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育红小学位于昆明市中心玉带河畔,与东西寺塔毗邻的育红小学是一所有着70多年发展历史的名校,多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21世纪,我们迎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掀开了育红发展历史上新的一页。2003年9月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进行了教育资源的整合,撤消金碧小学,整体并入育红小学,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整体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现育红小学一校两址,占地14.8亩,有30个教学班,学生1325人,教职工85人,教学辅助教室11间,均达一级标准。 团结奋进、求真务实,锐意改革的领导班子正带领着一支用于探索,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在秉承严谨敬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着眼“远字”,立足“高”字,突出“新”字,树立“团结、进取、创新、敬业”的校风;“求实、求精、优质高效”的教风;“勤奋守纪、文明向上”的学风,以培养品行端正、智能优良、兴趣广泛、身心健康,学有特长的学生为育人目标;实现管理科学化,教学规范化,设备现代化、环境育人化的工作目标,促进师生和谐发展,获取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多赢的局面。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开展了教学教法及现代教学手段的研究,狠抓科研。全校教师中20%获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教师的论文、课堂教学竞赛、说课竞赛等在全国、省、市、区多次获奖。学校被定为省级劳动课教学示范点,省级科学课推广示范校。是全国“引探教学法”的实验基地,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在全省进行推广。学校曾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获“全国红旗学校”的光荣称号。被评为“昆明市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爱国卫生红旗单位”。 展望未来,育红将扬起改革和发展的风帆,遵循德育是灵魂、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科研是先导、实验是手段、师资是根本、设施是基础、管理是保证、服务是宗旨的办学思路,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共同开创育红更加辉煌的明天。
昆明市盘龙小学始建于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当时是一个美军医院,前身为圣光私立教会小学。1956年政府接收,正式更名为“盘龙小学”。1959年盘龙小学被评为全国重点小学。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单位,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雏鹰大队,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云南省一级实验学校,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云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云南省先进单位,云南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全国赏识教育实验基地,昆明市科普教育一级示范学校,昆明市文明单位,昆明市文明学校,昆明市卫生红旗单位,昆明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先进集体、昆明市文明交通示范学校、昆明市百日安全无事故十佳校园等光荣称号。一直以来,盘龙小学都是盘龙区乃至昆明市和云南省历史最悠久(云南师大附小始建于1939年)和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小学之一,如今的盘龙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本部,映象,滨江三个校区在校师生共有5100多人,办学效益显著。国家、省、市、区、校级优秀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比例占到全校教师人数的55.1%。
昆明市盘龙区中华小学地处昆明市中心区主要街道的东风西路91号,占地面积5。5亩,学校共有5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2幢,共有教师63名、50岁以上的老教师8人、35岁以上的50岁以下的中年教师16人、35岁以下年轻教师39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1人、一级教师17人、二级教师9人、未定级和今年新分配大学生7人。全校共有学生1462人,有1—6年级共24个教学班。 中华小学创办于1942年,解放以后改为公立学校,五十年代一度时期曾经改名“曲艺学园”,五十年代末期恢复“中华小学”名称。多年来历届领导十分重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使中华小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我省教育厅行列的领先地位,八十年代就被定为云南省重点小学。之后学校先后被命名为云南文明单位,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云南省一级实验学校,云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云南省先进单位,云南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全国尝试教育实验基地等光荣称号。校长治学严谨、管理严格、全校教师团结务实、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形成自立和谐、创新发展的优良校风;敬业爱生、求实奋进的教风;勤学健康、活泼可爱的校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在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赢得了社会的普遍信任和广泛赞誉。
春城小学始建于1961年,建校44年来,本着“有道德、健体魄、学先锋、讲文明、长知识、比创造”的校训,形成了现有的格局:教学班38个,学生1913人,教职工112人,其中大专学历占86.3%,本科学历占65%,有10人取得研究生课程班毕业证书,有20人在读研究生课程班。学校现有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79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0.53%,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9人,占25%。 学校的总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一所现代化的实验学校。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五个鲜明的办学特色:以教育科研为主导,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开发为动力,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培养人才为己任。 春城小学在素质教育的体系上做到了四个“落实”:从课程改革上落实,从运行机制上落实,从实践模式上落实,从教学技术上落实。正如专家评价说:“春城小学不是在说素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地做素质教育。春城小学的学生不是带着分数去找中学,而是带着素质去找中学。” 我们研究优质教育,培养出了一批批优质的学生。2004年,我校学生获云南省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特等奖;排球队获昆明市小学生软式排球赛冠亚军;足球队获昆明市中小学生足球比赛亚军;武术队获昆明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集体项目第二名;由低年级学生组成的珠心算队获昆明市首届珠心算比赛第一名;网球队获五华区中小学生网球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合唱队获五华区第十四届学生艺术节合唱一等奖。 优质教育、教育优质,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优质。学校要发展,学生要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培训是给教师的长远福利,培养是对教师的最大关心和爱护”,这是春城小学培养教师的宗旨。学校坚持做到校本培训四化:校本培训课题化,校本培训梯级化,校本培训课程化,校本培训过程实践化。构建学习型组织,在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事业中获得教师自身不断发展。
昆明市师专附小隶属昆明市教育局,1905年建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一个位于昆明市北市区龙泉路669号,另一个位于市政府月牙塘小区内,学校总占地29亩,校舍建筑面积13387平方米,绿化面积占40%。学校现有教学班44个,学生2300多名,在职教职工总数104名。 昆明市师专附小隶属昆明市教育局,属于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1905年建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一个位于昆明市北市区龙泉路669号,另一个位于市政府月牙塘小区内,学校总占地29亩,校舍建筑面积13387平方米,绿化面积占40%。学校拥有高标准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能满足各学科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现有教学班44个,学生2300多名,在职教职工总数104名,全部为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名、区级教坛新秀4名。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5岁。经过多年来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校、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实施全面育人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立了“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理念。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创造育人特色,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对全体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礼仪教育、挫折教育等,聘请专家指导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创出了“养成教育、法制教育”的明显特色,以特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具有百年历史的昆明武成小学,创办于1903年,它是云南省首批11所新式省会小学堂中的一所。校园内那棵依然秀立挺拔的婆娑树见证了武成小学从一所武庙改建的小学发展到今天如此规模的风雨历程;高大沧桑的桉树更是在无数次的四季交替中迎来、送走一批批武成人。回首往事,在场所有人的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武成小学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武成路,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五华区武成小学创办于1917年,其前身是昆华女师附小二校。1924年易名为昆华女中附小二校,1935年始称市立武成小学,解放初期定名为武成小学。昆明市武成小学目前学校有24个教学班,共计1228名学生。校内除24间教室外设有自然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综合室、图书室、卫生保健室等,学校现已建教学综合楼,增加2间计算机室,小演播室和电子阅览室,实现校园网与因特网连接,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软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道路。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小学语文特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6人,一级教师30人。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为大学本科6人,大学专科42人,中师19人,学历合格率100%,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71.6%。学校以治学严谨,校风优良,教育教学质量高而享誉社会。学校提出由强化管理培养一支有理想、讲奉献、重师德、教风正、业务精、善创新、素质高的一流教师队伍。武成小学努力改变现行教育中重经验、轻理论、重教研、轻科研的倾向,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科研课题小组、年级实验基地,形成四级交叉网络,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教育科研顺利开展。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开放性实验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小学教师素质现状与分析”、“通过分类教育,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实验研究。“小学各科同步改革,全面和谐发展”综合整体改革实验,语文开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学学科进行中央教科所教学实验及现代小学数学实验;劳动学科承担了省级课题实验“劳动学科电化教学模式”,自然学科进行了《蟒蛇帕勃罗看动物》实验及科学启蒙实验。1995年,学校加入了全国实验学校专业研究委员会,撰写的论文《研究现状、面向未来》《培养跨世纪的科研型教师》《调动学生性格优势,改革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获奖,教育科研成果显著。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将建设一支高素质、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为培养更多社会需求的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