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崇化中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校,前身是1927年由严范孙先生创办的崇化学会,1947年正式定名为崇化中学,1952年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办,更名为天津市第三十一中学。1978年被确定为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2006年建成天津市示范性高中,并恢复校名为崇化中学。学校占地62亩,现有学生2300余人,是一所具有优雅的人文环境与现代化设施相结合的学校。学校拥有一流的计算机校园网络等五大网络系统,班班能上网。拥有标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弘毅”为校训,崇尚师德修养,以“盛德启智,励学敦行”为教风,以“明辨笃行,善思乐学”为学风,营造积极进取、宽松和谐、平等互助的校园文化和语言环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创建具有先进办学理念,较高层次的学校文化和人文学科为特色的天津一流知名学校。构建课堂教学改革基地,逐步形成学校鲜明的教学特色,人文学科出特色、出精品,真正起到教学的示范作用和对外的辐射作用,建成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基地。 学校任课教师184人,拥有特级、高级教师100人,国家级和市级学科带头人9人,市区级骨干教师20余人。四十五岁以下教师中已取得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或正在读研的人数达98%以上。有国家级、市区级科研成果200余项,做国家级、市区级观摩研究课百余节。
109中学建于1961年,1978年被市教育局定为市属重点中学;1987年被定为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1996年被评为天津市普教系统首批“三A”学校;1998年被定为国家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学校是市教科院、市教育学院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初中教学质量连续十四年优秀。109中学的奋斗目标是争创全国千所示范校。育贤中学拟在崇明路(中医附院对过)构建10000平方米的新校园。 育贤中学的办学特色是: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育贤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敬业、爱生、奉献。中高级教师占80%以上,大本毕业生超过90%。初一、初二年级组教师分别获得1997年、1998年区级青年文明号先进。2000年获南开区十佳青年文明号先进。1997年两名青年教师被评为市级双优课;1998年被评为市级体育先进工作者1人;区、校级学科带头人12人;区、校级优秀班主任6人;1999年学校被评为南开区初中教学质量优秀校,2000年获区初中教学质量优秀。 2009年赵越明同学获得天津市2009-2010学年度中考状元(及中考全市第一名) 育贤中学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和一流的教育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办学六年来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学校注重德育教育,学生思想素质好。学校教学严谨,教学效果显著,1998—199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检查成绩名列全区第二;1998—2000年度市学科竞赛13人获奖;1999年至2000年度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二等奖1人。2000年TI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1人。学校重视体育工作,连续三年获区运动会团体第一名;获97足球市长杯预赛第三;98秋季田径对抗赛非国办校第三;获冬季长跑区初中组第三。99年秋季田径运动会非国办校团体总分第一名和区足球赛初中组第一名。2000年获区春季运动会初中团体第一;区冬季长跑初中团体第一并获区体委、区教委承接市中小学第七届运动会任务特殊贡献奖。学校重视艺术教育,在文艺汇演中获市级一、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大合唱连续三年获区二等奖。
天津市兴华中学,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三纬路110号,始建于1994年,是经市教委批准的首批全日制民办学校[1]。教学楼 建校以来始终保持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现有初中学生948人(其中九年级331人) 。在校任课教师107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教师中77%为大学本科毕业,而且有教育硕士任教。学校以"学会做人"教育为目的,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着重解决学生政治方向、学习动力、学风、品德行为、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等问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精心实施养成教育。学校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坚持新课改改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档推进原则,狠抓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学做人,长知识,健体魄"诸方面获得进步与成功。形成"低进高出,高进特出"的办学质量特色。
天津市南开外国语中学自1997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 上取得进步、获得发展、体验成功”的办学理念,弘扬“拼搏进取、团结合作、求真 务实、敬业奉献”的外中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取得了累累 硕果,先后获得教学质量优秀校、教学管理优秀校、市级义务教育先进校,中考成绩 进步突出校、德育区级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特色 南开外国语中学以良好的校园面貌和优秀的办学质量树立了品牌形象,以“校风正、校纪严、教学质量优”赢得了区局领导、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打造了“低进高出”的教育奇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干部教师拼搏奉献,通力合作,得益于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全校上下强化质量立命意识,强化过程落实的执行力,逐步探索适合外中师生发展的途径,做到精细管理,科学管理,注重实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