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浑源中学坐落在雄奇壮观的北岳恒山脚下,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自1945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其中有不少国家高级干部、专家、学者、教授、博士生等。 学校是一所初、高中合办的全日制中学。初中部吸引了全县一流的生源,高中部面向大同全市范围招生。现有教学班52个,教职工220名,在校生近3200人。 学校基础设施先进,办学条件优越,育人环境优雅。现在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教师家属楼、综合服务楼和礼堂餐厅等。电教实验楼配备有国家级标准的多媒体室、多功能厅、理化生实验室和双控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有校园网和无线电发射基地,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育技术信息化。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12人,市教学能手80人;高级教师56人,一级教师102人;研究生、教育硕士10余人。学校是“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高中课改试验先进校”、“山西省综合治理先进校”和“大同市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市县“红旗单位”。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高考成绩连年位居全市前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浑源中学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殿堂,选择浑中,选择成功。招生规模:根据省、市、县招生计划,我校今年预计招收16个高中班(含统招生、扩招生与体音美特长生),共计880人。招生有关规定:1、凡中考成绩在全县前20名者,学校将根据不同分数段,给予一次性奖励,并编入实验班学习。2、今年我校特长班在体育、艺术测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应广大家长和考生要求继续招收1个班(50人),其收费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3、考生被录取后,为有利于教学,学校拟继续实施分层教学,开办两个理科实验班。凡中考前100名考生经本人申请,均可编入实验班学习。其余统招生、扩招生、调节生混合编班。4、学生在校就读期间,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享受奖学金;对于品学兼优,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将视情况给予贫困助学补助,以保证顺利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业。5、浑源中学是省首批重点中学,与大同一中、二中、同煤一中、阳高一中均属第一批次录取的示范高中学校,招生范围面向全市。本市市区、各县区的考生均可报考。但优先录取本县考生。6、学校严格按照省市物价、财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统招生每学期收学费700元;扩招生的收费,考虑到我县经济发展水平及家庭承受能力,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具体收费标准别行公布)。7、学校有新建的学生公寓,分男生部、女生部,公寓内配置有电话、床柜等。管理严格,清洁卫生,收费低廉。学校还重新扩建整修学校的食堂餐厅,完全符合卫生要求标准。饭菜品种多样,价格低廉,服务良好,深受师生欢迎。8、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政教处、学生会、保卫科等处室相互配合、严格管理,确保校园安静、师生安全。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实行“班级量化考核制”、“学生积分制”、“成绩管理、绩效工资制”和“问卷调查制”等,并严格管理。学校还设立“校长信箱”,随时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醇正的校风,浓郁的学风,严谨的教风,为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古之河中学简介 古之河中学地处灵丘县城西东河南镇古之河村,创办于1958年,原校址位于古之河村内,服务范围是古之河周边的七个行政村。建校初期,学校规模小,每年只能招收1个班,40余名学生。随着服务区人口的增长,学校规范也不断扩大,70年代初发展为2轨制,80年代中期发展为3轨制,每年在校生近300人,但办学条件较差,校舍破旧,设备简陋。1989年,在古之河村党支部书记赵贵民同志的大力协调下,古之河周围七个行政村共同集资,投工、投料,在古之河村东,大灵公路北侧动工建设新校,1990年9月完工并迁入新校。新校占地10400平米,建有砖木结构平房校舍54间,并解决了水、电等配套设施,大大改善了当时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县政府再次投资上千万元进行改扩建工程,拆除原有平房,新建砖混结构四层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5481平方米,砖混结构四层公寓楼一幢,建筑面积4562平米。2006年9月投入使用后,又历经二年多时间逐步完善了各项配套设施。现在学校占地40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092平方米,由原来的3轨制发展为6轨制的科教局直属寄宿制中学。在校生800余人,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58人,本科学历32人,专科学历23人,中师学历3人,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10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骨干教师8人。拥有多媒体教室2个,微机室2个,物理、化学实验室各1个,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藏书10000册,物理、化学、生物一类实验器材各1套,音乐、美术、体育一类活动器材各1套,远程教育接收系统一套。目前,古之河中学是我县城西规模最大、硬件最多、资源最优、环境最美的学校。我校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流的设施,优美舒适的环境,成了家长和学生首选的学校。
山西省浑源中学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自1945年建校以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多次荣获“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民主管理先进学校”、“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校”、“大同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220名教职工,3200多名在校生。近年来,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教科研和课堂教学改革为驱动力,以构建和谐校园,多出人才,办浑源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和提高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办学思路,实行“校长负责、各处室协调下的年级主任负责制”与半封闭管理的管理模式,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06年的高考成绩位居全大同市第四、七县区之首,被评为“大同市高中教育先进学校”。 学校基础设施先进,现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综合服务楼和礼堂餐厅等。电教实验楼配备有国家级标准的多媒体室、多功能厅、理化生实验室和双控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有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育技术信息化,先后被评为“山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大同市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示范学校”。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供同学们在书山学海中徜徉跋涉;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文学社、记者团、文艺队、体训队和青年志愿者等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有助于学生立志成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 教学能手、骨干教师12人,市教学能手80人,研究生、教育硕士10余人,高级教师56人,一级教师102人。 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名校优势,积极创建示范高中,努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教学理念新、文化品位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现代化先进学校。 穆建福同志简介 穆建福,出生于1960年12月,1981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二年,结业)。大同市化学学会副会长,浑源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常委委员。 1996年9月起,任浑源中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2005年6月起,主持学校行政工作;2006年7月起,任浑源中学校长。 1984年3月至1992年9月,任浑源中学教工团支部书记兼教务处教导员,从事化学教学、班主任工作。 1992年9月至1996年8月,任浑源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从事化学教学、班主任工作。 曾先后获得:“山西省模范班主任”、“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课改工作先进工作者”、“山西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大同市优秀教师”、“大同市教学标兵”、“大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浑源县模范教师”等荣誉。 曾参加山西省校长岗位培训、山西省校长岗位提高培训;参加大同市委党校县级干部培训;参加中央党校县级干部培训等。 2005年6月主持学校行政工作以来所做的重点工作:一是坚持不懈抓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工作,教师队伍稳定,教学秩序良好,安全工作成效明显,无问题出现;二是狠抓常规教学与高考备考工作,常规教学扎实推进,管理有序严谨,高考备考指导得力、方法有效、态势良好;三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倡导学习、强化教研、提升素质,青老结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四是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师受教育,学生得实惠,学校提信誉;五是加强学校全面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发扬民主管理,注重管理实效;六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少花钱多办事,解决特事急事,创建优雅环境,服务教师学生;七是努力做好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学校筹备工作。 近年来,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获山西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或省级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并获奖; 《高中化学考点精要》副主编; 《高中实验教材总复习全程教与学》数、理、化、生四册主编; 作为课题组组长,组织国家级科研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的研究,并获优秀科研成果奖。 目前,作为课题组长正进行国家级“十一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研究》的研究,并被聘请为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全国重点课题实验校调研组组长。
魏都中学成立于1999年8月,是由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创办、市教育局批准、省教育厅备案的一所国有民办的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座落在大同职业技术学院院内,环境宜人,设施齐备,交通方便。现有251的教学楼一座,3400的学生宿舍楼一座,平房教室7个,物理、生化实验2个,计算机机房3个,120台微机,美术专业教室4个。每个教室配有彩电、VCD机、录像机、语言复读机、投影仪等。同时,我校在2000年底成为了全市首批腾图远程教育网用户,2002年,我校又安装了山西优秀教学示范课(高中)多媒体视频点播网络教育平台,使全国重点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图书馆、阅览室、操场、会议室、科教楼等与大同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共享。2002年,省社会力量办学协会授予学校“山西省优秀民办学校”牌匾,市教育局授予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示范学校”牌匾。 学校管理 学校自成立以来,就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创建学校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学校以德治校,依法办学,诚信育人,深入持久地实施有效管理,不求高收费,但求高质量,建校三年多来,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好评。2002年首届毕业生130名同学参加高考,本科达线人数为51名,达线率为39%,各类高校录取了72名,录取率为55.4%,其中13名同学录取到全国重点院校。对于生源都是省、市重点校的线下生来说,这个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学校十分注重挖掘学生潜力,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方面成绩也比较显著。如丁宏、左洁麓、柴洁三同学获大同市写作大赛优秀奖,李垚同学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并破大同市高中男子标枪记录,冯宽同学参加首届“大都市青少年英语艺术表演邀请赛”获大同赛区青年组第一名,山西省赛区二等奖,并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大赛,获铜奖。在2003年大同市中学生篮球赛上,我校高中男队顽强拼搏,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办学思想和理念 魏都中学的办学思想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了不同学生的发展。学校每位教师都要更新自己的责任;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升德育、体育、美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含量。与此同时,要强化民办教育的市场意识,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家长的负责意识。 魏都中学的办学理念就是坚持创新兴校、坚持管理兴校、坚持特色兴校、坚持科研兴校。认真探索和实施有效教学,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前沿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认真探索和实施有效管理,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前沿和管理育人,从而使素质较差的学生成人、成才、成功;通过创新教育,强化对教育的科学认识,并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成果予以容纳、继承和积极地发展;以创建学校特色的策略,争创一流和跨越式发展,以人才资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吸纳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加盟学校,共铸辉煌。
大同市第十七中学校是经大同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原电建学校经过整合)成立的一所公办初中学校。 学校座落在大同市新胜西街85号儿童公园北面,学校占地面积30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校现有教职工66人,经过整合,编制将达到80人,将继续补充大学本科教师。师资队伍学历达标,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业务能力较强,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中级教师32人,大学学历27人,大专学历34人。有省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市级骨干教师16人、省市级优秀班主任12人。 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全新的教育理念注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崇德、博学、爱校、报国,让十七中焕发青春的活力,勤勉敬业、启智求真是我们的教风,明礼诚信,勤奋善思是我们的学风。办“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学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一、学校概况: 浑源县综合高中是怀仁县教育人士在浑源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公助完全中学。学校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环境优雅,空气清晰,交通便利,是广大家长为子女择校的理想场所。学校设立初中部、普高部,职高部三个学部,在校生2568人,教职员工168人,是浑源县目前规模最大的,人数最多的全封闭寄宿制学校。 二、办学理念: 浑源县综合高中董事会努力探究办学的新路子,为使学校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借鉴怀仁成功的办学经验,引进怀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办学特色,以“新起点,高标准,严管理,环境美,教学优”为理念,以“开创中国教育先河”为宗旨;以“振兴教育事业”为己任,力争在五年内是学校办成同朔地区的名校。 三、重组领导班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位好校长,一所好学校。学校兴衰,校长起着领导核心作用。有什么样的校长,就造就什么样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培育什么样的学生。师资建设是关系到一个学校成败的关键。本学校特聘请原怀仁一中教研室主任,山西数学学科带头人——薛建华同志担任校长,同时又从怀仁各名校聘请了二十多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我校执教,故而我校的用人原则是:内外结合,立足本土,充分调动现有教师的极积信,充分挖掘现有教师的内在潜能。在不久的的将来我校将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展现给全县人民。 四、部分师资介绍 薛建华:男,45岁,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原怀仁一中教研室主任,怀仁六中校长,山西省数学学科带头人。 温廷政:男,58岁,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山西省模范教师。 穆秀林:男,58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山西省模范教师。 陈建英:男,40岁,中学数学高级教师,87年怀仁县高考状元,南开大学数学系高才生,原怀仁某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省骨干教师。 许世胤:男,42岁,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原怀仁某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山西省英语学科带头人。 李聚刚:男,45岁,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山东省英语学科带头人。 张一龙:男,50岁,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原怀仁某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山西省物理学科带头人。 李继敏:男,35岁,中教一级,原怀仁一中物理教师,朔州市骨干教师。 武日清:男,36岁,中教一级,原怀仁六中物理教师,朔州市骨干教师。 王月娥:女,45岁,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山西省骨干教师。 刘喜平:男,50岁,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大同市骨干教师。 李宝军:男,37岁,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原怀仁某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山西省地理学科带头人。 徐家星:男,27岁,研究生学历,陕西师范大学毕业,陕西省宝鸡市骨干教师。 魏忠成:男,41岁,原怀仁某中学化学教师,优秀班主任。 赵年:男,39岁,原怀仁某中学语文教师,优秀班主任。 五、招生计划 初中部:初一年级招收4个班(220名); 高中部:高一年级招收16个班(820名),其中文、理实验班各两个,音乐、体育、美术特长班一个)。 高三补习班:理科班3个,文科班2个。 职高部:文秘、焊接、计算机应用与服务、汽车架驶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数控技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班各1个(一年内根据学业成绩可就业。) 备注:高一实验班每班招收55名学生,按报名先后、成绩高低择优录取,取满为止。 报名时间:从即日起报满为止。 报名地点:浑源县综合高中招生办。 咨询电话:13620624958(陈老师)
大同希望学校座落在古迹、名胜众多,乡情淳朴、善良的大同七峰山下。学校占地25869平方米,校园现有教学楼(内设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可供千余名学生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两幢学生公寓楼、图书室、室内游泳馆、音乐、舞蹈等专用活动室及配套设施。到目前为止,学校软硬件总投资达3800万元,此项投资全部来源于大同型煤厂企业留利和福利基金。 多媒体信息技术室 图书阅览室 学校现有来自全国30个省、区,38个民族的孤儿学生736名,特困生948名。学校对孤儿学生实行全免费、全封闭式的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范围不受地区、民族的限制,招生对象是"希望工程"救助的失去父母的孤儿,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有关单位推荐,经学校考核择优录取。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长的跨世纪人才。学校按照国家教育大纲要求配齐课程,开足课时。选聘有较高水平、较强能力、甘愿奉献的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任教。学校现有教职工227名,其中教师有127名。 物理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 学校于1993年11月3日正式开学,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并亲临学校参加了开学典礼剪彩仪式。学校从筹建到现在,一直受到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也得到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原省委书记胡富国于1994年9月3日专程到校看望学生和教职员工,并欣然接受了名誉校长的聘书,挥笔题词:“带着感情办好这所具有特殊深远意义的学校,功在千秋”。1998年9月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再次为学校题写校牌。2000年5月26日上午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代表家人看望师生,并赠送学习用品。2000年8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来校看望了师生, 参观了学校,并了解了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学校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北京国际学校的学生与我校学生交流 九三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 孙起孟亲临我校参加开学典礼并题写校名 十年来学校共收到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98万元,多次被中央、省、市电视台和一些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报导。清华大学、北师大、长安大学等院校的部分学生多次自费来校看望孤儿学生,并相继成功举办了“99清华希望营”和“2000年温莎堡互助希望营”,让学生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又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并多次与港、澳、台、美、日、英、澳大利亚、瑞典、挪威等国的友人及学生团体进行交流活动。 2000年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 2002年大同市委书记来玉龙深入学生 来校看望师生 宿舍关心孤儿生活 在各级领导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学校各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多次被市、区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学校。孤儿学生也不负众望取得了好成绩:原少先队大队长高雅琴出席全国第三次少先队工作会议,并被评为百名“好少年”;少先队员白玉芬被评为“山西省十佳少年”。 近三年来参加高考的60名孤儿学生中,有14人先后考入全国各大学本科院校、23名考入大专院校,其余步入社会自食其力,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为了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推动素质教育,学校组建了军管乐队、少年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电子琴队、手风琴队、美术书法活动小组和体育训练队,并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大同希望学校的创办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全体教职员工有信心、有决心将这所学校办得更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实验中学,位于大同市矿区新平旺荣幸街,其前身为同煤集团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始创于1984年6月的原大同矿务局职业中学,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曾先后被国家教育部首批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和省级文明学校,2001年为适应同煤及周边地区普教发展的需要,经同煤集团公司批准成立同煤集团实验中学。 学校现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拥有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总务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教工食堂、双层自行车棚及地下蓄水池等大型建筑设施。有设备先进的电子备课系统、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功能演播厅,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音乐、美术专业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和远程教育网;各办公室拥有电脑、电话、空调及设备一流的办公一体化系统,每个教学班配备了投影仪、电视、录音机、远程教育微机系统。校舍远离闹市,环境优雅,透明的玻璃钢篮球架与跑道四周的垂柳、松柏遥相呼应,夏季紫藤树、丁香树、玉兰花香气怡人。学校2002年被评为“文明校园”,学生公寓2004年被集团公司评为“文明示范点”。 目前,全校共有专职教师130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39人,中级职称的教师69人,在普教发展中,先后有两名教师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教师”,四名教师获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10名教师获省教育学会教学骨干,5名教师获省教育学会教改之星,各类获奖论文近百余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教师辛勤的努力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规范教育行为,优化育人过程,在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能力的培养,曾先后派往北京、太原参观、学习、听课,加强对青年教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培训,使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一支年富力强、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后备骨干力量。 学校全面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依法治校、精细管理”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各类责任制,进一步推行劳动纪律考核制、工作量化制、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校上下形成了精诚团结、求真务实、爱岗敬业、辛勤耕耘、以校为家的良好氛围,使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斐然,社会声誉越来越好。2004年首届中考成绩优异,2005年中考成绩评价为同煤集团公司各中学第二名,2006年中考成绩又创新高,三年三大步,三年创辉煌。在初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学校加快普通高中发展步伐,以音、体、美艺术类高考为突破口,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教育管理,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学校连续三年被同煤集团公司评为中考成绩优秀单位,集团公司“先进单位”“文明单位”。
大同铁路职工子弟第二中学,是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分局所属的一所中学。始建于1971年,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法规、方针和教学计划,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4096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6612平方米,体育运动场2000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住校楼以及供300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食堂和400米标准田径场。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 行政楼建筑面积1602平方米,各办公室设施先进并配有计算机。 教学楼三座,建筑面积858平方米,有教室65个,并配有录音机和投影仪。 实验楼有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2个,微机教室3个,语言室2个,多媒体教室和教师电子备课室各一个,设备在大同市属一流水平,学校还设有多功能音乐教室和舞蹈排练室,均配置了大屏幕电视、录音机等。 图书楼建筑面积9l0平方米,有图书库、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共配备图书195600余册。 现有48个教学班、2900名学生,教职工144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124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72人,全国优秀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3人,路局级优秀教师20人。 几年来,学校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创新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塑造精品意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山西省首批文明学校,大同市规范化建设一类学校、北京路局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大同分局文明单位、学校连续九年获大同市毕业考、中考优秀奖,连续三年获大同铁路分局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获分局八五、九五建功业先进单位。 展望新世纪的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全体师生决心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为指针,继续高扬素质教育的风帆,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办出特色学校,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中考力争获大同市第一名。
大同十五中创办于1986年,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首批示范初中。1992年被评为中学规范化建设一类学校。 学校地处城西南庆周路。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千平方米,校内有2百米环形跑道,3个篮球场,1个足球场。单、双杠等体育器械配备齐全、校园全部硬化,绿化覆盖率达75%以上、本校拥有一幢五层教学大楼。有24个教室。学校各项教学设备齐全:有可容纳六十人的语音室一个。可供五十人同时上机操作的微机室一个,实验室3个(物理、化学、生物)、电化教室配备录像机、电视机、录音机、幻灯机.多功能教室一个。共有272个座位、音乐教室和美术活动室各一个。每个教室配备四机一幕(电视机、VCD、幻灯机、录音机、幕布),图书21000册,杂志239种。课外活动向学生开放阅览。 99年市教委为学校调整了领导班子,新的领导集体将以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团结奋斗,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为把学校办成一流学校努力拼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1名,现有研究生教师三名,大学本科41名,大学专科27名,教师学历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在专任教师队伍中多数教师35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大好时候、教师中有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热爱学生,从严治教。面向全体,德育为首,教育为本、在教育目标上,坚持正面教育,做到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读书。学会健身,学会创造、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殊的爱,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提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是好的教育方法,善于转变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老师是好老师的标准。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学、会学、活学”的主动型学生,使教师成为“爱教、乐教、善教”的学者型的老师。 在教学上,结合本校实际,做到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达到《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紧紧围绕“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注重知识、突出能力、加强平时、淡化期中(终)、重在激励”这七个“要义”,扎扎实实地进行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过程的优化。 课堂教学着眼于“综合学力”(基础学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几年来,在各种比赛中,学生获全国数学、物理、化学、作文、音乐、英语、体育竞赛奖50人次;省级奖50人次,市级奖150人次。教师有15人获省级各类荣誉称号,60人次受到市政府及市教委表彰奖励,教师的50多篇论文在省、市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每年的毕业班,巩固率达98%,合格率达97%,升学率达90%。学校获市“先进单位”称号,获市中考进步单位奖,被市教委验收为校长目标管理“合格单位”,99年获市治安安全合格单位称号。 2000年我校被评为山西省绿色学校和大同市文明学校,在市教委组织的《管理目标责任书》检查中获进步显著奖;2001年被评为大同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卓位、大同市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示范学校、山西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条例先进学校。 大同十五中正迈着“面向全体、爱洒全面”的矫键步伐,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全校师生团结一心,正在为把学校办成高水平、高质量、高声誉的现代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