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关爱生命,张扬个性” 关爱生命:要学会尊重他人,关怀他人,保护环境,将自身价值在社会中得呈现,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张扬个性:承认差异,以学定教,让课程适应学生的发展,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为创新打好基础,为终身发展作好准备。 内涵:一切工作围绕“生命”健康发展而展开,以教师的特长发展为前提,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的。将其融入管理、教学、服务、探索之中,内化在教师思想与行为之中,贯穿于特色教育(绿色德育、器乐教育、科技教育)活动之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使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精彩。
新桥小学教育集团高翔校区位于美丽的牛山脚下,学校现占地面积25.7亩。我校前身为岙垟小学,1926年由革命烈士李振声创办,1973年,岙垟小学校舍落成,成为农村完小。1999年岙垟小学易地新建整体搬迁至牛山西路288号,更名为新桥第三小学,教学楼面积5090平方米。设标准化教室19个,阶梯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书法室、教工活动室等一应俱全。2011年9月,新桥第三小学合并入新桥小学教育集团。 学校一直重视办学质量,以“朴实、笃学、进取,求是、开拓、创新”为校训,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原则,严谨治校,科学管理,各项制度、有章可循。 现在学校有19个班,707名学生,其中新居民子女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现在职教师36人,其中本科学历30人,获得学士学位10人,省优秀科技辅导员1人,市级园丁奖教师2人,市终身班主任1人,市先进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学科骨干1人,区先进教师2人,区优秀共产党员3名,区级教坛新秀2人,区级教坛新苗3人,区名师培养对象2人,区最受欢迎的班主任1名。 学校高度重视国学启蒙教育,营造浓浓的书香环境。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特色办学,努力构建书香校园,打造国学教育特色学校,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2012年上半年,我校的课题《农村小学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被列入省级课题。我校开展的国学教育活动被《学习报》做了整版报道,也被瓯海教育网多次报道。我校的国学教育活动成果也通过自己的校园网与大家分享,交流。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区级先进学校,温州市绿色学校等。
乐清市实验小学办学历史悠久,从1909年县城官立高等小学堂至今已有百年。学校坐落在市区文笔峰下,银溪河畔。校园内绿草成茵,花坛、假山、喷泉点缀其间,环境清幽。 教学设备先进。校园占地面积15541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242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约4108平方米;建有教学楼3幢,综合楼1幢,活动楼1幢,还有配备了暖水设施25m泳道的游泳馆,200m塑胶田径场。学校设有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和阅览室等辅助教室40余个,教学仪器设备按原国家教委相关文件I类标准配备,藏书4.7万余册。学校配置了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广播系统、内部程控电话系统、教学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全部教室配有小媒体。现有教学班41个,在校学生1696人。 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的本科、大专学历占81%,小学高级职称占72.5%;温州市级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省级名师培养对象1人,温州名师1人,温州市级名师培养对象7人,乐清市级名师培养对象4人;同时拥有省级教坛新秀3人,省级教改之星2人,温州教坛中坚2人,温州市级教坛新秀10人,乐清市教坛新秀18人。 治学方略明晰。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文明建校”为办学方针,以“合格加特长,全面加特色”为办学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体育传统项目蓬勃开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和教科研工作。现已形成“自主创新、追求卓越、优势互补、效益明显”的良好氛围,各学科的课题实验蓬勃开展,近几年来已有23项实验课题立项并部分获省市嘉奖。办学成绩卓著。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校、全国雏鹰红旗大队、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全国组织特等奖、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科研兴校200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温州市德育特色学校。
渠口,大楠溪与小楠溪的完美交汇,地杰人灵。 凤凰山绝有的秀丽与灵气,孕育着这一方肥沃的土地,也孕育着在这土地上的那所历史悠久,文明古朴的学校——渠口中心小学。 回顾历史,我校始建于是1903年,整整过了100个春秋,她原名叫“龙沙小学”,“沙”代表沙头,“龙”是大若岩镇某村的简称,据说当时是沙头到大若岩一带唯一的一所小学,为当时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一批的建设人才。在我校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激起过无数朵辉煌的浪花,创下了许多骄人的业绩。 现在的渠口小学,座落在渠口乡中方村,建于1965年,她的规模在当时也是全县一流的。去过我们学校的老师、朋友们应该不会陌生,我们学校没有绿草如茵的操场,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冷俊与强硬,却有青砖、楼板特有的亲近与坚韧。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洗礼,当年的风姿依然清晰可见。置身于校园中,不管是那只破旧的木制垃圾桶,还是那条走在上面能发出清脆脚步声的木板走廊,都能折射出我校那深深的文化底蕴。是如此的古朴,如此的清雅……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校领导紧抓教学质量,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展望未来,在几年内,一所崭新的渠口中心小学屹立在风景秀丽的楠溪江畔。随着硬件设施地不断完善,我们将一如继往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任务,立足山区,因地制宜,内抓质量,外树形象,努力把我校打造成为楠溪流域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总之,昨天的成绩,我们永不满足,今天的目标我们永不放弃,明天的追求我们永不停止!
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自创办开始就非常注重学校文化的定位和架构。学校确立 “以美铸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办学理念,以“崇雅尚美”为校训,形成“以美育美”的教风、“勤勉笃学”的学风,塑造“和而不同”的校风。坚持“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治校方略,潜心于探索“规范化、品质化、特色化”办学之路,致力于打造一所优质特色教育名校,为培养“德智并举、艺文双馨”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先看我们的校训——“崇雅尚美”。“崇雅”既倡导每一位艺校人都要追崇文明,言行文雅,又是对艺校人文化涵养的引领,做到知书达礼,文质彬彬,德智并举。“尚美”既倡导每一位艺校人都要追宠高尚,以美促行,又是对艺校人酷爱艺术的诠释,做到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艺文双馨。其中的“雅”还包含着美好、高尚的意思——“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而“美”再拓展就是少艺校的办学理念——“以美铸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德、智、体、美、劳相结合,是我们国家的办学方针。学校文化突出“美”字,以“美”带动德、智、体全面发展,以“美”来推行少艺校的核心办学理念,这是少艺校的与众不同,这是少艺校办学的独特思维。这种理念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相一致,与美学相一致。这一全新的办学理念完全属于敢于超越自我的艺校人,言简意远,富有诗意。它是一种积极、高远的表达,是引领我们艺校人向着美好未来空间奋进的精神启迪。再看我们的校风——“和而不同”。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在少艺校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君子般的气度。“和而不同”从广义上讲,在“和”中彰显不同的个性特征和艺术特长,在“不同”中追求和谐、和睦、相容。“和”又是“和而不同”的基点,“礼之用,和为贵。”《论语》的这一阐述就告诉我们,谦虚谨慎、尊敬他人、礼让他人,同时,留给一定空间,允许“不同”,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达到心灵的和谐、人际的和谐。因此,我们提出:每位师生不必相同规格,但都要合格;每位师生不是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每位师生不求一样发展,但都要发展。让学校文化融入每一位师生的血液并走进其心灵,精心打造促进师生全面而具个性发展的优质特色教育,为幸福、完整、精彩的人生奠基。
瑶溪镇金岙小学创办于民国21年(1932年)。新校舍于1997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座落于瑶溪镇金岙村金鸡路8—1号。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80人,教职工26人。学校占地面积10532平方米,建筑面积2426平方米,绿化面积3030平方米,拥有一个200米标准操场,各种设施基本齐全,为浙江省三类标准化学校,龙湾区现代化二星级学校,龙湾区“民族学子关爱工程”示范单位。
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06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成果卓著的实验小学。1998年,为适应梧田片区的教育新形势,学校决定迁建新校舍,并按浙江省示范性小学标准设计一次性建成。新校舍占地面积51亩,建筑面积 1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近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先进、配套齐全。开通了学校网站和校园网,并实现班班通和家校通,还有多功能演播系统,校园安全防盗系统,语音教学系统等现代教育设施堪称全省一流,是一所真正的网络化、花园式学校。2010年8月,地处温州市康居住宅区内的南瓯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南瓯校区环境优美,新校舍占地面积12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 7850平方米。由我校统一调配师资,统一管理。我校2010年正式更名“瓯海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截止2010年9月,实验校区有教学班级38个,南瓯校区8个班级,在校学生总共2203人。今后实验校区逐步控制为36个教学班级,南瓯校区逐步发展为24个教学班规模。 瓯海区教育集团现有教职员工123人,师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相对较高。其中35周岁以下教师74人,占77.8%;大专以上学历74人,占77.8%;中学高级教师4名,占4.8 % ;小学高级教师 42人,占44.2%。省名校长培养对象1名(温州市名校长),市级教坛新秀5位,市学科骨干教师8位,区教坛新秀22位,区名教师培养对象8名,区骨干教师8名。 学校以倡导积极教育为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内涵的发展,树立了学校品牌形象。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改实验示范学校”、“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现代化学校”“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等光荣称号,并被评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一级辅导站”。
沙城镇第一小学坐落于沙城镇七五村,东临东海,背靠大罗山。学校创办于1949年,至今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 现占地18345.8平方米,建筑面积9643平方米;现有班级25个,学生1044人,在编教师64人。几年来,学校执着追求“为学生造就高素质的教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办学目标,确立“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严谨、纯朴、拓新”的办学精神,确立“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的办学价值观,逐步形成“立足规范、关注细节、凸现特色”的办学行为准则。成功构建以“走廊门厅成书海,露天书吧溢书香”为特点的学校文化模式,“与童书相约,与快乐同行;与经典相约,与智慧同行”的书香人生。 ”对上以孝、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为核心的学校德育教育和“实践、体悟、引导”的德育模式,“教”的层面强调有效、高效,追求“绿色教育质量”,“学”的层面强调“自主学习”,强调习惯养成和实现学有潜力,以“学校教师发展规划”和“个人发展规划”相结合促进综合素养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以《诵读经典》为代表的校本课程特色,以“规范”为特点的学校管理特色。学校取得跨越式发展,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小学”, “温州市雏鹰红旗大队”、“温州市科幻画二等奖组织单位”、“区文明单位”、“温州市龙湾区红领巾示范学校”、“温州市龙湾区雏鹰大队”、“温州市龙湾区绿色学校”、“温州市龙湾区体育先进单位”、“温州市龙湾区安全自护先进单位”、“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标准化Ⅲ类学校”、“龙湾区小学教师‘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先进集体”、“龙湾区学校发展水平示范二级学校”、“龙湾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第一批先进集体”、“龙湾区先进集体”、“龙湾区信息技术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共建和谐社会’读书教育活动先进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
1996年创办,座落于温州市区上陡门住宅区第八组团。学校西北两面紧依吕浦河,校园绿树掩映,环境幽雅。占地面积15341 平方米,建筑面积6414 平方米,绿化面积4086 平方米。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相互通连。阶梯教室、风雨操场、音乐楼单独一体,塑胶运动操场、学生种植园及绿化长廊、花坛、喷水池等建筑设施,构成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整体格局。 学校办学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建有580平方米塑胶操场,250米环形跑道和100 米直跑道,532平方米风雨操场,360平方米多媒体阶梯教室和图书阅览室。配有计算机房、语音室、图书阅览室以及校园全球眼监控系统,校园红外线防盗系统,校园多媒体教育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双向闭路电视系统等。 学校目前有33个教学班级,1500多名学生,在编教师70人。在编教师中,学历合格率达100%,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0人占72%。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32人占46%,区级及以上的教坛新秀、学科骨干教师21人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其中市级5人。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 “品牌、质量、服务、创新”的办学主题,倡导“文化兴校,情感育人”的立校目标。探索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注重师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的创设。几年来,通过品牌的创建、学校文化的发展,使我校的办学内涵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温州市治安安全示范单位,温州市家长示范学校,温州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温州市文明学校,温州市绿色学校,温州市示范小学,浙江省标准化达标学校等。
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创办于1974年,是一所小学基础教育与少儿艺术培训相结合的特色学校,现任校长池渌。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目前占地面积达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有配置先进的电脑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管中心,班班配备多媒体小平台,全部接入互联网,随时可以引领学生开展网络学习,扩充教育资源;作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专业设施更是齐备,有可容纳近400人的实验小剧场,以及4个舞蹈厅、3个声乐教室、十几个器乐教室、图书室、数码钢琴室。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以小学基础教学为主,文艺训练为辅。同时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投入大量经费为教师创设机会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培养教师学习意识,提升反思能力,促进理论修养与业务水平的提高。目前,学校34位现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省坛新秀、市坛新秀、区坛新秀、省市区各级名师培养对象,许多教师已成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各学科、各领域一流教师汇聚少艺校,保证了少艺校较高的教育视野与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敬业精神强,全身心投入教学,用自己满腔热情加上先进内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关爱学生,引领少艺校的孩子们自信、全方位地成长。 短短30年时间里,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在这批富有团队意识与创造精神的教师辛勤耕耘下,学校本着“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特色促发展,制订了一整套适用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纲要与教学体系,已是成果斐然,桃李芬芳。 同时大胆改革课程结构与课堂教学,开展小班化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探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文化教学质量一直名列温州市小学前列,在历年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和全国性作文等竞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颇具潜力,深受高一级学校及社会各界的赞誉。毕业生中有高考文科状元,并有北大、清华、复旦、同济、浙大等名牌大学研究生,学生全面和谐的优秀素质和强大的发展后劲受到社会及上一级学校的广泛赞誉,许多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学校也逐步形成了“以美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模式, 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学校多次评为省、市、区先进单位,被授予首批“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示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作为温州市窗口单位,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多次来学校视察,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关怀。学校还经常接待来自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挪威、荷兰、乌克兰、澳门等国家或地区的友好代表团及华人华侨友好代表团,被国务院侨办指定为华文教育基地(与温州大学、温州体校联合申报)。中央、省、市领导也多次来校视察,并予以高度赞扬。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