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小学是一所公立寄宿制小学,是北京市教委批准的招收外国学生的试点学校。 北长街小学位于北京市市中心,在天安门广场的北侧,中南海的东侧,与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北海公园、景山公园、中山公园、中南海为邻。 许多国家领导人如:刘少奇、朱德、陈云、胡乔木等同志的子女都曾在该校就读。 北长街小学校址原为皇家道教宫面——昭显庙。我史记载民国二十五年在此建立北平市教育会附属小学,后更名为北长街小学。学校环境古朴典雅、整洁优美,是花园式的绿色学校。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建立了校园网,电子备课室,还有装饰一新的专用教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座落于中南海西畔,西单繁华商业区之旁的西城区力学小学,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百年老校。吴晗同志曾任力学小学名誉校长,陶西平主任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历经数代教职工的勤奋耕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学校以教学严谨、质量上乘蜚声京城;以北京市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全能第一花落力学令人刮目;以“金秋杯”教学大赛四连冠技惊西城;以坚持学生革命传统教育享誉京华;以率先开展现代化信息技术研究成为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以优美的校园环境成为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逐步成为理念先进、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环境优良、特色鲜明的学校。目前,学校在“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自主发展,创新实践”为发展思路,以“力学,致力于学”为核心,打造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体教职员工正雄心勃勃地开创新的辉煌。
涭水河小学始建于1947年,是西城区教委直属的一所普通小学。有着60余年的历史的学校,它的前身是“北方小学”,属完全私立小学。原校址在南沟沿甲7号。1947年北平市教育局接办,更名为”南沟沿小学”。1966年春再度更名为涭水河小学。文革中曾用名为:遵义小学,1972年恢复现在校名,校址为西城区涭水河胡同45号旁门。
在首善之都北京的西城区西单地区那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坐落着一所环境优雅、树木繁茂、鸟语花香、融典雅的园林式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为一体的教学园区,这就是位于新文化街111号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本部。截至2009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已经拥有3个校区,分别是本部、王府校区和官园校区。三个校区地点分离但校园风格融为一体,彰显着实验二小“简约、生态、人文、和谐”的充满关爱的建园理念。在三个校区里,现共有8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00多人。各教室均备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所有教室、办公室均能直接登陆互联网和校园网,有27个专科教室,图书馆藏书近十万册,设有教师、学生图书阅览室7个。实验二小的建筑和设施具有极强的“连接感”,即:校园环境与传统文化相连接,校园环境与现代信息相连接。因此,校园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而具备了强烈的教育功能。孩子们在校园中感受着、成长着;教师在校园中体验着教育工作的快乐与幸福。这种成长、幸福必将源远流长。
傅作义先生优良的办学思想始终激励着奋斗人,在60多年的治学历程中,奋斗小学严谨求实,励精图治,为国家培育了大批栋梁之才。 1999年4月,随着首都大规模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奋斗小学与太平湖小学、新文化街三小合并,改建成为公办寄宿走读兼有的学校,掀开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崭新一页。 新校舍占地面积为1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科技楼、宿舍楼、体育馆楼(包括游泳馆、篮球馆及其他运用场所)、餐厅和多功能厅。楼群东侧是由200米环形跑道围绕的全塑胶操场,60米直型跑道及其它运动区域组成了综合运动场。楼群南侧是占地400多平方米的"体育欢乐角"。楼群中央幽雅秀美的"诚和园"中,象征着学校创始地的黄河、长城微缩景观令人自豪,神情慈祥的傅作仪先生汉白玉半身塑像,使师生们倍感亲切。 学校的主要教学设施有:36间标准教室、适宜不同学科特点的专用教室、计算机教室、网络教室、导播演播室、配有大型密集式藏书柜的图书室、师生书报阅览室、师生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形体教室。完备且先进的教育教学条件,是目前西城区首屈一指的。学校的主要办公设施有:可容纳60名教师的、具备办公、电子备课和研讨等综合功能的教师办公室,配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师会议室。学校的主要生活娱乐设施有:可供寄宿学生使用的舒适美观的餐厅、体现人文精神的教工自助餐厅、师生休闲娱乐健身的游泳馆和室内综合运动馆。可容纳600多张床位的学生宿舍楼由建有室内卫生间、网络接口,装有空调、电视机的公寓式单元间组成,每层都配有学生综合活动室,使之成为了目前西城区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寄宿生活区。
阳门西,二环路旁,有一座美丽的学校,她就是北京市西城区的窗口校------ 顺城街第一小学。 这座具有百余年历史的老校,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 顺城街第一小学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全日制、六年制小学,现有18个教学班,有学生450名,在党的关怀下,1988年政府投资近200万元人民币对旧的平房校舍进行改造,建成一座四层教学楼连三层办公楼的新校舍。18个教学班均配有电教设备及闭路电视。七个专用教室都配置了较为齐全的现代教学设备。学校图书馆藏书三万余册,图书馆和阅览室向教职工及学生开放。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办有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思路;学校所有课程均按政府规定设置,全部开齐开足;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1987年,学校挖掘社会力量,成立了由郅顺义、韩作黎、姚雪垠、葛翠林等同志组成的校外教育顾问团。 1990年,学校编写了校志、校歌、制定了校训。 1991年,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1995年底,学校承担了中国/WHO和中国健康研究所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示范校合作项目,在校长带领下,经过三年努力,顺利通过验收,连续获得中国/WHO和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颁发的健康促进学校铜奖、银奖和金奖。2001年,被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卫生局授予“健康促进学校”奖牌。 学校曾被评为全国先进“手拉手联谊学校”;首都绿化、美化、垂直绿化先进单位、北京市无烟学校、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北京市小黄帽路队制先进学校、西城区普教教代会达标工作先进单位、西城区普教师德建设先进单位、西城区体育项目(排球)传统校、西城区少先队特色工作示范学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 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多次获得国家、市、区级奖励。 解放后,全校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严谨治学、拼博进取的光荣传统,兢兢业业地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出了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受到广泛赞誉。 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同心同德、继续进取、开拓创新,在校长的领导下,沿着改革开放和科研兴校之路,为创建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一流学校而努力奋斗。
安贞里第二小学坐落在美丽的安贞小区内。学校有高大整洁的教学楼,崭新的环保型塑胶操场, 四季树木青青。学校现有教师46名,其中党员14人, 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19人,本科学历25人。学生552人,18个教学班。安贞二小的老师们比师德、比奉献、比学习,团结奋进;学生们讲文明、守纪律、勤学习,积极向上。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多次请来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每位教师有自己的课题研究,在参加论文竞赛中多位教师获得全国、市、区的奖项,学校在科研促教研,教研促教学氛围下,电化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老师们可以用计算机办公、制作教学课件,自制课件在市、区频频获奖。我校还被评为北京市电化教育先进校,区教科研先进集体。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