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御营小学建校于1996年,是涪城区实现“普九”后,投巨资修建的一所现代化的城市小学。学校地处安昌江畔、一环路旁,占地面积近30亩,生均占地面积7.6平方米,生均体育活动占地面积6平方米, 教学设施设备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氛围如诗。学校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教职工均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其中小学高级73人,小学一级27人。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91人,占专任教师的89%,具有本科学历的17人,占专任教师的17%。接受校长岗位培训的2人。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76人,其中一级乙等2人,取得计算机C级证书的81人,70%的教师在各级竞教竞技中获奖,约400人次,国家级116人次。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参与面100%。学校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共计1898人。御小将在全国优秀教师——龙凤校长的带领下继续推行“规范+情感”的管理模式,在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努力下,以现代化创造性为核心理念,以“人本”为指导,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是一所办学理念先进,教师队伍优秀,教学质量一流,学生素质全面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如明星一般,闪耀在绵州绿氅上。
绵阳市安昌路小学成立于1997年,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1300余人,学校秉承“成功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立人为本,全面发展,彰显个性,健全人格”的办学思想,倾力打造涪城名校。 安昌路小学是一所充满朝气和人文关怀的精品学校,是一所用创新理念和务实精神夯实的老百姓信得过的学校。学校历经13年的办学,着力优化两支队伍(领导班子队伍、教师队伍),促进三个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实现三个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提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 学校采用“科研引领整体战,培训教研一体化”的策略,大力开展实效科研,开展“魅力课堂”、“特色课堂“活动,让课堂成为学生感悟成功,尝试成功的乐园,大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安昌路小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培养,充分利用兴趣小组,挖掘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让学生在兴趣活动中培养自信,为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励每一个学生自信地走向成功。 13年的积淀,安昌路小学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质量、教育科研、科技教育等方面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外语培训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校”、“全国远程教育实验项目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四川省少儿英语实验教学先进集体”、“四川省示范家长学校”、“四川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四川省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实践基地”、“绵阳市示范小学”等荣誉称号。
一、学校总体介绍绵阳市成绵路小学,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新建路小学”,原址在原地委党校,现校址位于绵阳城区中心地带成绵路23号,由当时国务院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而建。1958年迁现址后,曾名“反修路小学”、“红旗路小学”、“绵阳市成绵路一小”。1998年涪城区人民政府投资600余万元新建了教学综合大楼、校门及附属设施,1999年7月合并原绵阳市成绵路二小后更名为“绵阳市成绵路小学”。学校现辖本部和分部两个教学区,占地面积75151.49平方米,建筑面积7950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2400余人,在职教师120人,是城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公办小学之一。学校拥有七大系统(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VOD多媒体教学双向点播系统、城域宽带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程控广播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六大中心(图书资料中心、远程教育资源中心、多媒体教学中心、网络管理中心、艺术教育中心、科学实验中心);九室(计算机室、多功能阶梯教室、电子备课室、图书阅览室、科技创作室、自然实验室、广播室、音乐室、美术室);三厅(电视演播厅、舞蹈排练厅、网络教学厅),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学校迅猛发展作下了坚实的铺垫。学校还拥有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知识宽厚、教学水平一流、善教会研的教师队伍。在成小教苑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国优、省优、市优教师,省、市先进德育工作者,涪城十大杰出青年。100%的青年教师已达专科以上学历,80%的教师已达本科,学科均有省、市、区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每年均有上百篇(次)赛课、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区获奖或交流。成绵路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硬件设施完善,名师荟萃,业绩一流,特色鲜明,是绵阳市小学教育最耀眼的旗帜之一。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四川省电教示范学校”、“绵阳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百名特色学校”、“绵阳市科技基点学校”、“校风示范学校”、“绵阳市教育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示范校”“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等称号。曾先后受到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专访,省教委、共青团省委领导多次到校检查、指导工作,九八年还接待了德国少年乒乓球队来访。素质教育、特色育人。每年均有几百人次学生在全国、省、市、区获奖或交流。 成绵路小学是21世纪人才的摇篮,成功的希望从这里升起! 二、办学思想定位:校 训:奋力拼搏,勇争第一办学宗旨:努力营造教师、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幸福乐园办学目标:造就有智慧的教师,培养有能力的学生办学思路:高起点建设,高效能管理,高素质师资,高质量教学共同愿景:同心,同行,同乐,共同成长校 风:文明 进取 笃学 高雅教 风:乐教 民主 倾情 创新学 风:乐学 善思 自主 成才教育口号: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管理模式: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用人原则:不唯过去看现实,任人唯贤,唯才是用价值取向:责任心,事业心,求实进取,敬业创新奖励制度:人人有岗位,岗位有职责,职责有考核,考核有奖惩三、领导班子:有什么样的领导班子,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今天的成小历经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通过数代人的努力,这里面凝聚着多少成小人的心血,才打造出今天独具特色的成小校园文化。一个好校长,才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成小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年轻、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他们锐利进取、开拓创新,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唐辉,成小的现任校长,是一位作风果敢、办事干练、有魄力的校长。他的管理作风是:“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人性化”。他的管理作风是:“拓展品牌优势,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宽松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关怀以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人际关系更是生产力的理念,使教职工产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驱动力,驱动着他们为成小的发展而努力工作,真正使员工们达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四、校长寄语我们将致力于营造教师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追求智慧的教育,造就智慧的教师,培养有能力的学生,致力于教育从文本回到人本。未来的岁月,成小将誓做“全省一流、全国知名”教育强区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将成小建成教师成长的摇篮,儿童成才的乐园。五、未来发展规划:[一]、学校发展总目标:打造以德育为核心,科研为先导,质量为生命,艺体科联动推进品牌的“和谐、特色、优质”学校。(1)、和谐:人际交往和谐、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谐、校园文化、管理文化和谐。(2)、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挖掘潜能、彰显个性,在学科教学、学校特色多元发展的基础上,打造特色项目、品牌学科、特色教师、特长学生。(3)、优质:管理优化、师资优良、办学优质。[二]、行动口号⑴教育就是服务,服务始于尊重,尊重孕育创新⑵启迪智慧、放飞个性、健全人格⑶让每一位学生开心、让每一位教师舒心、让每一位家长放心⑷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校风是灵魂,教学为中心,科研为核心,教师是关键,后勤是保障,领导是标杆。[三]、培养目标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的、既有良好科学素质、又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全面和谐、主体性强的小学毕业生。[四]、具体措施:(一)创设人本化的环境――以人为本学校将继续高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面向全体教职员工,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面向社会,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工作的乐土,力争达到让每一位学生发展、让每一位教师舒心、让每一位家长放心的目标。1、校园环境――舒适愉悦我们要把校园环境建设当作学校一块特殊的课程——隐性课程建设来看待。我们需要努力建设一个如诗如画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要让校园环境对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无声而有力的教育。校园建设将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精神,多方筹措资金调整布局,继续加快校园的绿化、美化工程,做足育人文章,使学校四季绿树成荫、鲜花不断;时时有音乐,处处有艺术;宣传栏里佳音连连,荣誉窗里金光闪闪;抬头可见师生作品,转首便是名人名言,要用美的环境来培育美的心灵。力争在3年内把我校校园建设成净化、绿化、美化、香化、人文化的校园。⒉制度环境――民主宽松教师是学校的真正主人,只有充分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才能获得发展的潜力。在宏观管理方面,学校将继续完善教工代表大会制,除了重大决策交由教工代表讨论以外,在日常管理中将主动听取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在科研机制方面,学校将继续完善教科研奖励制度和课题负责制,科研经费每年以15%的比例递增、向有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师大幅度倾斜,鼓励全体教师注重积累、潜心研究、大胆创新。⒊文化环境――尊重和谐在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基础上,在未来的5年内,学校将在观念层面努力营造一个尊重和谐的文化环境。首先要确立服务观念,不仅要把学生看作我们的教育对象,而且要把他们视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服务,是我们教育者的天职。其次要大力倡导尊重观念,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不同的声音,尊重不同的需要。有了服务和尊重的意识,我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就会有所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也会有所变革,最终,我们要把学校建成学生的家园、乐园,一个既鼓励成功,也容许失败;既正确引导,也准许犯错的家园,要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在学校里,他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在呼吸着、成长着。(二)完善现代化的设施――科技先行⒈建设信息化校园⒉完善更新各类设施(三)锤炼高素质的教师――孕育名师未来学校的竞争,说到底是教师群体素质的竞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保障。教师都要成为“师德的表率、教学的专家、育人的典范”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一专多能、功底扎实、身心健康、善于合作、乐于学习、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四)开设有特色的课程――铸造个性有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将体现更多的弹性,这意味着学校一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一方面却不得不面临更多的挑战。可以这么说,能否在遵循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结构,将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因此,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审时度势,调动一切智慧,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完善课程,也是学校五年规划内的一项重要任务。(五)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自主学习教育的最终成效是通过学生的素质来体现的,素质的涵盖面十分广泛,但总的说来可分为身体、科学文化、能力和心理等几个方面,围绕这几个方面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便是未来五年内我们努力的最后目标。⒈身体素质过硬。⒉学科基础扎实。⒊学习能力较强。⒋适应能力良好。5、创新思维活跃。
绵阳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60年,是四川省首批重点小学。学校占地9600批平方米,各类教学用房186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4个,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126人.经历46年的辛勤耕耘,实小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办学方略,持久的办学优势,成为享誉川西北地区的一所名校。办学目标:把实小办成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培养素质优良、行为文明、能适应升学深造、生存竞争的优秀小学生。办学理念:实验立校,创新强校,质量兴校,英才荣校。育人理念:为学生一生着想,对民族未来负责。教学理念:用教育科研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管理理念:尊重人才,依靠人才,造就人才,广纳人才。办学方略:追求整体优化,坚持实验改革,建设名师队伍,培养创新人才。主要优势:队伍优势:拥有一个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教师,各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群体。学科优势:数学、语文、英语、艺术、体育是支持实小高质量的台柱。质量优势:长期保持全面稳定、优良的整体质量。科研优势:坚持教育科研,不断改革创新,教育科研成绩斐然。近年连续荣获教育部、省政府、省教厅、市教科所、区教研室教育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信誉优势:诚信为本,务实求真,领导重视,社会认同,家长信任。校风优势:领导勤政务实,开拓进取;教师爱岗敬业,勤于探索;学生文明礼貌,善思勤学。生源优势:充足、优质的学生来源。区位优势:地处文化氛围浓厚的城中心,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周边社会治安良好。办学特色:实验改革,科研兴校。学校性质:全日制国办学校。六年学制。办学规模:六个年级,40个教学班,学生2977人,教师125人。办学成果:辛勤耕耘迎来了众多的办学成果,主要有:科研成果:学校近年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三算结合教学实验》、《中澳电子琴教学实验》,省级课题《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实验》、《小学生科技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分别获国家、省政府、省教厅一、二、三等奖。教学成果:科学的管理,精湛的教艺,优质的服务,确保了实小全面稳定的教育教学质量。从60年代到现在,无论是考试、竞赛,还是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学生整体水平均居市区前茅。大部分学科在国家、省、市领先。近年遵循国家课程改革新理念,改革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造育人模式,改进家校共育机制,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发展学生特长,使各层次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地发展。毕业的学生以扎实的基础,广泛的兴趣,强大的后劲升入初中,深受中学的喜爱。荣誉称号:“四川省德育定点联系学校”;“四川省网球基点校”;四川省人事厅示范考点;“绵阳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绵阳市示范学校”;绵阳市涪城名校;“绵阳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绵阳市实验教学示范校”;“绵阳市校风示范校”;“涪城区人才开发先进单位”;“涪城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一等奖”、“学生特长培养一等奖”;“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发展前景:绵阳实小以丰硕的成果深得省、市、区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全城社会各界群众的关怀与厚爱,以丰优的实绩为市区赢得了荣誉,受到中央、省、市媒体的持续关注,以丰厚的实力与日本庄原市、俄罗斯新西北利亚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互派师生在日本、俄罗斯与绵阳进行了交流。进入2004年,又以丰美的有形资产参加国家第二轮课程改革,学校首批优秀教师参与国家在北京、江苏、重庆举办的国家级万名骨干教师培训,通过转训已组成了实小新课改的先遣队。全校上下及广大家长正以满腔热情实施新课程,推动着实验小学持续发展的旺势。今年,学校按照涪城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倾力打造省级名校,正向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目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