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东兰路小学坐落于徐汇区西南的虹梅路畔,毗邻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从1990年创办至今,已悄然走过了20个春秋。 作为徐汇区漕河泾科技开发区内唯一的一所小学,学校拥有高标准的现代教学设施和舒适、人文的育人环境。占地面积共61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体育场地1957平方米。拥有专用教室11间,闭路电视系统一套,各班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余名学生,教职工36名,本科以上学历教师**人,已经占到学校教师总数的69%。小学高级教师**人,占55%。 “优质的教学、优良的师资;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是学校的办学宗旨。 自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创设优质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的育人目标,在德育方面已形成本校特色。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市体育先进集体、徐汇区文明单位、区特殊教育先进集体、区社区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上海市徐汇区东二小学创建于1958年,地处龙华路宛平南路口,学校占地9000多平方米,目前拥有34个教学班,近1260名学生,近12个专用教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现有教工87人,在岗小学高级教师59人,占在岗教师数的73.75%,35岁以下青年教师28人,占在岗教师数的35%,是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队伍。全校在岗教师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74人,占教师数的92.5%。学校历史积淀厚重,始终以高标准的管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准。八十年代后期起,东二小学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求真教育”的探索为学校整体改革的切入口,试验成果在市区乃至全国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区内享有良好的口碑,是上海市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首批命名挂牌的“实验基地学校”。学校已连续多年被徐汇区区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徐汇区体育特色学校,科技示范学校,学校师生在全国、市、区各项比赛中屡屡获奖。学校将以这些荣誉为新的起点,充分利用二期课改试验基地学校的优势,进一步深入开展“求真教育”的新探索,努力使其发出新的光彩。
学校始建于1993年,是徐汇区一所公办学校。位于钦州花园旁,占地面积7.58亩,建筑面积4004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安静, 2003年被评为区绿色学校。有电脑房、实验室、舞蹈房、电化教室、图书馆等多个专用教室,教学设施齐全。目前,学校有21个教学班,学生800名。全校共有教职员工50多人,其中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26人,青年教师占教师数70%人,区骨干教师1人,区骏马奖1人,区园丁奖1人,区德育先进1人。我校有一支敬业爱生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都以积极的态度向上的精神,为使我校成为田林地区好学校而努力着,近年来我校的声誉正在不断提高。办学理念——“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紧紧围绕着“团结、进取、求实、健美”的校风推进素质教育,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会游戏、会生活、会锻炼、会劳动、有特长、有才能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多年来,我校以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为特色,并融于我们的教育。学校是区艺术特色学校,“上海市青少年英特尔科普教育实验基地”,局文明单位,徐汇区绿色学校,上海市读书读报先进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是一所公立小学,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2008年9月与杜鹃园小学整合,学校分为东、西两个校区。学校确立了“德育先导、夯实基础、培养兴趣、抓好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 构建了“以做人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为抓手,既重视显性课程教育,又重视隐性课程教育”的德育模式,力求教育活动月月有热点,力争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始创于1897年,前身为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人自己兴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迄今已有112年的历史。百余年来,学校因材施教,注重品行培养,英才辈出,桃李满天。有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第一人沈心工;有杰出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邹韬奋;有杰出的军事家、反袁爱国将领蔡锷;有著名教育家、上海市第一批特级教师赵宪初;有著名翻译家傅雷等。70年代为“上海交通大学职工子弟小学”,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2008年9月1日起,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实行属地化管理,隶属于徐汇区教育局。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成员学校,中国创造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教育研究所实验学校,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委员会实验基地。学校传承交大百年精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积淀。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总目标,以“聚焦课堂,关注学生”为抓手,在继承优良传统中力求改革创新,持续发展。属地化后,学校在徐汇区教育局扶植下,在交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被评为2008年度徐汇区学校绩效评估优秀单项奖。学校师生在全国、市区学科类、科技类、艺术类比赛中屡屡获奖。
上师大一附小于1999年9月由区政府与上海师范大学联手,将原长青小学和上师大附小合并后建立。学校占地面积7574平方米,建筑面积4016平方米,绿化面积2288平方米,现有28个教学班,1102名学生,有在编在岗教师7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4人,小学一级教师22人,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 学校确立了“德育先导、夯实基础、培养兴趣、抓好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 构建了“以做人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为抓手,既重视显性课程教育,又重视隐性课程教育”的德育模式,力求教育活动月月有热点,力争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 在教学工作中,学校历来强调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走教科研相结合之路,重视改进教法和指导学法,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学校重视加强行政班子建设,使之成为“勤政、高效、创新、正气”的工作群体;努力建设具有良好师德、奋发向上、有一定教育教学水准的师资队伍;千方百计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 争取成为附近居民心目中的品牌学校。 近年来,学校荣获了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徐汇区科技教育实验学校、徐汇区科技特色学校、徐汇区排球项目特色学校、徐汇区绿色学校、徐汇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徐汇区文明单位等称号。少先队大队部还被命名为“上海市雏鹰大队”。
建校66年的樱花园小学坐落桂平路、江安路上。现有15个教学班,48名教职员工。是一所办学方向明确、育人环境优美,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上海市花园式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84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760平方米,绿地面积176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5.79%,运动场面积2200平方米,其中环跑150米,直跑60米,篮排球场各两个,有专用教室11间。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学校每间教室都配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学校的每位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师德上都能达到“敬业、爱业、乐业、创业”的要求,并且正确处理好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人格的关系,体现新时代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上,每位教师都能按照“准确、扎实、灵活、愉快”的要求,不断优化教法,讲究教学策略,而且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认真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不断让小学生获取新知的方法和能力,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为每一位小学生争取获得成功的机会。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建设一流师资,实施一流管理。学校制定了教师自培三年规划,鼓励每一位教师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形成讲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意识和观念。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学历教师达到100%,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33%,具有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0%以上。青年教师在市、区的学科比赛中也脱颖而出,历年来,有两名教师获市学科竞赛一、二等奖,15人次获区学科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10多名教师分别获市区园丁奖、区先进个人区先进工作者、区育人奖等光荣称号。多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科研引航。在“勤奋、俭朴、文明、守纪”的良好校风的影响下,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学有所长。学校构建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校本特色;以“民族乐器、国画”为特色的艺术教育校本特色;学校开设的乒乓、足球、日语、国画、器乐、陶艺等拓展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更加激励学生自己学习和培养学生特长发展。我校学生的美术作品获中美儿童书画交流展及全国少儿书画比赛的优秀奖;征文获全国、市、区、各级奖项;这些荣誉使“樱花”的花香更浓。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于2005年6月30日在当时具有93年历史的原长桥小学基础上更名而来,是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占地1144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76平方米,绿化面积为2836平方米。校园宽敞、整洁、优美,拥有一幢教学楼和一幢综合楼,电脑房、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美术室、书法室、音乐室、舞蹈房等专用教室配套齐全、设施先进。学校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563名。在编教师45人,在岗教师平均年龄为33岁。28人为小学高级职称,占教师总人数的62.2%。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21人,大本在读7人,除个别特长教师均已达到大专学历。学校在新的形势下重新起步,一年来取得一定成效。学校将二期课改推进工作落实到行动,积极倡导“关注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理念,追求“轻负担、高质量”,大力进行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门课程的校本化建设研究。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师特长,目前已经开设校本拓展课程30多个,如书法、国画、剪纸、围棋、葫芦丝吹奏、口琴吹奏、生活法律、社会公益、朗诵、动漫画、足球大本营、篮球启蒙、花样长绳、趣味扑克、趣味棋类、语数乐园、七巧板、生活DIY等等。从培养兴趣出发,为满足需要而教,增强学生自信,提升人文修养,真正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创办于1912年,是一所具有95年悠久历史的老校。占地面积5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有图书室、电脑教室、多媒体教室、舞蹈房、音乐室、科常室、美术室、劳技室等教室28个。还配有多功能厅,室内体育馆等现代化场馆。学校现有教师54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29人,大专学历21人。具有小学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有33人,占教师总数的61%,。30岁以上教师47名,占教师总数的87、1%,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力量。全体教师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努力在传承中求创新,不断以崭新的姿态为创“品牌”教育,构筑徐汇基础教育新高地辛勤地探索着。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寓教于乐的人文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坚持教师的教学要精选、精讲、精练,从而使学生成为基础实,会思考、能力强的学习型人才。学校还依托科研促进教改,结合科技教育的实践探索,形成了鲜明的科研特色。学校独立承担的市级课题《“多元互动校本研修”,共生教学智慧的实证研究》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的一校一品特色项目——江南丝竹,学校成立了民乐普及班和民乐队。学生通过学习并掌握一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感悟民族文化的精髓,落实两纲教育精神。2006年我校的民乐队在徐汇区一校一品的比赛中获得民乐合奏二等奖, 2006年有70人通过了各种乐器的各级等级考,2007年共有82人通过了各种乐器的各级等级考。学校是全国实施青少年科技教育普及纲要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先进集体,上海市科研先进集体,“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徐汇区文明单位、科技特色学校、法制教育特色学校、科技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科技教育优秀实验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显著成效实验基地。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