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成立于1945年,前身为迪化市头宫小学,至今已有63年的建校历史,是一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沙区老校。 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面积0.010854平方千米。现有32个教学班,1812名学生,79名教职员工。其中,中教一级1人,小教高级32人。 学校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先导,全面育人。党组织工作扎实,领导班子团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教师教学基本功过硬;学校拥有全国级、自治区级、市级、区级、校级课题实验网络,阶段性成果显著,校本教研活动新、实、活,科研氛围深厚;家长学校,现代化教育特色突出;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中新人倍出,各学科全面发展。同时,学校教学设施完善,设有电教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多功能厅等硬件设施。同时,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沙区级优秀青年教师2名,教坛新秀1名,沙区兼职教研员5名的软件条件。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荣誉 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小学曾先后被授予区级文明单位、区级绿色学校、市级德育达标学校、沙区校本教研基地等荣誉称号。
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始建于1907年。2007年我校建校100周年,成为乌鲁木齐市第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汉语学校。现隶属于教育局,是一所科级全日制完全小学。 乌鲁木齐市第二小学始建于1907年。2007年我校建校100周年,成为乌鲁木齐市第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汉语学校。现隶属于教育局,是一所科级全日制完全小学。 学校教学楼于1987年新建。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生均两平方米左右;活动场地1300平方米,生均1.46平方米左右。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8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1人。在岗教职工57人,其中党10人,占17%,团员7人,占12%。在岗教师的学历结构为: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37人,大专学历20人,中青年教师中目前正在进修高一级学历的达100%。在岗教师职称结构为:小教高级35人,小教初级22人,未定级教师2人。学校现有校级领导2名。下设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团支部、少先大队、工会等部门。 本学校提倡;做好自己的一切工作!孩子们!加油!
乌市第四十四小学创建于1992年,位于乌市黑甲山后街8号,是天山区所属的一所全日制民语学校,自2004年9月开始实行民汉合校。学校占地面积为3308.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6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2.5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00平方米、。学校现有18间教室,24个教学班。现有在校学生1128人,其中90%以上来自流动人口子女。教职工总人数56人,专任教师44人,汉族教师2名,回族教师1名,哈族教师1名,维吾尔教师52名。校级领导3名,工会主席1名,中层领导7名。 教学设施齐全,配有微机房两间,学生机84台,。总之,现代化教学工具一应俱全。我校小学学段适龄儿童全部入学,2006年在校学生830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童入学率为100%);小学辍学率为0;小学毕业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2007年在校学生1039人,入学率100%,(其中女童入学率为100%);小学辍学率为0;小学毕业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现有在校学生1128人,6个年级,24个教学班。多年来,我校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小学适龄儿童全部按区教育局就近入学的方案100%入学,并收取住在学校附近的残疾儿童和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一起编入一个班级学习,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条件,消除了他们的心理障碍,这样,不分城市与农村,不分好差,一起享受蓝天下的阳光,使他们得到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我校分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天山区级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天山区级卫生达标单位、天山区级合格工会委员会、天山区级和市级德育评估达标校、天山区级以校为本基地校、一、二、三等奖。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三小学始建于一九七〇年,原是一所企业学校(红雁池电厂子女学校),二〇〇六年七月移交到。学校现有民汉共12个教学班。学校现有在职教师27人,代课教师17人,在校学生450名。多年来,我校坚持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善教、善学、善思、善创”为校风,以“严谨求实、开拓创新”为教风,以“勤学、好问、明理、诚信”为学风。办学宗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1]
前身为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迪化府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改为官立模范两等小学堂,1930年改名为省立模范小学,1943年改为省立第一小学,1949年改称迪化市立第一小学。1950年始用现名。占地面积812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现有35个教学班,2342名学生;104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98人,高级教师49人。用汉语授课。经过长期努力,逐步形成了“勤奋、守纪、求实、文明”的校风、“爱、全、改、快、严”的教风和“勤学、乐学、会学”的学风,开展了目标教学和愉快教育相结合的教改实验,规范了活动课程,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多位教师先后被授予全国和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一批教师和学生曾在多种竞赛活动中获奖。乌市一小在乌鲁木齐得教学质量享有盛誉,期末平均分有时高达九十八分,总体来说一小的精神面貌代表了整个市,甚至整个自治区的小学的精神面貌。 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九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水磨沟风景区旁,始建于1964年,学校先后与原新疆七一棉纺织厂第一小学、乌鲁木齐市第60中学小学部合并, 年迁至温泉西路北三巷16号,年正式命名为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九小学。迄今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850.98平方米,四栋教学楼建筑面积 平方米。活动场地 平方米,分别建有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园地,并配有相应的体育器械。学校设有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多功能厅、语音室、合唱室、美术室、电子备课室、阅览室各设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演播室、网络监控室、电子备课室、实验室、仪器室、电教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卫生室、心理健康咨询室、体育器材室、展览室、少先队部、教工之家、党员活动室、资料档案室等24个专用室。在水区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投资一百多万元,经过几年的基础建设,对校园校舍进行维修改造、美化绿化,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组织机构健全,设有党支部、校长室、工会、行政办公室、德育处、教导处、教科研室、团支部、少先大队、红十字会等,。学校利用场地宽敞的优势,为创建校园文化氛围,还特设了英语角、双语文化墙、红领巾广播站等,为各族师生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的软环境。学校现有教学班40个,其中民语系教学班6个,在校生2050人。全校共有103名教职工,是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本科学历36人;大专学历51人;中师学历12人,学历合格率100%。民语系教师有19人;民语系教师有12人获得汉语水平等级测试证,8级4人,7级6人,初A5级1人,C级1人。
学校始创于1962年8月,为厂矿学校,校名为兵团通用机械厂子女学校,当时学校以“朴素、奋发、求实、创新”为校训踏上了艰辛的建校创业之路。1992年4月,学校成为乌鲁木齐市教育局直属小学,更名为乌鲁木齐市师范附小。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校舍的建设、资源的配置,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地完善。一支作风正派、吃苦耐劳、朴素踏实的教师队伍逐渐形成,一批积极上进、业务精良的年青人才脱颖而出。2006年6月,学校移交管辖,搬迁至碱泉三街南三巷85号,学校正式更名为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八小学。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在基本建设、功能配套、绿化美化、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功能室齐全,各班都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软件,校园环境更加优化、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学校占地面积10730.52平方米,教学楼总面积5966.84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学校有19个教学班,共有学生987名,在职教师45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1人,本科学历25人,大专学历18人,党员13人,团员15人。现如今,我校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努力让每一块墙壁会说话,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发挥育人功能。学校紧紧围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坚持“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研究型教师,全体教师务实创新,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规划课题‘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国家教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构建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小学班级开展写字教育活动的案例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设计与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分获全国一等奖、三等奖,自治区一等奖,市级一等奖等,学校荣获 “全国标兵学校”称号。通过课题的研究,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新课程改革为,着力构建教改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大力推行校本研究和培训,先后开设了书法、绘画、古诗文、舞蹈、合唱、武术等丰富多彩的校本课堂,为学校教改教研带来勃勃生机。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为每位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空间和机会,努力让每个学生成功,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许多可喜的奖项,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学校在管理上坚持以德治校、民主决策、制度管理、法制规范,全面开创学校各项工作新局面,我校已经形成了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素质优良,具有竞争意识的教师队伍,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也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市级“平安学校”、“市级绿色达标学校”、“天山区绿色达标学校”、天山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天山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先进集体、天山区“德育达标学校”、区级“卫生达标学校”……学校在近五十年的奋斗历程中,薪火相继,励志践行,形成了“尊师爱生、团结向上”的校风,“治学严谨、勇于探索”的教风,“文明活泼、勤奋创新”的学风,展望未来,乌市第八十八小学将秉承“文明守纪、竞争合作、乐学向上”的校训,大力弘扬“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水平提升,力争将我校办成合格加规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的学校。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深知:明天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只有付出双倍努力,才能永立潮头。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