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校园占地40多亩,建筑面积8840多平方米。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教师楼,学生宿舍错落有致,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办学50多年来,学校在历届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校友的热情支持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现有24个教学班,1500多个在校学生,教职工7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人,中级职称教师35人,初级职称教师15人。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精心育人,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以"勤学,苦练,立志,成才"为校训,以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为宗旨,学校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式,具有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健全,校园三风良好,在历年的初中升高中阶段考试中,均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三率"排名均居全县初级中学前列,成为初级中学的一朵奇葩。
藁都会第六中学是一所教诲局直属国办黉舍,位于藁都会南营镇南营村,占空中积42000平方米,现有52名教职工,9个班级,578论理门生。黉舍面向南营镇和梅花镇招收高一重生。为了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办学思惟,黉舍制定了“锻练教诲制”门生办理轨制。在这一轨制的实施过程中,黉舍产生了可喜的窜改:西席的事情主动性进步了,门生的学习兴趣稠密了,师生的干系和谐了。在全部师生的共同尽力下,2001年12月藁都会教诲局、共青团藁都会委授予黉舍团构造“优良黉舍团构造”称呼,中国迷信院心机研讨所把我校定为“数学自学教诲讲授尝试”尝试黉舍。2003年黉舍被评为“行风扶植先进单位”。2004年在石家庄市第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知识提高活动中我校获构造奖证书。2005年在藁都会“千鹤杯”篮球赛中获高中男子组第三名。2006年在藁都会中门生篮球赛中,分获高中男人、男子组第四名。2006年在藁都会中小学田径活动会上获“体育品德民风奖”。
邯郸市荀子中学的前身是邯郸县第二中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西临 107国道,北毗环城路,南部与马头工业区接壤。学校占地98亩,建筑面积23500平方米,教职工280余名,在校生4300名,今年5月28日成为邯郸市直属中学,6月23日正式更名为“邯郸市荀子中学”。 春秋代序,岁月流转,48年的办学历程,“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校训如琼浆玉液,将邯郸市荀子中学哺育成为金鳞闪耀的蛟龙。岁月的流水行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所学校的高中升学率就一度冠居全县而被誉为邯郸县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几辈人的不断建设,尤其近几年来,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一举成为邯郸市区南部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校园最靓、发展最快的一所国办完全中学,每年都能吸引周边县市近1500名学子前来就读。 今天,邯郸市荀子中学朝有雾洗尘埃,暮有风摇树涛,万木葱茏,芳草如茵,高楼错落,好景纷呈,4300多名二中学子正在这如诗如画的校园,练就丰满的翅膀,放飞金色的理想! 沐浴着阳光雨露,历经了坎坷风霜,邯郸市荀子中学发展到今天,凝结着一代代“原二中”人的勤劳和智慧。这一次由“邯郸县第二中学”更名为“邯郸市荀子中学”意义更为深远,这不仅是学校蓬勃发展的象征,同时也使学校具有了更直接的教育资源、更雄厚的政府后盾和更先进的管理支持。学校上下也必将以此为契机,传承荀子的教育理念,发扬荀子的治学精神,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努力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为邯郸市教育事业的腾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占地4268平方米,学校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堪称教书育人胜地.2004年7月,学校全部搬迁至道东新校址,道东校区拥有教室165间,办公室、实验室、医务室、保管室等112间,学生宿舍160间,至2005年,学校又陆续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食堂,6000平方米的水泥操场,同时又租赁了占地33350平方米的大操场。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及设备连年增添,逐步完备.97年刚办学时,招聘的20多名教师全都是来自全县各地的业务骨干。实验中学实行全员聘任制,学校有用人自主权,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符合标准者“唯贤是举,量才录用”,不合格者坚决予以辞退。2001年之后,学校招聘的教师大多为优秀大学毕业生,教师队伍又走向了新的稳定
临漳县香菜营中学位于地灵人杰、才气横溢的古邺大地。1956年建校,是临漳县西部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2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学校有18个教学班,学生1600人,教职工80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32人。教学成绩逐年上升,2006年李高峰同学夺取临漳县中考状元,2007年张海玉同学夺取临漳县中考状元,语文、数学、文综、理综状元也出自该校。连续多年荣获“市德育先进单位”、“县中考先进单位”、“县红旗单位”和“县年度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临漳县香菜营中学简介 临漳县香菜营中学位于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古邺大地。1956年建校,是临漳县西部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60亩,学校有13个教学班,学生800人,教职工66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32人。教学成绩逐年上升,临漳县近年来中考状元李高峰、张海玉同学都出自该校,并出现过语文、数学、文综、理综等多个单科状元。在县域内有着良好的声誉。 学校周边有多个旅游景点:南距三国时期曹操和宾客们饮宴赋诗的三台即铜雀台、金凤台和冰井台1.5公里,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遗址10公里。西距曹操墓8公里。北距春秋时,著名军事家、纵横家、教育家王禅(即鬼谷子)诞生地谷子村谷子庙1公里。 学校所在地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临漳历史悠久,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在习文乡)和回漳仰韶文化遗址(在香菜营乡)证明了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临漳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临漳古称邺, “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今香菜营乡邺镇一带。邺,业之居住地之意。),距今4000余年。齐桓公始筑邺城,魏文侯以邺城作为陪都,西汉汉高祖置邺县(公元前201年),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易名,因北临漳河而得名“临漳”。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进占邺城(公元204年),营建邺都,邺城自此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公元580年,隋文帝杨坚下令焚烧邺城,千年名都夷为废墟。 邺城经过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多年全面系统的钻探、发掘,探明了邺城的城墙、宫殿、护城河、台榭、里坊、街道的位置和尺寸,并试掘了邺南城朱明门遗址、西华门遗址、邺南城北墙及地下城门等。邺城分为邺北城和邺南城两部分。邺北城始为齐桓公所筑,曹操将其营建为王都,东西7里,南北5里,外城门7个,城内分南北两区,北为宫殿区,南为里坊。曹操在邺北城西北角城墙上建筑了三个高大的台榭,即铜雀台、金凤台和冰井台,成为曹操和宾客们饮宴赋诗和战备的要地。目前,地表仅存金凤、铜雀二台遗址。邺南城始建于东魏元年(公元535年),南北8里,东西6里,外城门14个,与邺北城共用一道东西城墙。目前,邺南城遗址保存较好,地表下0.5米可见城墙夯土带,城墙保存高度为1—2.5米。 曹魏邺城建筑中轴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街道作棋盘格式,其建筑布局和风格对隋唐长安城、宋代汴梁城、明清北京城,乃至日本平城京都(今奈良县)的建筑格局均有深远影响,成为中国都城史上的建筑典范,在中外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临漳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已发掘发现古遗址40处、古建筑3处、古墓葬9处,共计5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遗址,拥有“三台”(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地下潜伏城门、朱明门、西华门、护城河、古汉柏、邺城城墙及部分宫殿、里坊、街道等丰厚的文物遗存和丰富的文物珍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魏北齐皇家寺院塔基,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印证了邺城当时佛教文化的兴盛及其中心地位。 在古邺沃土上,众多历史名人创下了辉煌灿烂的古邺文化。大禹治水,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商时河亶甲迁都于相,即今境内孙陶一带。春秋时,著名军事家、纵横家、教育家王禅(即鬼谷子)就诞生在境内香菜营乡谷子村,他创办了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学校,培养出了孙膑、庞涓、毛遂、苏秦、张仪等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纵横家;现存于谷子村的鬼谷子祠堂,不断有中外游人凭吊。战国时,邺令西门豹投巫凿渠,破除迷信,发展生产,泽流后世。秦末,项后生,大破秦军。汉末曹操居邺称霸、统一北方,留下了千古绝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铜雀台饮酒作《短歌行》羽誓师于漳河南,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人生,促人奋进;曹操“求贤纳士,唯才是举”,不惜重金从匈奴赎回才女蔡文姬,蔡文姬答谢曹操在邺城铜雀台即兴演奏自己名作“胡笳十八拍”,而流传后世;曹操聚才于邺,促进了邺城科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邺城,以激轮带动的木制机器人可以击乐演奏,“奇妙机巧,自古未有”;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孙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应 、阮 )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开创并繁荣了 “建安文学”,形成了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建安风骨”,为邺地赢得了“中原文化之阶”的美誉。郭沫若评“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表现。”五胡争霸,石勒据邺而龙兴。北宋抗辽,宋兵老营设在今境内杜村乡西营村(原名老营),宋真宗阵前督战曾到御家店,即今南东坊镇北头村。隋朝时,临漳人陆法言知识广博,造诣颇深,写成《切韵》五卷,开我国音韵学之先河,成为音韵学之鼻祖。清初开科取士,临漳人一榜文武九魁。相传的临漳八大景观(铜雀飞云、九华雪霁、百阳荷风、太行远翠、奎阁春光、回隆返照、漳水晴波、柳园月色)令人神往。源于古邺大地的曹冲称象、春华秋实、闭月羞花、冲锋陷阵、瓜田李下、鸡犬食禄、快刀斩乱麻、铜雀春深锁二乔等成语典故更是赋予了临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保定市美术中学是河北省唯的一所具有美术特色的重点中学。2003年被河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设有初中、高中部。主要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以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全国八大美院、著名艺术院校、重点大学美术院(系)输送优质生源。 学校布局紧凑而不拥挤,结构曲折而不零乱,是保定市的园林式单位。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报告厅、阅览中心、作品展厅等。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格调高雅、赏心悦目的校园中,时时、处处感受美的存在,接受美的熏陶。
宣化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76年,学校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学校建有现代化的实验楼,设施完善的学生宿舍楼,设施一流的多功能学生餐厅,正在新建高标准的图书科技楼;拥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配套齐全的功能教室;教学区、实验区、生活区、运动区四区分离。"班班通"、30兆宽带的校园网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标准四百米环形跑道操场成成为师生强身健体的乐园。学校现有教学班66个,在校生4056人。教职工407人,专任教师270人,其中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教师201人;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19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4人,省、市、县骨干教师62人。学校秉承"强化精细管理,苦练教师内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二中名校品牌"的办学思想,实行"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特别有理想,特别守纪律、特别有意志,特别善学习"的优秀学生。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教改图强"的方针,以"启发式自主学习教学法"为课题,全面实行教学改革,注重将知识教育转化为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自1997年以来,中考连续十三年都以绝对优势在全县夺冠,80%以上的毕业生都能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因突出的办学业绩,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县四级实验学校、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张家口市首届中小学管理五星学校、张家口市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张家口市教育系统首批花园式学校、张家口市绿色学校等荣誉。宣化县第二中学凭借雄厚的办学实力,精诚团结的进取精神,力争在三年内办成省级名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