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的前身是 1923 年由张伯苓先生创建的南开中学女生部, 1978 年被命名为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 1992 年、 2001 年二次列入《中国名校》。学校一直秉承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挖掘学生的一切潜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规格人才”的育人目标,努力把学校办成现代化、信息化、优质化、有特色的国家级示范高中。 作为天津市首批争创“国家级示范校”的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由市区政府总投资 2.1 亿,学校建筑面积 42000 平方米。学校初高中共有教学班 86 个,可容纳 4000 余名学生就读。学校的主体建筑有 8 层的综合办公楼,其南侧为第一教学楼、电教信息楼、大会堂、科普馆,北侧为第二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和多功能体育馆,校园东部有多功能综合体育运动场,其北端第三教学楼和南端的学生公寓、师生餐厅遥遥相对。千兆校园网、遍及全校的 800 多个计算机终端、丰富海量的校园网络资源,也成为现代化学校的一个风景线。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自 2001 年始创立的高一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人手一机,在与其他班级无异的教学规程下,以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为目标,以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为目的。 2003 年开设了英语创新实践班。为响应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学校特设了物理、化学、生物开放型研究性学习实验室和信息技术软硬件研究实验室,开设了各学科的奥赛辅导,开设了众多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学校的素质教育舞台别具特色而且丰富多彩。 第二南开中学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 2 人,高级教师 119 多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29 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特色学科建设、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等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软件”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第二南中学加强开展“校本培训”,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做到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即第一,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第二,.开展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第三,举办教师职业技能的竞赛。在近几年的校本培训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其中有被推荐为国家级骨于教师 1 人,被推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 3 人,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 7 人,被确定为区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有 1 4 人。 多年来,学校以校风严、学风浓、班风正、质量高、有特色而倍受社会赞誉。学校获得的荣誉有:天津市科技活动先进校、天津市绿色学校、天津市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学校、天津市实施素质教育三 A 学校等诸多荣誉。 学校历年高考本科录取率稳定在 98% 左右,重点大学录取率稳定在 80% 左右。近几年来,北大、复旦、科技大学等国家一流名校屡屡中榜,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素质高、思维活、兴趣广的优秀人材。
怡和中学是一所在原天津市颐和中学基础上依法改制的民办全日制完中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坐落在红桥区光荣道35号,交通十分便利,比邻著名的河北工业大学,整体占地近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教学楼、礼堂、多功能演播厅、综合实验室、阅览室、现代化塑胶跑道和人工草皮足球场及史、地、音、美、信息技术专用教室等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先进,设备齐全。宽带校园网覆盖全校。 怡和中学师资力量雄厚,全部聘用具有丰富高中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任教,并由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学校全面贯彻育人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育人打基础、改革创新求发展,锐意进取有特色”的办学思想,对学生教育努力做到“四统一”,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信息素养与学会学习统一;课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统一,从而凸现“崇尚科学、弘扬人文、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的办学特色。天津市怡和中学的全体教职工,将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为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设施先进、管理科学、队伍精良、质量优异的民办中学,为巩固天津基础教育成果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天津市扶轮中学(原天津铁一中)最早称天津扶轮功学第一中学,是全国第一所铁路中学。学校始建于1918年11月4日,是铁路企业办的一所完全中学,校址在河北区吕纬路93号。建校伊始,学校以"忠、信、仁、勇"为校训,明确"各科教授之方法"是"纯取自动主义",注重"道德之培养"和校风建设,学生成绩优良。1926年,四年制班最后一届毕业生陈省身,跳过了三年大学预科直接考入南开大学本科就读。学校体育成绩也十分突出,学校篮球队在1928年华北地区篮球赛中获中学生组冠军;队员姚恩汉曾两次入选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校园占地21282.88平方米,建筑面积13261.9平方米;有计算机房、语言实验室、多功能电化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体育馆、图书馆、校史陈列馆、阶梯教室、会议室、礼堂等,教育教学设备齐全。操场面积3807.2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5万册,学校固定资产约900万元。现有初、高中学生 2297名,教职工156名,现任校长康臣,党支部书记张宏声。学校礼聘名师任教,长期以来有一支献身教育事业、治学严谨、作风勤勉的教师队伍。首任校长兼算术教员顾宝埏先生亲任几何课教学,是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的几何启蒙老师。20世纪30年代曾任天津市、河北省教育厅长、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焦蕴华(实斋)先生,20年代曾任北京《民国日报》社社长的张兼甫(简夫)先生等曾应聘在该校任教。作家、教育家、解放后曾任人民出版社中学语文课本编委会高级编辑、著有散文集《我和笔杆》的董秋芳⒂先生,1943年受到毛泽东赞扬的延安评剧院《逼上梁山》原稿作者杨绍萱先生等都曾应聘在该校任教。1956年经教育部审定为中学一级教师、人称"张三角"的张炳中先生,自1948年应聘该校任教直至1965年退休。国家级田径裁判、国家田径仲裁委委员、天津市田径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高级体育教师王万金,1952-1990年一直任教该校。还有本市著名鸟类专家、全国动物学会鸟类分会会员、高级生物教员袁良等一批骨干教师。学校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50-60年代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实施政策、党的教育方针和苏联教育经验,开展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和"以老带新"为主要内容的"名师工程",既有优秀青年教师硕士学位培养十年规划,也有高、中级学科带头人等不同层次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办法。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成立于1960年,1980年被确定为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1994年7月初、高中分离,成为高中校。建校四十年来,学校已成为天津市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校,是天津市十八所"中国名校"之一。学校多次荣获天津市文明单位,普教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市"三A"学校等称号,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2001年,被天津市教委确定为首批具有外省市招生资格学校。 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318名。学校有-支高水平的教职工队伍,121名教职工,其中高级教师36名,中级教师43名,特级教师3名,20余名教师担任市、区级兼职教研员,很多教师已成为市、区学科带头人,十几年来,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 学校始终将德育置于学校工作的首位,十年来,先后有29名学生加入党组织,近2000名学生参加党校学习,800多名学生提出入党申请。在已进行的三届"天津市十佳中学生"的评选中,我校均有学生当选。 学校遵循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高中会考多科成绩A级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十几年来,高考-次进线率、升学率均保持在85%和95%以上,近三年本科一次上线率在95%以上,重点大学上线率在75%以上,已有3000多名学生考入高等学校。先后有61名学生在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竞赛中获奖,数十名学生获文学、艺术、体育竞赛奖;校田径队连续6年获东丽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一。 学校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区政府所在地,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约39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为争创一流示范中学,市区政府正在建设新的天津第一百中学。新学校设计规模为48个教学班,占地150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计划2002年8月交付使用。新学校的建设,为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百中学,这所富有朝气和希望的学校,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宝坻三中始建于1986年,地处繁华的建设路,校园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质量优异。现有54个教学班,2600多名学生,214名教师。是全区义务教育阶段规模最大的学校。 学校教职工发扬“崇德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敢于创新”的精神,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为先导,以“三中衰我耻,三中兴我荣;三中靠我发展,我靠三中生存”为信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确立了“办一流学校,创一流质量”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仁爱育人,诚和兴校”的校风,“师表为先,育人至上”的教风和“勤劳、精技、诚信、进取”的学风。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依法治校先进校、依法执教先进单位、法治教育先进校、德育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单位、安全单位、落实行为规范示范校、科技活动先进校、双拥国防先进单位。连续几年被评为区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连续5年区运会获体育德育风尚奖。中考成绩优异。学校得到了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誉。
青光中学位于北辰区青光镇青光村东,始建于1970年,1986年高中部改为第四职业学校(1988年取消),1999年8月与本镇韩家墅中学合并,且沿用原名天津市青光中学。2000年2月再成立天津市青光中学高中部(津教批[2000]44号文)。现任书记校长、法人代表:杜玉宽,电话:26957252。 青光中学是一所国办完中校。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天津市北辰区教育局。学校占地面积90余亩,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宿舍楼可解决350余名师生的住校问题。新建的高标准食堂可容纳400人就餐;校内装备有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教室、电子备课教室。为教育教学现代化提供了保障。体育设施齐全,堪称一流。400米跑道的标准现代化田径运动场,标准的球类场地5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秀。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生1200余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