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梅陇中学开办于1964年,原来是一所含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学。1996年改为公立转制的初级中学。学校位于丹巴路1588号,占地27亩,设有教学区、生活区和寄宿部。学校教学设备先进,理化生实验室齐全,5个多媒体教室,3个微机室,室内体育馆,500M2图书馆,280 M2乒乓房,可容纳1200名师生用餐的食堂,有音乐、美术、陶艺、语音、劳技专用教室、室内舞蹈房、校内闭路电视系统、灯光塑胶操场、2个篮球操场,800 M2的校内健身区,师生自行车专用停车房,办学条件完全达标,硬件不断向现代化过渡。 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1061名学生。校有管乐队、舞蹈队、腰鼓队、田径队、篮球队和女子足球队等。在编教职员工共71人,其中专职教师60人,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含在读),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19人。 全校每个年级开齐开全国家规定课程,按市教委规定课时上课,拓展课采用学生选择所需内容和教师,实施走班学习。学校四个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均保持区一流水平,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社会对梅陇中学的认可度逐年提高。 二、办学主要成果: 上海市梅陇中学转制十年来,教育教学和其他各项工作均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梅陇品牌,学校制定了12年发展规划(1997—2009),实施三次跨越式发展,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四争一”的目标。目前我校已全面实现了第一轮目标,即将高质量地实现第二轮目标,努力创建数学、外语、体育、陶艺、德育为特色项目,并已收到较好的效果。仅2004年一年内,就先后摘取了全国化学竞赛初中一等奖、全国英语竞赛初中一等奖、上海市英语竞赛初中一等奖、沪、港、澳、新四地作文大奖赛三等奖等共100多个奖项。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十五”课题教科研实验学校;上海市奥运会后备人才培训基地;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中学生广播操比赛优秀学校、普陀区德育先进学校,科技特色学校,体育先进学校,体教结合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安全保卫合格单位,区陶艺美术劳技基地。学校还先后承办了教育部、市教委主办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活动”、市教委“中学陶艺教学研讨和中学生陶艺作品比赛活动”、区教育局、教育学院“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及教师专业培训活动”。 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深化校内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现已成功走了三步。职能部门有教科研组、资源组、外语工作组。实行年级组扁平式全面管理,教职工实行年薪考核制,职工每年竞聘上岗,薪随岗定,岗变薪变,教师实行聘用制,行政管理人员采取公开招聘制。 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还注重加强国内外的校际交往。目前,上海市梅陇中学已同英国两所学校签订了校际友好交流合作协议,今年我校又被英国领事馆选中,作为上海市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由英国百安居集团赞助,赴英国进行文化交流。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学校的固定资产也逐年增加。目前,学校B类资产从1996年的39.8万增至目前257万,C类资产从40.6万增至160.9万。 三、学生课余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成立了管乐队、舞蹈队、腰鼓队、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体操队、足球队等一系列学生业余训练队伍。其中梅陇中学女子足球队多次参加区、市、全国及国际比赛,先后获得全国中学生女子足球联赛亚军、华东地区女足邀请赛徐州站、杭州站、上海站冠军、全国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预赛第一名、沪、苏、豫、皖中学生女子足球邀请赛第一名、上海市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女子足球冠军、2000年、2001年上海市“有线杯”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女子初中组冠军、上海市第十二届运动会“联通CDMA”足球比赛少年女子乙组第一名、2003年、2004年上海市U15、U13女子足球锦标赛冠军、上海市第一届“上视继光杯”中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2001年至2004年,学校女子足球队还连续四年远征利物浦,参加欧洲青少年女子足球锦标赛,先后获得三次冠军、一次亚军。 除此之外,学校取得了上海市广播操比赛一等奖、2005年元旦迎春长跑团体第一名,普陀区男篮(初中组)比赛第三名、女篮比赛第一名,跳长绳A组第三名、B组第二名等好成绩。 我们认为,新世纪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二期课改的宗旨所在,所以,我们将坚持 “校本、人本、成本”的合一管理,进一步深化二期课改,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玉华中学是上海市普陀区一所民办建制完全中学。其前身为普陀区两所转制初中——宜华中学、白玉中学。2004年3月,为配合我区旧城改造,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在教育局、海文公司的统一部署下,正式合并搬迁至普陀区杨家桥地区交通路4276号,命名为“上海市玉华中学”。2005年6月,通过民办学校资格审查,由上海海文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举办、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承办的民办建制完全中学,并更名为“上海玉华中学”。 学校占地1361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71平方米。校内有167米环形跑道和一个足球场,1个室内体育馆兼篮球场。普通教室29个,专用教室4个(电脑、劳技、音乐、舞蹈),理化生实验室3个,学生阅览室、图书馆各1个,电子阅览室1个。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阅览室、图书馆、实验室等配备电子门禁系统,校内均配备电子监控设备。需矮小将规范办学作为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不仅仅强调学校管理层面的规范,还强调教育教学的规范以及学生文明道德习惯的规范。将英语、数学、劳技教育作为学校优势学科,班主任队伍建设当作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通过优势学科建设以及班主任特色活动的开展,积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对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为教师营造民主、平等的学校文化氛围;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通过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建校至今,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玉华中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办学业绩,并获得了各项荣誉称号。我校已成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普陀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青年影视教育实践基地,同时还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报的小记者站、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先行校、上海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普陀区代表团参赛协作奖。
上海市真北中学创建于1993年,地属普陀区真如古镇真北新村,是一所公建配套的初级中学。学校占地10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运动场地57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学校有教学班16个,学生近500人,在编教职工65人,一线教师48人;现有教学楼1栋,实验室,教师办公楼1栋,200米跑道塑胶操场一个,另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子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音乐、美术专用教室等,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被列为上海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学校后,制定了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促进每一个学生内在潜能得到发展》,开始了素质教育的探索;2004年学校又与新会中学结为“姐妹学校”,并达成承办协议,学校办学质量逐步提升;2007年学校制定了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勤勉笃学健康向善——为每位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基》,并于同年10月通过了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规划评审工作;2010年学校制定第三个发展规划《精心管理,提升内涵》,规划系统的阐述了学校的理念内涵,架构了学校课程开发体系,提出了把真北中学办成真如地区新优质学校的目标。 (一)、师资队伍 学校目前有高级教师7人;本科以上学历达到了100%,其中硕士研究生4位、研究生课程班5位;获得区骨干教师的老师有:高级指导老师2人,区教学能手7人,区教坛新秀1人,获得校骨干序列荣誉称号的教师有:校高级指导老师2人(其中一人获第一届区教学能手),校教学能手10人,校服务能手3人,校教坛新秀3人,以上骨干教师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60%。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年轻教师、初级教师比例在增加,中级教师比例在减小,50岁以上教师比例在减小。 师资队伍建设相关荣誉:区园丁奖:13人;区十佳“心目中的好老师”:1人;教学新星:2人;区科研先进个人1人。第一届普陀杯教学评优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名;第二届普陀杯教学评优三等奖5名。2007年-2011年期间参加市教学大奖赛获一等奖2名,三等奖1名。 学校各教研组获得荣誉的有:2010年“四步互助”校本研修团队获普陀区第二届“五一巾帼奖”集体称号;2007年数学组获区文明班组;2011年英语教研组分别获上海市、普陀区青年文明岗称号;2011年英语组获上海市网络教研优胜奖;语文组获真如镇团队学习之星等。学校申报的《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成果获得第十一届普陀区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 办学理念 (1).学校办学理念:“勤勉笃学健康向善——为每位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基” “为每位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基”是学校办学宗旨,学校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或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良好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的基础。“勤勉笃学健康向善”要求大家有勤奋、刻苦、专心的态度,有健康、科学的方法,有健康的追求:追求美好,追求善良,追求精湛。学校的办学理念得到了专家领导的首肯,也得到了家长、教师、学生的广泛认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规范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了素质教育,较好地改变了学校面貌。 校风: 真干——怎么说的怎么做,不敷衍; 实干——怎么做的怎么说,不浮躁; 巧干——怎么有效怎么做,不蛮干。 教风:精教启慧,同伴互助 学风:手脑并用,知行统一 真北人精神: 精:管理精细,业务精良,环境精致。实:做人诚实,身体健实,做事扎实。 善:为人善良,为师善教,为生善学。 勤:学习勤勉,生活勤俭,工作勤奋。 (2).学校管理理念:学术引领,民主和谐 学校管理对象主要是人,是知识,特定的对象决定学校的管理要有与一般企事业不一样的理念。学校要依靠教师就要相信教师,就要让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开展自主督导工作,让教师体会到主人翁意识,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是知识分子,要发展教师就要营建学术的氛围,倡导同伴互助,倡导学术自由,激发教师个人潜力,目前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四步互助”校本研修活动。目前,学校学习氛围浓厚,干群关系和谐,家校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 (3).德育工作理念:“三好”并育,奠基人生 学校分析基础教育阶段性的教育任务,从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品质的要求出发,提出“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一个好公民”的“三好德育”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坚持“不放弃一孩子”的原则,扎实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积极开展阳光爱心帮困结对、阳光托底、阳光社团、阳光体育、阳光教室(温馨教室)等“阳光行动”的系列活动。在系列活动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增强了主体意识,强化了公民意识,学校也被评为普陀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在家做一个好孩子 尊敬老人,体谅父母;邻里乡亲,和睦共处; 歪风邪气,毫不占濡;生活自理,分担家务; 讲究卫生,穿戴朴素;勤俭节约,消费适度; 学习角落,洁净寻幽;按时作息,课业不误; 或有烦恼,坦诚沟通;健康成长,父母无忧。 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 按时到校,书具莫忘;衣着整洁,举止端庄; 讲究卫生,增进健康;爱护公物,遵守规章; 集体活动,准时到场;互帮互学,尊敬师长; 思维活跃,意气昂扬;勤学好问,知识宽广; 手脑并用,相得益彰;勤勉笃学,为校增光。 在社区做一个好公民 民族兴衰,精神为纲;遵纪守法,诚信交往; 社区公益,亲历到场;生命安全,加倍提防; 公共秩序,主动礼让;文明上网,警惕上当; 与人交往,得体大方;自尊自爱,不媚俗黄; 多做好事,友爱善良;一心向善,报国爱乡。 (4).有效教学理念:精教启慧,知行统一 有效教学是学校所有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一直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并且提炼出指导改进课堂教学的五化原则:师生关系和谐化,教学目标具体化,组织教学问题化,创新语言口头化,学生评价多元化。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校要求教师边教边学边研究,教师不仅参加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还要参加课题研究,更要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努力做到“精教启慧,知行统一”。 (三)、培养目标: 以为每位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基为宗旨,以提升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努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把学生培养成习惯良好、身心健康、基础扎实、主体意识较强的“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其中“习惯良好、身心健康、基础扎实、主体意识较强”是真北中学学生个性化的品质特征,具体内涵如下: (1). 习惯良好。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健身习惯等,良好的习惯是高质量生活的基础。 (2). 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是与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要求。身心健康不仅要求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求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学会宽容、学会感恩,珍爱生命,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 (3). 基础扎实。首先是指文化知识的基础要扎实,文化基础是各项基础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是工作的基础,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基础扎实还指学习、卫生、健身等习惯是持续稳定的。 (4). 主体意识较强。学生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精神;还指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和谐共处;还指学生要有公民意识,能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讲诚信;学生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能够认同并自觉传承传统民族精神文化;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有为国家、家乡发展的责任意识,有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 (三)、办学质量 先后获得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区文明单位称号,普陀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称号,连续四届获得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学校创新的“四步互助”校本研修机制得到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受到了有关教育研究单位的高度的关注。
曹杨五中是一所1963年创办的公办初级中学,占地15亩,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有完备的教育教学设施,近年来新增设了防震减灾专用室三间,为发展学校特色项目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学校于2000年9月提出了“合作学习,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先后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科学教育实验,重点实验基地,“普陀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等称号。学校在推进二期课改方面成绩显著,“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学校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样式,先后获得全国、市区论文评比、教学竞赛等第奖50余项;初三毕业生质量大幅度提高,家长与社区满意度上升为92%,成为社区就学的高满意度学校。学校在创建防灾科普教育特色学校方面,进行了大量创造性劳动,成为学校品牌项目。校本课程建设得到市、区有关部门的肯定。学校于2003年4月被确定为普陀区课程改革实施基地。2005年3月被确定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 在区府、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关心下,曹杨五中无论是硬件、软件其优质初中教育资源已初见端倪。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创建于1954年,1979年被定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江泽民同志1989年4月13日来校视察并题词:“勤奋进取求实创新”。1999年底首批通过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评审。2002年首批通过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中期评审。 学校占地面积40728m2,建筑面积20307m2。教学大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计算机房、演播中心、校园网、大型室内体育馆、400米塑胶跑道操场、环保植物园一应俱全。另外年内新增办公楼、学生宿舍近万平方米。校内环境幽雅整洁,绿树成荫、花香四季。 学校现有普通教室50间,专用教室17间;建立了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网络;现有电脑230台;藏书量达8万5千多册。 学校现任校长王志刚,教职工202人,学校名师荟萃,新秀迭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校现有教学班级46个,在校学生2218人。学校2002年获准对全国招收寄宿制高中生,2002年6月我校承办曹安学校,将其更名为曹杨二中附属学校。 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学校管理严谨、质量形象卓著;以培养学生的政治信念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以活动教育为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成绩显著;人文氛围浓郁,“文理相通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日渐凸现;“负担不重,质量较高,素质全面,扬长发展”的办学特色已经形成;“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新型教学模式日趋成熟。以社会责任感较强、人文素养较高、文理基础较厚、重实践求创新为特色的曹杨二中学生人格特征初步显现,并为社会认可。 学校九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先后荣获上海市普教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金爱心集体,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上海市二线运动队学校,上海市田径传统学校,全国中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美育实验学校,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二级先进等荣誉称号。
兴陇中学创立于1996年,是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办学至今,在“以情育人”的理念指导下,学校形成了“以情管理、以情凝聚、融情优教”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师生员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争创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学校。学校拥有一支教育力量很强的队伍,70是青年教师,他们中不少人在市、区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中,取得丰硕成果。“融情优教”是学校办学的主旋律,学校示以情育人之范,走特色办学之路。在“以情管理”上,校领导围绕感情、友情、亲情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在“情感教育”中,创建“校内家长制”与“学生谈话制”,使教师敬业爱生的师德表现得到升华;在“以情优教”中,把“情”字请进课堂,形成“热情、移情、融情”的氛围;在“知情共育”上,设计一系列精彩纷呈、情感有加的活动,使德育教育中的人情味与人性需求融会贯通在“以情育人”的管理模式中。学校以令人赏心悦目的校容校貌和良好的教育设施为学生创造了优质的育人环境;以创师生情、同学情、同事情为校园情感文化;以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才回报社会。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普陀区巾帼建功品牌服务奖”、“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安全合格学校”、“普陀区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劳模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
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是一所经普陀区教育局批准,由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宜川中学承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 学校贯彻“热爱生活,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系统教育质量观、过程教育质量观和行为教育质量观,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区域内“学生喜爱、社会认可、特色明显”的优质公办学校。 学校座落在上海市中山北路交通路口,占地面积11180平方米,有2幢教学大楼,1幢教学辅助楼,其中专用的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电脑房、多媒体演示室、电子阅览室、演播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等都进行了标准化的改建和更新,教学设施齐全。 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市优秀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国家级课题试验基地、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区青少年保护先进单位、区行为规范优秀学校、区健康促进学校、局文明单位、区健康校园、地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窗口等。
上海市延河中学创建于1964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公办初级中学。是普陀区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现正在创建普陀区素质教育先进校。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智慧地教、成功地学、和谐地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人格健全、智力健睿、体格健康”,有特长,自信,适应社会良好的 “成功者”。学校在办学中以“提高质量,形成特色”为引领,以 “优化教师教育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研究为龙头,以优化校本德育机制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铸造学校品牌、培育强势学科、建设骨干队伍为着眼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品德佳,学习活,身心健,特长显”的优秀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