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路第一小学位于丹徒路270号。 我校是一所地处新港地街道丹徒路上的老校。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校教师队伍和生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我校有教学班1——5年级共10个班,有学生218名,其中156名学生来之外省市进我区、我街道打工,做小生意者的子女。余下的30%左右的学生,虽是本市本地区户口,然而他们中的90%的学生母亲又属外来妹,外来务工者。生源的变化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多年来,我校教师与领导共同努力。实施与落实“素质教育三年发展规划”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我校曾被命名为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我校的学生在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在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活动中,提高了歌唱,舞蹈,绘画,运球,跳健身操等艺术和体育技能,提高了审美能力,提高了健康水平,逐步养成了活泼开朗、善于合作的良好性格与品质。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38人,教师队伍中中青年占主导地位,学历文化层次有明显的提高,大专以上学历有21人,其中本科学历9人,硕士学历1人,担任新课程学科教学的教师具有小高职称的28人。小学一级职称的10人。
上海市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是由原广灵路小学整建制创办的公办学校,于2004年9月1日开办。现学校分为总、分两校区。分部位于广灵路小学原址,设二至五年级16个班;总部座落在新同心路189号,有一年级4个班。新校区占地8478㎡,建筑面积4747㎡,铺有2000余㎡人工草足球场。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先进。作为学校前身的原广灵路小学本属虹口区中心校,有近50年的办学史。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素以教学特色丰富,办学业绩显著而闻名,是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市首批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和素质教育实验校,是区文明单位、市体育传统(足球)学校、市小学语文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区德育特色学校、区体育传统(象棋)学校,是区品德与社会、外语、数学等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是《少年报》、《爱科学》等报刊的小记者站,是汪齐凤芭蕾舞学校教学点、王后军少儿足球训练基地、科化少儿足球俱乐部训练基地,还是接受外籍小学生的定点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倡导“提升学校发展能力、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走“管理规范、治教严谨、发展全面”的发展之路,注重师生个性的自主发展,坚持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使办学优势得到进一步彰显,教学质量总列全区前茅。每年学生在语、数、外等学科竞赛,以及文艺、绘画、科技、阅读、体育等项目的比赛中获区以上奖项人次约占全校学生数的30%,五年级有约80%的毕业生考入市、区各类优质初中学校。新创办的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将发挥原广灵路小学的办学优势,坚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学校除开设正常的课程外,还开设足球、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桥牌、绘画、声乐、计算机、公文数学、思维训练、外教(英语)口语等业余训练课程。
凉城第一小学地处虹口区西北向、汶水东路北侧(水电路、凉城路中间),建于1988年2月,是凉城地区第一所占地12.5亩18个班级的公建配套学校。三层楼校舍建筑面积2396平方米。室内设有美术室、实验室、唱游室、音乐室、图书室、观摩室、语言室及计算机房等八个专用教室。 室外配有标准篮球场(套用排球场)一个,200米的环形跑道一条,操场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另附一个儿童乐园活动区。整个校园绿地面积达1612平方米,人均占绿4平方米还多。基本做到“月月有花、四季常绿”,学习环境舒适良好。 目前,一至五年级的学生总数416人,分设13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员工人数44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 凉城第一小学至今已有近14年校史。在上级领导关心扶持下,经过王守本、陈展云、曹玲华三位校长辛勤工作,全体教工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和一支上进心强、工作勤恳、师德良好的教师队伍。 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友爱、务实、求活”的校风,“乐业、进取、创新”的教风,“勤奋、活泼、向上”的学风基本形成。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升学合格率达99.8%。 曾被评为首批区办学合格校、局文明单位、区局艺术教育表扬单位,连续多次被评为区局行为规范合格校等,为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在凉城地区享有一定声誉。
上海市虹口区东余杭路第一小学,创建于1959年9月,占地面积170平方米,学校共拥有10个教学班,设览室、唱游室、美术室、语言室、生活劳动室和为齐全的学校。 东余杭路第一小学在党的教育府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风的吹拂下,全校师生发扬特区人精神——“团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坚持以人为本动性、创造性;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严格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坚持以培养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发展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营造优公民;坚持以家庭科技基地为突破口,全面提特色学校。使学校得到健康、稳步发展,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上海市凉城三小创建于一九九三年九月,为虹口区新建住宅小区公建配套的项目,坐落于市文明小区锦苑小区内,占地12亩。 学校创办九年来,在历任校长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培养学生,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创办、稳定、发展、提高的轨迹,在社区内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学校开办之初,教职工总数只有27人,其中党员4人、团员9人,11个班,学生数为400余人。发展到目前为止,尽管生源数量逐渐减少,但我校仍有16个班,学生数500余人。教工人数达48人,其中党员8人,团员23人,接近创办时数量的两倍。 创办时,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教学设备馈乏,教师的办公桌椅直到开学后才逐步到位,学生的课桌椅也是参差不齐。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改造,特别是经过标准化建设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容校貌发生的质的变化。近年来,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学校党政的带领下,凉三正朝着新的目标迈进。 九年来,学校在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创建文明方面获得了许多荣誉,97年,学校工会在区等级评估中被评为A级,学校被评为区三八红旗集体,96、98年,2001年学校大队部三次被评为市雏膺大队,团支部连续三次被评为“新长征突出队”,近年内,学校又被评为局文明单位,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优秀家长学校,区绿色学校,区绿化先进单位,区科技特色学校,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区基层党支部建设纲要达标支部,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被社区评为“十佳单位,命名为“社区航天特色学校”,学生在市、区各项竞赛中也获得不少奖项,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员的心血和汗水,她将激励我们向新目标奋进。
上海市培华学校的前身是上海市北郊中学分校,主要是为国家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而设立的。1985年,经区教育局批准为独立建制的学校,命名为上海市培华中学。1998年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潮中,为了适应新世纪体育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虹口区教育局决定将培华中学与培华小学合并,建立九年一贯制的培华学校,喻意为“培养中华体育英才”的学校。 我校占地面积2610平方米,教学楼占地面积981平方米,建筑面积3109平方米。现有17个班级,近400名学生。现有58名教职工,其中专技人员54人,职工4人。专技人员中,中学高级职务3人,中级职务35人,初级职务12人,4人为新进学校的大学生尚未聘任专技职务;大学本科学历25人,大专学历19人,中专及高中学历10人;高级中学教师资格18人,初级中学教师资格14人,小学教师资格16人。 我们培华学校办学目标是:以体育特色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国家、为上海培养、提供具有崇高爱国主义思想、良好行为道德规范、合格文化素质的一流体育后备人才。 我们学校的学生对国家、对上海甚至对我们虹口的体育事业贡献是巨大的。自1999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 1999年至2000年,我校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上获冠军2人次、亚军3人次、季军1人次;在亚运会和亚锦赛上获冠军10人次、亚军1人次、季军2人次;在全国各项比赛中获冠军102人次、亚军78人次、季军59人次。 1999年以我校学生为主体的虹口体育代表团荣获上海市十一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四名,其中获金牌17枚、银牌21枚、铜牌17枚。 2000年荣获“振良杯”上海市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其中获金牌30枚、银牌16枚、铜牌19枚。 2000年荣获上海市第七届小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我们培华学校荣获区教育局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从2001年至今,我校学生在举重、射击、柔道这三个项目共获全国和市个人、团体金牌22枚,铜牌22枚,其中1人打破上海市纪录。 我们虹口摔跤队获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个人第四名、全国国际式摔跤少年锦标赛个人第八、第九、第十一名。 我们虹口游泳队近年在全国比赛中共获得15个第一名,4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在最近一次釜山亚运会上,我校刚输送出去3年的女将徐妍伟成为亚洲夺金第一人,连夺5块金牌。 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我校击剑、田径、篮球、排球等运动员共获得8枚金牌、12枚银牌、4枚铜牌。在世界及全国其他比赛中,我校运动员还获得:2001年亚洲击剑锦标赛第一名;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排第一名(我校有1人参加);全国击剑锦标赛佩剑个人第一名;全国女足联赛、锦标赛、超霸杯赛三项冠军(我校均有4人参加);全国女排联赛第一名(我校3人参加);全国青年男排联赛第一名(我校1人参加)。 2002年全国少年体操锦标赛第一名(我校1人参加)。今年暑假,在南京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上海一共获得7枚金牌,其中2枚是我校运动员获得的。 2003年以我校学生为主体的虹口体育代表团荣获上海市十二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奖牌总数第二,其中获金牌84.75枚、银牌55.75枚、铜牌65.5枚。 2000年、2002年我们学校继1994以来,连续第四、第五次评为区行为规范合格学校。 2001年、2003年学校继1997年、1999年之后,连续二次又被评为虹口区教育局文明单位。 自97年来,我校坚决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我校教职工全员参与学生德育工作,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近10年来,我们学校没有一例案发率、犯罪率。由于区教育局给我校学生在升学时的特殊政策,当然也有我们学校教职工的辛苦、努力,我校每一届毕业生近半数都能符合要求进入市、区重点高中就学,几乎全部学生都升入高一级学校。
上海市新市学校成立于1998年6月,由原上海市新市中学和虹口区丰镇路第二小学合并组建而成。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环境和现代技术装备,是一所融生态花园、温馨校园、活动乐园、生活家园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新型学校。 建校十年来,学校秉承中华教育之美德,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校训,大力推行“爱的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有时代精神、有发展潜能、基础素质全面、个性特征鲜明的合格毕业生。 本着“让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学校积极营造“自主、开放、互动”的校园文化,推行优质资源均衡化的管理策略,关注校本特色课程的构建,搭建个性化学生发展的平台,以优美的物化空间营造育人氛围,以和谐的人文环境丰富育人内涵,以多彩的学科教学拓展育人外延,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获得充分的优质教育,领悟到充满爱意的人文关怀,体验到生命化课堂的真正含义。 学校坚持深化教育改革,着眼整体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教育科研成果显著,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科技艺术教育魅力彰显,体育特色项目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市安全文明校园、市花园单位、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绿色学校、区教育局文明单位等殊荣。随着“博客支持下的教学反思和行为跟进”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新市人将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再展宏图,续写辉煌。 我校历经明,清,民国、汪伪,等历史时期,距今已有455年历史。新中国诞生后又经几十年,可谓历史悠久。1978年学校定名为红旗小学。自建校以来,一直为教育领导所重视。从历次校名更易看,多次命名为县、区中心小学。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就列为上海市重点小学之一,加强学校基本建设添置教学设备,扩建校舍,修建操场,新建儿童游泳池等,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并着手师资队伍建设,充实软学骨干重视培养青年新秀。 学校担负着中心校示范,辅导任务。学校遵照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各科教改活动。每年均有向外省市区、县公开教学,学区观摩,现场参观等各项任务。年年为初级中学输送全面发展的学生,学生中涌现了许多“小能人”,“小科迷”、“小书法家”和游泳的小幼苗。在此期间,从校容校貌的美化,教学设备添置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人数增加,教学质量提高,都有显著的进展。 这十年是国家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我校发展最快的十年。至今,我校仍为上海市名校之一。市区内外有较高声誉。不少求学者慕名而来,许多家长以送子女入红旗为荣,能获取红旗教师培育为乐,毕业生遍布全球。 五十年代至今,经历任校长呕心沥血精心治校,几代教师兢兢业业辛勤耕耘,致使我校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荣获全国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市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市科技先进集体,市校外辅导员优秀集体,区局文明学校等光荣称号,学校少先队辅导队伍曾三次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1981年被团县委赞为“全县辅导员的楷模’,1990年被团市委誉为“真正的红旗大队”;特级教师,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上海市首届园丁奖一等奖获得者,均在红旗这块肥沃的土壤上萌芽结果
上海市虹口区丹徒路小学创建于1956年,地处北外滩教育中心区,是一所有40余年的老校,占地面积3195㎡,建筑面积1934㎡,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为1784㎡南北操场两个,绿地面积1310㎡。 在一片绿色掩映中,丹徒的校舍显得整洁、美丽。学校设有电脑房、阅览室、音乐室、实验室和健身房等专用教室及相关设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南、北操场更是孩子们锻炼、游戏的好场所。学校开设有武术、诗词诵读等拓展型课程,并编有《我们的节日》等校本课程,相关研究被立项为市级科研课题。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英姿飒爽,以课外阅读和传统游戏为特色的丹徒充满了浓浓书香和勃勃生机。 作为一所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老校,我校教师继承敬业爱生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区质量调研中,我校语、数、外三门功课的成绩均名列前茅。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我们还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校的鼓号队获上海市少先队鼓号大赛一等奖,学校获 “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和“上海市平安校园”称号,学生多次在市、区级的征文、读书竞赛活动中获奖,学校光荣地成为上海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项目:传统游戏、乒乓)。 在新千年里,我们正以“务实奋进、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精神,去迎接世纪的挑战,创造新一轮的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