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泾第二小学,创建于1912年,坐落与朱泾镇南圩路21号。新建的综合楼衔接南北两幢教学楼,古代建筑底蕴和现代建筑的洒脱融合一体,清雅、别致、优美。 学校坚持"依法办学,以德立校",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工作主题,在"抓规范,求实效,创特色"上狠下功夫。特别是近二十年实践"创办三园、培育新人"的办学目标,办学成绩显著。在金山区享有"质量有保证,办学有特色,社会信誉度高"的美誉。 学校荣获全国红旗大队、上海市雏鹰大队、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铜牌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金山区A级小学等称号,学校被评为上海市愉快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金山区青少年乒乓业余训练基地。 跨入新世纪,学校全体教职工抓住机遇,奋发有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实现学校"新一轮创业"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金山区漕泾小学前身华强学校(漕泾镇周德堂)创办于1907年。解放后,学校先后易名“松江县漕泾乡中心校”、“金山县漕泾中心小学”、“金山区漕泾中心小学”等。2001年2月,学校从漕泾镇致富街2号整体搬迁至现址,下辖的村校于2001年7月完成撤并。2006年9月,更名为“金山区漕泾小学”。学校现占地面积26509平方米,除辟有30个教学班的教室外,还配置了自然、美术、音乐、舞蹈、计算机、生活与劳动等专用教室10间,图书馆、体操房、阶梯教室、食堂餐厅等设施一应俱全。九十年代后期,面对学生数逐年递减的趋势,该校及时调整设点布局,下辖的村校(96学年8所)陆续撤并;面对教职工冗员过多的现状,学校在试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基础上,进行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采取转岗、分流等举措,从1999学年起,连续四年内部退岗休养教职工89人。2000年4月,金山区中小学标准化工程建设在该校率先启动,在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新校舍于年底竣工。十年中,学校继续以书法写字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教育科研“龙头”课题的牵引,精心培育、发展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传承着中心小学发挥辐射效应,强化村校管理的好传统,创造了较成熟的经验。1998年3月,金山区教育局假座该校召开村校教育教学管理研讨会,以推广其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学校把着力点投向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上,先后策划和组织“转变观念——中老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系列活动、“课堂,素质教育的核心之家”主题活动、“走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动真情、下苦功、多服务”系列活动和“追求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为物化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和专业能力作出重要贡献,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学年获教学成绩显著进步奖。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第四届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实验小学”、“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一级图书馆”、 “爱满天下杯—— 艺术教育模范学校”、“金山区文明单位”等荣誉。
金山区钱圩中心小学的前身名叫“金山县张堰市立崇实初等小学校”,它创建于1912年,1939年学校更名为“钱圩初级小学校”,1946年校名改为“钱圩中心国民学校”,1968年改为“钱圩工农小学”,1978年更名“钱圩中心小学”。学校历经九十多年风风雨雨,留下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历史,在迎来百年校庆之时,将到处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 学校致力于挖掘自身的潜力,把群体活动基础较好的项目确定为特色发展项目。我们把中心校的篮球项目确定为特色发展方向,在男篮进入区“前三”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女子篮球项目,通过制定特色发展目标、成立组织机构、落实训练措施等举措,确保特色项目可持续发展,争创“区小学生篮球训练基地”。 与此同时,我们结合学校处于乡村边缘的特点,以及区域教育资源的优势,提出了“劳动教育”为学校办学特色。并结合课程改革,开展拓展型课程实践研究,以此来带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现代教育方法的研究。 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面发展、办有特色、学有所长”为办学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特色教育,把学校办成家长放心、社会赞同的特色学校。以“爱我钱小、建我钱小、校兴我荣、校衰我辱”的校训为工作作风,形成了“团结、求实、勤奋、向上”的校风、“严谨、扎实、重导、创新”的教风和“刻苦、踏实、主动、求能”的学风。学校实施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及岗位目标责任制,引入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奋发努力。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学校的活力和未来。学校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联系工作实际,通过座谈、写心得体会、岗位练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已有40名教师获得大专以上学历。 学校构建了以校长、支部书记牵头,教导处、团支部、少先队具体实施,以班主任、年级组长为主导力量,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校始终树立并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注重流程管理,切实加强调控力度,积极倡导“科研兴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当前,学校正积极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努力探索现代学校管理模式;结合学校改建,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即进一步推进以创建文明校园为核心的形象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以深化教育科研、监控教学质量、培训师资业务、改革课堂教学为途径的质量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建设.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