届的"寒假读书节"、"春季体育节"、"暑假科技节"、"秋季艺术节",为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生活、展示才华、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的良好氛围。坚持主题教育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学校德育积极发挥着管理、导向、保证、育人的功能,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育人品位。在全面实施新课改的进程中,学校坚持"高效课堂、教法创新;有效学习、自主合作;专业引领、科研兴校"的先进理念。以创新教育为龙头,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主体,贯彻"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个性发展"原则,着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赢得岛城人民的认可和赞誉。当前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完中优势和海洋大学附中特色,以海洋特色校本课程为载体,以海洋科学知识普及和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力争在招生、学制、课程、学生评价、教学模式、升学选拔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海洋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艺术教育是学校的特色教育。从80年代起,表演艺术人才层出不穷,唐国强、倪萍、王绘春、赵娜、王静、张山、陈好等一大批影视明星均出自我校,学校因此被誉为"表演艺术家的摇篮"。1993年起,学校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艺术特色班,同时成立了军乐、民乐、管弦乐、合唱、舞蹈、表演等艺术团,为艺术特长生的成长提供了最适宜的氛围。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青岛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文体活动示范校"。2003年舞蹈团获全国第一届人口文化艺术展演一等奖、山东省第一届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2004年表演团获全国安徒生童话剧在校园活动一等奖;2005年管乐团获全国首届非职业优秀管乐大赛铜奖;2006、2009年民族乐团连获山东省第二届、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2010年合唱团获全国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民族乐团赴京参加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并举办专场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近年来,学校坚持"优化资源、面向未来、开拓创新"的办学理 念 。既充分利用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和社会及中国海洋大学的支持,又加强与国际友好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德国、法国等多所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并成功进行师生互访 。 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思想与理念,发展国际教育合作与对接中抢占了先机。目前,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在青岛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的全力支持,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追求学校管理更科学、师资更优秀、设备更现代、资源更丰富、质量更优异,为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岛城乃至全省、全国一流的品牌名校而努力奋斗!
济南市天桥区北园中学座落在毛主席视察北园纪念地, 创建于1984年,占地1.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89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拥有配置较高的计算机66台, 多媒体电教设备2套,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及配套完善,配置先进的音、美、体器材。在职教师63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25人,学历合格率100%。已取得本科学历的44人,3人进修研究生。40余人次获省、市、区教育教学奖,其中省优秀教师2名,市优秀教师18名。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700余人。 学校坚持“改革立校,开放办学,科研兴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以“创建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为宗旨,教育教学取得卓著成绩。学校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方位目标化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已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合作学习研究基地,并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连续几年的中考成绩居区中上水平,为重点高中及高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并先后有50余人次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竞赛中获奖。
烟台三特外语培训学校作为烟台市一类学校,多年来做出了出色教育成绩,为外语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直以来受政府委托承办市级大型外语活动,在外语大赛、烟台市外语节及外语角的活动中,有力增强了烟台市民的浓厚的外语兴趣,也让三特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各种才艺展示能力。成功不是偶然,以三特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提高,让每一位老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 我们的独特外语教育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目前,学校外语教学采用小班化,每班20人左右,师生之间零距离交流,外语教学过程中与中小学英语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考试成绩与口语交流水平。另外,三特学校为感谢新老学生对学校的支持,每周二、四下午为小学生免费赠送的10次口语交流课,由资深标准口语老师授课。
新都中学坐落于美丽的渤海湾畔,是一所文化内涵丰富、学习氛围浓郁的省级规范化学校。二十多年来风雨兼程,只争朝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新都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来这里教书、求学的人,英才荟萃,生生不息。 学校概况?术开发区杨家滩村,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1995年开发区投资一千多万元,在齐鲁大道南新都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园。1997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命名为新都中学。1999年被授予“市级规范化学校”。2003年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一举成功,办学层次进一步提高。2007年小学部一年级开始招生。 目前,学校占地48383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整体布局合理,环境清新整洁,景色宜人。教学楼与办公楼南北呼应,气势雄伟;实验楼、图书馆与科技馆错落有致,和谐统一;绿树、红花、碧草相互辉映,点缀其间,使整个校园呈现出勃勃生机。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营造出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整个校园拥有两幢教学楼,一幢实验楼,一幢综合办公楼。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种类繁多,每年订购各种报刊杂志,图书资料门类齐全,能够满足全校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的需要。 体育、艺术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塑胶操场上配套设备齐全,为学生提供优越的锻炼场地。学校配备体育教师6人,配备齐全国家体育教学教材所规定的各种体育器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与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提供了充足的设施与师资保障。备专业音乐、美术教师5名,设有音乐训练室2间,画室2间,学生文艺排练室和学生管乐队训练室各1间,并配备常用音乐器材。 教学设施配套完备先进。设有微机室、语音室、图书馆、阅览室、电教室、多媒体阶梯教室、地理教室、劳技活动室、理、化、生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实验仪器、生物标本等教学资料齐全。今年投入使用的教室多媒体系统,实现网络化教学,更加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师资力量? 学校现在拥有37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其中韩国学生近30名),147名教职工。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平均年龄32周岁,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级教师40多人,一级教师50多人。学校通过开展“青蓝工程”和“名师带动”战略,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造就了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爱岗敬业、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多人获得省级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市区级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学校管理 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争一流,创名校”为目标,以激励教育为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教有特色,学有特长”办学路子,积极参与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道德、知识、技能、体能和心理等诸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把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把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结合起来,推动学校教育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前进。 学校先后被授予“威海市文明单位”、“教育先进集体”、“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科普示范学校”、“绿化示范学校”、“山东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基地”和“山东省心理健康会员学校”等称号。 风云翻卷二十载,桃李芬芳新世纪。在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新都中学全体教职工,正以“创办名校,争当名师,培养名生”为己任,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地朝着“经区窗口,省内名校”的目标迈进。校园菁菁,书声琅琅,鲲鹏又唱嗥天歌,新都中学必将再竞风流于开发区历史的天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