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虹桥镇第七小学座落在虹桥镇北片的瑶北村,南眺繁华集镇,北依苍翠山岳,东邻广阔沃野,西伴长流瑶川,四面临风,无线生机尽收眼底。学校北大门傍虹瑶公路,环境洁净优美,交通便利。学校源于明朝龙山书院(地方人士朱美主持)、金溪书院(朱谏主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乡绅朱虞宾等人创办了小学堂,有高等部学生30余人,初等部学生50余人,首任才能朱虞宾。1906年复设陶淑女子小学堂,不久停办。宣统二年(1910),因陶成璋在瑶岙避难时在小学任教3个月而更名为铸英小学。1912年更名为虹桥区第二国民学校。1929年更名为瑶岙初级小学。1949年改称五权不学,此后相继更名为五权乡立瑶岙小学、五权乡中心小学、五权公社中心小学。1981年更名为瑶岙乡中心小学。学校原辖蒋宅、上滕、东馆、界屿、瑶南、?前、仙垟陈、下仙垟和邵东吕等9所小学。1992年9月,仙垟陈小学、下仙垟小学划归建城区域,除溪东溪西小学外,其他村完小相继并入,学校改为现名。学校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6人,占59.2%,学校占地14000㎡,建筑面积3011.3㎡,学校绿化面积3506㎡,拥有一座200M环形跑道,有多媒体、校园广播网络等设施,是一所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农村小学。学校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先后授予乐清市文明单位、乐清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乐清市先进劳动基地荣誉称号。
泰顺县司前畲族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17年,办学历史悠久,历年英才辈出。校址位于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司前西村秀丽的里光溪畔,学校周边环境优美,田园环绕。学校占地1032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现有班级21个,学生978人,其中少数民族286人,占29.2%;现有在岗教职员工65人,专任教师63人,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23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为52人,占专任教师的82.3%。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以发展内涵提升品位为重点,立足于提高教师素养和学生素质,着眼于优化教育管理、优化教育环境、优化教育过程,依靠特色立校、科研兴校,致力于创建一流办学水平的农村小学。现在学校办学条件良好,领导班子开拓务实,教师队伍勤奋进取,素质教育有声有色。学校先后获得市示范小学、市绿色学校、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先进集体、县文明学校、县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集体、县巾帼文明示范岗、县先进职工之家、县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10多项荣誉称号,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较明显的亮点。
学校创办于1928年,原名为东坑国民初级小学,校址位于东耕三港殿内,设2个班,60多名学生,由永嘉南溪周国光夫妇任教,后于1953年移至西头角席草仓库内,设3个班,90多名学生,3名教师,隶属娄桥中心小学管辖。后因仓库分给村民,1966年上半年返回原址,祝国文为村校负责人。直到1969年学校实行贫管后,班级数增至5个,学生150余人,教师7人,成为村完小,陈品和任校长。由于学生增多,校舍拥挤,村自筹资金于1974年在大平山上建起新校舍,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小学设5个班,200余人,并于1976年附设一个初中班40余人,一个学前班30余人,教师10人。同时为了搞好农村青壮年扫盲工作,还创办夜校4个班,80多名学员,4名民师,夜校曾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
浙江省永嘉县上塘镇城南小学,创办于1963年。1999年秋季,投资1300多万元的新校舍落成。新校舍占地面积20010平方米,建筑面积14823平方米,内设300米环行跑道。教学楼、综合楼、阶梯教室、生活用房等设计合理,富有现代气息。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等38个功能室设备齐全,闭路电视、校园网络覆盖全校。校园内绿草成茵,花坛、假山、喷泉点缀其间,环境清幽。 学校现有33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30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8人,中师学历30人,县级以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28人。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以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为学校的办学目标;立足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