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日,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正式成立。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现系民办十二年制学校,直属涪城区教体局,四川东辰集团控股。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出国预备教育于一体的高规格、全日制基础教育学府,直属涪城区教体局,占地450余亩,在校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近9000人,教职工1100多人。 学校以“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教育目标,以“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创造卓越”为核心理念,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原则,有文明修养,有大家风范”的时代新人;致力于办有灵魂的教育,办负责任的教育,办有公信力的教育,办有发展力的教育,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受到最先进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东辰学校建校十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消除“东辰是贵族学校,只有有钱人才能读”的负面言论。校训: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创造卓越。教学目标: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采用欧式建筑设计,掩映于绿树红花之中,真正具有别墅、园林风格,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清静、幽雅、可人的读书圣地。学校拥有面积广大的花园,有着高大的常青树、文艺气息的石子路、成片的高竹、散发幽香的花丛、幽绿的大片草坪以及清水池塘。松林坡紧挨操场,石子路、常青树,让人心旷神怡。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高度关注全体师生的生命、生态、生活、生涯,全面实施“人本主义教育”, 全力打造生态校园、人文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数字校园“六园”学校,让东辰成为普天下全体师生向往的地方。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办学设施在全国堪称一流,是学子心目中理想的学园、家园、花园与乐园。是第一所有“培养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志向的学校。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积极推进“全员化、优质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教育发展战略,追求全员成才、全员升学和高品位升学的办学目标。办学七年来,已实现高升学与高素质的统一,筑高原(大面积提高质量)与建高峰(培养优秀拔尖学生)的统一。每年报考人数上万人,“要读书,到东辰,读东辰,好前程”已成为当地的民谣。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学校设有动漫社、篮球社等多个社团,学生可自行选择社团参加相关活动。 每逢重大节日,学校都会举办文艺晚会庆祝,歌舞、小品、诗朗诵等节目都经过精心编排;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理财节,学生贩卖或购买旧物品,从小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东辰特有的激情跑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释放压力,已成为东辰每日必进行的项目。学校每年家长会都会邀请教育专家来给家长开讲座,也会请专家来给学生进行教育,比如疯狂英语的李阳、王强就曾光临东辰学校。每年艺术节,学生代表班级进行创作,还有羌族等民族风的作品进行展览。每年的校园歌手大赛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兴趣,选拔出优秀的校园歌手。 学校已成为全国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人才选拔基地,全国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双语教学实验学校、联合国“长江水学校”示范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四川省政府表彰突出贡献学校,中华少年写作园,赴美文化小大使AYA项目学校,清华大学大、中、小一条龙示范学校,四川省食品卫生信誉A级单位巴蜀名优小学——演绎幸福精彩童年。东辰小学以“语文、数学、英语、科技、艺术五根桩特色”而饮誉全国。参加全国各项竞赛获奖的人数和级别都一枝独秀。“习惯养成、学科基础、特长发展”成为东辰小学教育三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252”质量模式,以实施两项教育工程,构筑五大学科支柱,建立两个机制,力求每位孩子得到全面充分最佳发展。语文“提前读写过关”及“阶梯阅读”教改实验,快速识字、优化阅读、同步写话。数学“一主两翼”和谐学习模式,强化数学基础,以思维训练和文化体验为两翼。英语“五化”建设与“四张证书”制度。科学课、科技教育课“两课与三项活动”的科技教育特色,建立年度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及科创成果展示活动。班级事务细化、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人一项兴趣爱好、每周一次才艺展示,建立从“学部-年级-班级”三级自治委,对课休、学风、就餐、就寝、锻炼、卫生等进行自主管理。另有“新三好”争创风景,社团活动与特长选修风景。
一、学校基本情况绵阳市警钟街·中新友谊小学,其前身为“绵阳市警钟街小学”,是一所全民所有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始建于1945年(当时校址常家巷,办学规模仅4个班)。1950年,学校经人民政府迁址于绵阳城区中心————警钟街43号(当时为黄氏祠堂)。66年沧桑岁月,文化积淀,历史厚重,再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好时代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机遇,使学校沐浴改革与发展之浓恩,现已发展为绵阳人民心目中的一所资深名校。学校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有1800余人,教师90余人。办学理念:善育群才育人目标:存善心 行善举 成善人 校 训:向善 求真 尚美 办学特色:英语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外语特色学校”、“全国小学英语教学实验学校”,学校多次在全国英语研讨会或论坛会上交流经验,受到美国东津克斯学校杰夫·莱特校长一行的夸赞。 乒乓球特色:学校于1992年就被命名为“四川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学校由新加坡“让爱川流不息”赈灾工作小组捐建的1434 平方米独一无二的地下乒乓球训练馆使我校乒乓球特色建设如虎添翼,从2010年秋季开始,学校充分利用硬件的利好优势,不仅在3-6年级设置乒乓球训练课,还开展了乒乓球特色课程建设。由此,学校每年为上级乒乓球学校输送乒乓球苗子10名,现已经有25人被国家队、省队和北大、复旦大学、川大等选调和特招,有8人进入四川队,3人进入国家二队。2011年,我校学生朱雨玲同学以优异成绩进入国乒一队,并将与郭跃等名将一起并肩作战,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学校荣誉1、全国外语特色学校2、全国小学英语教学实验学校3、全国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4、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5、四川省乒乓球特色学校6、四川省家长示范学校7、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8、绵阳市首批示范学校9、绵阳市特级校风示范学校10、绵阳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11、绵阳市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学校二、学校教学综合楼灾后重建情况 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学校教学综合楼严重受损,经涪城区人民政府批准全部拆除并原址重建。学校重建项目由新加坡“让爱川流不息”赈灾工作小组全资捐建的交钥匙工程,总投资1615万元,总建筑面积8373.27m2,设计和施工均由新加坡援建方完成。项目按七度Ⅰ级标准设计,可供30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使用,其功能用房按国家最新“双一类”标准设置;同时为克服学校场地狭小的困难,新教学大楼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建有1434 m2乒乓球馆,紧急情况下可作师生的临时避难所。为了让学生铭记新加坡爱心人士的善举,新楼建成后学校挂“绵阳市警钟街小学”和“绵阳市警钟街·中新友谊小学”两块牌子。
绵阳市先锋路小学是一所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城市小学,学校现有教职工90人,学生1700余人。我校是、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数学三算教学先进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青少年篮球学校、绵阳市示范小学、绵阳市甲级校风示范校、绵阳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 过去,学校坚持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整体优化、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爱我先锋、争做先锋”的先锋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精神,培养出了像全国故事大王王思敏、国际数学竞赛金奖高凯、银奖李俊辉、铜奖罗蔓、向周正,法国国际青少年手风琴金奖杨宏宇、省乒乓青少年冠军罗融融、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阳灿、文硕、罗一夫,全国推新人大赛十佳奖张康祥、钱妍洁等杰出的先锋儿女,以及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嘉明、走进国家理科实验班的蔡雪、吴明玺、走进牛津大学的女孩沈扬等优秀的先锋学子。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学学科特色、民族器乐特色、青少年篮球排球传统项目特色等办学特色项目。 2008.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严重损毁,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下,由泰王国诗林通公主全资援建。现在我校拥有全区一流的校园网络,所有教室都实现了闭路电视网、广播网、因特网“三网”并举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所有教师都实现了电子化办公,并建成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及教学所需的各种功能室。 “先锋特色教育立品牌,学生个性成长奠基础,教师专业发展树丰碑”,将是我们先小人在今后教育发展的长河中的历练、打拼和追求目标。我们将秉承 “爱我先锋、争做先锋”的校训,实践“办先锋教育、做教育先锋”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搭建“诗教”“民乐”“艺术”“体育”和“生活数学”等平台,主张学生人人成长、人人成才,让学生成为充满个性,拥有特长,发展全面的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现代城市小学生。同时着力打造先锋教师团队精神,引领教师享受工作,享受生活,让教师生命增质。未来的先锋路诗琳通公主小学必将成为教育理念、办学思想领先,育人目标和综合教育质量一流的城市小学,成为小学教育的前沿先锋,不辜负诗琳通公主的爱心捐赠以及社会各界的厚望。目前,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我们正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争创涉外窗口示范学校而倍加努力。我们将竭尽全力把绵阳市先锋路小学校建成绵阳乃至全省一流的名校。
科学城二小是高科技研究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一所子弟校,由著名科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院士题写校名。学校于1992年秋建成开学,现有48名教职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0余名,有18个教学班,760余名学生;近几年来先后有15名中青年教师在省、市、县赛课中获奖,有80余篇学科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学生中有82人次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1994年我校李智同学在获得全国数奥决赛一等奖后被入选绵阳代表队赴北京参加了全国数奥总决赛并获得计算一等奖,个人总分三等奖;1999年我校漆自名同学也在获得全国数奥决赛一等奖后被入选绵阳代表队赴香港参加了国际数学邀请赛,个人获铜奖,为绵阳代表队获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起了重要作用,回绵阳后受到市长黄学玖的亲切接见。此外还有100人次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有322人次在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奖。 学校环境优雅,设施齐全,拥有校内电视闭路系统,可同时发送两套少儿节目;多媒体教室为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语言学习室和英语活动室既保证了英语教学,又为英语小班化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艺术体操作为学校的特色教学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一流的教学设施为高标准办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办好学校的关键在教师。”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确立了“德高、学博、志远”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重视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组织教师参加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岗位练兵活动,炼就了一支工作务实、作风过硬、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倡导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工作理念,确立了课堂教学“六注重”、“六摆正”、“六突出”的教学理念,力求使学生欲学、会学、乐学、好学,并通过教育科研课题化,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强化质量意识,坚持“常规为本,注重过程,落实取胜”,使教育质量连续几年稳中有升。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了科学城二小的育人体系,确立了“立足于学生学会做人,放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教师的关爱中健全人格,在规范化的教育与管理中学会做人”的育人模式。通过创建各级校风示范学校,使养成教育得以落实,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城一小始建于1990年,是中物院原十几所小学合并,在绵阳城区组建的第一所六年制小学,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为学校题写校名。现有职工48人,师资合格率100%,大专以上35人,占73%;本科以上13人,占27%;研究生班结业6人,占13%;小学高级教师26人,占54%;平均年龄36.33岁,有县级以上名师6人,各类优秀教师26人。在校学生18个班800余人,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 建校十几年来,学校在努力探索“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中,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内涵,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早在建校之初,学校就进行了“目标导学”、“愉快教学”等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学校以学生基础扎实、学风端正,教师勤奋敬业、乐于奉献赢得了社会信任。96年后,学校围绕“普九以后如何发展”,探索出了“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培养目标,一大批品学兼优、特长突出的学生涌现出来。第三次全教会后,学校面对新的形势,认真总结各方面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让每个学生有个快乐求知的童年”的办学理念并逐步系统化,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过实践总结,科学城一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哲学,在 “以人为本,创造适合学生快乐发展的教育”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以快乐求知为中心的“一个宗旨,一个目标,三个发展”的办学思想初步确立。 “让每个学生有一个快乐求知的童年”这一办学宗旨,体现了我们不仅关注儿童学习的过程,更是对学生整个童年的关注;童年是快乐的、是求知的、是快乐求知的,它关注儿童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水平,更关注儿童身心的健康和潜能的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思想; 培养“健康快乐成功人”的育人目标,强调学生首先是身体的、心理的健康;认识到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成功自信的基础;强调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都有不同的智力优势,教育就要适应学生不同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个性在不断成功中得以张扬。 学校办学目标是: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把科学城一小办成高质量、现代化、特色鲜明的名牌小学。三个发展,提出了学校与教师发展成为学生发展土壤的观点。办学思想为成功创建示范小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科学和人文教育相结合,重视课程改革,突出了现代化、小班化,重视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谐发展和潜能的开发,科技、艺体教育逐步形成特色。 在办学宗旨的指导下,学校初步形成了“以德育人、注重养成、重在实践”的德育模式;坚持解放学生,多维多层评价评价学生;整合课程,以教研促进教学;追求课程现代化、教学小班化,艺体、科技两大特色基本形成。 学校实施艺、体特色学校计划,七名艺体教师中,大专学历及在读四人,本科一人。成立了二十多个活动小组,长年坚持乒乓球训练,普及了口琴演奏;组成了管乐队;各种活动取得了大量各级奖励,突显了艺、体特色; 学校依托高科技社区,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教育特色,成效显著: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社区资源,社区的科学氛围作为社区文化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我们充分挖掘院内资源,营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课堂教学渗透科技教育,利用德育活动、科技制作、科普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用“邓稼先爷爷铜像”、“科技馆”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资源,让学生感受“两弹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情结;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常年坚持“气象观测”,“小小植物园”,三模制作成绩突出,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生系列创造发明、创新作品大赛、实用发明设计、网站制作、电脑画等方面大量获奖。“快乐求知”的理念,使学生在成功中建立了自信,在自信中步步走向成功。 创建绵阳市示范小学是管理上水平、硬件上档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于首批省市级校风示范学校的我们,更是一次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办学实力的大检阅。进入示范小学行列只是学校乘势发展的开始,科学城一小将沿着内涵发展的道路,为学生个性发展作出新的成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