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航华中学地处闵行区航北路328号,公交709、519、739、925B、945、莘华线、中卫线等线路直达。我校占地24亩,建筑面积8372平方米,现有25个班级。学校拥有良好的教育硬件设施,建有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航华中学网站、信息中心和教师电子备课室,拥有多媒体教室、微机房、语音室等专用教室 11间,建有700余平方米的室内球场和 250米塑胶环形跑道,学校图书馆藏书三万余册。 航华中学拥有一支敬业爱生、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师81人,中高级教师占71%,在读研究生学历教师占20% 。学校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市级课题《运用多元智力,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严格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并以备课组、教研组的说课活动和专题讲座为抓手,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课程开设分为基础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并以数学、英语、计算机为特色,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的潜能。
七宝第二中学位于人杰地灵、交通便捷的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古镇。毗邻漕河泾开发区、虹桥开发区和闵行开发区。学校环境幽雅,古树参天,花廊逶迤,小桥流水,鸟鸣花香,绿化率近70%,有花园学校之称。校内硬件设施齐全,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综合楼、体育馆、图书馆、宿舍楼、教师电子备课室、电脑房、语音室、多功能电化教室、教室闭路电视、饭厅等一应俱全。新建的校园网络更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新改建的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足球场,在区内亦属一流。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2200余名在校生,有182名教职工,专职教师144名,其中大学本科(含在读)92人,专科51人,担任高级职务82人,担任中级职务89人,担任初级职务59人,是闵行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 七宝第二中学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以“学园、乐园、花园”为办学目标,坚持“全面管理、五育并进”,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成效明显。曾多次被评为闵行区文明单位和闵行区科技教育先进学校、闵行区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并获得全国红十字先进集体和上海市红十字先进集体的称号。近几年来,又被评为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青少年生物百项科技活动先进学校、上海市首批野生动物保护特色学校、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教科研先进学校、绿色学校、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并获“十佳”提名奖。该校现在是中国创造协会会员学校、上海市航天协会会员学校和上海市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作为闵行区田径传统学校之一的七宝第二中学还曾多次获得上海市体育先进集体和上海市体锻达标先进学校的称号。
颛桥中学是一所有着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完全中学。学校位于沪闵路、老沪闵路交汇处,多条公交线路直达市中心,莘闵轻轨傍校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校现在3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4个教学班,高中12个教学班,学生近1800名,教职工170名,其中在职教师: 127人,高级教师14人,占在职教师12%;中学一级教师69人,占在职教师54.33%;初级教师43人,占在职教师33.85%。 学校占地65亩,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0%,是一所花园式的现代化学校。藏书四万多册的图书馆、一百人座位的阅览室、百台电脑房、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校内闭路电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并建有400米环道标准操场,10 00多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健身房、射击房等一流体育设施。校园网络系统遍及每个组室,为教师及时获取教育教学信息提供了方便。崭新的六层学生宿舍楼、先进的电子售饭系统和1000多座位的宽敞餐厅,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学校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为办学指导思想,长期来形成了“求进步、勤学习、敬师长、守纪律、爱劳动”的良好校风。学校现在是闵行区行为规范示范校、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学校、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闵行区绿化先进单位,2001年 10月被闵行区人民政府授予科技特色教育学校。 学校拥有一支讲师德、有专长、懂科研、敬事业的优秀教师队伍,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善于加强个性特长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几年来,学校在学科、艺术、科技、体育竞赛中屡屡获奖,其中有:上海市高中物理竞赛一、二等奖,上海市业余戏曲大奖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青年组第一名,上海市动力船比赛一等奖等,在市十二届运动会“深发展杯”手球比赛获男子乙组第一名,女子乙姐第四名的好成绩。另外,学校腰鼓队经常在市、区重大活动中频频亮相。学校“创四高”的发展目标和明显的教育教学成效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将追求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包括把教师送到国外接受培训。真诚欢迎青年教师加盟我校,实施学校与自我共同发展。
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学,创建于1964年。现有28个教学班,1400余名学生,140余名教职员工,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全校在岗教师的75%,现任校长兼书记是特级教师余安敏同志。学校环境优美,格调高雅,卫生整洁,功能齐全,有设施先进的校园信息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及图书馆、实验室和功能齐全的专用室、运动场。学校是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示范学校)、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基地、新基础教育实验基地,学校还被评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绿色学校、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被区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和文明单位称号。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已形成了特色,打造了品牌。学校以“敦品励学,以品养慧”为校训,以“人人合格,学有特长,优有特色”,“严管理,勇开拓,抓质量,创特色,求发展”为创新型学校初始办学目标和管理思想。教师的发展目标是造就能“反思、研究、探索、重建、创新”的新型教师。学生发展目标:培养“身心健康、学力合格、富有个性、充满人文”的主动和谐发展的新人。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文化养校,品牌塑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针和行动方略,形成以“新基础教育为理念,以二期课改为内容,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整合思想为统领”的科研兴校之路,学校以开放活跃的办学思路努力创建“学习的学园,成长的家园,成功的乐园”三园式学校,团结一切力量,创特色学校,塑特长学生,展教师风采。现今,学校师生凝聚向心,积极进取,学校蓬勃发展,一改老校之旧貌,生机勃勃、硕果累累。
市东中学创建于1916年,系沪绅聂云台先生为纪念其父聂缉而献地,由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创办的学校。学校原名聂中丞公学,1941年改名缉而中学,1951年始定现名。解放后历任校长为段力佩〔1949-1950〕、吕型伟〔1950-1958〕、冯林〔1958-1976〕、张宗炎〔1978-1984〕、陈伟彬〔1985-1991〕、吴永光〔1991-1993〕、朱耀庭〔1993-1997〕。现任校长为冯纬世。 市东中学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学生就投入反帝斗争。1943年学校建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学校的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解放后,段力佩、吕型伟两同志来校主持工作,为建立学校正常秩序做了大量工作。吕型伟同志任校长期间,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使市东中学走在全市中学的前列。1960年市东中学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被推选出席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92年市东中学被收入《中国名校》〔中学卷〕一书。市东中学一贯重视德育,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中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先进集体”。市东中学一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教学为主的原则,努力提高教育质量,重视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1990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环境教育特色学校”,1997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 八十年来,市东中学毕业生已逾两万,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为国家做出贡献。老校长吕型伟同志曾为学校题词“改革教育,永不停步”。市东中学将沿着深化教育改革的大道,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高雅清新,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是由50多年历史的江浦学校和杨教院附校合并而成,座落于江浦路1322号周家嘴路江浦路口,学校占地面积近30亩,是市区政府、区教育局投资2800万元重点规划的一所初级中学。育英、育才、育鹏三幢大楼交相辉映,楼名寓意深刻,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场并排相邻,设施一流,成为学生求知、活动的理想场所。学校拥有标准教室共31个,专用教室9个,并拥有可容160多人的多功能厅,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地。目前,学校有4个年级30个教学班,1132名学生。全校在编在岗教职员工90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区、校级骨干教师18人,占教师总数的22%。近年来,学校荣获区文明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实验基地;杨浦区优秀家长学校;市文明班组;杨浦区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基地;上海贝尔语言学校江浦实验点;杨浦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外语教研组青年教师被共青团杨浦区委员会授予共青团号;团总支获区“五四红旗团组织”;全国开展毽球运动先进学校;杨浦区田径篮球传统学校。校领导班子在“办杨浦优质学校,创素质教育特色”宗旨的指导下,依法办学、以德立校,严谨治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立足本校,整合各方面资源,带领广大教职员工积极进取,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学习型家庭、陶艺教育、贝尔英语、信息科技、小班化教育和楹联教学”为特色的创新之路。
上海市同济初级中学其前身为上海市淞沪中学,创建于1978年。上海市淞沪中学由原隶属宝山县民办邯郸中学撤并而成,1998年4月10日更名为上海市同济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8亩,建筑面积4964平方米,学校地址政通路260号,地处市副中心——五角场的中心区域内,并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财经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高校相毗邻。 现学校校牌由学生书写,校旗校歌由师生共同设计创作,于漪老师为学校题字——“把爱的阳光播撒到孩子的心中”、“同舟共济创和谐”已成为同济初级中学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箴言。 学校师德卓越,办学规范,治学严谨,质量稳定,声誉彰显,办学成果多次见诸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闻晨报》、《中学生报》等媒体。 学校以“互动学习、共同成长”为校风,集数十年的“同初精神”凝炼成“以德育德、以心育心、以人格育人格、以智慧育智慧”的教育理念;工作讲求用心、用情、用智,追求有序、有度、有效;形成进校礼仪亲切规范,国歌唱得自豪嘹亮,广播操踏步整齐有力,自行车摆放井然有序,教室布置彰显个性,文明行为处处生辉六道风景线。 学校以“阳光评价”的市科研课题领衔,推进建设“阳光校园”、培育“阳光少年”,努力培养“健康、自信、好问、乐群”的合格的初中学生。2008年学校获区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致力于传承中华文明之精粹,把“四书”选读纳入拓展性课程,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携手,开辟中草药知识的特色教育。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作风踏实、潜心育人的骨干教师队伍,90%以上的老师具有中高级职称,学校教辅设施充裕完好,硬件设备配套齐全配置精良,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学校是2005新版“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获“上海市军民共建社会精神文明先进集体”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区中学广播操示范学校”、“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区未成年人保护先进单位”、“区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区科技特色校”等诸多荣誉称号。2006学年度学校初中学业考试合格率达99.3%,市示范性高中录取率达10%,2007年获区教育系统单项教育成果奖。
杨浦-凤城高级中学(原名凤城中学),创建于1957年,位于杨浦大桥内环线高架西侧控江路凤城路口。学校目前正在全面改造,新的教学大楼将与二00四年上半年落成。改造后的新校园占地二万多平方米,拥有杨浦区高级中学中最先进的教学设施,不仅拥有大型电子阅览室、演播室、两个语音室、四个计算机房、五个大型多媒体教室,全校电脑联网。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8人。学校的校风是:自信、求真、文明、奋进。学生文明礼貌、奋发向上,教师敬业爱岗、管理严格有序,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杨浦区中学生行为规范“金座”学校,获区“综合治理单位”优胜奖,学校现为“区文明单位”。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学生以“乐学、善学、笃学、活学”为学风,多年来,本校高考录取率在杨浦区同类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学校正在逐步形成“严谨、善导、进取、爱生”的教风。学校教学氛围浓厚,人际关系融洽,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上海民办存志育海中学前身是上海民办育海中学,曾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创办于1994年,是经市教委批准的首批民办学校。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自学、自理、自强”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七届毕业生成绩证明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率为100%,市区重点升学率为70%以上。2004年4月育海中学与上海市初级中学名校——存志中学强强联合。学校聘请原控江中学特级校长、现任存志中学校长刘大连先生指导办学,聘请现任存志中学副校长朱雪华女士负责教学管理。依托其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利用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聘请其优秀的教师,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一年的联合办学实践,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生的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