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高级中学是由原上海市市属重点中学—— 复兴中学高中部移址建成的,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 11 所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 学校地处虹口区北端,占地 80 余亩。校园布局精巧雅致,教育设施完善,有设计和音响效果一流的复兴会堂,有复兴特色的学生自主实验室和植物组织培养室,还有天文台、天象馆、室内排球馆、室内温水游泳池、 400 米 标准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和网球场 …… 复兴前身是“麦瑟尼克”学校,始建于 1886 年; 1946 年抗战胜利后, 学校重建,定名为“上海市复兴中学”。 校名“复兴”,含“复兮旦兮,兴我中华”之意。 学校的校训为“求真”。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习 采纳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硕果累累、英才辈出。 学校确定了“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将学校建成“ 上海一流、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现代新型学校”的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在德育、科技教育、体育、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卓有成效。 学校是 “ 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 ” , “ 全国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 ” , “ 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 ” 、 “ 上海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 ” 、 “ 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 、 “ 上海市文明单位 ”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往活动,已先后与美国、韩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的中学结成友好学校。
钟山高级中学前身是1967年10月创建的钟山中学,2000年作为公立中小学改革试点学校,进行公办转制试点办学。2007年7月恢复公办,学费900元/每学期。 钟山高级中学已走过了40年的办学历程,40年意味着不断走向成熟和成功。 转制前的钟山中学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一直紧随区重点中学之后,学校的高考达线率也一直在区重点行列之中。学校自2000年转制以来由于学费从900元增加到3000元,录取分数下降,生源总体水平亦有所下降,因此几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段辛苦而踏实的发展之路。 如今钟山已是一所被师生认可、被家长认可、被社会认可的校风优良、质量优良的学校。
继光中学是一所具有100多年办学历史的沪上名校。它的前身是英国教会伦敦会于1898年在沪创办的麦伦书院,1927年改名麦伦中学。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5月改为公立,更名继光中学。"继光"校名具有双重寓义,一是纪念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二是"继承"和"光大"学校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继光中学是五十年代上海十所重点中学之一。 1931年,爱国民主人士沈体兰任校长提出了"科学、民主、进步"的办学指导思想,并付诸办学实践,培养新型学生,对学校形成先进文化和革命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变卖了在周庄的私人住宅,捐款建造了科学馆和体育馆。历任教员中不乏饱学之士、知名学者和爱国志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学校同情、支持中共地下党和爱国人士的民主革命斗争,被誉为"民主堡垒"。以后任校长的办学,都深受这种学校精神的影响,努力创造办学佳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素养和爱国民主精神,已经成为学校延绵几十年的办学特色。 在学校悠久文化传统的浸润和滋养下,已形成科技教育特色(1997年5月被评为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研究性学习广泛开展,2000年上半年荣获上海市行为规范锦旗单位。目前是上海市虹口区重点中学。
上海市民办汇民高级中学创建于1997年5月,学校教学设备齐全,环境宁静优美,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聘请原虹口高级中学校长、上海市首批一级一等校长、区学科带头人朱霞光同志任校长。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我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他们教学严谨、精益求精、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师教书育人,教有实绩。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乃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区督导室对我校德育工作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把责任和成才作为一条主线,通过系列渐进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连续两次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虹口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青保工作先进集体。打好基础,发展特长学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三个基础:做人的基础——守纪、明理、感恩、诚实、勤俭、互助;做学问的基础——乐于读书、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表达、追求上进;健身的基础——喜爱运动、坚持锻炼、学会技能。学校还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努力开发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楼安琪同学在高二就主演25集青春电视连续剧《红苹果乐园》(饰馨子),高三时主演《星梦缘》,后被同济大学电影学院表演专业录取;张倩珏同学在第34届巴黎国际手风琴锦标赛中荣获二块金牌,曾荣获上海市胡楚南优秀学生奖学金(全市仅100名),后被上师大艺术系录取。 教育切实,成绩斐然尽管我校高一新生的录取分数线很低,但我们从新生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新生的教育,认真实施“低起点、严要求、多反复、勤训练、抓分层”的教学原则,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实现“低分进、高分出”,全部学生都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多数学生考进本科、大专和高职。近年来我校高考录取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2007年高考达线率为83.64%,在校学生高考达线率为89.3%,超过市达线率4个百分点。2008年高考达线率为83.41%,本科达线率为10.9%,本科录取率为20.85%。近几年已有147位学生考进本科院校,其中有42位学生考进同济大学、华东示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12所重点高校,占本科生的28.6%。开拓进取,走出国门与外国学校合作,开拓多种升学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深造机会,是我校一直探索的问题。几年来,我们和美国WTI教育学院、肯尼迪大学、英国肯特大学、新加坡FTC金融管理学院等学校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开展学术研讨、推荐留学生等项目。目前,我校已有45位学生赴外国留学。近年来,我校又和日本中条基金会合作,推荐优秀学生勤工俭学赴日本留学。
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是一所著名的百年老校。一九○○年,清末企业家叶澄衷以他"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赤诚之心和睿智眼光,出资创办了这所学校,开中国人自己兴办班级授课制学校之先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校长。历任著名教师有丰子恺、钱君匋、王怀琪等。1959年学校被虹口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区重点中学。2009年被命名为虹口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一个多世纪以来,澄衷校址不变,校名不变、持诚求真的精神不变。澄衷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其中不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名人的学者。胡适、竺可桢是澄衷的骄傲,他们分别以文科和理科方面的杰出成就享誉世界。此外,秦瘦鸥、陆俨少、卢于道、袁牧之、葛祖兰、李达三、张戈、单霞丽等都曾就读于澄衷,他们在自己奋斗的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创办至今,就读、毕业于澄衷的学子已近五万,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可谓硕果累累,蜚声中外。 学校地处黄浦江畔,校园占地1.91万平方米,有三幢教育大楼及图书馆、大礼堂、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影视厅、各类实验室、语音室、学生电视台等硬件设施。现有高中19个教学班,学生600余人,教职员工100余人。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叶公澄衷的后裔继承前辈回馈社会的传统,先后以不同的方式关心学校的发展,多次捐资助学;不少校友慷慨解囊,资助母校的发展,学校设立了叶氏奖学金、叶吉谋奖学金、叶氏助学金、爱尚奖励基金、朱一鸣奖学金等,至今约有1200多人次的学生享受了这份恩泽。 近几年来,学校努力做好传承和发展两件事,学校已逐步形成五大特色。一是重视学校传统文化的挖掘,充分发挥百年校史资源的育人功能。整理汇编《百年澄衷拾英》以及《澄衷校史资料》,建造澄衷校史馆,开发校史课程,惠泽广大学生;二是学校积极倡导"快乐工作、学习每一天",围绕"育人为本、有效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持诚求真"的校训为核心,开展"六个一"系列活动,形成"知爱兴"德育教育模式;三是围绕"自主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目标,以"阅读和演讲"为抓手,不断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终身发展,着力培养"德范、智圆、体勤、美谐、性真"的"澄衷人";四是学校创设各种平台,如举办读书节、科技节、社团节、外语节、体育周、设立诚信考场、评选"道德风尚奖"等,以活动为载体,让不同个性与特长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五是学校努力学习和实践课程改革的思想,以教研组建设为教学管理的基础性平台,研究教学五个环节,形成六种教研模式,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开展三大板块八个维度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在市区发挥辐射作用。 自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小学信息公开和网站建设优秀单位、上海市第九届、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虹口区中小学实施三年发展规划先进单位、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科研先进、校本培训先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校务公开先进、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优秀单位、德育先进等三十多项区级以上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领导班子在区教育系统年终考核中集体记功。
北虹中学是上海市虹口区的一所重点中学,区文明单位,科技特色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市课程改革试点基地,它在前身圣芳济学院创办于1874年,1884年5月圣芳济学院至虹口新址,即今北虹中学校址。125年来,圣芳济-北虹的师生以满腔热忱和青春谱写了一部既令人自豪更催人奋进的光荣校史。 一大批享有盛名的教师曾荟萃于此,在校史中留下精彩的一笔。几代教师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才华,更以他们高尚的人格陶冶一代代的学子,铸就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长期形成的鲜明的办学特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百年来一直设立的选修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种技艺的学习为学生成材添上了彩色的翅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