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三十年代,前身是“药业小学”,1950年迁址上大路182号,1956年改名为“兴文桥小学”, 为了更好地让校名体现出学校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经越城区人民政府,越城区编制办批准,学校于2005年4月改名为“兴文小学”.学校现有13个班级,580名学生,26名教师,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3名.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14人.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设有校园局域网,学生电脑房,多媒体教室,音乐美术实验等专用教室.学校以“人文理校,兴文育人”为办学理念,以“做举止优雅,行为规范的文明人;做充满智慧,善于学习的聪明人;做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的现代人”为育人目标,坚持德育为先,以“少年道德银行”为载体,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坚持科研兴校,抓实抓好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规范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每年举办“语文学科节”,“数学学科节”,“英语学科节”,“体艺节”等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高涨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努力追求让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教育.
绍兴市越城区育才小学于1987年创建,原址为观音弄95号,总占地面积799平方米,2006年5月底搬到原八字桥小学校址,总占地面积4311.9平方米,扩大了5.4倍。绍兴市八字桥小学将近百年的历史,原系法国天主教于光绪三十年(1907年)所开办的培德中西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培德中西学堂为培德小学、1949年学校军管改名为绍兴私立八士桥小学、1951年9月命名为绍兴市八士桥小学、1952年改为蕺山区第二中心小学、1956年8月改为绍兴市八士桥小学、1968年改为绍兴市八士桥小学为反帝小学、1979年改反帝小学为绍兴县城关镇八士桥小学。在1990年将绍兴市八士桥小学更名为绍兴市八字桥小学,2006年作为育才小学校址。 学校主要招收中轻度的智障儿童,学制9年,现有5个班级,下半年争取7个班级。学校把传授文化知识与培养劳动技能相结合;康复训练与潜能开发相结合;特别注重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与研究,进行个别化教育,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实行小步了多循环的教学原则。学校设立了相应的11个教学辅助教室:计算机室、康复训练室、乒乓球室、情境创设室、心理咨询室、家政室、洗刷室、图书室、感统训练室、烹饪室、音乐室、美工室。开设了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美术、体育、音乐、劳动与生活、计算机、幼儿英语、康复训练、感统训练、礼仪教育、综合实践等12门课程。全采用了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的教材。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爱心、耐心、进取、开拓的良好教风,教师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多篇论文在省、市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省市区级的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2002年学校承担了省级课题“智障儿童语文生活化”单元教材的编写工作。“弱智儿童潜能探究”课题2004年被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立项,2005年“弱智儿童礼仪教育”课题被绍兴市教研室立项,并申报省级课题。 学校本着“用爱呵护、倾心浇灌、补偿缺陷、育残成才”的办学宗旨,注重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学生的美工作品和舞蹈节目在省市各级比赛中先后有22人次获奖,在2002年的浙江省的特殊奥匹克运动会中共获得7枚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其中一人被选送参加全国奥匹克运动会荣获3枚银牌;在2005年浙江省第二届特殊奥匹克运动会上,该校共获得3枚金牌,2枚银牌,3入铜牌的好成绩。在2003年浙江省第三届省盲、聋、弱智艺术汇演中,诗朗诵《我的另一个妈妈》荣获省表演二等奖,省创作二等奖,舞蹈《我要飞翔》荣获省表演三等奖。在2003年首次全国盲、聋、弱智美术、书法、工艺品大赛中,手工作品朱刚良的《秋天的村庄》、韩松的《狮子》获省二等奖、全国三等奖,陈叶明的书法作品《志坚》获省三等奖,劳奇强的绘画《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获省三等奖;在浙江省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余明亮老师获一等奖,赵绮黎老师获二等奖,浙江省首届特殊教育教具评比中钟小平老师的《10以内加减法口算训练器》获三等获。2005年在浙江省第四届特殊教育青年教师共六项基本功比武中钟小平老师荣获一等奖,余明亮教师教具制作获一等奖,钟小平教师荣获三等奖,高娅娣教师德育论文荣获二等奖;赵钱婴教师荣获越城区第二届情满课堂教学比武二等奖,2005年余明亮教师被评为越城区教坛新秀,绍兴市教坛新秀。裘亚英校长荣获浙江省第十八届“春蚕奖”、钟小平老师被评为绍兴市十佳扶助服务残疾人先进个人,并获优质课二等奖。
绍兴市元培小学创建于1990年,她以我国近代绍兴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现有20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40名教师。学校环境优美,绿化有序。设有多功能音乐舞蹈室、高标准语音教室、学生电脑房、教师多媒体制作室、校园局域网、闭路电视系统、“小芽儿”电视台、“元培之声”广播电台、多媒体教学平台、蔡元培纪念室、塑胶跑道、篮球场、排球场。拥有全市一流的师资力量,教师平均年龄30岁,大专以上学历达84.2%,68%的教师本科在读或已取得本科学历,85%的教师获省计算机三级证书。受省、市、越城区表彰的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多名,省级教坛新秀1名。 学校以弘扬蔡元培教育思想为抓手,遵循“学校全面育人,办学有特色;教师敬业求新,教有特点;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思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系绍兴市第一所少年法制学校。第一所在小学开设英语教学的试点学校。实施以听、读、训练为主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取得了前瞻性的成果。2002年起在一年级普通班中开设英语课。2006年秋季,学校拟在一年级中开设计算机课程。 几年来学校有120人次的教师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发表或获奖,有800余人次学生在参加全国及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或习作发表。学校系“全国团体心理辅导实践基地”,承担全国、省、市级研究课题6项,并陆续结题、获奖。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市级德育先进集体、文明单位、文明学校、规范达标学校、先进集体、十佳特色学校、市绿色学校。连续几年获省体育达标先进集体。绍兴电视台、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等新闻媒体百余次对我校开展活动的情况作了报道。
甘霖镇白泥墩小学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由原白泥墩村于1911年创办的树人初级小学与雨钱区清化乡在1931年春设立的化雨小学合并而成。学校几经易名,2001年8月移入原春皋中学,学校更名为甘霖镇白泥墩小学。 多年来,学校领导和教师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安心工作,团结协作,学校已形成了“诚信、和谐、务实、进取”的校风,“敬业、爱岗、踏实、奉献”的教风,“勤奋、求实、尊师、守纪”的学风 学校占地面积18717平方米,建筑面积2992平方米。现有22名教职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3名 ,大专以上学历16名。学生390名,11个教学班。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标准化Ⅲ类学校、绍兴市示范小学、嵊州市学校工作先进集体、嵊州市合格工会。教职工有1人次被评为绍兴市先进工作者,有10多人次被评为嵊州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或优秀干部。教师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嵊州市级一、二、三等奖,多篇论文还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师在嵊州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二、三等奖。在国家级、市级各类比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获奖,在国家级、市级刊物上,我校也有多位学生的佳作发表。 在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白泥墩小学的明天会更好。
绍兴市行知小学,是省、市陶研会确定的省、市级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原为绍兴市东街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256平方米,建筑面积2608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525名学生,26名教师,其中已达本科学历的7人,大专学历的10人。学校有中教高级教师1名,小教高级教师11名,中共党员5名。市级名校长培养人选1名,区级名师培养人选1名,区级教坛新秀2名。学校还涌现了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市、区十佳青年教师标兵、区十佳模范班主任等一大批先进工作者。学校辟有电脑房、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室、陶行知纪念室等。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坚持科学的现代的质量观,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走出了一条以“生活教育“为主体,“六大解放”实践活动为依托,将陶行知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始终,努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特色教育之路。力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以“不求个个一百分,但愿人人都成才”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目标,“活泼、勤学、自立、奋进”为校风,“践行、求知、博学、创新”为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践陶行知先生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该校的陶研课题先后已达数十个,目前立项的有一个全国级课题、两个省级课题、六个市级课题,我们的研究课题多次在全国、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多名教师在市、市属级优质课评比中夺魁,二百余篇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评选中获奖,陶行知教育思想已结出令人瞩目的成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 几年来,学校先后接待了全国少工委学少部副部长艾玲、林洁,省少工委学少部副部长俞能等全国、省、市、区领导的参观指导,还接待了舟山市(县)教委、温州市(县)教委等十余个地区领导的参观考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学校、市级特色学校、市级红领巾示范学校、市级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市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市级陶研工作先进集体、市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省级优秀家长学校、省级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示范家长学校、区级社区教育特色实验基地、区级社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少先队大队部也先后被评为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市级雏鹰红旗大队等多项荣誉。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500余人次。
柯灵小学:以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评论家柯灵名字命名,系绍兴名人健在命名第一校。校名由原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题写。老校区(2006年改名斗门小学)位于斗门西湖头,1996年9月7日,柯灵在当时市、县领导的陪同下出席学校的落成典礼,同时受聘为学校名誉校长。新校区于2004年建成启用,座落于袍江世纪街。学校第一任校长姚国海,第二任校长俞越松,现任校长王晓海。学校秉承柯老“求真务实”的为人为文的精神,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省示范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十佳少先队基地、省卫生先进单位、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省中小学图书室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文明学校,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的体育与艺术教育成绩突出,硕果累累,做出了特色,打出了品牌。学生中涌现出了全国手拉手好少年、全国雏鹰奖章获得者、省十佳少先队员、宋庆龄奖学基金获得者、市兰花好少年等优秀学生。如今,学校牢记柯老先生“求真务实”的教诲,凭借一支师德优、教艺精的师资队伍,携手全体学生一起创造:真情满校园、墨香满校园、书香满校园、美文满校园、活力满校园、绿色满校园;同时通过“打造特色学科、发展强势学科、带动弱势学科”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最终保障柯灵小学走向更加光辉的明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