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中学始创于1927年,是由中共早期党员、革命烈士李主一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首任驻苏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刘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的。中共奉贤第一个党支部和奉贤县委诞生在曙光中学。学校于1978年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奉贤县的重点高级中学。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教学设备齐全:有教学、办公、实验、综合等多幢大楼,图书馆、语音室、计算机房、音乐室、多媒体教室、体操房等一应俱全。 曙光中学有一支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队伍,现有高级教师23名。学校选派27名青年教师参加硕士课程班学习,近几年来,已培养市级骨干教师2名,区学科带头人6名,区教学骨干20名,先后有40多人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以及市、区级各种荣誉称号。如有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市、区级教学比武中获一、二等奖。有40多篇教学论文在全国及省、市级各大刊物发表,汇编论文专集两本,是奉贤首批教科研合格学校。 学校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300多名优秀高中毕业生,近年来,高考上线率平均95%以上,2001年高考上线率达到了98%。三年来该校有150多人次在全国、市、区级各项赛事中获奖,并获得上海市课外活动成果展示二等奖。 曙光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是奉贤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以校史、校歌和校训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三心”教育(孝心、爱心、责任心)为抓手,积极探索“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生活之中”的德育工作模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了“明理崇德、团结友爱、勤业求实、励志有恒”的校风。 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先后获得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市绿化先进单位、市先进实验室、市一级图书馆、奉贤区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校还是上海市花园单位。 曙光中学的八十年历史是学校丰富的精神资源.1927年,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腥风血雨之中,李主一、刘晓、刘德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秘密教育和培养积极分子,创立了曙光中学,中共奉贤县委就在此诞生了;1956年,被国民党反动派关闭的曙光中学正式复校了,并在校园内建立了李主一陵园,曙光中学成为奉贤区(原奉贤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后,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教师汇聚曙光,他们在这块热土上执著的追求着,无私地奉献着,学校以优秀的教学质量享誉杭州湾畔,1978年,被命名为“奉贤县重点中学”;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辈曙光人秉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提炼出“爱国荣校、开拓进取、汇聚成河、追求一流”的曙中精神。这是学校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学校高度重视“学校精神”的宣传教育,我们的教师把“学校是我生命的场所,学生是我生命的延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们的学生把“今天我以曙光为荣,明天曙光以我为荣”铭刻在心;但凡走出曙光中学的师生都能映射出“爱国荣校、开拓进取、汇聚成河、追求一流”的学校精神以及在这种精神引领下的共同价值追求:做一个大写的“人”。 学校精神是学校工作的引领和内驱,是对每一个曙光人的感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稳步提高,今天的曙光中学是2003—2006 年度的连续两届“上海市文明单位”,是“奉贤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东方曙光”曾经照亮的是在黑暗中摸索的有血性的中华儿女,是“红色的摇篮”,今天,她成为奉贤乃至上海教坛上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是“和谐的家园”。
肇文学校是一所新成立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座落于奉贤区奉城镇城协路1650号。学校占地75亩,花园和庭院融合的西班牙式建筑风格凸显雅致、和谐的育人氛围。学校配置54个教学班,教职工编制183名。学校秉承200多年前原奉贤第一所学校——肇文书院“敬、慎、勤”的校训”,在“肇启文道”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努力实现“肇启文道谱新篇、立德树人铸品牌”的办学目标。
上海市奉贤区海湾五四学校,是一所座落于上海市南郊杭州湾畔,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学校具有独特区位优势,东临上海市临港新城,西临国家森林公园,南临杭州湾,北临海港开发区,置身于自然生态和现代经济生态怀抱中,具有“天然氧吧,江南园林”之誉,是读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教职工70人,学历达标100%。学校占地面积134亩,绿化覆盖率达87.9%,建筑面积近一万多平方米,是一所自然环境幽雅、农垦文化底蕴浓厚,充满着自然、人文、科技、生态气息的现代生态型学校。 五四学校具有“发扬五四精神,承传农垦文化”的优良传统,坚持“人文载德,生态树人”的办学理念,围绕“德贤垦学”的校训,开创了“绿色德育——红色学改;阳光管理——春风服务;保护野生本土植物资源——生态校园文化”等校本生态课程文化体系的创建。 五四学校不断深化课堂学法改革,创立符合五四学校实际的“课堂学法预案”,以及具有五四学校自身特点的“课堂十八字”高效学习方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形成“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校园生态文化。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健康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肖塘中学创建于1965年,座落在浦江南岸的南桥镇西渡社区肖塘南虹路115号。学校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25537m2。现有初中和高中共21个教学班,102位教职工,其中中高级教师占57%。学校设施齐全,有标准的实验大楼、多媒体演示厅、计算机房、专用美术室、音乐室、塑胶田径场、校塑等。校园环境宜人,小桥流水、假山、喷泉、绿树相拥,四季飘香,使人赏心悦目。 学校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做到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长,学生有特点,重视“三风”建设,已形成了“团结进步,拼搏竞争”的校风,“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勤思好学,刻苦攻关”的学风。 学校坚持把追求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总目标,努力营造高尚的校园氛围,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在学校管理上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校连续六年被评为区文明单位。97年学校被评为市绿化先进单位,99年被评为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国防先进单位、市“雏鹰大队”、区民防教育合格学校和区学校管理B级学校,2000年被评为市花园单位,2001年被评为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2002年被评为区“绿色学校”、区师德建设先进集、区先进教工之家,2003年被评为市红十字达标先进集体、市无吸烟学校、区体锻达标工作先进学校。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中学创办于1978年,位于上海市中心城镇――奉贤区奉城镇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总人数1095人,教职工124人。学校占地19333平方米,绿化面积2854平方米,建筑面积10035平方米。 学校校风为"思想诚实、工作踏实、学习扎实、生活朴实、身体结?quot;。学校以"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这一主题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是上海市高中课改研究基地学校。学校还获得其他各项荣誉:1996年,全国红十字先进单位;1997年,市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上海市优秀学农基地;1998年,区布谷鸟学生音乐合唱团比赛一等奖和区中学集体舞三等奖;1999年,区新长征突击队及区红旗团支部、区戏剧节三等奖、上海市治安先进单位、区合格家长学校;2000年,高一军训区四个一等奖,学校通过区中学行为规范示范校验收。学校党支部1998年度评为区先进党支部。
致远高级中学趁奉贤区撤县建区之时,更换上海市奉贤综合高中校名为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 学校现有教学班三十个,学生1416人,均为普通高中班。在编教职工147人,专任教师102人,其中,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64人,占老师总数的76.5%。我校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15名,校级骨干教师30名,已形成良好的学科组合群体的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自99年开始与四团职校联合开办综合高中级,教学质量良好。 学校为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学校、上海市(农口)文明单位、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奉贤教育局学校管理等级达标B级学校。数年来,学校坚持开展“自主创新,主体发展”的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最大值地开掘教职工的潜质;学校亲合力、凝聚力强,教育质量稳步上升,艺体教育已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2001年高考入线率列全县非重点高中之首,达79%。选修美术、体育进入高校的学生每年达四十余人。 学校以“科研兴校”为已任,致力于用创造性劳动去唤醒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将创造力培养有机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贯穿到活动、选修课程中去。学校开设的活动、选修课程计三十五门之多,使我校学生在市级活动竞赛中频频获奖。 学校已形成“四自”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管理机制,为学生创造人格、创造能力的形成提供广阔空间。《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制度、《值周班劳动综合教育》制度等保证了在德育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独立品格与创造人格得到培养。
上海市奉贤中学创办于1914年,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相当知名度的历史名校,现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2004年9月,学校搬迁入占地314亩,建筑面积为6.4万平方米,绿化率达70%,投资近3亿的新校区。校园环境优美,绿化景观赏心悦目,河、湖、路、桥纵横交错;建有风格现代、大气的教学楼群、图书科技楼、报告厅、生活辅助建筑和体育场馆;还拥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DIS实验室、劳技工场和“三网合一”的校园网络系统等高标准的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是一所现代化、人文化和生态化的大型寄宿制高中。2006年8月建成的新疆部占地35亩,建筑面积为3886平方米,投资近2800万。 目前,学校拥有高中教学班48个,其中1个为新疆内高班,同时还有新疆预高班2个;拥有学生近2300名,教职员工228名;拥有青年特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80名,中学一级教师59名,取得学位、课程班结业证书和在读的硕士研究生50多名;还评有区名校长1名,区名导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共19名,区优秀中青年教师30名;有15人被确定为上海市名校长名教师培养人选。 长期以来,学校弘扬“贤”文化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继承“敦本重学,奉贤至诚”的优良办学传统,形成了严谨的校风,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12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校党支部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现为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示范学校,上海市体育二线学校,上海市航天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上海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质量计量信得过单位等。 学校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构建“自主、合作、体验、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以德育生活化为突破口,创建高中德育特色;以青年教师发展为重点,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以创建科技教育特色为抓手,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学校教学质量显著,近年来的高考上线率达100%,本科上线率稳定在90%左右,重点大学上线率稳定在50%左右,先后有一批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名校。近五年来,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有21人次获一等奖,45人次获二等奖,68人次获三等奖。在全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航空航天模型等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120多人次获奖,其中19人次获一等奖,30人次获二等奖,41人次获三等奖,还有多项团体大奖;2006年有两项学生发明专利分获“飞利浦”杯上海市青少年专利评比的金奖和银奖;2005年5月,火箭小组的学生代表上海市圆满完成了“中俄青少年科普交流——上海之旅”活动的互动任务。体育竞赛也屡创佳绩,学生夺得全国重点学校射箭锦标赛总冠军,两次获得上海市青少年射箭锦标赛团体冠军等。 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以“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营造“德润人和、文化人贤”的精神家园,旨在把奉贤中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鲜明个性特色的现代化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
曙光中学始创于1927年,是由中共早期党员、革命烈士李主一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首任驻苏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刘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的。中共奉贤第一个党支部和奉贤县委诞生在曙光中学。学校于1978年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奉贤县的重点高级中学。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教学设备齐全:有教学、办公、实验、综合等多幢大楼,图书馆、语音室、计算机房、音乐室、多媒体教室、体操房等一应俱全。 曙光中学有一支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队伍,现有高级教师23名。学校选派27名青年教师参加硕士课程班学习,近几年来,已培养市级骨干教师2名,区学科带头人6名,区教学骨干20名,先后有40多人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以及市、区级各种荣誉称号。如有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市、区级教学比武中获一、二等奖。有40多篇教学论文在全国及省、市级各大刊物发表,汇编论文专集两本,是奉贤首批教科研合格学校。 学校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300多名优秀高中毕业生,近年来,高考上线率平均95%以上,2001年高考上线率达到了98%。三年来该校有150多人次在全国、市、区级各项赛事中获奖,并获得上海市课外活动成果展示二等奖。 曙光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是奉贤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以校史、校歌和校训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三心”教育(孝心、爱心、责任心)为抓手,积极探索“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生活之中”的德育工作模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了“明理崇德、团结友爱、勤业求实、励志有恒”的校风。 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先后获得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市绿化先进单位、市先进实验室、市一级图书馆、奉贤区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校还是上海市花园单位。
致远高级中学趁奉贤区撤县建区之时,更换上海市奉贤综合高中校名为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 学校现有教学班三十个,学生1416人,均为普通高中班。在编教职工147人,专任教师102人,其中,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64人,占老师总数的76.5%。我校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15名,校级骨干教师30名,已形成良好的学科组合群体的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自99年开始与四团职校联合开办综合高中级,教学质量良好。 学校为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学校、上海市(农口)文明单位、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奉贤教育局学校管理等级达标B级学校。数年来,学校坚持开展“自主创新,主体发展”的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最大值地开掘教职工的潜质;学校亲合力、凝聚力强,教育质量稳步上升,艺体教育已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2001年高考入线率列全县非重点高中之首,达79%。选修美术、体育进入高校的学生每年达四十余人。 学校以“科研兴校”为已任,致力于用创造性劳动去唤醒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将创造力培养有机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贯穿到活动、选修课程中去。学校开设的活动、选修课程计三十五门之多,使我校学生在市级活动竞赛中频频获奖。 学校已形成“四自”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管理机制,为学生创造人格、创造能力的形成提供广阔空间。《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制度、《值周班劳动综合教育》制度等保证了在德育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独立品格与创造人格得到培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