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马家店镇大兰中心小学的前身是大兰初小,始建于解放初期,2000年,由五所村小合并为中心小学,2005年迁入现址。总积10000平方米,有教学大楼一栋、分三层,共有房间107间,其中:教室39间,办公室13间,图书阅览室2间,体育室3间,储藏室3间,音乐教室3间,教学实验室3间,计算机教室3间,多媒体教室3间,乒乓球室3间,心语室3间,美术教室3间,少先队室3间。操场6000平方米,建有篮球场2个,足球场1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沙坑1个,环形300米跑道一条。
大新中心小学地处宝坻区东部边缘,所辖大新庄、小李庄、窝贝厂、小单庄、葫芦窝、小靳庄六个村队。占地面积1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现有教师20名,学生250名。 特色 学校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着“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原则,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教学效果显著。
石碑中心小学,始创于1980年,是一所村办集体小学。现所在地为林亭口镇石碑村东,现有学生140人,教师13人,教学班7个,学校占地5662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具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一流教学设备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2平方米,16名专职教师,175名学生。该校前身坐落在大钟庄镇大米庄,现坐落在大钟庄镇康家庄,由康家庄村建造。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米中心校将传统教育的积淀与现代教育思想结合,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完善,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即:打牢教育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增强质量立校意识,争创特色学校。在这一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确立了“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
天津市和平区四平东道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学校,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承德道30号。始建于1969年,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海河岸边,东临天津艺术博物馆,西边紧靠中心文化广场,虽地处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却闹中取静,环境幽雅。学校办学条件较好,除设有音乐、自然,图书阅览,语音、计算机专用教室以外,还设有体育器械室,卫生保健室、少先队队室等。 学校现有教学班21个,近900名学生。教职员工88名,其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37名,其余均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 "南有愉快教育,北有金色童年",学校为素质教育之星,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级九年义务教育示范校"、"艺术教育特色校"、"落实规范先进单位"、"科技活动先进校"、"文化艺术先进校"、"财产管理先进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先进单位"等。学生在区、市以及全国的各类比赛中,也均有喜人的成绩。
天津市河北区光明小学始创于1952年,是原天津铁路职工子弟第五小学,原系厂矿企业办学,主办单位为天津铁路分局,于1998年9月取得天津市河北区教育委员会核发的天津是基础教育办学注册证。2004年11月依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津政办发【2004】52号文件《关于做好铁路系统在津教育、医疗单位移交工作的通知》精神,河北区政府与北京铁路局天津铁路分局签署了接受协议。现有学生1145名,学校占地面积21088平方米,建筑面积8315平方米,具有较现代化教学设备条件。
韩家墅小学,位于天津市北辰区韩家墅村,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当时称韩家墅民立二十二初等小学堂。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学校迁到村中马性大户住宅。1989年3月从旧平房校舍搬进由区、村共同投资新建的教学楼。2007年再次选新址新建。2007年11月破土动工。2008年 11月6日落成庆典正式使用[1]。 校园一角[2]学校任课教师62人,其中小中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1人。教师中90%为大学专科毕业。而且40岁以下教师积极参加专升本学历进修,大学本科(含在学)人数占40岁以下教师总数的80%。 学校占地面积50余亩,使用面积12000平方米。教学楼内40个标准教室,近十个功能教室,1个会议室,1个多功能报告厅,为师生创造了先进、舒适的教育教学环境。950平方米的食堂可供400人同时进餐。400米国际标准塑胶跑道,4个标准篮球场。多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始终以爱心、耐心教育学生,以诚信对待家长,以感激的心对待支持教育的四方嘉宾,并鼓励教师要有一颗用不熄灭的好学心,营造博学和谐的校园环
友爱道小学建于1954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天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天津市义务教育示范校、天津市"双高普九"规范示范校、天津市科技示范校、天津市开展航空航天模型活动特色校、天津市足球传统学校,天津市红十字标准校、天津市德育研究基地校、天津市师范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实践基地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学生630余人。 学校占地面积8260平方米,建筑面积3377.32平方米,操场占地6000平方米, 具有一流教学设备条件。 学校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成长为本"的目标指导下,确立了"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为主攻方向,立足岗位,积淀底蕴,发展自我"的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把教师培训和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关注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群体素质"为核心,依托校本研修全力打造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在校本教研中,坚持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统一;坚持按需培训和在岗培训相统一;坚持学用一致和注重实效相统一;坚持加强实践和形式多样相统一的四个基本原则,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建立起一套富有校本特色的研究体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