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楼中学,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45号,是一所环境幽雅、充满着朝气、洋溢着浓浓育人气息的现代化学校。学校现有学生816人,占地21.7亩,建筑面积 12245.58 平方米,具有优质现代化的教育硬件资源。为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品质一流的学校”真正落在实处,吴桂山校长提出了“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的治学格言。这贴近民心的治校格言,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评价[1]。学校有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在校任课教师99人,其中高级教师32人。中青年教师本科学历占100%,研究生学历占11%;市区级优秀教师、优秀集体数十人。 教学质量连年攀升,教学成绩跻身区国办初中校前列。连续多年中考成绩骄人,08届中考最高分528分,数十人考入重点高中,其中2人被南开中学录取。学校逐步形成注重外语学科的办学特色,通过强化外语学科的师资和设施,多形式、多渠道地为广大学生创设外语学习的环境,营造外语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出许多特长突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学校形成外语方面的优势。
津华中学为市级重点校,拥有两座设施齐全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大阶梯教室,现代化的学科备课室,新建的具有现代功能的图书馆、网络教室、计算机房、语音教室等现代教学设施。还有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岗,具有现代化水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曾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市级文明单位",连续19年获得河东区教育教学优秀校等数十项殊荣。津华中学现有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56人。学校努力推动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进程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下力量实施名师工程,涌现了一大批敬业爱生、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在全国、市、区颇有影响的教师明星和学科带头人。办学宗旨津华中学遵循"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广育英才"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健康个性的养成教育,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健康成长、学有所长、全面提高的良好氛围。在津华精神的哺育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特长生、优秀生。学校各类学科竞赛成绩斐然,仅1996年以来获市级以上奖励的就达548人次。其中全国语言文字应用电视决赛乙组第一名。数、理、化、外等全国学科大赛每年均有学生获奖,如1999年全国英语大赛获一等奖;1998年、1999年全国物理竞赛获二等奖,1999年全国化学竞赛有3人获天津赛区一、二、三等奖。2000年孙涛同学又获得全国"长江小小科学家"二等奖,该生获一万元人民币奖励,学校获5万元。在各种学生征文或论文评比中,屡获大奖。学生的各类美术和书法作品多次获全国乃至世界大奖。学校中考、高考成绩优异,中考优秀率已达91.34%,本科上线率在92.34%,学生遍布包括清华、北大等全国各大名牌重点校。几年来,学校已有数学、英语、历史等三个学科获全市网络教学评比一等奖,所有学科都已成功开发了网络教学,现学校正在加紧筹建远程教学网站。历史沿革天津市津华中学(原天津市102中学)是一所国办全日制市级重点中学。学校位于河东区红星路顺驰立交桥东侧,毗邻中环线,交通便利。 津华中学始建于1960年。现有初中(天津市进取中学为公办民助校)教学班30个,高中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近3000人,占地42.8亩,建筑面积13721平方米。有教学楼2座,办公楼、实验楼各一座,并配置有各类现代化教学、实验及办公设备。此外还有大型阶梯教室、带空调饭厅和各类专用教室。有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报刊杂志200余种,并设有电子阅览室、学科电子备课室、网管中心、网络机房、多功能教室、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学校体育设施齐全,拥有两个排球场、三个篮球场、具有铺设了人工草坪的体育场和足球场。学校为初、高三毕业班每间教室安装了空调,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津华中学现有教职工18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60人。近几年来,我校教师中获市级以上各类奖励的达63%,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和获市级以上奖励的论文达200余篇。有7个学科举办过市级观摩课活动,并召开了现场会。有8个学科获得过全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有30余人获得了包括劳动模范,八五、九五立功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天津市职工技术明星标兵等在内的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有18名中青年教师成为区、市以及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和培养对象。有20余名教师担任市区级各学科学术团体的兼职领导、市区中心组成员、兼职教研员等职务。津华中学现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思想上进、业务精良,整体素质高,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指导思想津华中学素以校风正,管理严,质量高而享誉社会。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在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孟昭正校长带领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广育英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把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把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契机,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切入点,通过认真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经验、积极开发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校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并跻身于全市的先进行列。
四十五中位于河东区中山门广宁路。创建于1954年,1959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并接收来自印尼、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学生来校学习。1978年,被首批命名为天津市重点中学。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成才提供了理想的氛围,被评为河东区"最美校园"、"天津市绿化先进单位";校园中矗立的不锈钢大型现代雕塑"搏击",是该校乘风破浪,勇于进取,跨越发展的象征。 学校占地77.8亩,有400米标准跑道围成的绿茵操场。学校拥有一栋按国家级示范标准配备的理、化、生实验楼和一栋藏书四万册的图书馆,备有期刊百余种及中外文报纸,可容纳200人同时阅览。 学校完善的闭路电视系统和一流的电教中心,可向54个终端播放录像或各种教学软件,使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推广具备了充分条件。本校教师自行开发的课件多次在市区评选活动中获奖。 学校已建成并开通校园网,包括一个教师备课用局域网和两个网络教室(共120台较高配置的微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近百名一线教师中有高级7名,特级教师3名。大批青年教师正快速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教师队伍中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先后有四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劳模,三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多人曾获各种市级荣誉。 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优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五中连续十七年教育教学成绩优秀。目前高中毕业生99%以上都可以升入大学,其中65%左右能升入重点大学。 依托四十五中学的公办民助华英中学,毕业生达到市级重点水平,95%以上毕业生顺利升入各类重点校。 以四十五中为依托的华英中学高中部将于2001年秋招生。该校以四十五中现岗教师为主体,与四十五中共享各种一流的实验、电教设施,并将筹备开设寄宿部,让学生全方位享用最好的教育资源。 现任校长王金义锐意进取、年富力强、办学思路超前、科研意识浓厚,他正以拼搏的精神带领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团结奋进,争创"一流重点校"。王金义校长还带头攻读硕士,树立全新教育理念,追踪教育科学前沿,坚持科研兴校,重视人才培养。学校现有12人读研,五年后可以达到青年教师40%。学校制定了跨越式发展规划和教科研"十五规划",以便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去推进高水平的素质教育,为学校新世纪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良王庄中学,位于天津市静海县良王庄乡良一村西 ,建于1964年的春天[1]。学校占地52亩,其中建筑面积2480.45平方米,劳动基地3626.04平方米,操场16693.70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处处洋溢着育人氛围。学校建有微机、语音、电教、音乐、美术教室以及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学校在校学生420人,9个教学班,41名教师,党员8人,团员14人。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18人,教师中有30人大学本科毕业,专科毕业的有8人。 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恪守"五项承诺"、"八项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为创建和谐校园作出贡献。学校本着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在全体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发扬严谨求实、拼搏奉献的工作作风,在德育、教学、体艺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曾被评为市级落实守则规范示范校,市级法制教育先进校和多项县级荣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